|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061|回复: 82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含2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5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网论坛活跃着很多位花儿市的老街坊,别管认识不认识,看着都觉得特亲切。我的少年时代曾在崇文区花儿市一带度过,家住西花市大街南侧的包头胡同东巷,在手帕胡同小学上学,那个时候一直不大明白我住的胡同和包头——这个内蒙古的城市有什么关系。长大后看《京师坊巷志稿》才知道,原来“包头胡同”是“宝子胡同”的俗名,只是后来俗名成了正名,原来的“宝子胡同”反而被历史淹没了。清代这一片还只有包头胡同,尚没有包头胡同东巷,直到民国年间,才出现“包头大院”这样一个地名,解放后改称为包头胡同东巷。

& b& Y( [" a# T9 J+ K' z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曾经的包头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e; g9 {/ K( ~8 J/ ~7 F

 

+ l: q5 V5 \7 j

我们家以前住在包头胡同东巷靠南的一个院子,里面是一座大庙,至于是什么庙,当时也没有意识去问老人们。因为残败已久,只剩下一个三间的大殿,印象中比周围的房子都要高大巍峨很多,殿内什么塑像也没有,空间都被隔成房子住了人,周围也没有配殿之类的建筑。

& b7 J* a( b* v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 M' U9 _$ U. K

曾经的包头胡同东巷(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3 {; p1 a! m2 c- c

 

5 `* f) y9 [0 j9 r1 s6 ?

说来也巧,前些日子去首博看展览,从展厅出来的时候,恰巧看到墙上挂着一幅民国十七年二月绘制的《京师内外城详细全图》,上面清清楚楚的标示着包头大院的那座庙:积善寺。于是,回家查《乾隆京城全图》,在相同的位置也标记有积善寺。又翻《京师坊巷志稿》,里面也有记载:“宝子胡同,俗名包头胡同。有九泉积善寺。”这样,算是搞清了一个一直以来的疑问。

% B# h) d" `! P# {3 p; \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 v k7 r; ], A

《乾隆京城全图》上的手帕胡同、包头胡同,红框内为“积善寺”三字。(红字为我添加,因为原图太大,此处为截图)

0 j+ M% ^4 W5 f" u, X

 

5 a: c9 J ?" c! s0 `- j

把这一块放大,会看得更清楚。

5 R' I, n4 o9 C9 Q, e; S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S! |* z( L7 f4 C0 m& [

 

0 j+ _2 {" y W

因为搬家的缘故,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转学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又回去过一次,走在安静的胡同和大街上,感到特别的舒服,我走的这些年,它们依然保持了原来的样子,从里到外透着那么的亲切和温馨。积善寺当时已经是杂院儿,但是,院子的中间依然种有向日葵、搭有葡萄架,院门外的胡同里都是槐树,一到夏天,遮荫蔽日,凉爽的很。那次回去,院子里已经都盖成了小平房,不过,我的大姨、发小儿都在,那些老街坊都在,我还特意看了看曾经是我家的那间南屋,门窗都还是原来的,连刷得漆都没变。可惜,当初没有拿个相机去,要不,也能留下些念想儿。以后一直忙于各种事物,再也没回去过,不成想,那竟然是最后一次见到生我养我的胡同,我的院子,我的家。

- V5 C$ V% ^& [. v

& ^, G+ V( E5 {/ C5 [7 M9 e# @- z2 h

《京师内外城详细全图》上的手帕胡同、包头胡同、包头大院,篮框内为“积善寺”三字。(来源:自拍)

6 O q. t0 h6 _% J; o& f

 

; ]% ]6 x& A& u. [6 u$ _

2007年春天我再次回去的时候,崇文门外大街已经全然变了样子,道路两侧的绿茵没有了,原来三条口上的锦芳也被挪到便宜坊旁边的一个小门脸里。

! \- d5 {) {) C" I' f2 w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曾经的崇文门外大街(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 X; k% }5 q- y7 Q" g

 

" l/ S' F# ]! p9 Z

抬眼望去,那些钢筋混凝土的庞然大物充斥了一切。

2 R/ b+ Z6 P. m; V1 N* o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2007年的崇文门外大街(来源:自拍)

4 j' _: K/ o- ]) `( e" d$ W- t

 

8 P% [4 @' l; x2 h: t; p, l

向南,到了花市大街西口,花市百货商场没了,什么都没了。倒是往里都走一点,还能看到消防中队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8 A% n3 H1 I' n& W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 I7 \" F+ K: U' n- S$ }# [3 W

2007年的消防中队(来源:自拍)

0 @$ r: p# ~+ V( r( \2 h+ }+ D$ ~

 

: ]7 C1 D# a. _

消防中队边上是一条没有名字的小巷,从这里可以直接穿到手帕胡同里面。

9 t/ ^ i/ X1 [3 @. I) a0 P8 i) z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小巷中斑驳的老墙(来源:自拍)

. [1 W( N1 ]5 h) n5 n2 W

 

' e- x% j/ V5 R! h

可是,出来之后,才发现,手帕胡同已经不能再称胡同了,因为,只留下了路南可怜的几处院子,它们都已没有了往日的风采,龟缩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间。

* ^. p. W$ ^. V7 I9 l& f; s% S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 R0 M% s* x8 G

2007年的手帕胡同48号(来源:自拍)

. F9 R2 O a: o' n4 H

 

8 x0 C/ ?% Z: S- ?. u

健康里更是只剩下西巷,变成了死胡同。

2 p# A# }& \* v, g/ J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2007年的健康里西巷(来源:自拍)

6 i" a# j3 k. O# W A7 F) w$ N

 

! r5 n% P7 A9 Z5 W7 N _

手帕胡同西口已经被彻底的压在了高楼大厦下,向东走至尽头,一道灰色的水泥墙挡住了我回家的路。那过去静谧的胡同、连片的院子,都已经被无情的拆光。

+ k L" F, O. O7 `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2007年的手帕胡同西口(来源:自拍)

2 j7 K c* F% A( | C% S+ g) X

 

) B8 G0 G }( a3 c

我真想有一张阿黑哥的神弓,射出一箭劈开那冰冷的高墙。然而,就算墙倒了,那些曾经鲜活的胡同,我的花儿市,我的家,我的小学还能回来吗?我心里那个酸呀,就差眼泪掉出来了。只有在过往的记忆里,我才又从新回到了曾经熟悉的地方:早晨起来,早早的来到南羊市口的小吃店,排队买炸糕、焦圈、豆腐脑,有时候还拿个小铝盆,买几根油条,连街坊的一起带回去。

7 }, X7 T, w y, N! ?) l) x# Y) V; l

& [1 {9 n! S" m8 h+ z

曾经的南羊市口(来源:《北京街巷图志》)

. m; B: y3 z, b6 p) u; R k; ?6 F

 

% {5 u9 Z8 k. x) }+ c

吃完了早点就去上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是在手帕小学的北院东屋里面上课,等到二年级的时候,就到了南院,印象最深的是院子中间的一颗大柳树上顺下来的杆子,那个时候,经常在此爬杆,夏天的时候翠绿一片,人在上面,根本都看不到。记得当时的体育老师姓艾,应该也就30岁上下,我还疑惑,他一个结了婚的大男人还要“爱”谁呢?!

. P( N: V* p+ Y% y

' y( {# I7 b3 e- a0 g3 S0 ~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 c' b* _( j% E* P' i4 J u

% T$ O# n, R3 O' e! A

曾经的手帕胡同(来源:《北京街巷图志》)

9 u) A) X, _8 g( W/ X

 

8 y; I" l7 }2 X3 M" U; x

由于我的父母都是双职工,所以,在那个时代我就是“挎钥匙的孩子”,中午吃饭就在西花儿市大街南侧的春燕饭馆包伙,想吃什么,只管叫了来吃,饭馆记账,母亲每个月末来结一次伙食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小队还在这里举行过义务劳动——帮饭馆的大师傅剥葱,结果杀得我们几个小儿孩眼泪直流。

* B: E2 x/ a! Q7 o4 l$ N9 D& L- k, A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4 ^9 W1 h X) V

八十年代的一张地图,篮框内标示的就是“春燕饭馆”。(来源:《北京市区地图册》)

, r9 Q0 S+ b' \- y

 

7 U3 _: e, u+ g9 W( S Y

一般下午放学后,除了写作业,就是和胡同里的小伙伴们玩,一大堆孩子给有10好几口子。当然可玩的也很多,冰冰棍儿,拍方宝,推铁环,跳房子,春天放屁帘儿,夏天粘知了,秋天拔老根儿,冬天堆雪人儿。

5 u! t7 J+ ~! H. s. G

# x$ }+ y) x2 [7 {: a3 I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 e7 n* M% H4 m4 g4 D

7 Q8 T) Q! i( V1 O) @! f6 g; `: S

曾经的手帕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 u1 c2 V) i. K, I

 

0 e4 Q$ [/ p6 y$ h. h6 Z

西花市大街西口的花市百货商场里面有很多我喜欢的玩具,小时候每次经过那里,我都会在橱窗外面或者进去在柜台外面看好久,因为我的“久看不走”战术,妈妈还给我买过一个拉着玩的鸭子车和象鼻子车。尤其是象鼻子车,它的外形是一头大象顶一个绣球,车拉动后,由于有齿轮之类的机械传动,鼻子上的绣球会跟着转起来,垂下的丝绦会随着旋转向外飞开,就像打开的一把伞,很好看。

: k+ O) ^1 K/ F6 m/ @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 T5 D b6 D6 Z/ t. ^# {1 V

曾经的西花儿市大街西口(来源:《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录》)
 
有的时候,晚上父母还会带我去西花儿市大街北侧的花市电影院,或者北羊市口里面的大众电影院看电影,那时候5毛钱一张电影票,便宜的很!!北羊市口里还有一家卖牛羊肉的肉铺和菜站,以前买冬储大白菜的时候,这里就是采购点之一,经常会排很多的人!在东花市大街路北,离北羊市口不远的地方,是一家文化用品商店,面积不大,货品很全,上课用的铅笔、作业本、橡皮之类好多是从这儿买的。

5 p6 }. V, Q; c: c6 w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8 X- H0 P; C) _1 j$ I( S6 D

曾经的北羊市口(来源:《流年,帝都行将消失的古韵》)

* B K% B5 K4 c, F7 z4 K

 

8 N* G+ ^6 [9 l4 A

现而今,借助马路上的指示牌儿,还能找到北羊市口的位置。

: |6 `$ V7 A& h( ^% s4 o; ~) M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2007年的北羊市口路牌(来源:自拍)

- @9 y& D: V0 `) ~! C

 

9 u0 H) M# P! w- x8 y

然而“旧貌换了新颜”后,这还是北羊市口吗?

+ x4 v# t: B: j& ]9 e, P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2007年的“北羊市口”(来源:自拍)

4 T2 O* H) V6 g3 e% K0 C) e3 v9 j

 

/ D+ g. K4 P6 j: n# f$ `

在北羊市口的对面,就是南羊市口,可现在没了,迎面看到的就是一座高楼,在这里截断了通往过去的路,想去排队买我喜欢吃的早点,那是再也不能够了。

$ s( |- [, ]$ p" g% }$ I. C1 L' J

( s( U4 [& k X# @- K U

2007年的“南羊市口”(来源:自拍)

& ^! P3 h' u6 S2 B5 Y

 

+ ~/ g6 g) l1 X6 z' V

街面上即便新起的万丈高楼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可街边缺少了生活的色彩,怎么看怎么死气沉沉。

% i& E& ~( C& p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2007年的西花市大街(来源:自拍)

4 t J/ M$ T7 }

 

' z0 ~7 ?0 \- v0 \

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激起回忆的火花,我的发小、同学,付建强、潘留军、华琏、刘德红、郑颖、喻景,你们都去了哪里?我就在这里转呀转,努力的辨认着,但是每一个地方又都和过去截然不同,总想找出些熟悉的事物,可是那些埋葬了我幽静、温馨的胡同的陌生建筑告诉我,这里已经不是我过去的家园,这里已经不属于我。我的包头胡同东巷,它在哪儿呢?我的小学,我儿时经常串游的手帕胡同、包头胡同、刚毅胡同、镜子胡同、缨子胡同、南羊市口、北羊市口、上堂子胡同、北河槽胡同,它们又都在哪儿呢?

* i# p+ W3 R% k2 \ ~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曾经的缨子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 J' h- k- y2 ^, \( @

 

+ {7 w( j- q5 x2 v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曾经的刚毅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5 G' C S! f4 w3 D: @

 

$ t6 B) I* g# S: u$ c5 q% c5 _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曾经的镜子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 t* U5 Y# v# _! _

 

# Y. |5 M a! o8 i+ S7 L# }* y) s) C- n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9 d y1 a( X; x5 {3 \

曾经的上堂子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 I/ Q; A1 K/ \( C: e

 

# g2 N0 D6 m' Y0 }- ~9 ?( }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7 |- ]+ p1 {1 f1 @2 `' [1 N- ?

曾经的北河槽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 ]; P. I# y, X" e* p

 

{4 C5 X/ D+ q" U6 j

也许,只有在记忆的碎片中,那儿时的乐土才能永存。

8 `& K3 m& P+ z, C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我的花儿市我的家(多图)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中国强胡同的照片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同“串串”在2009-4-5 19:23:00的发言:
楼主有中国强胡同的照片吗?
$ v, b+ {+ O% m, U2 Z6 i% X+ {" |

5 [/ f) ~: W* y# ^. e- q

串串兄好,只有一张中国强胡同的照片

- i& `2 a1 W! h o


(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西花市大街东口(来源:网上)

9 _4 D; M' ~& O* T2 E8 b) @) h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辰在2009-4-5 22:14:00的发言:
请问楼主有上宝庆胡同的照片吗?
: f! p5 F7 F( a/ _7 ~ a

北辰兄,上宝庆胡同的照片有一张。

1 s, w! v4 G# w- G

 


(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发表于 2009-4-5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市的胡同拆了可惜.
发表于 2009-4-5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有上宝庆胡同的照片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4-5 22:29:00的发言:
花市的胡同拆了可惜.
/ T4 R; ]0 U! y

恩,太令人心痛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4-6 22:52:00的发言:
+ Q- d9 d4 f2 L

看来您下不少功夫,佩服!

+ {4 e: D* ]9 O6 X

谢谢您的鼓励。不过,里面还是出了点小错误,把“燕春”写成了“春燕”。呵呵。

点评

来此就是寻找曾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地,虽然她没了,在您这里我得到了一些。感谢您!我曾经生活在上堂子。  发表于 2015-1-4 08:29
发表于 2009-4-6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您下不少功夫,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英格格在2009-4-7 8:15:00的发言:
- D3 V0 e `8 D/ l! Y& R/ [. K

浮想连天,旧貌换新颜!

' ~: i; ]- {" q& [# C

说实话,这个新颜不要也罢。。。。。

发表于 2009-4-7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浮想连天,旧貌换新颜!

发表于 2009-4-7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师内外城详细全图>>真不错,您能否把花市的头,二,三,四条的图面发上来,我想了解那边都有什么寺庙,谢谢您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4-7 22:15:00的发言:
<<京师内外城详细全图>>真不错,您能否把花市的头,二,三,四条的图面发上来,我想了解那边都有什么寺庙,谢谢您了!
: |5 m: j2 B$ @6 M* J. G+ d) m7 U

好的,不过,花市下头、二、三、四条的我没有照全,以后再给您补。




k7 n4 J8 C/ V4 z7 r

给您一张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的地图,不过,清晰度稍有不够,还请见谅。

- S$ F; e; C! \$ T7 e1 D


, e) E9 I+ _4 i7 d$ h' c

 

' g: k$ {/ r7 H% Q' Q8 |$ \7 N


 

发表于 2009-4-8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图了,那个年代寺庙如此密集,这是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精神寄托,现在老百姓信什么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花市在2009-4-8 21:34:00的发言:
# I. d E/ W3 |( L1 }% A

看到图了,那个年代寺庙如此密集,这是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精神寄托,现在老百姓信什么啊?

% k+ p+ b* o5 [( F

恩,现在的老百姓都在为生活奔波吧,估计,很难有时间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6年的崇文门外大街,照片来源:《北京旧城》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香槟在2009-4-16 11:40:00的发言:
: W2 `, ^, F5 ^* d# E

有 下唐刀胡同的照片吗

6 Y9 c' h: H# B0 `5 V* o9 T

* |& {2 c3 B0 M2 e; z

香槟兄好,下唐刀胡同的照片有一张。

/ J% g- B9 X. T9 E


发表于 2009-4-16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 下唐刀胡同的照片吗

发表于 2009-7-10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街坊你好!60年代我家也住在包头大院,还真不知道咱胡同还有个积善寺!是不是就在东南角有两个门的大杂院里?院里北房很高大。还记的这个院南屋有位做笼屉的大爷。

发表于 2009-7-18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有个小市口,我家也住这一带 ,可是那是7岁前,都记不清了!我在下四条小学上一年级,就上了几个月,就搬家了!
发表于 2009-9-27 0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下三条的照片吗?我在那儿住了二十多年!真想再看看过去的胡同,过去的街坊和小伙伴!
发表于 2009-9-29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记得60年在26中上学时,由于在崇内船板胡同老校址拆迁,临时在上堂子的一所院内上课,每天由茶食胡同经手帕胡同,过南羊市口,到上堂子胡同上学。上了大约1年,后就搬到了幸福大街。
发表于 2009-10-1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无名人故居,拆了也就拆了
发表于 2009-10-8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ld81在2009-9-29 15:11:00的发言:
 记得60年在26中上学时,由于在崇内船板胡同老校址拆迁,临时在上堂子的一所院内上课,每天由茶食胡同经手帕胡同,过南羊市口,到上堂子胡同上学。上了大约1年,后就搬到了幸福大街。
2 W8 L. u" @9 @; C' ?

你是26中的?我是49中的,咱们离得不远啊!我有个发小是26中的,孟昭雯,认识吗?你也是航校的吧?我也是,63年入学。

发表于 2009-10-24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D: h4 l2 w; L/ E2 ], z! O" 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瑛子胡同.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曾经的缨子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 F8 J! T6 \6 A, K

 

看着这张照片仿佛还能闻到合作社里弥漫的醋和酱油混合的味道 还能记起那早就忘了卖东西戴眼镜的老头和那个女售货员的样子 唉
发表于 2009-10-24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以前如果亚马孙河一样绵长一样密布着支流的手帕胡同 现在却如同一节可怜的盲肠一样多余

8 V T; {$ ?4 L7 |& y. n

哈哈 生于斯长于斯 我还是依然为这截叫手帕胡同的盲肠感到骄傲

发表于 2009-10-24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09-10-1 22:34:00的发言:
若无名人故居,拆了也就拆了
d* q0 Q. [* y

无名人故居?侯喜瑞 梁漱溟都住这胡同

发表于 2009-10-24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5 C7 ~/ Y5 r5 S j! u- @% b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U8 |4 n: j4 f; g0 E

2007年的手帕胡同48号(来源:自拍)

; ~5 ?: h, z- R* ^; Z$ O6 t

+ j2 a. Z5 k2 X9 C

曾经的手帕胡同(来源: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

7 s( A7 T/ l g( H7 _3 I

其实这个门的门牌号应该是46号

8 \% F; H+ N% D3 t( r5 m

照片里的这个院子就是我们家

发表于 2009-11-2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文字条例清晰,照片标注详细,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2 05:46 , Processed in 1.27275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