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各位再讨论一下。 - m; G- Y+ i9 d0 Z) X
我的观点是:图中衙门样的院落,可能是煤渣胡同的神机营衙门,而右下角的大院,则是袁世凯当年改建的招待所,1912年孙中山派出的蔡元培、宋教仁专使团驻于此,随后发生1912北京兵变。28年,或为卫戍司令部或警卫司令部。 5 P* {( V* a& O4 o
; L9 x6 R$ N H2 Q4 ?
从煤渣胡同的纵横位置来看,也能与远处的午门对应。有老住户回忆有四进院落,规模很大,对照图上也可对应。“煤渣胡同2号院,分为从南向北的四重院落。大门开在院落偏东,入门有一座不算很大的影壁,西侧为传达室,里外三间房,东侧为一排南房及一个东西向狭长的院子,再跨一门进入二进院,是气派规整的五开间北房和三开间东西厢房。从东侧过道绕过去,最初还有一道垂花门,仿佛大宅院里内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入内就是三进院,也是五开间的北房和三开间的东西厢房。再从东侧过道进入四进院,仍是一个东西狭长的院子和一排北房。在整栋院落的西侧,还有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的三个跨院;而整栋院落的东侧,还有一个礼堂,里面排列电影院中的折叠排椅,可容数百人开大会。”
, @( m3 n; p0 Y- W/ b 5 e1 s; q. A; C( g0 ?1 ~9 N3 D
神机营衙门规模宏大,位于煤渣胡同东口路北,其练兵场后来成为王府井的东安市场,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自光绪十一年设立,也曾借用神机营衙门办公。庚子年曾遭联军毁坏。衙门于1905年议改建为陆军贵胄学堂,后因练兵场地狭小改迁至德公府(今段执政府旧址),后来贵胄法政学堂设于此处,[1909年4月8日设立,1910年1月1日(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开考]。后袁大头改为招待所,日伪时期为宪兵队,光复后成为军需学校,60年代被拆除。 ; B. a5 ]7 ^; A
0 {5 j; m3 v: O) D6 w# {
不知确否?
$ S" D- K8 U4 u- |, ^% A : T% e0 A9 i0 R+ m. }
下面是相关资料 # {1 c) C1 s# g. u1 I
http://www.oldbeijing.net/Article/Class1/Class32/8247.html
9 b$ _! {/ Y4 }# {" n7 E7 e8 U+ a记忆中的煤渣胡同2号院 % T& n4 r) j; \, z
]3 u9 U' ?8 Y1 d% ?5 a/ G! c6 B4 _$ u
. p( k! b. L/ ~0 A- K& v1 p& Ehttp://blog.163.com/qingdai-gaochaoben/blog/static/999650242009923902979/ + v& R: Y' q8 u6 B) |7 M
清末北京陆军贵胄学堂
: o$ J" f; i, ~" Q. d6 W 7 U8 T8 ]/ V# a# v* M+ t3 Z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0ffd501000bb0.html
9 T3 u3 S9 E* n' j陆军贵胄学堂
4 p8 d8 ^5 U" y 9 }# I/ S; T$ P( q; ^0 k8 k
http://dbpub.cnki.net/grid2008/detailcyfd.aspx?filename=N2006110078005204&dbname=CYFD2007 # o1 w. V, B+ j" p* y1 M
1909年4月8日 清廷设立贵胄法政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