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73|回复: 26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1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存放于颐和园水师学堂内的“永和”蒸汽机游轮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为了答谢“日俄战争”中当时清政府支援日本1000万公斤食盐赠送给慈禧皇太后的。当时日本拟了四个游轮的名称(永和、善邻、同济和瀛安)由慈禧挑选,最后慈禧圈定“永和”为游轮之名。
; s: w; ]! z r( h* @* L1 J3 K7 a & M5 B7 T1 c: w4 C) u/ T    
& g; ]0 q' [, `% P. @  ; t. {: ^0 q0 I8 M “永和”号游轮由日本川崎造船所按照昆明湖水深度定制,光绪三十三(1907年)年从神户将零配件运抵颐和园,在大船坞装配,第二年(1908年)组装完成,排水量% `* F/ ~3 H: C0 h6 U7 X/ y. E4 C/ @ 24.5吨,18马力。参加第一次试乘的官员有奕(匡力)、张之洞、袁世凯等,但是由于蒸汽管道爆裂首航失败。後经修理,4月28日在龙王岛涵虚堂前昆明湖水面举行“永和”号游轮“献纳典礼”,清政府奕(匡力)亲王、外务部尚书那桐等参加典礼。只可惜“永和”号游轮下水仅半年,光绪和慈禧还没来得及尽情的享受“永和”号拖曳自己的御船游荡于昆明湖上,就分别于当年的10月21日、22日先后驾崩。
3 G. X6 x: M( S' q0 l    
$ p1 ]$ i) l2 c$ r     * ]0 Q; q7 `6 z G4 ~4 n) x4 s1914年颐和园做为公园对外开放,当时“永和”号尚可供游人乘坐,每人次两大光洋。1917年2月,“永和”号的零配件和汽表被盗,到了1928年“永和”号已经不能使用,1931年最终沉入昆明湖之中。
! R) c% w: V* u5 M7 V; D; L8 s) x: t! b1 V. B/ n   
- _" @1 O% [ t8 i" ?) t! e6 w, S    + {+ K2 X- S3 }9 j0 i% x, v3 J 1939年,华北日伪政权的王揖唐请日本的川崎造船所打捞“永和”号沉船,1940年10月开始修复,12月完工,然后放置于石舫以北万字河东岸,两边砌驻台阶供人上船浏览参观直到“文革”开始。文革前笔者还经常上到“永和”号上游玩。
' N, t! T* P" L% F- d ' c) T) E6 c% ^, u) u' s   
/ v1 j: e: d+ c- e    + j4 D/ C: R/ O0 I$ h; @: J# T1966年文化部作出“永和轮可不保留,可处理”的批复,随后“永和”号上可拆之物全部拆除。“耕织图”景区复建前将“永和”号运到现在存放之所,今年还在“永和”号外盖起了玻璃房。
3 y/ t& V* W/ ? r7 \; t( |4 K# B. @- V' V) j* O3 x    
$ L* T7 x+ \! l o/ W% i      & V# y6 k) M9 I! x+ @1980年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神户造船厂要求保留该轮,并准备出资建木屋保护“永和”号,并立碑刻记,为此还专作了铜牌。但是中国政府认为此轮是慈禧卖国的对外政策产物,不宜立碑宣传。故至今不对“永和”号游轮作过多的标识说明。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火轮罩起来了?

+ }3 a6 Y( W6 \6 O9 _2 O

吴老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11-1-1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破玻璃房子盖得, 看不到全貌, 还不如建造一个高顶木房子呢.

0 B d4 }9 a5 N6 V2 S1 H# G7 }

 

! W7 |6 [, x; _' E

草菅文物.

发表于 2011-1-1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66年之前,轮船保存还比较好。

发表于 2011-1-2 0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排水量 24.5吨............哈哈
发表于 2011-1-2 0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片珍贵

. Y; {* g: h1 L/ a7 f

 

; Y+ n& }6 Z: V4 Y: W3 N3 [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打字快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5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图文并茂地揭示了颐和园里“小火轮”的故事,小时候转过石舫到船坞边上就能触摸小火轮,胆大的还爬上去玩。多年不见了,经吴老介绍,精彩!
发表于 2011-1-4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日没去,盖了玻璃房子了,这可是文物了,好好保存吧!
发表于 2011-1-4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那也是文物了,在后人眼里,它就是颐和园的一个组成部分,到石舫那里看不到火轮是不对的。不知道放在玻璃房子里会不会反而锈蚀更快呢?

* P4 ]" c V( [+ v+ S+ Q6 }

谢谢楼主详细介绍!

发表于 2011-3-14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E3 B/ f- g5 b

视角独特,感触颇深,回顾历史,给人以很多暇想,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反思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看今朝,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此作品图文并茂,精品佳作,学习欣赏!

发表于 2011-3-15 0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小学组织我们去颐和园春游,我还爬上过这条船呢。那时这条船就头冲南尾朝北的放置在石坊北边的岸上。四周没有任何可以方便登船的设施。大人可以从较矮的船尾窜上去,那是我身材瘦小,居然从狭窄的船两侧拨水明轮的间隙钻上去,从那半圆的上护板开口处钻出,身上沾满铁锈——现在看来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呢!

1 {2 ~$ H7 K1 O9 U

    后来每到颐和园我都要到上面看看,只不过随着长大上去的方法不同而已。由于风吹雨淋上面的木质船舱眼见逐年腐朽,残余物件越来越少。再后来就不见这条船了,直至近年在新修葺的耕织图景区一个偏院内见到陈列——如今还罩上了玻璃。

发表于 2011-3-16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垦牛在2011-3-15 6:14:00的发言:
! ~8 C! _5 z$ h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小学组织我们去颐和园春游,我还爬上过这条船呢。那时这条船就头冲南尾朝北的放置在石坊北边的岸上。四周没有任何可以方便登船的设施。大人可以从较矮的船尾窜上去,那是我身材瘦小,居然从狭窄的船两侧拨水明轮的间隙钻上去,从那半圆的上护板开口处钻出,身上沾满铁锈——现在看来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呢!

% l% `7 l+ b* H: U; [3 s( U0 o

    后来每到颐和园我都要到上面看看,只不过随着长大上去的方法不同而已。由于风吹雨淋上面的木质船舱眼见逐年腐朽,残余物件越来越少。再后来就不见这条船了,直至近年在新修葺的耕织图景区一个偏院内见到陈列——如今还罩上了玻璃。

' L. x& S7 a% F( t* I0 u- t/ _

吴老每到颐和园均有好题材,这组“永和”轮拍的好,介绍得详细。

" H$ y* s |3 X: l' X; `( f) S2 B

前几天去颐和园拍腊梅,顺便去耕织图景区转转,专程看看您介绍的“永和”号小火轮。小时候它就放在船坞外的岸边没人管理,小孩子恐怕都爬上去玩会儿。

oJ43vVyk.jpg
lUMtYTbR.jpg
永和轮的尾部 4pspN6UX.jpg
永和轮的头部 J4SG8llb.jpg
锈蚀的卧式蒸汽锅炉与闸把、阀门及管道 hfRPhwSU.jpg
abExeRCt.jpg
感谢颐和吴老敏锐的目光与丰富的历史知识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关注!
再来一张清晰的“永和号”老照片(点击看大图):


发表于 2011-3-16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1-3-16 8:46:00的发言:
 谢谢大家的关注!
再来一张清晰的“永和号”老照片(点击看大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9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N' e7 i* ]; F* V0 y( K8 o

吴老发来的永和轮老照片全貌清晰啊!可看出船上客舱上还有遮阳挡雨的篷架子呐。为何颐和园不按此图复原“永和”轮呢?反正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啊。

发表于 2011-3-19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玻璃罩盖的太差劲了!
发表于 2011-3-19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几张我当年拍的“永和号”没在耕织图景区前的照片:

' B4 K& D( w' B4 ?* f1 R5 s" s

 

4 R k8 K$ i1 {7 T. C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发表于 2011-3-19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候还没引起人的注意,这边来的游客很少

, N- w6 b4 W3 p9 B% k

 

5 F8 s0 A9 ^9 b& X) A/ R0 v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发表于 2011-3-19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世照的好。
发表于 2011-3-19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老照片

% ]3 z1 Y& d& j& @

 

+ {" U% R" h9 _$ ~' Y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跟一张沉没之前的:


发表于 2011-3-22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一张1925年

P8 x# D0 ]. w2 v' P: G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颐和园“永和”号沉浮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0 17:24 , Processed in 1.20690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