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探讨原帖1楼图2(本贴标注:005.东直门-城楼) 3 b0 \6 Z5 g: P+ B
- ]' l0 Q/ Z/ e( @) t
5 C2 w5 {" _9 R( F: a3 ]
/ A, y5 y2 c4 N, Y: m
; w2 T, q+ R9 l
3 |' m+ N. W( ? l |3 j 0 A* n& ~6 z- j6 }& Y+ B4 i1 m
结合图005.图006. ,可以看到:
, F: v8 P) `: C: S8 X) T
6 s" ^) R9 @% i1 G1 [瓮城墙与城墙衔接处残留了一小段瓮城的城墙,裸露处重做了墙的立面,还做了城墙上部的墙垛。
3 G9 p3 b+ `7 J: y# j 3 k, [4 T% F5 `2 f* x. N6 h5 A D
和北面二门不同,东直门城楼所在城台的前立面与“残根”的前立面是一平的。
- s4 w# w, L( l( F' u / i# s* K% x& u2 z& e( B3 n
原来,东直门城楼所在城台是凸出在内城东城墙之外的。
0 ]6 J. A$ C# R% }
东直门城楼所在城台是何时凸出在内城东城墙之外的呢?
% C% D: A2 C- s2 w
; L9 k! @' d* c3 ?5 R不得而知。 : w- e6 q# _8 I+ m
! r( w6 Q; N; H1 y1 g只查到一段文字: 9 { a6 y; w8 q1 q9 _7 L
6 A" D* `3 e: [$ @[转帖]: 东直门 S& H' b) k. I1 z$ |3 {- \
4 k% A, {8 `. r
......
) h6 U, \! Y1 O' D3 R! T. H w东直门位于现在的北京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西侧,原为元大都东垣崇仁门。
4 r# e0 j. I0 z) R. {! b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补沿用,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称东直门。
6 G9 D: M* G: s0 I: h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 - V0 o0 ^+ s$ p! m' `! Z4 m
成化九年城楼曾引发火灾,火灾后重修。
, G, W+ ~6 y2 q( B9 w, M清朝在嘉庆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楼。 ; b$ g+ W- i& `
1915年因修筑环城铁路将瓮城、闸楼拆除,于箭楼后部两侧建“之”字形砖蹬道。
$ T/ w- h$ i6 A4 P1927年将箭楼拆除,仅存箭楼台基。 8 n. k$ _1 e8 d* l0 v
1958年拆除箭楼台基。 4 i. `# I i" r9 {7 ^ H# p
1965年拆除城楼。
4 b0 E$ U; p b. N2 u, w......(略)。 9 I0 s( o( v# P, d8 N t/ n
4 a% H4 S2 G. b
) `/ m) h7 a; m6 ~& `) n+ y 3 w" j+ V' I$ N b
没有第4.关于朝阳门“残根”的探讨了。 " L1 G9 o. I* u/ H
% I& T! m1 }4 |1 ?) K, o
我手里没有朝阳门“残根”的近景老照片。嘿嘿!
( X+ _( ?! |1 T1 } 3 D# u U6 T1 R; u6 @5 i
仅附上一张朝阳门的鸟瞰图:
9 @1 i4 y* } E5 w0 y6 i4 [) `: y[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7 9:09:2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