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1 F$ ?/ w, j: X
9 I* r8 `8 q$ M6 m1:前几日偶遇一养鸟之人,酒桌上谈洽甚欢。此人五十许,老京人,言从他爷爷辈就开始养鸟。说起养鸟之道滔滔不绝双眼放光。某听之言鸟事心甚愉悦颔首频频,以为即便不长见识也不啻为一种储留谈资,耳食也是食,总比什么都没有好。此君言及自己不久前不惜钱资花费若干购得幼画眉十只,杠凉,画眉瘸腿,随瘸随摔死,十剩一二,预备近期再购。
1 ~6 A& g- Y4 C% ` 谈话到此终止,某不欲再言,恶其行,心话:此非真爱鸟人也,养鸟之技愈精到辄伤命愈甚,养鸟一途在某君,博声名装饰耳。
! k" t! n$ S9 G 真爱者,恒以一心对之,雨署寒露不辍,病废残伤潜心,鸟之欢乐即己之欢乐,无关羽色鸣声。
! }- S: H, c# }+ i" P 出版界有 装饰书 一说,皆大部头,大开本,豪华装帧,立之书橱鲜有翻阅,其目的充门面也。
* n9 _0 |$ W& o) l 老年人衣食无忧,遛早逛公园被自己内心里的 归属感 驱着,乐意往人堆里凑,唱红歌 没成本,门槛低,其行为,类某君养鸟没文化人储装饰书。 x( Z% B' L% P/ Q
3 N4 @2 p* ?) f/ w2:新朝建立之后,文化一派衰敝,放养变成圈养,罐儿里的王八越养越抽抽儿。京剧越剧各地方剧种莫不如此,相声大鼓各曲艺品种莫不如此,医、画、书诸多领域概不如此,文不过两报一刊,曲不过八出,吹拉弹唱之外还是吹拉弹唱,歌功颂德之余还是歌功颂德。锦绣江山万草葱茏代之以单一品种统一模式,文化的生态系统被人为的庄园化,整齐倒是整齐了,创造力呢,一张纸一张纸蘸水糊上口鼻——眼不能睁口不能喊,闷死了。 / b3 H2 b J: A3 ~) b
改开以来文化多样性日显,各领域初现怀古之风,可,没了传承,失了现实样本,吆喝只能往舞台化方向走,死人文场只能吹《十送红军》,奈何?
" ^8 Q/ k* y; k8 T* \% @5 r
: W1 Q1 H) T) d3:偶尔公园里走走,观察唱红歌那些人,离退休人员居多,非京祖籍人士居多,老派儿一些的北京人大约都是走圈儿、下棋、打拳、放风筝之类,爱扎堆儿的顶多扭扭秧歌跳跳舞,唱红歌的大约属少数之少数。 & Z' P" i* v0 H* j: I. Y
正统北京人对此屑不屑的我不好判断,有一句老北京话顶着:显摆,假装风魔。 & h8 J% f2 f) c8 }, [
% }6 T5 @4 @ h3 S( I
4:我看这个事件的本质大多以起哄凑热闹为准,哄自己个儿开心,唱的什么内容其实并不重要,新党不过百年,新朝半个世纪多点儿,这之间除了打斗就是打斗,人分阶级,物归公有,旧的打烂删除,新的盛到碗里就这么些,想吃好的,可得有?看着那些大爷大妈张嘴就是“一条大河~~”;就是“今天是你的生日~~”;就是“木有共产党就木有啥啥啥~”我从心里感觉悲凉。 + K/ `1 C& T8 t* x
* q7 d7 g: Y x x% a
5:以前有一句老话:挂大扁儿打喷嚏——一嘴庄稼气,不知道这句话过没过时,对某些,比如现而今的大唱红歌祝寿适不适用!?
2 } R" h- J2 h - ]2 c6 U( w1 s+ u9 G- P- K' a
6:这就是我的一小点想法,寡陋,可真实。
u* S* a r, B5 X }$ `1 T' e 感谢楼主的文字让我梳理一下自己对这件事的思绪,感谢!! + U* j% [, `# O+ f! V# a
: ^3 \* S7 q0 b6 D% P
" Z% C: m: [0 Z-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