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38|回复: 13

为何修建外城时没有利用北边的元代城墙遗址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21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清北京城是凸字型,为何当时扩建外城时不利用现有元代城墙遗址在北边加修城墙而是在南边新建外城城墙呢,为何不把北京城修成 回 字形、目 字形或 日 字形呢?新建城墙可比翻修遗址要费很多劲呀。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确实要修回字

1 j4 ]' s: P7 ^- M( F

后来没钱了

发表于 2011-3-21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规划是要修建外包整个内城的外城城墙的,其中北部就打算利用元代土城墙。当时正值明中后期,土城墙尚完好。

& g" T1 h4 B4 `, b# p/ r3 S2 P

 

8 u& D/ J* L A$ ?2 u D% k, Z. y

但是动工是从南侧开始的,因为当时北京城外只有南侧居民密集、商业繁荣,因为这里是沟通京城和南方的物流、人流汇集地,其他三个方位在当时是居民稀少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天地坛(现在的天坛)和山川坛(现在的先农坛)是国家重要礼仪场所,长期暴露在城外不合适,所以工程先从南部开始。修建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财力不济,不得已就把南侧草草围起来就收工了。打算以后财力接济上之后再修建其他三面城墙。但是从此到明末,一直未能再动工。

- a/ I# |& q# S: S Q0 n/ a

 

- i! a+ V. H, R J l; R0 l$ @% O: \: C

其实北侧的土城虽然在明初就被废弃,但是有明一代,始终是有驻兵防守的,它的军事作用还在,直到清初以后才逐渐放弃,变成遗址。所以明代的北京城图,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加上北侧的土城,形成一个“目”字形。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今天明清北京城墙遗址仅剩几段标本,元代土城遗址却留下了大片空地,建的越好的却拆得越彻底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康乾盛世里有应该有足够财力续建外城,为何没建。
发表于 2011-3-21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bj2010在2011-3-21 22:13:00的发言:
为何今天明清北京城墙遗址仅剩几段标本,元代土城遗址却留下了大片空地,建的越好的却拆得越彻底呢?
! n7 s' l6 g/ m: F' J+ _

因为直到建国初,北侧土城一带都还是荒凉的地方,没什么人,土城墙遗址对交通的阻隔不明显,有几条大路通向城外就够了。况且土墙在当时已经是一溜土岗子了,不引人瞩目。

4 c4 H# z* {1 h5 B" i9 c

 

( S6 F6 T( z- S1 T5 D

而明清城墙包围着城区,引人注目,对交通的阻隔也确实更明显些。

2 i' e# _9 s" t, Q

 

$ ~! k: r( C9 s0 x! l

同理,北京城西南侧的辽金土城墙,也是很不引人注目,所以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断断续续的能看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西安那样,城墙上多开些洞,绕瓮城修个大环岛,就能解决交通问题。
发表于 2011-3-21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bj2010在2011-3-21 22:15:00的发言:
康乾盛世里有应该有足够财力续建外城,为何没建。
! S' |( W) Q5 R8 t; A

主要原因是不需要。你看看光绪年间北京城图就知道了,直到清末,明中期修建的北京南侧外城仍然有很多空地没人居住,而北侧和东西两侧则更荒凉,人口还是主要集中在内城和外城前三门一带。(所以很多人说以前崇文宣武两区南侧很多地方盖了小区,老北京味儿没了,是不明就里。那些地方直到建国初都还是荒地、窑坑、乱葬岗子,怎么保留原貌?)

4 \% }$ t" b; A2 ?5 W

 

9 t% u) l6 c E+ r1 |- t, \

除了人口不多,不需要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朝没有明朝那么急切的防御需求。明朝北京在国境线上(长城就是国境线),直接暴露在蒙古、女真后裔的威胁下,所以要修建外城。而清朝统治者从关外来,长城以外是他的龙兴之地,是大后方,不需要防御。自然也没有继续修建外城的需要了。

. l7 x \: j. ]) F S2 m& Q% t- y, W3 }

 

2 X0 S- v1 x7 e( f: C6 i9 U

清朝皇帝长期不住紫禁城,而住在西郊苑囿,那里连城墙都没有,他们也并不害怕,因为他们不需要。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威胁不来自关外,而来自居住在城墙里的汉人。

发表于 2011-3-21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者:wabj2010
--  
像西安那样,城墙上多开些洞,绕瓮城修个大环岛,就能解决交通问题。

3 g3 u0 y. |* U7 w$ e7 }$ I

 

! E: T. s7 X5 M, w) i" F; t- {8 L, N

 

' _4 Z5 H& j( C1 i3 q/ X

当时的决策者眼光没那么长远,考虑不到这些。恰逢北京要大改造,对他们来说最简便彻底的方法就是拆。

3 |3 q3 w& y9 ~- Y0 _9 q: @

 

) x0 u; ]# z8 y. B

而西安等城市当时不需要大改造,所以就得以暂时保持原状。

发表于 2011-3-22 0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从南面建起,皆因正阳门内乃皇城和紫禁城

发表于 2011-4-29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bj2010在2011-3-21 22:13:00的发言:
( q! r- ]3 k _& u# m8 W3 a 9 g& V' H( ~+ b1 j 为何今天明清北京城墙遗址仅剩几段标本,元代土城遗址却留下了大片空地,建的越好的却拆得越彻底呢?; ^- E$ e3 P G; B2 i5 k " f' K* z+ v7 E# o) N/ G6 i( D# c" Z9 g

牙齿硬而到老了都没了,舌头软却直到人生最后都在。! P$ I( B3 c" `4 J9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9 9:53:4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5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MiguelWang[/I]在2011-3-21 22:08:00的发言:[BR]
: R6 m6 D$ c8 o  I4 @+ z[BR]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天地坛(现在的天坛)和山川坛(现在的先农坛)是国家重要礼仪场所,长期暴露在城外不合适,所以工程先从南部开始
7 d# o& d2 r! S/ t[BR]

) N, D1 v1 s3 t9 x8 W6 G[BR] 
4 }0 \  z3 V- q, Z7 ^[BR]天坛、地坛、山川坛等建筑按照礼制是要布置在郊外的,这才符合天子郊祀的古礼
发表于 2011-9-2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的是,元代也是来自漠北,按说不必防御北方强敌,怎么也修那么广大城垣呢?
发表于 2011-9-2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造大都城,难道让皇帝住在野地里?大草原有的是野地,那又何必来中原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6 17:39 , Processed in 1.15334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