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30|回复: 36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含1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6-21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家村位于石家庄西部的井陉县,是现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全村共有千间石屋、千米石街、千眼石井、千亩石梯田。走进于家村从房屋到街道到处都是石头,仿佛进了石头博物馆。1988年这里被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E% O% R5 U$ b1 f2 ^ 村中于氏家族是明代于谦的后裔。明成化年间(约1468年)于谦之孙于有道迁来这里,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艰苦创业,生有五子,繁衍至今已有24代,500余年了。 * t! [! {) U7 R7 H# D! Z" R于家村虽然是旅游区,但村民却不多,当地缺水,很多人迁走了。从街上走过,大部分的住户都锁着门。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 e9 s" ^7 w) B3 o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 G) U% T: S& f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8 |7 Q- N: k, {& ]+ q/ _: y5 R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 t, p& R$ K4 P9 |0 J' v H 发帖完毕,谢谢浏览 v- X1 b1 ?. w5 b( y : r0 p5 W! z) q- c. }4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1 14:44:04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鬼子进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1-6-27 8:28:00的发言:
5 J9 k+ c& m& G- R+ b $ N/ s" j: F# i0 U 鬼子进村了 8 Q9 u- d9 h0 k9 b* Q7 T( i6 l 1 _7 F( D( m8 {" G/ E

村民都钻地道了,街上没人。
发表于 2011-6-22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蓟风老师的原生态佳作

1 @$ ? | S2 l" O% M- h

               这样风貌古朴的小镇正面临消逝的厄运~

发表于 2011-6-22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h4 q0 f6 A( b1 G4 Z

    薊风兄的这组片子太棒了!欣赏学习!

发表于 2011-6-22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朴的村镇拍得清晰啊!

3 J% h$ w3 O# F0 r

离那里不远的苍岩山与石家庄西的抱犊寨没去看看?

o9 ?% X/ z) n8 q)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2 21:57:1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2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片

9 S; }% V8 w% d

井陉县的旧县城所在地也是古城旧镇,似乎也见到有人拍过。

% e" s& t( x/ p

这两个地方都怎么能方便去呀,火车或汽车,来个旅游攻略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55找乐儿在2011-6-22 17:38:00的发言:
( V D. P* W/ J& y$ ?1 [ ; a( s) D! B [- C& ]; H

 

. i w4 e7 n, g. A& |5 A8 y3 |

    薊风兄的这组片子太棒了!欣赏学习!

- `% y" f' \/ K# p " Q& @) E4 w# J* j7 V) G

找乐兄过奖了,期待你的大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11-6-22 18:10:00的发言:
! U) o* S* c0 K . c# C5 Q' r* O5 L! }! x

        欣赏蓟风老师的原生态佳作

6 Z3 [/ q1 _( c" Z) m, {! G* G% m

               这样风貌古朴的小镇正面临消逝的厄运~

+ t8 M% O" L/ }" I : R5 m0 ]# p1 W

谢白兄青睐,这里看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许多民房都没有人,但房子不许拆建。民风也还淳朴,没有到处乱建“农家院”。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j在2011-6-22 21:20:00的发言:
$ X+ A. X. C: x3 ?- Q* k , B( y, _5 P m; j' ^

真是好片

0 _6 r3 Z. g2 D

井陉县的旧县城所在地也是古城旧镇,似乎也见到有人拍过。

$ b% z0 u6 P% m7 M" q) T* ^) k6 E

这两个地方都怎么能方便去呀,火车或汽车,来个旅游攻略好吗?

, b% v1 j- ]. q! a 6 K/ u9 G1 Z! L

谢谢您的鼓励,井陉旧县城我这次没去,但石家庄肯定有去哪里的汽车,因为离得并不远。石头村自驾走京石,快到石家庄的时候路上有去井陉的路标,拐进去不远就有去苍岩山、石头村的指示牌。公交可从石家庄坐203路到井陉县城换乘去于家村狼窝的车。 . `. M4 c& r, |" c, W 8 v9 ]" l3 m: y+ N' ~/ P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3 8:15:5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1-6-22 21:50:00的发言:
$ B- i. D7 j% z4 B , S: H* d% n4 Y

古朴的村镇拍得清晰啊!

8 |, m$ m$ K- h6 S4 z$ \, x

离那里不远的苍岩山与石家庄西的抱犊寨没去看看?

3 _+ Q6 j) z- b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2 21:57:13编辑过]
: U5 w4 H8 N4 f- E! N' [1 z' F$ c* v4 @ ( g3 c; @" Q0 t+ O M6 X/ T2 K+ u& F/ U' I, {9 i

谢若水兄关注,清晰是因我不敢大意,每张都用三脚架。苍岩山去了,觉得与图文拍记的精神不符就没上片,抱犊寨没去。
发表于 2011-6-21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凿万击出深山

3 y+ b; s+ C. D. p; G- s7 k+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u2 ]8 l! ], G

粉身碎骨浑不怕

8 o/ f" ]+ C% n' K& I6 Z

要留清白在人间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发表于 2011-6-21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陆老师照片和加精,这里有一张村里于氏宗祠的照片,是民国年间所建,近年又重修的。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9 N; r' r1 \* j3 \. }- B" {9 ^7 z 这时民国十年修宗祠时出钱的记录 pQgVYAeY.jpg
$ H) k7 o, m8 A: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1 15:36:3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6-21 15:20:00的发言:
0 U0 Q6 x1 W' q- I* c4 D / B* x) C H4 y+ u

千凿万击出深山

5 w% _) {9 o" s; G* t0 ~/ A( L

烈火焚烧若等闲

( L' n* Z. O1 A9 j

粉身碎骨浑不怕

8 V* g+ m: G. V# ^+ i9 { q

要留清白在人间

; e# g, m6 V6 k- w' y+ L* Q w' z1 Q+ q5 j

这是于谦的咏石灰诗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6-21 15:36:00的发言:
D' F" _6 j4 v& }( l ; ?7 N, {- A, S b( J2 G 所以说,他老人家与石头有缘 ; G4 E% m- j7 Y$ \; K( k; k 3 {+ i6 l! P6 t: n. R- c

哈哈,他老人家的后代选在石头村安家,也是受了他冥冥之中的喻示了吧。
发表于 2011-6-21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了韩信、陈余、李左车、赵王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6-21 15:42:00的发言:
) \4 p! ]! h/ s' }# v" b) E- C + |6 R8 n& l; ~8 x( \$ ~' } 看见了韩信、陈余、李左车、赵王没有? # C7 ]! I. n# U% A8 t 4 C/ J' L; F- H4 V

没有,了无痕迹。当地人热衷于对苍岩山的旅游开发,山上到处时僧道寺院,看相算命。对历史无人提起。
发表于 2011-6-21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後。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後,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原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发表于 2011-6-21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淮阴侯列传续一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发表于 2011-6-21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淮阴侯列传续二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於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对,西乡对,师事之。 . r- F8 G1 o B6 v" j0 }! Y, N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逝去的光阴在2011-6-21 16:55:00的发言:
% B, l( _) y0 n9 o4 A & Q0 G& F/ f6 n- `# Q

 

" ?: s2 ~8 E% J: {2 ]

    我在给加个精!!!

" P' N5 R! ]) f0 M3 i- c

 

% I* e7 O+ k. b! ]. @! {4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M) f3 x' h b, B3 A 5 } B3 N4 ~- r" d; h

谢光阴版主,满目精光啊!
发表于 2011-6-21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K5 _6 H7 D2 l- T; e0 b* \6 c; G/ R

    我在给加个精!!!

4 d4 s3 j n% H! j+ c' P j& _

 

2 O7 n8 E- w0 l; f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游河北于家石头村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angong在2011-6-21 16:43:00的发言:
1 f6 }1 `8 P5 c9 G0 m. a# y 9 W. M* H3 V; a5 Y* f 金谷荣华眼底尘,淮阴事业锋头血。 6 m. L( d+ d- ? P: g1 {0 l+ c4 p- n' ? 5 [0 w( u- Q: T

谢潘公老师,历史不能假设,假设当年韩信听从蒯通的建言,中国历史就会改写。
发表于 2011-6-21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他老人家与石头有缘
发表于 2011-6-21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摊钱碑记,很直白的语言。那个匾文,就不直白啦。
发表于 2011-6-21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符合当今唱红打黑的举动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淮阴侯列传》中对井陉口的注释是在并州石艾县东十八里,可能离我们去的地方比较远。(刚查明并州即太原或是晋北一带的旧称)
6 I! u4 x8 ~' v9 i8 ?5 x8 p  O, M1 I# P% ^' Y2 T1 m4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1 16:08:3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一顿大饭的许诺就让众人为他玩命,也够黑的。
发表于 2011-6-21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谷荣华眼底尘,淮阴事业锋头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0 12:16 , Processed in 1.24885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