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33|回复: 7

前门改造将力保老字号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1-22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门改造将力保老字号

- k' h; q5 M" N7 t. r$ p& i0 l# H

[ 作者:袁凌等 转贴自:新京报 点击数:5 文章录入:奔霄骢 ]

9 q- }; R4 P3 C. Q4 X

专题动机

. X' R8 I( c9 k! D9 G! D

  前门地区是老北京市井风貌、史迹文物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北京目前密度最高的居住区之一。4天前,煤市街道路拓宽工程启动,标志着大栅栏改造步入了实施阶段。

* K. X! c& E- o( }- x& V+ l

  作为牵涉人口最多的危旧房改造试点地区,前门地区的改造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北京十余年来危改思路的变迁。

8 }% E4 E% N" Q1 N8 r2 G

  4天前,以煤市街道路拓宽工程启动为标志,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保护、整治与复兴工作步入了实施阶段。而在此前,前门东侧路地区的600户居民也得到了首批安置。一直以来广为人关注的前门地区整体改造显然已为期不远。

' Y' b' L; Z+ f

  "保护老字号毫无争议"前门地区老字号云集。

; l G) w* T) W* T

  自2001年传出前门地区将进行改造的说法以来,有关专家和文物部门一直在呼吁,规划的同时应注意文物的修缮和老字号的保护。

" }2 @, }. Z" U: j% n

  日前,崇文区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门地区的改造将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对老字号等历史风物,将尽力给予保留。

6 ~* |$ @ H1 c

  全聚德前门店党委书记张健则表示,在前门地区改造过程中,政府一直很重视对老字号的保护。他表示,对老字号的保护是毫无争议的,这早已是政府规划的题中之义,目前老字号的业主们都没什么担心,现在只等规划下来。

; o- p- M- X; Y" o% J E. d

  在2004年第十一届首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上展出的大栅栏规划方案中,发展特色商业也被看做是"重中之重",大栅栏地区的商业发展注意保护利用传统空间和商业模式。

: \$ }( s4 {: Y( w

  文物保护是改造关键崇文区长吉胜久日前在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明年在前门地区整治过程中,保护历史文化景观,仍然是重点。

1 {; ]2 g4 Y: [6 Q4 S2 m6 D

  在日前展出的前门规划方案中,规划者把大栅栏的改造称为"渐进性有机更新与城市复兴"。其中,历史文化的保护被看做大栅栏改造的关键,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历史环境的场所文脉及保护利用都被看做题中之义。按照该规划,大栅栏地区将分为五区,其中就包括了专门的文物保护区。

- M$ t6 c2 ^* B( P

  崇文区文委文物科负责人也表示,在街区改造过程中,对文物应尽量保留并保护好。他表示,前门地区改建过程中发现的文物,一般采取原地保护、修复措施,能不拆就尽量不拆。

- E7 y! o: T( ~- C1 T

  他介绍称,前门地区文物修复从来没停止过。目前对福建会馆、阳平会馆正在修复;另有几个四合院的修缮保护也在进行之中。

# r$ }6 C( p/ c/ I

  据悉,在煤市街拓宽工程启动之前,宣武区有关部门专门约请了文管部门和专家进行认真勘察和论证,对于重要历史遗存和有价值的建筑物予以了充分地保护。

0 {/ B( C' }% O5 l3 w5 @

  综合方案已在审批崇文区长吉胜久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前门地区改造之所以一直未能启动,在于前门地区是反映北京历史文化的主要街区之一,有鲜鱼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大量历史遗存,要保证这些历史遗存得到完整的保护。为此,崇文区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编制了《前门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综合方案》,并经过方案征集、居民投票、专家评议、方案综合、部门会审、专题论证,经过设计单位的反复修改和完善,形成上报市政府的《综合方案》。目前正在审批中。

5 M# O7 D# g( |( m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表示,前门地区历史上就是人口密集之地,现在留下了很多的名人故居和会馆。该地区没有豪门大户,一般都是小房子,但其中有很多精品,砖雕、木雕都很精细的小门小户。因此,在改造中不仅要改善原有居民的住宅条件,还涉及文物保护等难题,这都需要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

$ }' o# i- N& g" m+ y% O: a+ j

  ■实地调查

/ M: l# h' d$ ?9 l8 B

  1老字号

5 E* ^! D- a" r& O

  "给咱老北京留个真实街景"

1 o5 T6 s- e4 z9 n2 B8 o

  调查地点:老字号"爆肚冯"

3 n' t4 r3 y$ }& Q1 S

  大栅栏地区老字号云集。"爆肚冯"餐饮老字号的冯广聚先生上月12日下午对记者说:"我的建议被采纳了。这次煤市街拓宽,老字号都会留在这里了,而且老字号所在的胡同也不会被拆除。"他介绍说,这次煤市街扩路拆迁主要往西拆,煤市街东面东西走向的四条胡同:大栅栏、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和廊房三条基本保留。

4 J) V: l4 I; X

  而老字号如同仁堂、张一元、内联陞、瑞蚨祥等都基本集中在大栅栏,而冯先生的"爆肚冯"在廊房二条胡同上。

4 t" J% [4 L1 X p

  冯广聚告诉记者,去年春天,宣武区委副书记等领导将前门这些老字号的负责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前门改造。"我当时就提了意见。王府井西化了,西单现代化了,惟独大栅栏还有北京的老景,我们这里的商业特色就是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的字号。"他认为,从清朝到民国,大栅栏地区一直是老牌的商业区,希望前门的改造能重现这样的商业繁荣。

1 v! \ }3 S* |% T1 o

  他说,"胡同里弄点板凳,搭上花棚,在前门这块里面有吃、有喝、有戏园子,也有影院、离琉璃厂也近,加上古玩字画,就是一个完整的商业网点,也是给咱们老北京留下一个真实的街景了。"

" y( C) R2 H- U: j. h! f: y+ z0 n

  2文保单位

# F& |+ j& J* }

  民间最大戏楼基本确定保留

" E9 v- {* R. `1 e. K

  调查地点:阳平会馆

; R2 Z+ ^# D7 ?# P7 v' l/ h

  沿着前门小江胡同往里走,越过一处处低矮的民房,突然现出一堵高大灰墙,墙上嵌着汉白玉牌匾,上刻"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阳平会馆戏楼"。这就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民间戏楼。

; w2 q8 U6 G0 A* \

  据史料记载,阳平会馆始建于明代,其中戏楼后建和改建于清乾隆年间。史料记载,戏楼为"雄伟壮观,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看台分两层,二楼正对戏台,两侧也为看台,可放桌凳。看台护栏有雕花栏板和望柱。"记者上月10日走访时,戏楼正在修缮,只余四周砖木框架结构,而内部损坏严重有待修建。

% V# A- q6 L/ F3 t' F

  据崇文区文化委员会驻守阳平会馆的值班工作人员介绍,阳平会馆曾做同仁堂库房,为了更好地保留这一文化遗产,崇文区政府与同仁堂进行了产权置换,并于2002年启动修缮工程。两个月前,院内人家全部搬迁。

1 v9 l: `4 x0 ]4 q& L' Q6 G

  据了解,阳平会馆修缮工程将与前门地区的危旧房改造工程同步进行。该工作人员称,阳平会馆戏楼基本确定保留下来,不会迁建。其今后肯定还会恢复原来风貌、恢复原有功能,修缮后依旧作为表演传统戏曲的戏楼,并且可能在周边配套发展餐饮等服务业。

# K2 X7 i: o( H1 p$ ~, Q* h) G

  3保护院落

& Z+ [9 S. O* f# G

  "钉上蓝牌子,院子肯定不拆了"

( R/ F, \% h5 G! F4 r! \

  调查地点:小江胡同3号院

' }; }- g$ a+ k

  原色木门、高高门槛、青石门墩、字迹斑驳的春联......

& [3 { N% X2 S7 r1 P4 U

  小江胡同3号院门脸依然保留着四合院的特色。突兀之处是门眉上钉着的蓝底铁牌"保护院落崇文区第0876号"。

6 ^% b& R! z9 F! Q/ R. D

  上月15日,记者走访了这座四合院。它的东西南北四个厢房住着四户人家,院子显得凌乱破旧。西厢房的女主人划秀霞休息在家,热情地把记者迎入屋内。

' w( @* C$ a7 X4 W+ s

  "钉上了蓝牌子,肯定是不用拆了。"她说,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下班回家,突然看到院子门口多了"保护院落"的牌子,心里就有底了,"这就是说院子肯定要保留下来。"但至于住户要不要搬迁,划秀霞说目前还不清楚,一直都没有消息。

# N/ G1 G" T4 R) x

  "原地不动固然好。"划秀霞说,"但这老房子是危房,我们如果能留下来肯定要翻修,否则住着也不安心。"她一边说,一边用手示意。只见屋顶中间坠有一定孤度,还糊着发了黄的报纸,以防灰土掉下来,四周墙体顶端已有二三厘米宽的裂缝。

" K9 M1 e1 a: C

. [3 H7 C7 d* t6 b+ W"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1-24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应该,记得我前些天在爆肚冯吃爆肚的时候,邻桌一个老大爷(牙都快掉光了)带着老伴边吃边聊:“北京多少任市长了,拆哪也不敢拆这”话也透出了一些道理,但我们说,保留传统和与时代同步发展是并行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改造的时候,一定要有总的原则,即保持古朴的风貌,同时要具体到每一个店铺和房屋,不能有遗漏,这需要有关部门做大量基础性工作,但我认为是值得的。

" K; M. R' b- ~; u0 T! Y

再有,我在很多报道里看到了有人提议恢复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之间的瓮城,恢复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我认为正好可以利用这次前门改造的机会,我不知道这事有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大伙知道信的赶紧通报一声。因为真的恢复了,我建议在该地区恢复一些传统的东西,别好不容易恢复了瓮城,里面净是些“二手手机收购、五金经销、家装建材”什么的玩意。哈哈,可能我想的太远了。

1 ^+ G5 f5 Y) i7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4 15:03:0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瓮城恐怕悬,因为它影响到地铁的站口了,估计不会被批准的。不过说实在的,如果单重修瓮城,不加长正阳门的城墙的话,那么还是现在这样相对好看一些。城墙,城门,箭楼,瓮城,本是一个整体,单一修改哪里,恐怕不是想象的那么好看。

发表于 2005-1-25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街区的改造——这样的项目总是让人捏一把冷汗。

那些老字号是和她周边的建筑群落共同形成一个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的,不然城市规划还规定什么“紫线”?如果把周边的老建筑拆掉了,把老字号的建筑孤零零地搁置在新建筑群中,那就是另一出悲剧了。

发表于 2011-7-16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烟幕弹...
发表于 2011-7-17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个屁啊
发表于 2011-8-2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想法是好的,能不能做到就难说了
发表于 2011-8-3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院落,修旧如旧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8 09:31 , Processed in 1.37925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