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62|回复: 20

大明中都凤阳府[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23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明中都  凤阳

" v- Y) \ T. ^6 U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诏以家乡临濠为中都。集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罪犯等近百万人,经过六年的营建,到洪武八年四月,突然以“劳费”为由罢建。然而此时,一座宏伟豪华的都城屹立在凤阳大地之上。

; D6 ]4 q6 j* b5 J7 R

大明中都凤阳府

大明中都凤阳府
    

8 G2 k, V4 B, X) t9 Q5 A' c6 E

      中都建有内、中、外三道城。外为中都城,周长60余里,开9门。中为禁垣,周长15里多,开4门,曰午门、东华、西华、玄武门。城内有正殿、文华和英武两殿,文、武二楼,东、西、后三宫,金水河、金水桥等。正南午门外,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内外,还有城隍庙、国子监、会同馆、历代帝王庙、功臣庙、观星台、百万仓、军士营房、公候第宅、钟楼、鼓楼等。《中都志》称“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9 Y4 ?5 {& F: z7 p8 I$ U8 N

大明中都凤阳府

大明中都凤阳府
 

- }$ i; l' P* P

        历六百年余载,中都城内外建筑皆毁,仅剩皇城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观其旧址和遗物,仍可见巍峨壮观之一斑。

L$ U5 m2 J, a/ m6 ]4 s

大明中都凤阳府

大明中都凤阳府

( H8 X0 [4 F" Q/ B& d; S

* n# ?" H M* n

       皇城城墙雄伟坚固,皆用大城砖砌筑,已发现署有22个府70个州县及大量卫所、字号铭文砖。砌砖所用的灰浆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材料混合而成。在城墙的关键部位,甚至用熔化的生铁代替灰浆灌铸。所以在明代的二百多年中,城墙完好无损。午门券门及楼台四周基部,总长500余米的白玉石须弥座上,镶嵌着各种珍禽异兽、名花瑞草;而南京、北京两个午门基部券洞两端仅有少量花饰。殿址上的石础,每块直径2.7米见方,础面正中半浮雕蟠龙一圈,外围刻有翔凤。北京太和殿石础直径仅1.6米见方,且是素面。石望柱、栏板、御道丹陛等,也都雕刻着龙凤。特别是皇城内外的建筑布局,继承宋、元传统,开创明清新风,成为后来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蓝本,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九八二年,国务院公布明中都皇故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士元称:“中国几千年宫迁建筑史中都数第一,没有中都就无法认识中国几千年宫廷建筑的历史渊源。”

1 L+ `! v) M) e0 x' p& D9 f; f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中都鼓楼

" F0 e! {! I7 F2 ?


; ]# u/ _+ a; e# x$ E

    明中都鼓楼为于凤阳县城中央,建于明洪武八年,当时是中都城重要附属建筑,是我国最大的鼓楼,其结构、方向与其它鼓楼不同,形成自己的特点。一般鼓楼是南北向,而其却是东西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

* O/ [4 z4 g% N i+ g! ]# y1 O

 

1 ?, p/ w/ D9 ]6 S) L& x

      鼓楼现存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城砖砌成。台基下有东西向3个券门,门洞外侧镶有10公分白玉石门边,正中门上方的白玉门额上刻有阴体楷书“万世根本”四个大字。1998年,又按旧制在所遗台基上恢复重建了楼宇。楼内还布置了《朱元璋·凤阳》展览馆,主要展示了凤阳与朱元璋及明王朝的渊源。

" f/ X: G, A* l# {# p Y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兴寺

* v9 J5 c- |: c, h5 `


 

* A9 Y) u& s4 Q# l. @) `# C- c

       龙兴寺,在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ficeffice" />

1 | T- R9 g- b

  寺初建之时,规模宏大,向有“僧童骑马关山门”之说。《太祖洪武实录》载:佛殿、法堂、僧侣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加之朱元璋御制龙兴寺碑文,御书“第一山”碑,更加增加了龙兴寺威严。当时有人描写这里是“梵刹西连万岁山”,“梵王宫殿屹浮寰”。

* t3 }/ }8 b% x5 W6 x0 `0 J

6 N+ t5 u' {1 Z0 z9 m7 d' m8 l+ A

 

, {* d# D& Z' G' H2 i# O8 w D# h8 D

龙兴寺经过600余年的风雨沧桑,大部分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察其遗址、布局仍森然壮观,尚存的部分文物和建筑构件足可以证实其当年的气势、规格和规模。殿外四口硕大的铜锅,传为寺僧做饭所用,不难想象当年寺僧之众;殿前东西两侧各有古槐,枝桠纵横,为古寺增辉;殿内陈列有明代铜鼓和铜铸幽鸣钟,为皇家寺院的见证。

4 Z* A6 M. Y: V( g: y.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皇陵

6 r0 k: G9 C9 Z* M! x. b9 x


 

1 |# s5 P& ], b

      明皇陵,位于凤阳西南十五里,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建,荐号英陵,旋改皇陵。皇陵虽非帝王之陵,即“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与盱眙明祖陵.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v6 X4 Q( j3 q2 v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 t9 q; L* Y7 b {


  皇陵原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其间享殿具备,殿左右庑、宫厅、直房、神厨、宰牲厨、酒房等数百间,金门、红门、棂星门数百六,御桥、红桥、水关数十座,碑亭、两祠、祭祀署、铺舍数十间,松柏数百株,石人石马数十对,神道总长253米。石像生32对,刻工精细,姿态纷呈,威武庄严,栩栩如生。石像生数量之多,为历代所有帝王皇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 n( c# g3 F( l/ D% D: l

 

( ^9 S- F2 }5 T* A7 }' n K: l2 W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3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R3 _2 Q0 b: U3 f

 

; e _: g2 M: H2 I

      皇陵碑位于神道南端西侧,东50米外为无字碑。皇陵碑通高6.87米,碑首四周浮雕六条大螭,刻工精湛。中下部篆书《大明皇陵之碑》,下为云朵。碑文系朱元璋亲撰,记述了他自己艰辛的身世,戎马生涯和夺取大明江山的全过程,阐明昌运兴盛的道理,全文1105字,文字通俗易懂,感情丰富,脍炙人口。

3 [) g1 @ |3 U) |' V


 

发表于 2009-7-23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王朝是中国古代荒唐朝代之一~~~不过我很崇拜朱元璋的

发表于 2009-7-28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2 F4 v3 ^# N2 z4 ]' M0 `

 

# {: D, N! }% r- ^3 {2 G1 P, }

个人比较喜欢朱棣,虽然他不太厚道!!!

发表于 2009-7-28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石像生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林咏伦在2009-7-28 14:41:00的发言:
9 Z. Y8 _ j% M& X+ H

好贴!!!

! _0 ~0 D# r2 |$ Y( a3 |8 X

 

+ M7 [8 I) U5 @$ O

个人比较喜欢朱棣,虽然他不太厚道!!!

" M/ u* O k. X' n: ]8 Q- `

那当然,没有他老人家哪有北京的今天。

发表于 2009-7-28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楼真宏伟。

1 P6 O$ z" K4 `- x5 s- j

明中都所在地是衢地,虽然四通八达位置居中,因为无险可恃,建陪都却是做有害之事;而且皖北历来积贫,徒增的负担也难于供给。

发表于 2009-8-23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明皇陵在明末农民起义时被挖了的

6 \0 n7 |3 z, ?3 _. ?) v

应该破坏得很严重

3 D5 @4 x* k, N* n& C

现存的那些石雕还是当时留下来的吗

发表于 2009-8-24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皇陵石刻是当年留下来的,部分有损坏,现在修复了。还有几个可能是新的,或许当年完全损坏,无法修复。至于墓是否挖了。我比较怀疑。因为明皇陵是在朱元璋父母当年的墓基础上,增加封土,地下部分,担心破坏风水,没有动过,所以地下什么都没有,挖了没有任何必要。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7-28 21:39:00的发言:
) P8 l* M& A' ^8 W, c

鼓楼真宏伟。

# B# W+ F; P3 V7 ^9 P6 j# S+ d

明中都所在地是衢地,虽然四通八达位置居中,因为无险可恃,建陪都却是做有害之事;而且皖北历来积贫,徒增的负担也难于供给。

/ i# g. _. \* ^! J' P8 o1 O

  这鼓楼可是号称华夏鼓楼之最哦!西安的鼓楼都没有他那么宏伟!

发表于 2009-11-1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地方看着不错。

发表于 2009-11-2 0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太原的鼓楼和城楼应该和这个大小差不多。
发表于 2011-4-7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都宫殿罢停时进展如何?已建成殿宇改为何用?
发表于 2011-4-8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7-28 18:52:00的发言:
7 n3 k. R% v. ^4 W) X

那当然,没有他老人家哪有北京的今天。

" ?0 W; ]1 Q: j% i, `5 q

这个今天截止到什么时候?明、清、民国还是什么时候?我估计永乐看见现在的北京得气的跳出来。

发表于 2013-9-30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水安澜 发表于 2009-7-23 17:17
) E- i; a6 Q9 a大明皇陵8 Z. x  s- P/ }3 J! _# S: p
  ! B: i% @+ y3 c' o, K" w/ i/ N/ F
      明皇陵,位于凤阳西南十五里,为朱元璋父母的葬 ...
' ^6 v3 U) L4 M, W
明祖陵的神道为什么是直?这与明孝陵和北京明陵的神道建制都不一样啊!
  U1 m# x+ h" d. W( V, _# t
发表于 2013-10-20 0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都宫殿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后来拆作它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0 00:23 , Processed in 1.18151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