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蘇,屬於臺灣原生種蕨類,在台灣不論是在那個山區用餐,山蘇都會出現在菜單上。山蘇令人印象深刻,主要是因為它的色澤非常的翠綠。在經過熱炒之後,色澤仍維持不變的艷麗。通常山蘇會與小魚乾、豆鼓及蒜頭一起大火快炒即可。最早是原住民經常食用的蔬菜,但因為美味可口,又含豐富的鐵質與礦物質,才使得山蘇變成相當受歡迎的大眾野菜之一。
5 h- Q& X3 ]% F. Y, d 山蘇通常生長在海拔500~2500公尺的山區,尤其是比較潮濕的區域(如瀑布區)。大部分的山蘇是寄生在樹幹上或是岩缝中,音奇形狀像鳥巢,又稱為鳥巢厥。也因為它的葉子終年翠綠,在山區很容易發現,如果有機會到台灣的山區地帶,很容易就可以看見山蘇的蹤影。 山蘇口感質地細緻、香脆中帶點稠的特殊滋味,烹煮後不易變色,適合蒸、煮、炒、炸,香氣依舊。原住民大多是採取山蘇剛生長出的嫩芽煮食。
! B1 H/ \9 \& C; E) Y9 y& |
臺灣原住民傳統的生產方式多仰賴採集與狩獵維生,除了以小米、地瓜、芋頭為主食外,也常以南瓜、樹豆、花生、或野菜為副食。山蘇即是常被食用的野菜之一,由於吃起來脆嫩可口,一般都以煮食為主,且常與蝸牛一起煮湯食用。
+ A$ [ W5 \# d/ [& p- I# g4 k' P8 h 近年來也發展出以山蘇為主不同的加工製品,如山蘇餅乾、山蘇酒、山蘇饅頭等,將營養滿分的山蘇,簡單送到人們的口中。
4 M1 r9 a7 o: ?
山蘇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跟一般蔬菜差不多,粗纖維含量則略勝葉菜一籌,粗纖維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便,但對腸胃脆弱的人,比較不易消化。
h; v8 C: ^ l% c& ]2 \1 p1 j6 `, T 山蘇算是高鉀蔬菜。民間相傳,吃山蘇能降血壓,但腎臟病患可不行,食用前不只要先燙過,而且要多煮一會兒,才能讓山蘇裡的鉀溶出。
0 R* C( b: z$ s8 V$ V 一般山蘇料理有山蘇沙拉、炸山蘇、山蘇炒小魚乾、蔥醬拌山蘇、破布子炒山蘇、清炒山蘇等等。
3 F4 u' U4 p/ b" n( i3 y' z
, l6 n" t% j$ g" {9 @% _8 [
0 ]1 D. N3 B" ?) F1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