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887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6-3-19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2-8-28 16: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2-8-28 17:09 编辑
5 O0 _. A, ^, c3 ~$ D* z& Z3 h7 _8 M3 y* n k
1:不知道误区是如何产生的,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的心理作祟,但凡是跟老北京沾点边儿的,不论好歹,都被人们拎出来耍,并且颇有些沾沾自喜的得意劲儿。
$ x. z m% O" d, X+ V# s) @* Y% P) g4 P- z# `% [8 o
2:老北京话是什么样子我说不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测试中的很多语言属“俚语”范畴,俚语是什么,非正式口语化的民间语言。边缘化是俚语在语言上的特征,类似于甲鱼的裙边——偶吃一口觉着新鲜,总吃,除了盘算您兜里的小子儿够不够之外,总没有馒头咸菜朴实。2 u8 r# n6 {$ M$ ?
* L' E+ z2 k$ M( h0 P, K
3:这个测试游戏性质很浓,但,很多备选词条欠缺严谨,表达含混。极易给参与者带来某些误导。
+ S' A; Q; q$ C- [6 c: T7 H) ~% ~7 l {# @7 X
4:语言有阶层性,有雅俚之分。幺蛾子、掉腰子、尖果儿、盘儿亮这类词汇产生于生活(甚至于流氓生活),这是待提纯的语言(甚至可以上纲线以粗鄙二字形容之。)' N! k0 R$ R! \ } L
语言本身没有自洁功能,在于使用她人们的取舍。
& H! t7 J1 g r# M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家,侯宝林提纯了相声,甭说这样的语言不会出现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侯宝林嘴里,就是老舍笔下的冠晓荷、蓝东阳们都在自觉摒弃。
' J5 \2 ^# h6 O, L \9 ~/ Q+ f
5:追忆逝去的旧日美好,都包括什么,我说不准,可在我的选项里,没有这些。
4 m6 w; G3 z% h1 ^# B- v( [: F8 m 这不能说我有多么高尚,只能归结于判断力——面对灰尘堆中繁芜庞杂旧北京所给我们的一种自我翻检和取舍。
4 d/ V2 \) l; f6 _& o0 b) i: ]0 B4 d9 w2 G
6:选两个词补充我的想法。
( F% C0 ^1 K: m$ ]) _ “胡同串子”旧指那些不务正业打游飞的混混儿,现而今有人挪用自况,表自己对北京胡同有多么多么熟悉。好还是不好?2 D8 `# |2 `5 j8 J; H& v
“丫”这个词,在小伴儿中间使用频率较高,大了一般很少用,为啥,开化了嘛。可有人翻出来说这个词代表北京话。哪一部分呢,是发小儿之间表亲昵的一种流露。那我就有一问了,最亲莫过父子,什么时候您敢跟您家老爷子试试?6 M0 G4 f1 ]- N8 ?3 a3 b
4 n- ]3 @; Y4 k2 f
7:支持潘老先生。
) r$ ^) y% J" g4 Z8 k. Y 话唠了。
7 h6 T5 J7 C, N$ G5 d% ^
4 M% V( A5 p; P5 o9 B, h8:欢迎楼主并表示理解。游戏嘛,不必过于当真。) U5 @( O1 F* \: Q
可,很多时候很多事儿我们真不当真,眼瞅着变成事实再跺脚呢,晚了。$ Q, k/ k0 F7 z: z
/ L. K7 @" R' Q2 ^0 V9:这个帖子我会让 她 活到这个周末,然后送给茶馆儿寄养。; n! e4 _- S/ [; k
& g$ @0 N. M6 t( y3 K/ }6 l10:大伙儿该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问候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