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44|回复: 35

隆裕出殡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5-22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末民国政权交替,新旧文化冲突,风云人物辈出,人生无常,风云

8 q% H# A5 n4 r' S

人物一朝去世,殡葬形式也是不同凡响的,在多样的民国名人的殡葬形

& [3 x! D# x; i6 c

式中,有几位名人的出殡非常有特色,非常值得记录;所幸这些纷杂的

3 |1 @# [4 e9 ^. o5 G8 O' N

历史瞬间都有照片留存。

. h( l$ x2 c2 F1 y! o$ r

 

) \ @8 V( A2 S3 Y$ ^+ T

    当时外国人对这种风俗很好奇,所以留存的各种出殡照片非常多,

" X9 s( c% i4 e" L$ b% u M

但具体是拍摄时间和内容都无从考证了。这是出殡照片鉴别的也难点,

4 Z! d( U; t+ [. j

因为清末的殡葬形式类似,很容易混淆。

- w, v7 e; S$ I) V

 

* a- l5 x I( F# N0 J0 m

    照片最多的出殡人物要数慈禧,隆裕,孙中山了,可能许多朋友都

( ^ x$ H2 e2 `% v' a7 p

分不清这几位出殡的照片,慈禧出殡,孙中山出殡的照片都有其他网

! J/ {7 p1 z% z

友贴过,所以我特别把手头收集的隆裕出殡的照片整理出来,给大家

& }1 V' F3 h; V- I5 Q) S3 T

分享。

; d% w; f J/ n* n

 

0 ?9 B7 {& O, b3 ?# F, i) \ ]

    文字部分引用自《近世名人大出殡》--中国末代皇太后隆裕的大丧

9 ~6 e6 f" ^6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2 17:24:50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5-23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图文并茂
发表于 2012-5-23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3张里面高大的灵棚好像是这个,但是看不清上面写的什么字,貌似是“某某台”。

1 y4 g+ c$ Y+ O; ^% t F9 {& d

 

! X/ t4 p; l$ Q; @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isonche在2012/5/23 20:58:00的发言:
! E2 x+ L% M, K. O! e

第23张里面高大的灵棚好像是这个,但是看不清上面写的什么字,貌似是“某某台”。

! s- s* J- C1 O5 H; k; t- c

 

9 i/ x4 {& f& k9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ost-376-1274202214 - 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y3 K" a/ K: Q8 A

无法确认,因为当时大型出殡搭建高大灵棚的很多,灵棚有都比较相似,

0 W: u& B( L! d6 g& Q- W5 f* {

' J' I$ C4 H& d3 k

虽无证据,但感觉这个似乎工艺粗糙些,怀疑不是隆裕出殡时用的。。。。

6 `- x" d% D/ T1 R$ v

发表于 2012-5-23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isonche在2012/5/23 21:0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葬礼.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w$ ]) S& B- o" ^8 Q/ N

前两张没问题,最后这张离谱了,等级差的太多

发表于 2012-5-24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 R7 R0 L. Y8 h5 i " H2 v. E! M# W要是从东华门出宫,怎么又绕到大清门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棺椁装上列车的照片,这类照片相对少些,

% a% c" l4 I G4 ?6 E

棺罩和在路上看到的不一样,可能是某种风俗更换过,

" p$ l! a6 R0 K j1 x( @: H! Q

这种习惯加大了对零散出殡照片的辨认难度。

3 c! T- \/ y* U+ o* O* d

 

M4 x, r8 P7 k) s% W$ R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正阳门箭楼上向下拍摄的围观出殡队伍的人群,

2 A5 q. S% B% o+ \9 b4 P+ Y; v

 

& V2 F: q7 \( t* [- `# _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正阳门城墙西侧向向拍摄的围观出殡的外国人

! D* A% t- W" S! e2 ]. s

 

/ y# M' g. v1 [/ u' c7 y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 \* i* M: p% D8 a: T! l'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3 12:41:4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发完,谢谢大家。

" D4 Q. d9 w/ i0 I3 y3 l

 

; { n% E' x( Q! m& [, M

隆裕出殡的照片很多,我收集到的肯定差的很多,希望如朋友们

9 L* `! v; n+ J0 L, R4 T; y

手中还有其他关键环节的照片一并贴出,大家分享。

; e4 O9 S* z1 q) W+ O) V! L" D2 O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正阳门城楼上拍摄的出殡队伍穿过大清门;当时正阳门归美国人控制,

& ]0 I i e* Z S

所以这角度的照片多是外国人拍摄的。

5 {' T0 o6 f! u/ X [3 h

 

" v% U# U, r! `3 i

留存照片很杂,有各种角度和多不同清晰度的照片面世,

( B+ L0 P& r6 l& u: F4 J& }

估计当时拍摄的外国人非常多。

3 v$ ?9 L P$ x# m5 s

 

' E0 n# f/ ]4 x8 h+ N! J3 ~

此类照片也多,容易混淆,我选出的照片都是同时还拍摄了出殡其他角度

! Q! H3 L2 P8 k

可以确认是隆裕出殡的。

5 e/ l# C4 S& q0 C8 A) r& T

 

( o6 [" Z, M8 P" K+ \! Z4 [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正阳门箭楼拍摄的出殡队伍穿过正阳门城楼的照片,

/ _' p3 P' ^4 W# Q# a' s2 Z

和上一楼一样,都是外国人拍摄的。

9 C U5 P7 e3 y) N+ S6 `& n8 t

 

; q% M5 [5 ^! [' P& g4 a& M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队伍进穿过正阳门箭楼,向西拐如前门西京汉车站。

' l" S0 Q+ {: n) n

 

) N. B1 y' g7 x7 v: k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城墙上拍摄的京汉铁路前门西站内停泊的曾经慈禧座过的列车车厢;

: \+ @* Q! X1 A( Y- ~: S# p

车厢已经全部用白花装饰过,显得肃穆。

9 A" ?) J) x) U& r/ P" y8 c6 Y) s

 

4 T5 @/ J( v. V5 Z3 m# k3 K/ y

注意照片上方能看到车站南侧搭建的高大的灵棚,可惜目前还没有发现能

, T0 |4 w C' |" L3 g

确认是隆裕出殡前门西站灵棚正面的照片。

$ E; |+ Z; W2 l, i% x5 _7 U# y% O# b

 

% I4 X' e- a( I4 Q h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和殿内的经台

7 z& |8 F; S' G, ]- E

 

3 d! X, w2 I5 q) |

太和殿内还扎了三门四框式的经台,内供西方3 圣(阿弥陀佛、观世音
菩萨、大势至菩萨),由13 众大德高僧昼夜轮流唪经礼忏。根据皇清定制,
大内佛事,一律“禅念”(不敲打法器)。

4 ?2 h: a$ j: M2 b5 X+ G

 

, u K ? z' Y& {

从照片中看到所供菩萨都是画像,之前没有看到照片时还在想象大殿中怎么搬

# q2 `! k4 h, @ o* K

佛像进去?

$ ]2 u+ ~# c% I; L9 r( F

 

0 X' y5 d9 M# n* w- e1 c, b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发表于 2012-5-23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够隆重的
发表于 2012-5-23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

+ X% d( r. Q: V

慢慢欣赏!

' M: u+ H+ B1 h" E5 K. o-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3 12:55:16编辑过]
发表于 2012-5-23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为最后一个皇太后的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掌柜在2012/5/22 20:46:00的发言:
无图呀
* ^' Z# Q& n! e0 I6 t' @

 不好意思下午临时有些工作耽搁了。。。。

! b4 W, V8 y6 z; s5 X) L9 f5 i

 

" v9 T6 S3 O1 w" ^; E

接着发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安门前的城楼下,扎了七门八柱的特大素彩牌楼,正中嵌以“国

7 P8 i% \4 a' s, ~% q/ j! x6 p

民哀悼会”字样。

$ @- R j3 Z' y" J' x1 |8 O, q

 

! S) P) w( w9 v: D# R

这个牌坊照片同样非常多,也是辨别隆裕出殡照片的重要依据。

5 u6 K5 u; Z6 Y% F8 w$ A

此彩牌坊建筑级别略低于太和门的彩牌坊,是仿照冲天柱样式的木牌坊制作。

) v" I. T r5 o+ ~8 n7 _

牌坊分三大开间和四小开间,大开间坊额顶部有三个三角形的装饰。

j5 y$ H/ s: n# F

小开间的顶部有毗卢帽状装饰,牌坊显得绵长低调,和天安门城楼

& \9 _1 t% [2 v0 N: E: g/ A9 ~8 u

的格局正好匹配,又不喧宾夺主。

# j% x, r% N' |9 P

 

. \* ^: g( K" }+ q. U" [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 W& e- r# {% o2 w k- M/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3 11:40:1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复令各部、院长官亲往致祭,特派赵秉均等政府军政大员与逊清
御前大臣共同在太和殿侍班守灵,步军统领衙门亦设值班官员轮流护灵。还
专派了民国的仪仗队、军乐队及守卫人员前往参加丧礼。

4 k l3 |4 p0 |% x

 

! t1 x/ r! Z; o% D0 o- c

这张照片拍摄的位置似乎是太和门之内一角。。。。

$ H8 T' A) N& ?0 ]8 H

另外军官合影中的几个朋友背后大帐里面存的是不隆裕的棺椁。 

+ E6 l6 H7 h5 {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0 V: k* b4 K! e8 W* ]* b'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3 0:13: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13年4月3日,隆裕棺椁“恭奉暂安”

& h- j6 n% x) m2 ^- b4 F( c

奉移由民国政府的仪仗队、军乐队前引,传统的满
族执事:门纛、曲律(满语译音,即小纛旗)、影亭、亮轿、曲柄黄伞、鹰、
狗、骆驼、刽子手、帐篷等随后。用的是96 人的“落地满黄”的“皇杠”(即
黄杠、黄罩、黄杠绳、杠夫戴的青荷叶帽插着黄雉翎,举黄色白光的拨旗,
上书“恭奉暂安”字样),一直抬至前门火车站(西站)用慈禧太后曾经使
用的专列,运至河北易州梁各庄行宫内暂安,等候崇陵竣工后,与光绪帝一
起入陵。

* T8 |1 U# J) z# t$ i

 

3 T9 K s0 c) A3 o

照片为出殡队伍从宫中出来行进时拍摄的,怀疑是从东华门出宫,所以会有

3 M* c7 F0 I- ?) I2 S1 }

胡同中行进的镜头。

+ s4 d. p8 G1 h. W: P. Q4 r% d2 ~

 

: u6 |( Y/ O8 b0 X7 D

此类大型出殡队伍在街巷中行进的照片颇多,非常容易混淆,此照片

8 E! `# V2 @: ~9 p" N3 G5 k

因来源同于上面一批,故判断是隆裕出殡。

. {" g5 z1 ~8 i6 C- j I

 

4 {1 d* {7 f! E

 

) z$ W, y( x% a6 J2 k0 h

 

( H0 C5 b- m0 A U4 U q1 H

 

QihTDo1C.jpg
. }1 b( G. e5 T! N. f! T6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3 12:12:5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和门前的纸牌坊。

0 z0 N5 w& L. `8 z! P

 

% M4 C4 ~) |) w' r* }

太和门前扎了三门式的大素彩牌楼,上书“哀悼”二字。

5 j3 N3 z, V8 y% p- h/ X D P- Y' O

牌坊是四柱三间,中间顶部有毗卢帽样式的顶。

+ d$ E( Y0 t; \6 E% R+ B, t1 E

牌坊两侧的廊柱间的上装饰把廊柱间变成了拱门样式。

+ d9 t9 ~5 L( `. a4 ?# t

公祭隆裕时实权人物来的很多,清代遗老遗少,北洋政府新贵

1 \! ~; ]2 t3 }. P0 D

各种军界代表,各国公使等等;这些人物很多都有相机,拍摄了不少

9 t0 X. Y* H4 R' e' B5 }& o# L$ U

照片,所以常能看到各种版本的隆裕太和门牌楼照片。这也是辨别隆裕

. Q& [2 Q- K! N x" |4 j

出殡的重要依据。

' E+ \4 [" x! Z, x# T

 

3 E2 O: w- O3 u7 @9 I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张太和门细部照片,能看到祭拜的人物五花八门,照片中部队士兵军服都有

0 y% E4 T m1 q% l) G& Y3 ~7 @/ f [

几种样式,不知到什么部队的士兵。侧面也说明了时局的混乱,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 S) R3 v8 z8 c. G6 U' v! l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和门铜狮

9 M$ Q8 t/ Q& R% Q" {

 

5 T; |8 I6 [6 `' G

太和门的灵堂装饰还有一个点睛之比,就是太和门前的明代铜狮子。

+ F) I9 s1 S$ Q3 y2 x# R

不知道被何人设计带上了白纸花的项圈,像一个高档的项圈,项圈

6 f# M1 j: u& F. @9 F/ c) a8 N

的正面上三缕垂花,非常美观匀称,应该出自行家之手。

: H7 M7 m+ H2 [3 G0 Z/ [( h" R

 

Y' c0 p: s( _$ u3 V- T' Q; x

铜狮子下的士兵仍然着装混乱,是很难分辨的,居然还有一个是刚

% G. y/ ]* u6 {7 D1 f

剪辫子的发型,很有时代特征。

; x- M) N+ q* k) d' g

 

& G" [9 x( v# F1 u$ T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午门城楼内外,
均悬挂了一丈开外的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的国旗(双旗交叉式),
并以绳索拉起了万国旗。门楼墙壁上挂满了各界送来的冲天大幅挽联。

" P: Z8 R3 m" R' {3 P* D

 

. y |* o5 s7 ?1 L$ a" }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在太和殿的隆裕太后灵堂
1913年3月31日,溥仪尊谥隆裕皇太后为“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民国政府对隆裕的去世十分重视。总统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3日,文武官员穿孝27日。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1天。2月28日为祭奠之期,袁世凯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并出赙金3万元。国务委员荫昌奉总统之命到皇极殿几筵前恭代致祭后,国务总理赵秉钧等民国要员一前往皇极殿吊唁。
许多军政要员纷纷致电清室,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副总统黎元洪在唁电中称赞隆裕“德至功高,女中尧舜”。山西都督阎锡山在唁电中说:“皇太后贤明淑慎,洞达时机,垂悯苍生,主持逊位,视天下不私一生,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参议院议长吴景濂也对隆裕进行了肉麻地吹捧,他说:“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超今迈古。”
在吴景濂的倡议下,3月19日在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着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着。殿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这在清代皇后丧礼中是最具特色的。

0 K/ E& |& l$ P5 U) ^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中尧舜”-----这个崇高的荣誉恐怕也有着几分暧昧,夹杂着新的北洋政府发迹于清朝,对封建帝制的几分同情;

1 p9 c4 E0 ?( }

夹杂着时局不稳,期望拉拢清朝残余势力的期望,隐隐似乎也在宣示着政权交替的合法性。隆裕悲剧的人生,却在去世时得到了无限的提高,也是莫大的讽刺。用现代的话说,整个出殡充斥着北洋政府炒作的痕迹。。。。。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隆裕出殡。会如此豪华和夸张了。

. P' Q) H1 R& @$ `3 |9 _1 u

5 g0 u2 i& x$ \( k/ T7 @

在皇权象征的太和殿内搭建灵棚,很多有名的帝后也没有享受到如此殊荣,即便偶有特例场面也不会如此之大。

0 D) f4 w2 g3 G0 X" k. ]

巨大的油画象整体白纸花围绕,有几分欧式追悼会的感觉,而两侧的挽联,祭文密布,上方匾额高悬,中式味道依然浓厚。上方悬挂的万国旗似乎希望这个仪式是国际性的。注意虽然出钱的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但主要操办人还是清朝装扮的遗老遗少。

2 Q0 B* A# T z1 T8 o$ F1 P

 

4 q/ k Q0 ~; A

 

- n6 }% h( ~9 C9 h$ O7 J0 [

隆裕出殡

隆裕出殡

发表于 2012-5-22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图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1 21:19 , Processed in 1.21266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