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8|回复: 6

冰窖(回望夏天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9-18 21: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冰窖3 G6 T6 u" g# s4 q

7 u% _5 q6 r6 `/ K  和一年轻朋友喝酒闲聊,我提到旧时底层百姓的最低档冷食是冰核儿。他说现在也有,袋装,彩色冰块,各种味道。叫“冰核儿”。我甭说见,听都没听说过。闭户塞听,孤陋寡闻。净是没听说过的新鲜事儿!保存个老名称,换成个新东西。又传承,又创新。不是都换汤不换药,有的得换药不换汤。
. s6 q- _/ Y/ X5 I1 D4 J  说了老北京冷食的两极,打算说中间常见的一些冷食冷饮,汽水、酸梅汤、果子干、雪花酪、刨冰,以及玻璃粉儿、杏仁豆腐、小豆粥等等。有点狗咬刺猬,不知哪下嘴。就想先说说冰窖。
% @$ t5 c* d+ S1 s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人夏天还是用天然冰降温制冷。大概在三十年代中期,北京就有了人造冰。人们不太认可,比天然冰贵,还觉着易溶化,不耐存放。- [( i( a8 @9 b" o( g: {
  天然冰是制冷的“冷源”,就先说储存天然冰的冰窖。说到冰窖,怕是六十岁以下的人,很少见过。北京的冰窖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有。后来就都是“人造冰”,再后来家家有冰箱冰柜。冰窖就空有地名:冰窖口、冰窖胡同。唯一遗存:文物保护单位,北海公园东墙外,恭俭胡同的雪池冰窖。那是第一等级的“官窖”。还有第二等级,够格的王爷有“府窖”。等外的私人冰窖,是清朝末年才准许开设。经营两项业务:卖冰,冷藏鲜货。5 s2 g6 `& m1 l2 A* H
   离家最近的冰窖,在宣武门西,护城河南,现在的国华商场一带。从商场门前往北,当年是护城河南岸、护城河河道、北岸、铁道、货栈、城墙。大雪节气一过,护城河结冰,北京人叫封河。冬至以后冰层就半米厚了,开始起冰。冰面上划好线,三尺见方的格子。起冰的工人同一方向面朝冰面,从南到北一排,站在线外,用专用“冰鑹”(丁字型木柄,下面装四棱锥状尖铁头。全长80公分左右。双手分握木柄横头,不必躬身,铁尖触及冰面。)在线上垂直戳打,不用大力,不得离线,节奏一致。很快冰被截断,断面如刀切般垂直。按线截成三尺来方的冰块。用带勾的冰镩,把冰块翻到河的冰面上。拉冰的人套上绳子拉走,冰在冰上,不太用力,但不能停下。一停会冻在冰面上,拉不动了。一位堂兄十三四岁时,就拉过冰。脚底下绑带铁钉的木板儿,防滑。冰窖到河面铺大木板,上面垫苇席。冰块在上面滑着走,上岸爬坡费点力。快到入窖口,又是大下坡,拉冰的摘下绳子套,冰就在苇席上滑进冰窖。把冰块送到门口祘一趟活,每拉一趟发一个竹牌儿,收工按竹牌儿发工钱,日结日清。窖里边有人接应,把冰块就位码齐。那是技术活,比拉冰挣得多。起冰、拉冰都是夜里干,半夜开始,凌晨收工。8 `) R% s2 s2 l- {  s# Q
   民间冰窖,就是大土坑。长、宽、深,都三丈开外。坑底平整,四面笔直,留有出入口。坑底垫木板,铺稻草。冰在稻草上码放。和四壁留一定间隙。坑底铺满,铺第二层。一层层铺到坑满。冰层间撒稻草,防冻成一体。四面也以稻草充填,出入口堵死。上面架杉篙,铺荆芭、苇箔、草袋、稻草、堆很厚的土,像个小山包,孩子们在上头玩耍跑跳。第二年立夏,启封开窖。饭馆、肉铺、鱼店、鲜果局子,需要制冷保鲜的行业,开始用冰。芒种以后,卖冷食的商户,有条件的住户,也纷纷要冰。到冰窖运冰有人拉的排子车,驴骡拉的大车。车要进冰窖里头,冰窖的人帮助装好车。用绳子拴结实,拉到用户门口,按约定的量,给搬到冰箱里放好。按月结算。临时多要另加钱。事先说好每天送多少。商铺保鲜冷藏用得多,住户用得少,半块、三分之一、六分之一几个档。送冰也都有自己的固定用户。和倒水的、掏粪的一样,都有自己的“道”。没大变动年年如此。
6 g; v% _5 g2 G, x$ k6 d5 p* \1 f0 k: I2 n) p

  }7 g  Y: R8 Q. v8 w( T0 P- F# @1 S3 ~
+ ^. n( P/ W8 B" a; ~
* f9 j0 V0 A2 t) p% o" W( s+ l
( F! z: l" `" Y5 d9 C5 z

; u( T3 m. H, N) j# J4 x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07: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爷子西瓜切着卖啊。好文字,珍贵详实!{:soso_e179:}
发表于 2012-9-19 09: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啊,很详尽,老先生小火慢炖出细活呢
发表于 2012-9-19 13: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见过护城河拉冰的,也见过冷饮摊儿放的河冰,上面摆满汽水酸梅汤,冰上还能看见稻草呢。不过还真不知道这么多细节。
发表于 2012-9-19 13: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潘先生:)老没见了,您老还硬朗吧?~~~~, L$ q; W. W* D4 z& c; n  ?4 U
宣武门西的冰窖我还能记得,觉着觉您说的还往西,快到铁道桥那儿,小时候下去真挺凉快,然后上来,跟着拉冰的平板儿,捡点儿) z- n, `" v2 k2 |; {' c. S
掉下来的冰块儿,冰碴儿,弄不好就得被“板儿爷”们骂:)
发表于 2012-9-19 13: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四道口冷库就卖冰,2块钱一大块,一平板正好放一块! 上面放一层北冰洋,嘿!别提多美啦~~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9: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过列位关注!! ]& S" S* f' Z5 D. C, K1 {
向瘦影致候!我记忆里是在国华一带。往西铁路桥,在河北岸。内城护城河从城墙下往南流,向东拐,拐弯北有桥(东西向),桥北靠城墙有水闸。北边水位高从闸板上流过来,响声震耳,対面说话听不见。幼时去过几次。在现在金隅大厦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6 09:14 , Processed in 1.135811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