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41|回复: 37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3-6 0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02年开始喜欢北京的历史文化;06年注册老北京网,就开始了收集考证老照片。看的多了发现非常有趣。

# I$ `3 f! j0 M9 _" s

在正常的历史记载中可能会有很多细节的遗漏,字句坐坐的历史记载有时也不一定完全准确,

; z- r2 K" `* N9 S7 Y

不同时期景点的变化可能是翻天覆地的。所以考证起来既要大胆假设,还要小心求证,看的越多,越不敢轻易

/ T Z' B+ _7 {: g( ] H

发表一些断言,怕错了误导大家,似乎应了“出生牛犊不怕虎,长出犄角反怕狼”了。

/ K$ H- K# u1 l1 P8 m

 

. p; Q4 N: t# e

这次的帖子,也是为了探讨,因为目前没有准确答案;

+ ?" Z, U; u. m3 P$ @# Z5 [

希望通过几张不同的照片尝试分析这座建筑的建成和消亡时间,不要被埋没在历史的中,被人淡忘。

# V# |' w1 I$ J. o1 Z u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_camus在2012-3-6 1:03:00的发言:
黑龙文笔一般,不过治学态度是一流的,真正实力派~支持~!
1 z3 V; z+ r* A3 z& u& p9 I; O

感谢支持,不过我的正文还没开始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天宁寺塔前的四角攒尖方殿,资料甚少文字性的我还没发现;目前我发现的照片就这我贴出的几张;

8 e- k! S% z& X! A3 c5 X

让人无法搞清它的来历和变迁;但所谓神秘还不单单是资料少一点。。。。。

1 n# X4 q) S3 o& \- E: r/ o

从发现的照片中来看,拍摄时间都集中在1905年到1910年前后,大量的照片集中在一个时间段,

$ P) U* \) S8 c" b

 

+ d1 {& k/ y1 r$ P

严重怀疑他只存在这个时间里;而所有照片中殿宇的顶部都没有铺瓦!顶刹一直没有安装?是一个半成品。。。。

( ~) C7 n9 a p4 H6 w) x

后期的照片能看出大门敞开,有香炉,应该已经开始了佛事活动,(在一个半成品里?)

@" T3 _$ l& A# J. |5 i) k

 

d* ~) I; q! f- z: y7 J& R w

殿宇开间比较小,是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方殿;这都正常,规模有限,但奇怪的是不大的殿宇居然

- s# z8 E) E) g4 \% C$ i

使用重檐的顶制,这点非常奇怪,如是资金不足,完全可以修成其他顶制,还可能把殿宇建的大一点。

1 h/ A$ r& H. @' L' s( f* U

小殿高级别,似乎修建者对它非常看重。

) u& }# ~- w2 ]) ~

 

$ F: g/ X2 {$ ?) N9 A

建筑位置也非常奇怪,它建在山门内,紧邻山门,与山门间的空间非常小;山门也是非常简陋的

9 Y: Z& Q$ j5 Z4 G

砖砌山门,似乎有个石匾。难道这只是宏大规划中的一个小建筑?否则一个寺庙怎么能只有一个方殿啊?

1 S# D+ Y6 x$ O3 l0 t1 A

 

% E8 ^7 a8 h. R

如此殿宇兴建不长时间,一直没有完工,又未知原因的消失,规模不大,等级又不低,

; k" h+ k) \% V: h

位置同时还与众不同,最后还没有一点记载,不可谓不神秘了。

Q" ?- Z) f* Q! s' o

 

! Q; k" X7 \. \

下面来品评以下诸多照片,并说明一下我判读时间的理由,有些照片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欢迎品评。

1 Q: K' c1 q9 |+ H) t# o

 

1 S" d2 @5 l) A& c. H- r. r; k+ F# q" r

 

6 r3 M' f1 }, `0 s8 p# H

 

- M3 ]6 t8 L1 h7 {, R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8 o* o w, z# k6 j& c. @+ R+ J* T

第一张照片,怀疑是正在修建中的方殿,外面还搭这交手架,这在其他照片中是看不到的,

4 x! z: [" B& _! j7 k b

因第二张照片是山本赞七郎于1906年拍摄的,所以倒推回来,并且从右手边的树枝来看,相对其他照片中的

3 @, T. n- O# S- T% B

树枝还细些;所有综合判断是1905年,(这个时间不一定准确)。

' H3 C5 q0 f& r

 

$ p# P) s) B$ U C* ?

注意山门右侧还有一个石碑,不知什么原因,后面的照片似乎都看不到它,

8 G* d% J5 ~- b O;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9:45:5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第二张,山本赞七郎1906年拍摄的。这是有着最为准确的拍摄时间的照片。

2 A3 A& D, f4 }2 r, |

片中方殿大门紧闭,似乎还没有开始佛事活动,交手架以拆除干净,

* a5 h' ~0 T) g, y. \. [

另外山门外野草丛生,道路也没有平整修理,也是该殿刚刚修完一个例证。

7 y4 J4 K7 G) p& V' c" q4 Z

 

2 z% Y1 _- c2 j/ E; ?

可能是资金问题,顶部的瓦和刹似乎已经停工了。

# J, c' P8 `- R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0:02:3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第三张,信息量最大的一张方殿照片,机位稍远能看到更多的信息;比较遗憾是上色上的不好,

/ ]& d3 V2 K9 O+ _

牺牲了部分清晰度。

4 E9 z$ h: ]: T

片中中可以看到,门外台阶已经清理好,殿宇大门敞开,已经是一座普通接受香火的寺庙面貌。

0 i2 j$ v! g0 l i) |- f2 s" N

还能看到的是方殿两侧各有配殿,门外左右各有石碑一个。

% S( k" v8 H- f' m8 C- X. m

但顶部还是和从前的照片一样,并没有修补完整。

6 k4 \& |+ l- t: {

 

( x. {# q( X$ s! a* j

综合判断,时间会晚于上一张,在1907-1908年的样子。

( t) k$ v C- J& u)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0:12:5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I$ t, y/ U0 \. x& `& j/ v

cvMp9dYj.jpg
第四张,一张修缮完毕,大门紧闭的方殿照片。

* \9 _6 A/ P6 s) q+ J

 

( E# w8 ], f. G9 S2 G: z; J

这张照片让我为难了很久,时间无法一下子断定。没有交手架,看不到大门外的情况。

" ~7 N( z$ s4 @7 n' d+ r$ M& D

照片来自法国人拍摄的一本相册,相册内容是1906-1909年的中国景物。

- I, W1 ~# r# {) m7 h9 E

 

2 ?9 F, C# o1 M6 q( w, w9 \

之所以把它排到这个位置,是因为对比左侧的树枝高度,感觉似乎矮于上一截。

q) f' e' j" k2 r, \, Z

所以把它断定为已经是开放寺庙,但拍摄时是关门状态。当然这个判断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6 l$ R5 b; o% Z# a0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0:19:16编辑过]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 Q1 L7 U/ S! m2 A$ j p9 E

第五张,一张美感十足的方殿照片,拍摄者使用了少见的仰视视角,显得方殿高大美观。

, J/ p3 L' U" R- H% {1 [ {$ S

 

# L, M* X) M: S' r U

片中来源是一张明信片,有的地方显示是1910年,有地方显示1912年,

+ v/ \; C8 {9 N9 n7 X" P

时间不一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张照片拍摄时间比前几张晚。

& e- E% E6 e& r) ^; Q/ N* M

 

# c# ^- f% E0 ?# x1 z

 

' F9 X# O& h( W) K9 `

 

' W; D: D$ L6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0:40:5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 ]+ U# ]" c" y* S8 F4 z

第六张,荷兰那批照片中的天宁寺侧影,照片珍贵处在于能看到方殿时期的天宁寺建筑布局全貌。

, |0 N% e( s4 B) U

因该批照片中有正阳门重建收尾的照片,所以判断是1906年。

1 e1 v7 ~5 b2 e# n

 

$ G! l' h" O6 p$ M

可以看到方殿确实位于寺庙最前方,方殿后塔前还有一段空间,而塔后还有一个殿宇,

# V- I: c4 y6 I; u" s6 x

这些其他照片都是看不到的。

, s* `9 |( r; f1 p& ]1 q' q8 X

 

5 j$ w0 G- a/ v7 h( a

 

+ k$ I7 B3 N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0:45:3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寺----可怜的寺庙;徒有高塔,而寺早无存,寺庙的变迁和历史如有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去"百度"看一下;

6 [: w! J7 W& B6 X2 _

因为今天所讲的并不是这座塔,而是在某个特定时期塔前的一座大殿。

4 \; f, n# O3 C( W

 

1 X! S) }8 }! _8 g

 

发表于 2012-3-6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文笔一般,不过治学态度是一流的,真正实力派~支持~!
发表于 2012-3-6 0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殿而今无觅处

Y- m6 k0 ~* C# d; ?: I( r

剩有孤塔对浮云

' a6 B Q7 M9 A4 b) {

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2-3-6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2-3-6 2:39:00的发言:
' t* j+ q1 l1 S( h E, D& U

前殿而今无觅处

2 z# r( K; a `1 P5 t1 k- M

 

- C; h! J; }# d

 

. s5 T; V8 a- t) A' j2 L8 ^

陆老师所言前殿。

2 [! m; y- ?0 X7 m# t( M( L

前殿指的应该是黑龙系列图片里的这座方殿了。

; J3 y2 e5 O. H0 a9 T

 

/ L5 @: {. m0 C& }+ f+ z* A

 

( h! U. {: f8 v4 K5 z0 i

我对佛教的寺院不了解。

, j4 D% ?3 e( j" ^3 a

陆老师所言前殿是文献记载中的弥陀殿?接引佛殿?

1 N9 a, B# j( e" M

或是俗称的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陀的天王殿?

6 }$ x9 J% f+ [( S

我提的问题俗了些,呵呵!

# B3 a9 n7 O0 Y2 g4 c) Y0 p: F. K

我只想知道个大概的意思就行了。

$ r8 }7 i. i7 Y4 }4 |8 \

 

1 b, Y# T" T' w& E3 z/ Q7 ^/ f0 z

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12-3-6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插播一段俺没有读懂的文:

) Z( a3 e3 R$ ]7 L7 _

 

# i' H( i i1 N+ x2 g4 [

 

* F. J$ _/ x) M; [. Q. G: k4 _

 

( k9 k! ?$ }& o/ ?

钦定四库全书  ·   钦定日下旧闻考  ·  卷九十一郊垧西一

7 I' d1 V# L! w& t& e1 |0 V

 

9 s) N% ?' T, S

原隋仁寿间幽州弘业寺建塔藏舍利神州塔传原隋文帝遇阿罗

5 \ W/ r2 s" ^! W4 e

汉授舍利一囊与法师昙迁数之莫定多少乃以七宝函致雍岐等三十州州建一塔天宁寺塔其一

* g( ~# w) J$ L X) Q* b- Q5 i

也塔高十三寻四周缀铎万计风定风作音无断时寺僧云音敛则光现塔前一幢书体遒美亦开皇

" Y/ m6 O- f* i+ R

中立帝京景物略原释宝岩幽州人住京下仁觉寺守道自娯仁寿下勅召送舍利于夲州弘业寺即

5 X. ~2 K5 k/ p4 l

元魏孝文之所造也旧号光林依峰帯涧面势高敞自开皇末舍利到前山恒倾摇未曽休止及安塔

& t$ d j6 ?' Q

竟山动自息又仁寿初岁天降剃刀三十三枚用甚铦利而形制殊别今僧常用以剃剪也又初造石

* S" U, _5 e) G- y

函明如水镜文同玛瑙光似琉璃内外照彻紫焰光起函外生纹如菩萨像及似众仙禽兽师子林树

! u h5 A- W" b7 @% n

杂相非一四月三日夜放大光明照天地有目皆见续高僧传原仁寿二年正月分布舍利五十一州

: R7 d3 t& j2 }' ^! q

建立灵塔幽州表云三月二十六日于弘业寺安置舍利石函始磨两面以水洗之明如水镜内外相

& G3 g2 W6 `2 D1 v. }

通紫光焰起其石斑驳又类玛瑙润泽炫耀光似琉璃至四月一日起斋行道至三日亥时舍利前焚

; Y3 L/ k# C% W' ]& }- w: W1 Q" x

香供养灯光照庭众星夜朗有素光舒卷在佛舆之上至八日舍利入函自旦及辰石现文彷佛象有

% e; M: W% T, K3 a5 H

菩萨光采纷藻又似众仙其间鸟兽林木诸状不惑者众实难详审其有文理照显分明今画图奉进

8 k; \* i, S# F- O) {% h

广宏明集原隋弘业寺唐开元中改额天王寺长安客话原金大定二十一年改弘业寺为大万安禅

6 {' U$ y, a5 ^( p

寺湛然居士集原至宁元年八月赫舍哩执中作乱入自通元门是日变起仓卒中外不知所为善延

* d, {+ n& G! q( N, N q

实库乃住天王寺召大汉军五百人赴难与执中战于东华门外金史夲传按善延满洲语白色也实

. l4 ?2 x* R4 J+ |, w; A0 \

库撒袋内衬格也旧作鄯阳石古今译改原寺当元末兵火荡尽文皇在潜邸命所司重修姚广孝退

; ]+ r; \3 |- `# [6 C, e/ T

自庆寿曽居焉宣德间勅更今名长安客话臣等谨按天宁寺本朝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殿前恭立御

# o# _/ x1 E3 v4 {7 k2 ]

制重修天宁寺碑殿内御书额曰常清净法联曰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净梵莲台馣霭香云宝相现

* k! F6 d$ D. u: ?$ w1 v* ^) Q, X

慈因接引佛殿内御书额曰觉路慈缘联曰发欢喜心慧光通宝筏施方便力法界转金轮塔垣东南

' } s, _! n1 }: s: s! o: L! b

碑一康熙十一年尚书龚鼎孶撰集明董其昌书寺西北有别院额曰宗师府寺僧谓即广孝所居原

( v+ S0 c) i# W% C9 E) i U

嘉靖壬寅五月天宁寺塔发烟三日石河小说原嘉靖二十五年给事中李文进言迩年宣武门外天

' x2 {: ?, d: @" v) ]" k9 m

宁寺中广聚僧徒輙建坛场受戒说法拥以盖舆动以鼔吹四方缁衣集至万人瞻拜伏听昼聚夜散

. N+ J) g8 a# E8 b" ?& ^( C

 男女混淆甚有逋罪黥徒髠髪隠匿因缘为奸故四月以来京师内外盗贼窃发辇毂之下岂应有此

' F" n- _9 K* P

乞捕为首者按治其罪诏下锦衣卫捕系鞫问明典彚増嘉靖庚戌三月廿八夕王司冦世贞宿天宁

" {" b- o; y- J9 ?8 _4 u6 [/ z

寺微雨簌簌塔铎忽敛他声作于下耔耔然类蛩鼓翼者视相轮表青白光晶濙大于五斗瓮上下闪

, a+ C7 H4 b9 M: |/ m# w

歘间一射人衣亦青白色可炊黍时乃定则铎声发他耔耔声息也帝京景物略原京师天宁寺塔殿

6 v, Z* n& N: r$ D

门阖处观之其影倒悬人以为异然洗存中笔谈谓凡影入窗隙皆倒悬乃其常理如阳燧照物皆倒

: q- g# k3 I& ?% c

中间有碍故也纸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

7 f* O- g: {; Q+ A: [

则影东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舆阳燧一也太岳集原天宁寺塔倒影在大士殿日方中

% F9 S! p, L! S4 t9 j2 V, z0 B5 }$ i

阖殿中门日入门罅塔全影倒现石上昔人云影从罅入空中物则旁碍碍则影束影束则倒叚成式

6 |' W4 p p+ j$ r2 u

云海水倒翻故尔然是舍利珠影也珠光上聚摄入塔影影入隙光光则倒受倒者光中塔影非此塔

' g7 Z0 D( ^, h* d3 _

影也帝京景物略臣等谨按倒影之说帝京景物略所言较诸说为明显今塔顶无珠塔后无大士殿

5 P0 L2 Q8 T4 b/ k7 S4 I

倒影之迹盖不可得而考矣原天宁寺塔高二十七丈五尺五寸艮斋笔记补天王寺之更名天宁也

% {; D7 B/ V( f# V3 p9 [9 @: w

宣德十年事也今塔下有碑勒更名勅碑阴则正统十年刋行藏经勅也碑后有尊胜陀罗尼石幢辽

! T3 \" |# L1 L: x, G8 I

重熙十七年五月立隩志臣等谨按辽重熙年石幢明宣德更寺名勅碑今皆无存原寺在元魏为光

! m& j6 G% f! K8 H& K

林在隋为弘业在唐为天王在金为大万安宣德中修之曰天宁正统中修之曰万寿戒坛名凡数易

- K1 L q5 S6 F5 ~$ k

访其碑记开皇石幢已失所在即金元旧碣亦无片石矣盖此寺本名弘业而王元美谓幽州无弘业

4 C1 j* S* Z- w

寺刘同人谓天宁之先不为弘业皆考之不审也析津日记补北京天宁寺有一磬传是汉明帝时物

8 m! e( ^6 I3 V! @+ b7 u. B/ \

每诵一经书其经名贴于上则磬自鸣经完乃止耳新臣等谨按天宁寺汉磬今已无存所存者明嘉

1 \$ e) E' }4 ^+ ]6 W2 }; Q+ q" U+ a

靖中铜磬在接引佛殿又铁磬一在塔东南隅万历年制其石座为八觚以后文冷然志之说考之盖

7 V6 S: ]9 D: @ f& g+ c( G

与铁鼎同时铸造者也补京师天宁寺塔建于隋开皇木规制特异实其中无阶级可上盖専以安佛

9 R1 I; g* f$ g& y2 v; ^/ L5 V

舍利非登览之地也其址为方台广袤各十二丈高可六尺缭以周垣南北有门鐍之台上为八觚坛

, l2 D' Z6 K* d9 I6 ^

高可四尺索如黄琮塔建其上觚如坛之数塔之址略如佛座雕刻锦文华葩鬼物之形上为扶阑阑

5 i/ W( i5 q$ O) d, Z1 o

四周架铁灯三层凡三百六十盏每月八日注油然之阑之内起八柱纒以交龙墙连于柱四正琢为

2 \( q! f+ ^9 ~

门夹立天王像四隅琢为牖夹立菩萨像皆陶甓为之仰望者疑为燕山夺玉石也自塔址至柱楣为

* E9 {. O& i/ U

第一层其高约全塔三分之一自是以上飞檐叠栱又十二层毎椽之首缀一铃八觚交角之处又缀

% O$ r O$ C7 T$ a/ ?4 r1 c

一大铃通计大小铃三千四百有奇风作时铃齐鸣若编钟编磬之相和马最上一层其南有碑不知

6 U+ B, n/ @! k

何年所立修塔时寺僧有搨本索之不可得也又上露盘相轮鎏金火珠以镇其顶塔下坛八面各安

3 A I0 _4 l- |) o+ r- G

一铁鼎高丈余腹按八方画八卦明万历年所铸塔前一石幢上刻尊胜陀罗尼冗辽重熙十七年立

$ ~2 Y0 i3 p" C' o$ Q

帝京景物略谓是隋开皇年物误矣幢前有碑覆以亭盖寺旧名天王宣德十年始改今名碑即勒改

+ _" ~7 {& m: e1 G5 A: l) j

题寺名勅也塔后第二殿扁曰大觉再后为广善戒坛亭午日射右扉倒影落石上作双椽烛形盖扉

! p1 q0 x# z& N" R) f4 z# W! J

下偶有二隙光缘此而分也冷然志臣等谨按天宁寺塔制冷然志述之详矣椽首铃今仅存其系觚

" H# s6 ~) }5 {

角者百有八塔顶之珠轮塔下之铁鼎皆无存惟接引佛殿屏后悬宝塔图书华严经塔高一丈五尺

x8 W, l# w1 A u' q

五寸计六十万四十三字康熙辛未虞山许惪冩大兴阙秀同室人刘氏施増御制重修天宁寺碑京

7 z1 v) S& w, M6 o0 V

师广宁门外有招提曰天宁寺中矗起浮图高十余丈考图志隋时建寺曰弘业有僧藏舍利塔中入

( ~: u, W5 E. u. g6 u8 h# A

唐改名天王明成祖分藩特扩崇构宣德中改名天宁正统乙丑更名广善戒坛设宗师十人岁以四

# `) Y2 z' ~9 E- y7 ~4 t& t* n

月下旬集缁流听度谓之圆戒嗣后乃复今名一修于正统乙亥再修于嘉靖甲申皆内官监为之越

2 N" i2 w& o. ^ z: ^

今又二百余年矣坚者瑕新者敝弗治且圮爰命増葺之凡门庑殿宇斋堂丈室规制一新南苑回跸

+ z. z4 }5 c1 m6 w$ B; `6 Y) s ^

之便常一过焉役竣有司以刻文请自象教流传都会之地多建琳宫梵宇为远近壮观盖当时承平

9 Z5 G% y# a, t$ w

物力殷阜恒出其余以广福田利益故洛阳伽蓝记以觇时盛衰而其历世久远则又因其迹所在护

$ R6 |5 a, i! J- e4 j/ {

持之俾弗替此亦世谛因缘之不容已者也兹寺自隋至今垂千余年其间兵燹所摧荡名园别墅高

6 `7 ^" f0 Y4 W

台倾而曲池平者不知凡几寺独以古刹巍然至今一灯迢遥法轮无恙释典言四禅地为三灾所不

. E! c' I6 ]8 D, i! q

能及是非佛力广大黙相摄于钟鱼梵呗间虚空中常有吉云拥护其何以熄龙汉之火迥金藏之水

, }+ d. t$ [: }6 r$ _3 f

障毘岚之风刼尘莫之能坏功德不可思议一至是耶夫名胜遗留愈久愈动人流连慨慕鲁灵光殿

* a, U& ]. m4 B% J/ e- D9 ~

之独存也好古者犹赋而传之而况近在都邑集善因而修净业者乎顾前代修葺如正统以后大都

8 d' U- G/ j) g

出于阉寺者流以城社蠧余为庄严以苞苴长物为布施虽号称极盛厄莫甚于彼时者今为涤除其

3 C3 F$ f- q/ A( `

 迹易腐摧朽宏此伟观香台宝界皆从善缘中涌出是则自有兹寺千百年来遭逢之最又不仅留胜

& l! p+ M5 N: C& m3 ~$ l& E

迹于无穷已也原王绂游天王寺次王时彦韵古寺幽寻竟夕晖败垣芳草路依微鸟啼空院僧何在

0 n, {' B/ ]/ N

树老间庭鹤自归静对方池移石坐高临孤塔看云飞平生自信心无碍不是衰年始息櫗王舍人集

# f: e" a; V5 f! S6 y4 f' F

原南大吉天宁寺行城西野寺名天宁遥遥大道临郊垧多士骊驹停玉筞诸天鱼钥启金扃金扃窈

$ p& d$ G! ^# I$ d# e4 B$ F

窕通华殿桂栱璇题皆可见雕衔紫盖覆珍轮兽吐青莲承宝荐宝荐明珠照四隅修廊广室纷盘纡

0 s- o6 L1 z7 h

参差铁凤翔高阁琅珰金铎涌浮图浮图万丈凌遥碧嘉树阴森连广陌丹青不道千黄金土木宁沦

7 U5 B$ N- U* D- f* N2 t' a0 d

双白壁此都此寺真无比谁其建者中常侍可怜海内苍生心只得上方经行地君不见年年四月天

1 }: {- ?. _1 A- M* ~- k" K

倾城车马纷联翩茧若上人登宝座沙门弟子坐青毡此时公侯亦罗拜神钟大磬鸣天外螓首佳人

/ p6 C x- J8 F5 k5 O" }; u1 f

解诵经朱袍公子能受戒受戒诵经敝绣筵左廊右室曲相连如陵之肉万铜钱如渑之酒金杯传金

' T* l/ m4 a- S: w* J

杯象箸何狼籍蔓草丛兰同一泽蓟门艳舞留飞锡燕市名讴调上客吁嗟乎中黄门食禄千钟近至

5 w0 y: Y, B+ X; U3 k6 B/ X

尊胡为崇此盂兰盆瑞泉集原沈渊集天宁寺诗千秋祗苑凤城西烟树苍苍路转迷缥缈龙宫分色

$ t8 k' S& E& p1 t2 s) d

相岧嶤雁塔逼云霓斋空尽日闻钟梵坐久深林自鸟啼信是诸天超物外好从此处学幽栖海岳灵

8 E, D3 B9 s$ Y. D' B3 P0 \6 l; Z3 X

秀集原章适天宁寺饯别李伯承诗帝城西畔涌浮图词客相将兴不孤法界彩烟飞五凤梵天珠树

8 ^- J5 z5 K% Y# W, a# e- z+ E

下双鳬论交几驻青丝骑惜别还倾白玉壶江汉才名多秀士一时文采似君无诗统原区大相九日

! K( R( {0 O( c( d0 N( l

集天宁寺诗帝京重九日朋旧共开尊地达城西寺台高蓟北门云光移塔影山势断河源忽睹南飞

! z6 }* \/ I# p4 @! o! E5 c. J! }

雁令余思故圉海目集原朱国祚晩过天宁寺诗郭外秋山百里晴日斜深院晩凉生十三层塔半扉

- z) w4 E; q& c4 u. d9 t

影一鸟不来风铎鸣介石斋集补李夣阳天宁寺观塔碑作旧瞻天宁塔今览天宁寺兹塔多鬼怪光

$ N% U# J1 ], b( v* Q( C9 R

芒夜夜至不知何时殿结构今頺弃剔藓读其碑识是隋文季蝌蚪半剥落蛟龙犹赑屃我来值时暮

0 P1 O; F; {9 L, G

揽游发潜喟修陆抗赵代长山卫燕蓟苍然野眺合一洒杨朱泪空同

发表于 2012-3-6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有点意思,下面那一大段是什么?经文吗?

发表于 2012-3-6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殿都建起来了,难道就差几个瓦的钱吗。会不会就是要这种形式,顶上是金属皮,就像当年内城西南角楼,顶部也部分更换了金属的材质。

发表于 2012-3-6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9楼的照片能看到上层檐的彩画(应该是原装),按照古建筑一般程序,都是先做完瓦面,再做油漆彩画。也就是说这个建筑1905年前就存在,这次只是一个挑顶修缮工程。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tchl在2012-3-6 16:39:00的发言:
- [8 D0 H7 ~. U9 s7 e5 w2 h5 ?

殿都建起来了,难道就差几个瓦的钱吗。会不会就是要这种形式,顶上是金属皮,就像当年内城西南角楼,顶部也部分更换了金属的材质。

/ z4 [/ v9 v L+ P0 Y$ v

 

1 m1 S2 i2 ]5 ^/ i3 Z: N( ^7 |

这点就是最大的疑点,但不认为是金属皮,因为顶刹部分从头到尾都是个木棍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12-3-6 16:51:00的发言:
' p$ y+ L$ I5 j! s+ v+ X/ }& ?

从9楼的照片能看到上层檐的彩画(应该是原装),按照古建筑一般程序,都是先做完瓦面,再做油漆彩画。也就是说这个建筑1905年前就存在,这次只是一个挑顶修缮工程。

4 ~5 ?, Z. p. F; _$ R

难道所有的照片都是1906年一年中拍的?会这么巧合?表示怀疑

2 J. R, S! _1 [

 

3 C; _ H3 ]- W9 Z" A' j

至少第一张和最后一张的树木大小明显不同

+ X: l6 h9 b% y6 V v- c

 

发表于 2012-3-6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你补上2张照片。/ c6 A; y) j7 F x 5 J0 m* _+ I6 r0 A[/upload]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发表于 2012-3-6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发表于 2012-3-6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核桃在2012-3-6 14:13:00的发言:
+ f, E6 Q8 B* |7 R, @

分析的有点意思,下面那一大段是什么?经文吗?

% D; B- I% e: X/ T' a2 E# l' X! D

 

( \: Y4 Y" j2 o+ p4 @

我没看懂。

2 v2 K2 p t* t7 x2 @

 

. X# G( |# q4 z( L9 L- G

胡乱断了几句,大概是说天宁寺的陈年故事。

1 |" G# \% W) w3 u2 z0 _" f4 R

 

) S/ Q5 D* r* N, `: b6 {

钦定四库全书  ·   钦定日下旧闻考  ·  卷九十一郊垧西一

$ z* {/ c- u* ` p. @2 w q# \; z' ^

 

0 W2 H7 J* D2 z* ~0 Q

原隋仁寿间。幽州弘业寺建塔。藏舍利。 神州塔传。

8 g/ [) H. D& K. V0 m1 v9 H$ m

原隋文帝遇阿罗汉。授舍利一囊。与法师昙迁数之。莫定多少。

7 c# |8 j7 q1 V4 Q$ c

乃以七宝函致雍岐等三十州。州建一塔。天宁寺塔其一也。

5 H8 l6 S M! L' {

塔高十三寻。四周缀铎万计风。定风作音无断时。

; F* U- K0 K1 v

寺僧云音敛则光现。

7 u' k6 n( A, M3 E2 n; b

塔前一幢。书体遒美。亦开皇中立。  帝京景物略。

' A! H% _. O: v4 y! a

原释宝岩。幽州人。住京下仁觉寺。守道自娯。

8 O& ~# X$ } |6 C, V' a+ |( i/ t

仁寿下勅召送舍利于夲州弘业寺。即元魏孝文之所造也。

% ]8 w, X( b- R! S4 T4 z

旧号光林依峰。帯涧面势高敞。

6 O4 W2 m. X- \( [) ]7 S* S

自开皇末。舍利到。前山恒倾。摇未曽休止。

2 p( c7 @( W" Y4 T% @& \# k& A

及安塔。竟山动自息。

4 y0 s% w. D' P! A5 g

又仁寿初岁。天降剃刀三十三枚。用甚铦利。而形制殊别。今僧常用以剃剪也。

$ g! y7 z$ b4 _/ F

又初造石函。明如水镜。文同玛瑙。光似琉璃。内外照彻。紫焰光起。

c/ ?8 N5 \+ @' o6 v. l4 `7 S

函外生纹。如菩萨像。及似众仙禽兽师子林树杂相非一。

* A$ w1 x8 i, B6 q% L+ H5 H2 T O

四月三日。夜放大光明。照天地有目。皆见续高僧传。

$ Y. x# e1 `5 V K& J. A

原仁寿二年正月。分布舍利五十一州。建立灵塔。

0 k; r+ d5 w/ Q2 g" j; A

幽州表云。三月二十六日。于弘业寺安置舍利。

' ^) l3 I& x/ U

石函始磨两面。以水洗之。明如水镜。内外相通。紫光焰起。

7 [: K$ o" C7 l0 c! S* e5 P7 x3 V# d2 ?

其石斑驳又类玛瑙。润泽炫耀。光似琉璃。

& }: c8 S, m5 F) ~2 U7 M

至四月一日。起斋行道。

1 g' m' E3 U* N$ p

至三日亥时。舍利前焚香供养。灯光照庭。众星夜朗。有素光舒卷在佛舆之上。

2 r$ W$ f( N- N9 @

至八日。舍利入函。自旦及辰。石现文。彷佛象有菩萨。光采纷藻。

" a8 g# G9 p6 L, [" M6 t

又似众仙其间。鸟兽林木诸状。

6 a" K) ~, ?- H' R0 \3 `

不惑者。众实难详审。其有文理。照显分明。今画图奉进。   广宏明集。

. Q. }8 _6 J5 `/ S6 h& O

原隋弘业寺。唐开元中改额天王寺。   长安客话

* L9 v3 ?8 f" ]# w+ U: y

原金大定二十一年。改弘业寺为大万安禅寺。   湛然居士集

' |. S) {# {( a4 b! u

原至宁元年八月。赫舍哩执中作乱。入自通元门。

8 G; ?9 H8 c& I4 b4 o, u. w5 a* @

是日变起。仓卒中外不知所为。

9 N6 `$ [' o d7 ?- T

善延实库。乃住天王寺。

5 P# S+ A% |; h- B5 p

召大汉军五百人赴难。与执中战于东华门外。   金史夲传。

8 G/ |6 a7 C$ }8 A, t O2 m

按善延。满洲语白色也。实库撒袋。内衬格也。    旧作鄯阳石古今译改。

8 U* n' L9 v; b9 F

原寺当元末兵火荡尽。

/ i7 I1 R* D2 P6 t5 T2 `' R: H

文皇在潜邸。命所司重修。

- a! ~, e* Y& n

姚广孝退自庆寿。曽居焉。

) C8 |: e% F# K4 Y& x: b- g+ m

宣德间。勅更今名。  长安客话

( W( ~. }4 b3 P& T3 g; w6 `) j4 V8 A, p. E

臣等谨按

! ?: |2 S" Z! j

天宁寺。本朝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殿。

& O+ ` m6 Y- y" n5 `

前恭立御制重修天宁寺碑。

3 J* n& L4 [( i

殿内御书额曰:常清净法

* N2 T; s! N' \; G

联曰:

: o. N$ d" c! H- z* Z

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净梵

4 O3 k' B8 p( P: i

莲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

4 ], ]: C4 A; B

接引佛殿内御书额曰:觉路慈缘

# _+ [2 v- n# Z3 L

联曰:

; m+ k9 \8 t/ m6 B0 \ Y* L7 K

发欢喜心慧光通宝筏

) K7 J1 R( y8 M

施方便力法界转金轮

4 ~. s& H. r7 }/ k' \7 Q) F

塔垣东南碑一。康熙十一年尚书龚鼎孶撰集。明董其昌书。

/ B) D+ E: L; Q6 G. U3 }

寺西北有别院额曰:宗师府。

& }3 B3 |% J" E6 @

寺僧谓。即广孝所居。

. F7 D3 X, f' M# w- s

原嘉靖壬寅五月。天宁寺塔发烟三日。  石河小说

2 O7 z) i* I& j0 Z7 k

原嘉靖二十五年。

9 v# S5 D. ]' _3 k1 a! J$ k

给事中李文进言:

, w$ F( T( o: V0 Z+ E5 D. N

迩年。宣武门外。天宁寺中广聚僧徒。輙建坛场。受戒说法。拥以盖舆。动以鼔吹。

; V) p" V3 g5 p& N( z8 c C

四方缁衣集至。万人瞻拜伏听。昼聚夜散。男女混淆。甚有逋罪黥徒髠髪隠匿。因

8 f% h" q+ S7 U5 p' F" I

缘为奸。故四月以来。京师内外盗贼窃发。辇毂之下岂应有此。乞捕为首者。按治其罪。

+ R6 u5 S' K4 P. ?+ U* A: S

诏下。锦衣卫捕系鞫问。  明典彚増

I0 d/ D$ }# d3 z

嘉靖庚戌三月廿八。夕。王司冦世贞宿天宁寺。

% w. S/ s) A1 D2 t: {9 X

微雨簌簌。塔铎忽敛他声。作于下。耔耔然。类蛩鼓翼者。

6 x; @. l& T! u- Y- b9 \ n

视相轮。表青白光。晶濙大于五斗瓮。上下闪歘。间一射人衣亦青白色可。

/ b% H" k8 S; [; E; |

炊黍时乃定。则铎声发他。耔耔声息也。  帝京景物略

) L4 R& \! g- P1 {9 J' V7 [

原京师天宁寺塔。殿门阖处观之。其影倒悬。人以为异然。

8 p+ v; |$ i6 g- h

......

4 A7 |8 q R# B8 A0 e3 a

 

T0 r# Z$ C9 T0 E8 I" p* `

 

% X7 u5 x9 R- ?2 M9 J4 ?! d

注:全文未断完。

4 U* f. U' m' V3 Q- _- r/ q6 n* D2 t3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7:53:29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7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較關注天寧寺里的小孔成像的話題 不知道跟現在這個話題能不能扯上關係
发表于 2012-3-7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3-6 18:01:00的发言:
G+ p* g7 v* Q# u5 G. ?

也贴一张荷兰那批照片中的天宁寺远景侧影。

! \7 V9 Z9 E6 ]1 V

(二次点击看大图)

, j" d' d9 O3 B% b" [5 F- w

 

* H0 D0 {# R9 C4 Y) m+ J

 

0 J5 n. b0 ~4 z0 Y/ ^' g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9.天宁寺塔 (1902-05年).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 l1 Z0 {+ y) j8 J
QUOTE:
 
. t5 k% G3 M# }" w# X% y* b. V% K
QUOTE:
請問這兩座塔哪座是天寧寺塔 另外一座塔是什麽塔 期待您的解答
8 _' L$ E0 K: R/ B9 w% K2 ~6 }: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8:02:38编辑过]
/ b& t1 A7 v+ B/ L$ {9 |0 C

发表于 2012-3-7 0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张拍摄的时间不详。

* P( U! h! A, |7 H

 

3 d: R& n8 l4 b( Y; {1 y, c4 d

攒尖顶宝珠当置木桩上(黑龙先生所指木棍),有些不同啊。

$ z9 t1 C2 @' m# ~$ z7 r

 

4 g3 B3 q( Y" {; l: P8 m

 

4 | D5 Q/ y; k; a& d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isonche在2012-3-6 17:0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天宁寺.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n. J+ r+ [! k. ~) D( \( Z$ b

倒是把哈佛这张忘的一干二净;

, S. I& H) R6 e. B

 

4 l' H) m+ y7 N) |; X

不过问题又来了,哈佛的这批照片多拍摄于1920年前后,难道这殿以这种状态一直延续了10多年?

) w& v' U% o" Z/ `

或是哈佛的照片虽然注明是20年前后,但真实拍摄时间分散,并不统一?

发表于 2012-3-6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isonche在2012-3-6 17:0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天宁寺.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M. u ~9 C3 v |: V8 K8 S# W% k

3 l1 H; j$ S* l' X3 H

8 r6 ~7 t% t' J6 y' T& v$ z7 C, b. E( ^5 m/ Q+ _7 K: D$ u5 _9 Q4 Z `- U
. |' t" K9 I b
3 o: q) ]' ~& A! G3 A" _

引用:

. n) n4 n) ?7 @3 y3 n

kuma:

) @# ?# L" v' Y% W

从9楼的照片能看到上层檐的彩画(应该是原装),按照古建筑一般程序,都是先做完瓦面,再做油漆彩画。也就是说这个建筑1905年前就存在,这次只是一个挑顶修缮工程。

/ z; m/ s7 @7 n* M2 m9 z. ~) x; h$ v5 x

 

) q& L E4 e: D5 p# E, p

从这幅图来看,重檐方殿之后有另一殿,屋面灰筒瓦,可证是老殿,所以kuma先生上边的推断是准确的。

( T2 n' e+ Z, U1 `5 Z

此殿大修屋面,换瓦头停。但其欲换瓦可能是琉璃筒瓦,价银不菲,可能在等待信众布施。于是苫背压光后等待一二年亦无不可。攒尖顶宝珠当置木桩上(黑龙先生所指木棍),以免歪闪跌落。

发表于 2012-3-6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贴一张荷兰那批照片中的天宁寺远景侧影。

! L3 j' O/ u+ [

(二次点击看大图)

, u+ b# j" w1 K R5 n/ l

 

* U- ~ w9 Y$ c- S- A4 ?+ F; L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天宁寺塔前那神秘的四角攒尖重檐大殿

$ t4 Z9 A: j/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6 18:02:38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6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段说的是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殿。

/ o3 ?4 r* C3 _4 Q8 |0 {5 o5 I( q

 

1 Q8 n/ ~8 Y) D0 Q2 d( w$ {& s. G

钦定四库全书  ·   钦定日下旧闻考  · 

5 f( Q, D! u- v0 a6 _2 d6 T3 Y- d

 卷九十一郊垧西一(节选)

- l0 t6 L6 ?6 _9 j" e1 A% d9 l7 o: N! O

 

; x% ?# s6 G3 l) K2 f' n# L

 

5 N+ ^3 m; {/ B; v- J2 P; u; @% P

臣等谨按

; K1 I( _9 [7 N5 S. C! y

天宁寺。本朝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殿。

/ \# c- ^- H2 k2 }6 S8 p: i

前恭立御制重修天宁寺碑。

* s: Z2 R* T& f4 [

 

3 _0 F* r7 R& t* ~

殿内御书额曰:常清净法

# u: y3 ^, Y c" @) s- A; g

 

( B; F* y! e$ e& ~$ V! `$ X$ Q

联曰:

0 W$ E6 x! J1 b$ L

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净梵

, I: o; x) Y4 O0 J. L% z

莲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

4 Q. c/ T! s+ L T

 

1 j5 Z2 v+ u( ^2 _& u! R% f

接引佛殿内御书额曰:觉路慈缘

- I1 _0 ]4 N+ P8 E

 

1 F! E! N* p/ j9 }" q" x

联曰:

$ d% E) I: t2 P: x# K! I: \* W8 r

发欢喜心慧光通宝筏

* w1 D. s. K9 E, |4 Q1 X

施方便力法界转金轮

o8 ]0 Y r) _; U- l- }( E3 a+ [

 

$ {: a% h+ f! i m0 A/ v

塔垣东南碑一。康熙十一年尚书龚鼎孶撰集。明董其昌书。

. h# y7 p7 T2 D2 M" i8 x

 

: f0 Q2 f" m* T1 x1 ~

寺西北有别院额曰:宗师府。

3 m5 F" G) w7 h9 z

寺僧谓。即广孝所居。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3-7 6:26:00的发言:
/ o2 ^) h% h T$ K# U8 \

这一张拍摄的时间不详。

1 N) F h+ s( X4 h9 K3 ?: L

 

( Y& B5 u* Y3 a5 ~

攒尖顶宝珠当置木桩上(黑龙先生所指木棍),有些不同啊。

) S6 M% I9 M2 K& E


 

% z4 I6 ^ Z# t% J h

 

9 w, Z) `$ o7 n+ u" w' W

我手中照片非常多,质量参差不齐,每次拿出来探讨的照片大部分都是相对清晰些的,

7 @- l: @" `' X

 

; ]6 b8 U0 ?. Q/ T

照片本身都看不清的,自己都没有把握的,从不贴出探讨,避免产生歧义。

. D& Z8 q* }3 w; g) {6 s% Q0 [

 

3 d6 m. }" u% ^2 s6 }

你贴的照片确实似乎有宝顶,但是照片过于模糊,算存疑行列吧。

. Z# E( ?. U& ]& V9 i

 

1 ?2 @ h' Y+ a- \5 D5 D8 t9 y

 

h/ \- R7 p+ m& k

 

0 q6 [2 u4 n; W9 i- O6 G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p# J, I# f. T. J# [4 w& m u
QUOTE:
請問這兩座塔哪座是天寧寺塔 另外一座塔是什麽塔 期待您的解答
; `6 `2 _0 k, f4 F+ }% x) ]- z

6 A; O2 {$ F- ~+ t( N* R A( O' _

宏化寺大机老人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2 13:32 , Processed in 1.23785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