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7705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3-27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7 15: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遥游天下 于 2013-1-28 15:45 编辑 , e$ J, H# s) e( b4 L
4 W* R/ o& L T, ^( X0 I5 c% p
《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南海' x2 m3 ~% |: s. R4 ?; d
“由仁曜门折而东,过昆仑石,度桥,有亭曰垂虹,又东南一亭曰俯清。”
# N" V7 c2 n, ^4 j; w4 i 此地原有一株数百年以上巨柳,乾隆十八年(1753年)秋天被大风刮倒,后用本柳一枝插入地下,以为支撑,日久成活,与主干合为一体,绞缚不分彼此,根部如两足分立,作人字状,称“人字柳”。乾隆因而作《人字柳赋》,并立碑以记此事。其碑上有乾隆诗:
1 U. u# p% B$ @' P- l2 q/ c/ s9 T “说枯和淖而妍韶,遗迹犹堪指胜朝。. N# M5 _9 }) k7 y& `& j
太液池边人字柳,春来还嫩旧时条。”4 Z9 G$ }# M7 R. W+ K) N
人字柳诗碑正面刻有乾隆御制诗,右方:, H4 ?2 I& J7 |: S# X3 x5 r0 c
“说枯和淖而姸韶,遗迹犹堪指胜朝。
7 S/ X9 C2 _" Q3 c0 A( | 太液池边人字柳,春来还嫩旧笔条。”左方:, [# r( ] t* L1 l
“液池一例照芙蓉,袅袅柔丝濯濯容。9 H8 G2 k3 l5 @0 V8 ?' L% n
设曰人应登列传,晋书曾见有王恭。”
; I& F0 K& z! J" ]# b! t0 L' U 乾隆十七年(1752年)高宗《太液柳》诗:
& a8 e0 X, @: f" B+ ` “人字低临太液池,栽培谁辨永宣诗。" H& v( X- ~* X; `0 }
居然后老同彭祖,未觉先零傲悦之。
1 B$ t6 M( p; k 春景青瞳仍望望,秋风绿发故丝丝。
' D0 ^+ J2 s W3 \ 此间松柏翘难并,得地延年犹可思。”
3 x: ]! I' H' P 二十年代时柳已无存,只留诗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