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27|回复: 31

那些活在老北京话里的虫子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9-3 0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L) T# l) |+ R2 j& ^9 c: ?3 z; V6 x

 

3 W9 [: s% I8 K: q2 p1 |$ i

    老北京话所言说的昆虫里,再也找不出比蜻蜓花样更多的了。

# M6 B( i' I" f) A

    总括说来,有两大类,一种称之为蚂螂,指的是体形比较小常见的那种蜻蜓,夏日雨后,有个水坑就会高高低低聚集一群,飞累了,石榴枝儿、扫帚苗(学名地肤)、鬼子姜(学名菊芋)上一落,小心凑近捏着尾巴就可以逮住,四五岁的孩子,没捕虫网只要能挥得动扫帚,一样可以战果辉煌夹一手指缝儿抿一嘴(注1)。另一类称之为琉璃或老琉璃,这类蜻蜓体型较大,坑池稻田才多,胡同里偶尔瞧见,也很难逮,因飞得高且快,用北京话说,比较贼。至于昆虫的名字为何与建筑扯上,大概要从颜色上想——蜻蜓胸腹部的“闪”与青绿色琉璃瓦所发散颜色有某些暗通款曲之相似处。捉这类蜻蜓扫帚就不成了,要“招”,即用苇草拴住一只摇动勾引另外的,雌的紫偏淡青色叫老紫儿,雄的墨绿色叫老刚儿。大多都是以紫儿招刚儿,运气好,兴许还能逮住“排(pǎi)”,就是那些正在交尾雌下雄上飞着的。这种交尾巡航飞行的成对蜻蜓称之为“架排(pǎi)”。北京孩子捕蜻蜓主要就是针对这两类,其它的因不易见所以捉到后的成功感相当足势,因捉一只蜻蜓而炫耀一夏天的小孩儿大约不会少。有一种跟普通蜻蜓体型类似的蜻蜓,胸腹至尾出奇地红,艳红色,北京孩子称之为红秦椒。这种蜻蜓偶尔还在庭院植物上一落,很机警,捏尾逮住实属不易。还有一种小而黑的蜻蜓,落着时候,双翅并不老实呆着而不时收敛,称之为黑老婆儿(学名蛟蜻蛉)。跟黑老婆儿相对的白老婆儿则是胸腹淡灰近白。通身黑黄相间,越到尾部越明显的箭蜓被称之为老膏药。形体跟蜻蜓比起来更细弱,犹如缩了两号学名为蜻蛉的青绿色昆虫被人们称之为琉璃鼠儿,因这种虫子喜频繁起落,很少安静呆在一处。这琉璃鼠儿栖停时翅膀不似蜻蜓那样平展而是并合立于背上,有人也称之为豆娘子,给李时珍写传的才子顾景星咏这种小虫诗云:……行雨慵难起,翾风戏几巡。合欢藏薤叶,弱立向青萍……

) B N5 X7 z y

    蝉在北京人口中被称为唧鸟儿,皆因高卧枝头弹拨青林音乐之故。蚱蝉的体型最大,叫起来永不知疲倦,人们称之为麻唧鸟儿,嚼麦子筋儿或是熬内车带粘的就是这种,基本上是棵树上就有,粘住了一般都会毁了它那一对漂亮翅膀,粘不住往往就会被它兜头赏一泡尿。蟪蛄的个头儿还不及麻唧鸟儿的一半,翅膀长于身体,黄绿色,因叫声得名曰小热热儿,它是最早登陆夏天的蝉。蛁蟟在北京话中被称之为“伏天儿”,它叫唤的日子是北京一年当中最难熬的时候,温度高且湿度大,人们身上汗津津的永没个干松。呜蜩在夏末秋初出现,人们称之为伏凉哥儿或秋凉儿,古之寒螀是也,“寒蝉凄切”中的寒蝉指的就是这位相公。还有一种大而黑的蝉,丕蜩,不太多见,北京人冠之以王师太。蝉刚拱出土的幼虫叫唧鸟儿猴儿,主要以蚱蝉的为常见。夏日黑景天雨前最多,围着杨柳树随意一转就可以抓到,孩子们捉来大多用茶碗扣上,盼着第二天瞧一眼嫩绿色还没变老的蝉翼。也有人大批抓来过油吃的,一般人不那样做,太损!所有鸣叫的蝉都是雄性,雌的不会叫,北京话称之为哑巴(bá)子。

K6 m0 A1 c% b" M, b

    夏日街头所售的昆虫有蝈蝈一种,大多是忙完夏的农人所为。秫秸篾儿编成拳头大小镂空笼子,一笼一只,价格低廉街人喜购,喂以倭瓜花儿、葱白儿以及一些叶菜均可。售卖蝈蝈农人往往骑一自行单车,后架上小笼子串摞过人,蝈蝈叫起来此起彼伏声音震耳其状颇可观。农人所售蝈蝈均为雄性,捕自田野陵丘,雌性蝈蝈称之为驴驹子,叫声嘶哑不入耳,没人要。

3 t# d( V0 K9 m. {# l2 x' U, X: |, R+ B: V

    蛐蛐中有长相特殊头平如立扣一军官帽者,曰梆儿头或棺材板。此种蛐蛐没人肯养,皆因不善斗且名字晦气。还有体大健硕鸣声亦悦耳之蛐蛐,曰油葫芦,养者冬日畜葫芦中揣之。蛐蛐中之雄性善斗,称之为二尾(yǐ)儿。雌性称之为三尾(yǐ)儿或三尾(yǐ)儿大扎枪,尾部突出的一支谓之扎枪,是产卵的器官。蛐蛐之不爱打架的畜者称之为老米嘴,不开牙(注2),光吃饭不干活儿,得名大约与前清人爱吃老米有关,讽刺口儿高无所事事!

7 [6 C; Z) |7 \/ f

    还有两种与蛐蛐挨点边儿的昆虫,比蛐蛐个儿小。一种生活在灶台附近不怕热,唧唧复唧唧,叫灶马儿,蛛丝马迹中的那个“马”说的就是它。另一种个儿头更小些,方脑袋有棱角,鸣叫如连续的铃声“铛儿—铛儿—铛儿……”爱虫者多以火柴盒大小扣一面玻璃之塑料小盒畜养,名之曰金钟儿。

1 I( ], ` E2 a2 H; G, E

    蝗虫里面名声最高的当属挂大扁儿,绿色,体瘦长,头细而尖,学名大尖头蜢,它的出名有赖于一段相声《文章会》。另外一种小型的蚂蚱学名为笨蝗的被起名蚂蚱墩儿,言其粗壮结实经得起摔打。短额负蝗因其贴身儿软翅呈漂亮的红色,得名红姑娘儿。

! k7 C% v" e3 P" c/ \! q- _0 p" [

    翅红褐色上有花点的瓢虫人们称之为艾瓢儿,皆因瓢虫趴着不动时候,像极了切开的葫芦,彼时好多家都用此舀水,称之为水瓢。也有人按照自己的理解称瓢虫为蹦蹦儿的,其实瓢虫根本不会蹦,大概是蹦蹦戏看多了。最富有家庭气息的称呼为花大姐,嫉妒它有一件漂亮袄的原因吧。

: D0 |3 A; M7 T @( B" P

    还有一位大姐不能落下,臭大姐。蝽象的一种,学名蠋蝽。这姐姐脾气不太好,没事儿别招它,要不有一股子不太好闻的味道等着你,天涯海角都甭想躲喽!

# Z# Y( e% I" X

    另一种昆虫跟臭大姐住街坊,名字可带着官气,男人称之为官儿老爷,妻子称之为官儿娘子,业余爱好喜拉车,经常被人们捉了来洗澡后套上一架纸和秫秸糊成的小车售卖于市,吆喝曰:好肥骡子……好热车呀!!这种昆虫学名蜣螂,叫白了曰屎壳郎。

- c: i+ X5 K3 h2 G

    全身黢黑的天牛被人们称之为铡草牛;黑身翅上有白点儿者辄呼之为花布手巾,也叫花大姐。

1 G* @: o' b6 o$ \

    北京人管蚊子一弓一弓还没成事儿的儿子——孑孓们叫跟头虫儿。管鼠妇叫潮虫子。螳螂称之为刀螂,能捕蝉它可不会唱歌。槐树上经常垂下细丝打摽悠儿自我娱乐的尺蠖令北京人很看不上眼,本来嘛,世道不大顺序大伙儿都血着心奔饭,你可倒好,还有闲心玩儿,没日子混了嘛这不是?叫吊死鬼儿吧!别回嘴,回嘴碾死你!!经常在房椽子上钻洞做窝的一种体型比马蜂肥胖的胡蜂,蜇起人来能要命,人们称之为牛蜂。普通麻蝇大小的牛虻,虽没出国见过伏尼契,可并不影响它要快乐呀,逮不住牛就叮人,北京人称之为螛(变读qiǎ音)虻,它儿子呢,也有个名叫翁眼虫儿。金龟子有两个名字一富贵气溢漾,曰黄马褂儿;一平民气很浓,曰油酥豆。它儿子蛴螬老祸害庄稼,所以待遇不高只有一个慈螬的名字挂着。世界上蛴螬最怕蝼蛄,犹如蚜虫见到七星瓢虫就管不住自己无耻地哆嗦一样。蝼蛄俗称蝲蝲蛄,关于蝼蛄最有名的一句诘问哲言就是:光听蝲蝲蛄叫唤就不种庄稼啦?真的不种啦?果然不种啦?那大伙儿回家等冬天儿吧!冬至全来,排队面冲西北,一起喊,茄子~~,好,饱啦,家走!!

2 s; L- k5 w6 x3 c* ?5 L4 P0 T& \2 P

    蟛蜞虽然带着“虫字边”横着走,实际上它不算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一种不大的螃蟹,天生万物与人,不能浪费喽,京人一般把它用酒泡了当酒菜儿,起了一个红名:灯笼子儿。蠷螋的情况与蟛蜞反应的有些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夹子的多少。蟛蜞俩夹子,举着;蠷螋呢,一个夹子拖着。所以蠷螋意见不小总跑居委会过来闹,经过居委会会同公安、工商、城管、计生、教委等部门协商,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本着人人平等共同发财奔小康之宏伟目标,特赐蠷螋一北京户口,户口本上名字一栏填曰:钱龙,曾用名:钱串子。一青灰色大蝎子听到这个消息不干了,惹得主任很恼,私自做主名之曰:青头愣。蚯蚓雨后也跟着闹,主任说:没指标了,要不就等明年,要不就先凑合着叫蛐蟮。蚯蚓很委屈,当场把自己斩成两截妄图威胁政府,主任说:蒙谁呀,你当我不知道你那叫自我繁殖?

c* F/ S/ E( w( v4 K" q

    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 i7 g6 f& m/ w' E* m

    好消息是一种体型不大翅膀上略有黑斑的黄色蝴蝶(注3)被命名为老道,入主白云观,这蝴蝶美呀,所以常飞落人身传道授业解惑。一背腹有黑红斑点的大花蛾子照了照镜子觉着自己不差也应当进道教协会谋个一官半职,这时恰好有锢露锅的艺人从墙外走过,人们嘲笑大花蛾子不自量力,给它起了个锢露锅的外号。按说蝴蝶和大花蛾子的蛹全叫金刚,都属宗教界人士,起跑线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辅导班报少了的缘故!

- w4 N) G4 R7 O5 s. l/ b. k" R) P% Q

    坏消息是关于笔者与一种小虫的故事。

5 r# {8 r. C9 K+ r- R& k* Z

    刺蛾的幼虫在虫子里不能不说算比较漂亮一级——毛绒绒的明黄身子上嵌一道或两道从头到脚的水蓝珠线。海棠、枣、杏以及杨树上都有它们。它们爱团结,它们守纪律,它们轻易不会落到地上滚一身土。

0 ~) o9 _9 ?( J' f, f# H

    某夏,笔者尚幼,路过一排杨树,瞅见耷拉的杨树枝条想起了老师说过要锻炼身体保卫祖国,于是摽住枝条热火朝天地荡了起来。

7 T$ y2 U& ]) z) \

    哪成想,一阵一阵刺痛钻进了笔者幼小的心灵,待笔者想着邱少云、黄继光、雷锋、欧阳海和王二小,强忍疼痛抖落背心的时候,看到了它——被北京人称之为杨剌子的那种虫子。

2 l, l. H4 r* ?0 e0 L* t

    尽管三伏天热得可以,刺痛伴着奇痒如潮水般的向笔者袭来,笔者在围着被子蹲在炕上还不停哆嗦的情况下,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句累,咬牙坚持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卫生所的王大夫一次一次苦口婆心地走过来,劝说:再涂点氨水儿吧?笔者梗梗脖子推开王大夫大义凛然地回答道:想起先烈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这点小伤不算啥,把氨水留给更需要的同志们吧!

- k w/ J3 R( m. T0 I

    最后,老师高兴地抚摸着笔者的头说:真是一个懂事儿的好孩子呀!

: d7 R% u* q, {* Z6 w6 Q/ ]( x$ b

    这种虫子北京人称之为虺豗儿(注4)。

: q5 d. _9 T! x4 q% J: m9 Y

 

3 T- z8 e$ G9 N. C' @

 

3 i" T9 [, \; l7 q" y$ S

注1:是指顺势抿蜻蜓翅膀于口中,借以腾手再捉。

4 L" F4 U) u5 S0 c

注2:蛐蛐相斗谓之开牙

0 A3 i' Z" s! d9 O& c3 h, w) r

注3:北京话蝴蝶音恒为 hùtiě 并且儿化

+ R& r, L. q5 s

注4:读音如huì huǐ ér 翻遍手头儿北京话词典也没有找到与这个音相对的词,字是我臆想着用的,虺者害人的毒物也;豗者,撞击也。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长见识了,很多虫我们老家也有的,只是不知道咋写,这下明白了。

发表于 2010-9-3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赋》作者的文字又令我想起一位谥号有个“文”字的古人的《典论》:

# M! q1 T, O0 O4 E) d

 

0 m3 m! ?5 T6 l7 a4 Y; G- R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岁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发表于 2010-9-3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问我自己的见解呢,我想起了“毒如蛇蝎”的感受。

( k3 }7 g9 K5 a% ]

话说当年方在“有志于学”的年龄,奉旨游学大西北、夜走延安府。那次,在土窑洞府,入夜,睡去。偶一翻身,忽觉肩头痛如锥刺,正欲醒来,连续又被二刺。大惊,摸到备于枕边的火柴,点燃置于炕头锅台上边的油灯,惊看枕上一只硕大的蝎子,黑紫闪亮,毒尾高擎,蠕蠕而行。四顾,看见锅台上夜来用过的碗筷,抄起一双筷子,夹住蝎子后腰,凑近油灯阅视,蝎子蜿蜒扭动,意欲挣脱,时而毒尾乱摆,毒钩俯仰,伺机放毒。大怒:“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游学西北,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彼时震怒,急欲报复,无视司法程序,未及经过诉讼、举证、调查、审理、宣判、执行等等过节,擅动私刑,就近取材,将筷子头置于油灯火苗之上,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军不发无奈何,峨眉婉转马前死。

# _; _" b7 ~4 V( u8 v+ q

泄愤已毕,蹲在炕沿上边,连吸三颗劣质烟卷,以定心神。看看窗缝外边,夜如何?夜未央,只好倒头再睡。孰料毒蝎伏法,蝎毒未尽。锥刺之处,坟起如雨后春笋,跳荡若万马奔腾,窜走似江河日下,灼热胜滚油煎炸。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好在三处痛点,痛感依次递减,知毒蝎储存蝎毒,量亦有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好容易挨至天亮,告知老农,闻者无不大惊,咸曰:孺子,命大。在昔尝有被蝎子毒死者,危哉,幸矣。

. J0 n' l( q! {9 D8 V e+ d

自觉亦诚幸矣。今届知天命之年,居高楼,历远游,访古迹,赋打油,不知老之将至。若其天命在兹,毒蝎其奈我何。奈何?何?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昔刘辰翁词曰: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 l4 V2 x. F7 q' d" }: B

 

+ X3 d5 o. G8 q& `$ A) H

管子曰:私道行而公法毁!

- H- c) M: f5 L3 x U q9 G

 

& Q8 m- T& P' b! K1 v

吴敬梓笑了,挥一挥衣袖:眼见稀奇物,胜作一世人!!

3 E& t p1 Z5 R1 p/ k- g6 g R

 

, j) Q n' I ^/ M8 e

 

发表于 2010-9-3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童年这点记忆都给捡起来了 好都熟悉的词啊  小时候常挂在嘴边可是现在都快忘了 能回忆起这些真好 真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9-3 7:50:00的发言:
+ Y8 b _0 l" T

 《虫赋》作者的文字令我想起另一位作者的文字: 

3 y& Y/ }2 ~0 G; W

 

* p: z* y5 T7 C" r% e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X j5 T4 Z. P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葚要好得远。 / g, q7 @+ f! b1 s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9 R* q, j& N! I( h. N

^_^

发表于 2010-9-3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赋》作者的文字还令我想起另一位“述而不作”的长者的语录:

' x, Q9 U; e) W7 H O3 [

 

" o. U! A8 w3 z1 e& X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发表于 2010-9-3 0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蝗虫里面名声最高的当属挂大扁儿,绿色,体瘦长,头细而尖,学名大尖头蜢,它的出名有赖于一段相声《文章会》。”

: B: C6 {, e8 p2 B9 Y/ v$ B; l

“挂大扁儿甩籽,在荞麦梗儿上”。

发表于 2010-9-3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赋》作者的文字令我想起另一位作者的文字: 

0 h8 f* K* P% D x |1 k

 

3 b- k4 x" R& d, @" A2 r9 ? j- h' F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v: n' k/ o$ D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葚要好得远。 5 b' M0 M5 F- f4 R0 c9 ~4 E1 G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发表于 2010-9-8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露前后,是掐蛐蛐的好时候。
发表于 2010-9-8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做蛐蛐儿罩子出城逮蛐蛐儿,做蚂螂网子雨后去护城河边逮蜻蜓,一手摇晃线拴的棉花团儿招蜻蜓,另一只手拿网准备捕捉,去钓鱼台钓鱼,都是俺们少年时的把戏。
发表于 2010-9-9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老婆儿,白老婆儿,洗脸不洗脖儿......

发表于 2010-9-9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蛐蛐,相近的有。油葫芦,金钟,灶马,好像还有一种叫棺材板,脑袋长的很有意思。
发表于 2010-10-11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把北京能玩的虫数了一个遍,赞!
发表于 2010-10-28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皇虫可以烧来吃的
发表于 2010-11-8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版主的文笔和渊博的知识,想把您这篇妙文转载到我的博客,不知您意下如何?盼示

f: \4 W% C: L% c9 D

事实上已经把您那篇《北京话中读生死》文章转贴,并注明作者是版主您。特此知会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德路在2010-11-8 9:42:00的发言:
- T8 `/ p8 v2 ^$ u) U- x9 v

非常喜欢版主的文笔和渊博的知识,想把您这篇妙文转载到我的博客,不知您意下如何?盼示

V: k9 u1 q, `/ L: _# P/ ?0 ^9 x

事实上已经把您那篇《北京话中读生死》文章转贴,并注明作者是版主您。特此知会先生。

: @; S, t, z' g L9 a

  喜欢您就拿去,没啥大不了的!

. t6 P4 R/ Q( [" e' D$ @, R

 

, E( e0 _7 l8 U) M( j

  写字儿给人的乐趣在于写过程中的享受,好了,或许对着完成的字儿抽棵烟做一种类似心灵按摩般的自我抚慰——时间不会太长,因再满意的字儿也属过去了,所以,我觉着天底下喜欢写字儿的人干啥都干不好的比较多——最少我是这样!

3 x7 y5 N% g( T M8 }9 v

 

2 E: c1 ]9 u# i3 a/ k+ r: Z

  不好,咬牙跺脚大约想着再写,乐儿是甭找了,悔愧指定不少!!

$ g5 X S$ m1 ?+ g+ E5 ~$ p/ i( L

 

; l# a5 u# _: l5 B- a1 }0 k

  爱好文字的人跟前儿永远有一大坑——越填越深的一个没底儿的大坑,永没有个填平!!

7 n* o- S, b/ T _; T4 U

 

( g2 h6 L/ R, u" Y( B p; o" [

  问候您,祝您今晚好食欲!!

. }. Y8 b/ X% ^: U3 _

 

发表于 2013-7-10 10: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读您的帖子,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老北京,甚至能闻到那时弥漫在花草泥土中特有的潮气味儿。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虫子的北京才是老北京,现在都住楼房了,再加上年年喷药,虫子都没了。记得有一年闹土鳖,忽然胡同里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大群土鳖,把路灯都瞬间遮黑了。还有一年闹蚂蚱,长安街上满是蚂蚱。虽然在北京生活了一辈子,由于年代久远,很多虫子都记不得叫什么了。在我写那个蜻蜓帖子的时候,本来是写的“黑老婆儿”,但已经拿不准,就改成“黑老道”了,您的帖子帮我澄清了这个名字,是我把“黑老婆儿”和“花老道”记混了。还记得有一种虫子,雨后在水洼里出现,腿特长在水面上划来划去,好像是叫“打油的”。记不得了。
发表于 2013-7-10 2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城外农夫 于 2013-7-11 19:57 编辑 $ z" a: `# f* y

8 n: I, p/ u% Z  e1 J5 J2 l土名:疤瘌角子、疯蚂蚁、花手绢儿(七星瓢虫)、红秦椒(小红蜻蜓)、火夹子(蠼螋)、金轱辘棒(金龟子)绿色蝇(绿色苍蝇)、大麻苍蝇(大个苍蝇)、蚱(zhǎ)苍蝇甩的籽、大尾巴蛆(苍蝇幼虫)、毛毛虫、马蟞(马蟥、水蛭。)、腻虫(蚜虫)、扑愣(灯)蛾子、卡(qiǎ)蠛(牛虻)、沙棱虫、火蜘蛛(叶螨)、水牛(妞)蜗牛。
' l9 V: Y* e- N" \已知学名:臭虫、虼子、虱子、泥鳅、土蟞。
* ~; ?2 g- B3 Z: S# L8 P有脊椎的:长虫(蛇)、菜花蛇、马蛇头(小蜥蜴)、蝎了虎子、田鸡、疥了蛤子、蛤蟆骨朵、
2 P$ \9 H$ j8 k8 f
7 D2 E* _, e) p# v4 p1 @* f# v7 H3 c9 S; t& N

6 L9 p  m7 S7 X) Z* O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22: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吹绵 发表于 2013-7-10 10:118 G$ t4 x( k' ~4 }7 I( u6 s
写得真好,读您的帖子,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老北京,甚至能闻到那时弥漫在花草泥土中特有的潮气味儿。从 ...
: p4 H- }+ A- Q% l* h0 G
您说的那种小虫子,我小的时候呼之为“打油儿的”,学名水黾。
/ l# v; x. B/ y! K$ N; V* A
; O% W) p# W# p2 R& G, B《本草》:水黾亦名水马,长寸许,群行水上,水涸即飞去。(这个叙述有错误,水黾无翅,擅跃不善飞。)
! r6 h9 F1 F) y* z0 u8 a# M9 X. ?. a9 B2 R' t
《五杂俎》:水马逆流而跃,水日奔流而步不移尺寸,儿童捕之辙四散奔迸,唯嗜蝇,以发系蝇饵之则擒抱不脱,一名写字虫,因其急走水面,纵横如直画。2 F! B. |8 d1 k5 s
发表于 2013-7-10 22: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23: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城外农夫 发表于 2013-7-10 21:57
& u- R$ ]/ q* J, X0 w% G+ @土名:疯蚂蚁(带翅膀的蚂蚁)、花手绢儿(七星瓢虫)、红秦椒(蜻蜓的一种)、金轱辘棒(金龟子)、绿色蝇 ...
2 @9 f3 _3 X! U8 S' o' ~
您这是一勺烩的炒法呀,有脊椎无脊椎搁点儿辣椒旺火就颠,嘿嘿!问候您呀,老哥哥!

点评

咯泽算不算啊?  发表于 2013-7-10 23:53
发表于 2013-7-11 18: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7-10 23:314 Q$ v" j$ T2 v$ ~6 `
您这是一勺烩的炒法呀,有脊椎无脊椎搁点儿辣椒旺火就颠,嘿嘿!问候您呀,老哥哥!

& f9 L9 M2 o" ~! t这篇《虫子》发表时可能我还没来这,文章《虫子》写的贴近生活、自然,没有亲身经历,没有两笔刷子写不了这么全、这么生动、风趣,这活儿如给我干,打死也不行。我只能跟楼主这凑凑热闹,要是没有这篇《虫子》提醒,种地时对一些虫子土名快忘光了。较真儿的话,马蛇头、蝎了虎子等应算有脊椎动物,不较真儿的话,这些虫虫蚁蚁在北京人眼里统统可以算作虫子的范围。不知咱这个说法成立不。您说这是一勺烩,我说这是一锅熬,什马都有。如挨排儿道来,每个虫子后面都有一段贴近北京人生活的故事,有的还挂在了北京方言上。这可是个细活儿,糙喽人若干非得砸在手里,反正我是不敢上前儿。{:soso_e128:}0 b" {9 n' N; m4 F7 C

+ R9 X- a! t' g5 D8 Q- t0 m一段时间没怎么来,刚缓过点神儿来。问候版主!!!
2 y- W. S+ U) E4 ^/ L) r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6: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城外农夫 发表于 2013-7-11 18:503 t, |. U) Q: d3 d. D
这篇《虫子》发表时可能我还没来这,文章《虫子》写的贴近生活、自然,没有亲身经历,没有两笔刷子写不了 ...
7 N0 a1 }6 S5 U. @2 j7 t6 o
经您这么一说,还真有点担心了。府上老太太可好?我这几日刚把工作辞了,净忙乎孩子们的事儿,昨儿刚送南苑机场参加全国训练。明儿还有个同事的婚礼要参加,密云县城。14号的机票,出去个十几日。回来拜会您吧。请保重!

点评

记得您不是刚参加(新参加)工作不久么?  发表于 2013-7-12 21:01
发表于 2013-7-12 19: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城外农夫 于 2013-7-12 19:35 编辑 3 T  c) E/ }" n1 {( w
' {- g/ u2 U/ ~* K
那篇《虫子》写的挺好的,版主还担心什么?我那是自嘲没这能力,自当是工匠盖楼小工儿站在楼下喝个彩站脚助威罢了。老话说,人过四十天过午,版主这精神头儿还这样冲,又要工作、顾家、应酬、还要写文章。这要搁在我或倯主儿身上早给累趴下啦,不服气不行。这里是文字版块,偏离主题的话不宜多说,家长里短儿的话已放在短信里。
发表于 2013-7-15 09: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蝴蝶稱為老道  請問您這個出處是哪裡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3: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謎雨 发表于 2013-7-15 09:26# z! e/ G; M4 o% V) c' G
黑蝴蝶稱為老道  請問您這個出處是哪裡啊
5 `" y$ L6 ^" W
1:生活呀。/ h8 j9 n3 K( k# s' o7 D5 K& J/ G

& x) G5 s8 z3 @0 ]; [! O8 ~2:有本 陈刚 编的北京话词典,方便的时候,您查一下。
6 G5 Y( x- d7 }% P0 j
% \: g5 R8 _$ `3:问候您!
发表于 2013-9-6 0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7-24 13:59' U) U$ W1 h1 D7 x
1:生活呀。: Q! X. I0 y$ b. u' c5 m! D9 a

9 a3 h5 k3 z7 R  C2:有本 陈刚 编的北京话词典,方便的时候,您查一下。

$ w, h" Q# G& t' m2 u9 K& X謝謝您的解答和問候
& D) p3 W) Y  [& U7 }! Y7 G在您的地盘聊寄一詩凑個趣" `8 X3 j7 n6 q, Z1 X' x7 t

' d6 [. K* Z" y/ r* _# s& g4 U' P  G  I自在脫俗事. C' A" Q" G8 R
翩然振彩翅  A: T% D$ w! X  ^+ I9 Y
一生花底癡2 C. a1 g  D8 W  t3 y% h
雙影院中戲
# {* q, K3 z! l5 B梁祝冢頭情3 d  C1 O$ F* O# }  `
沉香亭畔意% V9 }5 u# ^: E; G8 h+ V
每思伴爾飛
( U9 q8 o3 ^  \" I  h* g% ~! s. t一遂莊生志1 `& h- ]' i  Z- b3 {: V- l, a
发表于 2013-9-6 21: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大那位玩虫的专家说,叫的是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6 09:18 , Processed in 1.18145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