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33|回复: 20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含1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10-15 19: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气定神闲 于 2015-10-15 20:06 编辑 & ]/ H4 f3 b( O7 \/ v5 J* u

4 G. _' L6 r, w4 VKUMA先生推荐的好书(见网贴:新书推荐——《北平庙宇调查》 http://www.obj.cc/thread-103946-1-1.html)刚到手,只翻看到正文照片部分两三页,就在一幅庙宇正殿的图前停下来。本能的觉得此张照片上的建筑非常眼熟。但看到照片标题却十分陌生:“巖雲寺(岩云寺)”,似乎从未听说过有北京内城由此寺名。
' a4 r9 I6 Q( @7 _+ ]" i2 V& P0 a2 g% w  G) W* j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 r( y0 l' [% L0 B- Q# J
7 V" L' a9 Z2 _/ N: ?/ I
图中大殿面阔三间,无前廊,山墙宽厚,殿前有空场。大殿前的柱子上有一副佛联,曰:2 e' @7 R5 J0 C% M, p
2 H( ?( k% F# o$ f$ e+ _/ N
九品莲台(花),狮吼象鸣登法座;
  s6 L2 @' n8 P+ V3 W三樽金相,龍吟虎啸出天臺。
% R! f$ K: }+ t- b* u( b1 k# C2 g* h3 @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 Z& e; @! T; U3 _# g+ E* h
# y1 B+ u0 n4 ?5 ]! P0 k
再仔细看附带地址:内一区南小街什坊院三十八号。这不就是“法兴寺”的地址吗? 根据《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书中记载的“1936年北平市政府第一次寺庙总登记”中关于“法兴寺”的描述:“法兴寺(僧庙)坐落内一区南小街什坊院三十八号,明崇祯年修建,属募建。”虽说地址相同,但现在断言就是“法兴寺”还为时尚早。且现在“法兴寺”官方描述是刘瑾的家庙也与资料中的“崇祯年募建”不一致。不过当看到后面几张照片后基本就可以断定它就是“法兴寺”当年的老照片了。
: B! e1 G' S2 E/ O4 @3 D! n
8 j; @3 T- }' F书中记载法兴寺大殿内供奉着毗卢佛像,并附有两张大殿内佛像的照片。从照片上看,正中的毗卢佛端坐在千叶莲座之上,每一莲座上有一尊小佛。. g% z* J: A" p/ ]4 [& I
# z! C% N' U! n$ c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6 \$ y- x/ s, |6 T8 c
- _# ]- G5 l' x' N1 D1 \7 U$ k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9 z1 j6 C: A+ E8 {6 E# l0 J
; l7 V) {3 x( S  w/ W; o
说起毗卢佛像,当属正定的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的崇因寺内的毗卢殿中的,三层鼓形莲座上三层四面佛像的毗卢佛最为著名(1959年将崇因寺内的毗卢殿及殿内所供铜铸毗卢佛迁至正定隆兴寺)。
' b& E4 W1 X& a& N$ }# A  b" |6 \7 E7 }6 J5 ~5 Y. B6 p; T# ?$ e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 X: u7 h) ]# X- i8 V8 L# g! a& ?% b' l: `2 w# ]# ]' x
虽然法兴寺内的毗卢佛像规模逊于正定那尊,但连同底座竟也高达五米,佛像戴五佛冠,宽额方颐,双目垂帘,面相端严,耳唇长垂,饰花形耳珰。身披覆肩袈裟,袒露心胸。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足心向上,双手于胸前作毗卢印。与正定毗卢佛像应同属明代的铜佛像,如果是正德年刘瑾家庙的话年代应该还早于万历年正定毗卢佛像一百多年。9 K4 e1 N, r3 B2 G6 j# o' U
7 K$ i0 h/ `/ v* h
值得一说的在佛像的莲座上有一个似木制的小供台(暂且如此称呼),供台的前部有一个四柱三间三楼冲天柱式的牌坊,牌坊的牌匾上似乎有三个字,经仔细辨认原来正是“法兴寺”三个字!
9 K7 q! S# T+ f' P- N" O% z( g# v9 l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 k1 U0 Z& V( a' g0 O8 a5 p- w7 }; k' D- S: b! t, N5 V
另外书中还有一张香炉的照片,从照片上依稀可以辨认为“泰昌”字样,这也与“1936年北平市政府第一次寺庙总登记”中法兴寺的描述中“明泰昌年造铁香炉一座”相符。因此这个“巖雲寺”老照片应该是“法兴寺”无疑了。我曾经在两年前发言询问是否有“法兴寺”的老照片,几年过去了,一直无回复,没想到这次竟然在此书中发现了。
3 L+ @7 J( l/ ^% f$ Y8 L5 X! z! W6 Y0 {3 `" Y! ]' R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8 R& A7 M$ q  Q3 q! N4 X
. O' P2 n, Y' I0 }/ K! |* h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 j$ `) r* J( t# d6 x
/ A2 t. R0 V2 _# a  s
法兴寺在乾隆年间名“十方院”,在乾隆《京城全图》中可清楚的看见“十方院”。其所在的胡同“十方院胡同”也是缘于此庙。后大致清末民初胡同名变成“什坊院”,1965年胡同名改为“盛芳”,法兴寺的地址也变成盛芳胡同99号,不过至今这一带的老人还称盛芳胡同为“什坊院”。但在2002-03年,在拆迁改造中“盛芳”胡同大半已消失,摇身一变成了今天“金宝街”的一部分,法兴寺的正式门牌号变成金宝街51号。
. S# U- u9 a2 B* c1 G5 }& P0 I% T5 w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 F5 s' q$ {: J( Z

8 E; h$ [3 p* G2 y* `* l据称五十年代调查时,山门尚存,殿内毗卢佛像及泥塑佛像二十六尊也尚存,其后应在荒唐的年代,这些佛像被人为的破坏消失了,今天竟连一丝线索都无。大殿也沦为招待所,齐齐哈尔驻京办,再后也差点在拆迁改造中被拆除。* Q0 E- ?! p" l4 z
4 j! M% Z. ]7 o; w/ {- n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0 g2 ?* j* w% _1 x
/ q7 N, T& w, q& K* V) Y6 M4 h! F
如今这座明代建筑向东平移了150米左右(根据卫星照片,不是碑刻上记载的东移300米),比较现在迁建修复的法兴寺,还可以看到原来的隔扇门、窗要比现在的宽阔,原来只有四扇门和两边各四扇窗,而现在皆为六扇。
7 u" M! i+ o- f+ `1 R3 D' e; E( g4 T1 x  U$ ^/ v& {. U9 g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 q8 }8 g$ _  v

6 Q; o: r" K- ~5 {" v8 Y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后排金柱,无前廊,开间柱高比例约0.7,角柱有明显升起;山墙很厚,(约80厘米),飞椽由戗檐前探出,散装砖博风加木博风头,这些特征均显示此大殿为明代悬山式,到清代改为硬山顶。其中最珍贵的部分是梁架的彩画,为墨线大点金石碾玉作,为明代后期作品,至今保存完整。”  其中山墙上的“壁画长5.1米,高0.8米,呈现长卷型,画有祥云瑞彩、青山翠柏、殿堂阁塔、佛教人物。西山墙画的是佛教“华严经变”的故事,东山墙是“西方三圣”的佛教故事。面积不大的画面中竟绘有人物82个,聚散错落、安排有致,形象栩栩如生,整个画面色彩、笔墨、构图都十分精致。”
, i: ^' h* @1 \' Y& K! y1 E# v
: r2 M( c, O$ G# p) o/ v) w/ B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老照片中的金宝街上“法兴寺”

5 g) X' Z7 J! w5 F" t( P8 m; S) B
# R9 \/ y. B% S, o现在法兴寺又重新装修了,希望装修后能早日对市民开放。( d& v4 C2 ~3 [6 l  r  Q! K4 c1 k
& |3 Z8 ^1 ]* z2 K
在此感谢KUMA推荐的好书。顺便说下,书中的灯市口二郎庙的老照片也验证了以前黑龙版主发现的那张二郎庙照片无误。& {7 Q8 d) ?- r) z/ I/ B

% t; e2 B. d+ `7 |
" H9 y0 k: P  G/ N, a3 A" _- V- s" b2 M# z( @1 i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5 20: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H% L9 q' d1 w2 I; j$ [, B
发表于 2015-10-15 2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睡觉去了,潦草的看了一遍,真的不错的帖子,满酒一碗!回头我还要仔细看看
发表于 2015-10-15 2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积雪庐 发表于 2015-10-15 20:31
2 t$ s: J; \! S( Q要睡觉去了,潦草的看了一遍,真的不错的帖子,满酒一碗!回头我还要仔细看看

/ K4 M3 e  X/ _- |8 F6 ]& U- l几点您就睡觉
发表于 2015-10-16 03: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后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感谢楼主!{:soso_e179:}{:soso_e183:}

点评

您客气l啦!  发表于 2015-10-17 11:28
发表于 2015-10-16 08: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程-山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0-15 20:38
  N, M8 n6 s# {+ S几点您就睡觉

1 K$ p1 g0 ^8 \% Q, h3 b; z* s每天晚上头八点,必须睡~~~~

点评

谢谢您夸奖!您生活真有规律。请问您几点起啊?  发表于 2015-10-17 11:33
发表于 2015-10-16 09: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住坏空
发表于 2015-10-16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在哪儿买的书?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5-10-21 09:27
孔夫子网。  发表于 2015-10-17 11:29
发表于 2015-10-20 0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前头是塔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1: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MLHG 发表于 2015-10-20 09:112 S9 Y6 ]: c  \+ R+ o
大佛前头是塔吗?
4 V2 S2 _5 J$ j0 {
感觉是屋顶正中悬挂的类似”轩辕球“样子的东西。个人认为,毗卢佛即大日如来,这个球型物应该是代表扫除一切黑暗,照遍宇宙各界,利养万物的“大日”吧。
发表于 2015-10-23 21: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真心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5 22: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气定神闲 于 2015-10-25 22:21 编辑 ( m% i' X' {4 J+ I
黑龙 发表于 2015-10-23 21:34! I) g$ b4 E' G
这书真心不错

' P8 g* S6 l, @8 y1 l! a6 [同意,这书必须拥有。感觉按照书中的线索,还能寻访出一些未发现的庙宇遗迹。只是感觉整理出书的速度有些慢,总共外五,内六11个区,现在只有内一区整理好,我都想当志愿者帮他们整理去了。
5 b7 r$ D  F1 c* \; h; t2 r
发表于 2015-11-10 11: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6年我家刚搬到宝盖胡同时,隐约记得什坊院胡同西口那座破败的庙。
/ j3 G) h; g0 k' ~9 h+ |" d1958年庙里成了街道厂,钉木条包装箱、包装笼。好象1960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工厂(场)没了,庙里新盖了平房住宅。
7 j' I: V& N8 p1 X感谢“气定神闲”。

点评

您客气了!我只是转道手罢了。您的回忆和您以往拍摄的老照片才真是珍贵呢!  发表于 2015-11-10 18:33
发表于 2015-11-11 0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影斜渡 于 2015-11-12 13:40 编辑 + u7 |5 ^8 d- X" N
( \+ U$ c7 x6 B  m% J/ t
敬佩"气定神闲"先生,在“龛框”的细微看到书中“庙名”和图中展现的内容不一致的地方。
( J7 h6 M) l4 o我也注意到“法兴寺”的字样,那是我在书中寻找“泡子河”西岸,与“永安宫”隔河并列的“慈云寺”。. \* J% G4 h- K/ E) i! Z
为此我特地上日本的东洋文库网站,查阅《乾隆京城全图》中的原图:图中的“慈”字,勉强可以辨出,图下的文字标的就是“慈云寺”。繁体字的"巖" 字在笔画不清时,可能出现混淆。: Y# b) y% N0 B  H5 v
一个尚未听说十方院胡同里的“岩云寺”里介绍的是“法兴寺”的照片;而当初调查可能还存在的“慈云寺”却无任何介绍。《北平庙宇调查》(内一区卷)中,很多街边土地庙都有介绍(这些小庙很难再去考究了。),而“慈云寺” 为何无介绍,那怕一张碑拓?(毕竟是一座大寺庙,而且改用它用后,应该有保存建筑的照片)
3 p1 \% j  g5 [  ^% U  t从该书的“前言”可知“资料的来源和历史”,是今天的人第一次整理出版的,很多原始资料,缺少文字说明,是出版时后加。
6 ?) d  C3 e7 r% H6 {8 c这一发现同样向世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现象是今人编纂中的失误,还是以往文献中漏掉了“岩云寺”。: k( p8 i/ {, }0 D' e5 X
我最不希望的结果是第一种情况。
, f! N$ J9 @' b% D: e5 F5 A如果是今人编纂的“失误”才是一种悲哀,尽管中的资料很珍贵,难保不会有其它的“失误”。' q# _1 l% L& a
写上这段文字,一是对楼主先生考据细致的支持,二是希望有关方面也给个说法。
! C/ B' M) l7 P这才是第一本,估计出齐了也有十本左右,今天买这类书的人不太多,而花钱买这本书的个人更少,如果第一本书中就出现不该出现的“失误”,那么……0 m. R' T% W( N" P! L/ ~3 q+ ^

% [+ Y# D2 z! B& h: z
发表于 2015-11-11 0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平庙宇调查》(内一区卷)-P24 - 岩云寺

《北平庙宇调查》(内一区卷)-P24 - 岩云寺

. R7 Q+ I6 _) h5 _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影斜渡 发表于 2015-11-11 01:12
: a3 T* |+ A7 Q( I# j+ g; x8 i9 S0 ?敬佩"气定神闲"先生,在“龛框”的细微看到书中“庙名”和图中展现的内容不一致的地方。
/ d6 l$ W; a9 Y" Z6 C( V5 _( ?我也注意到“法兴 ...
/ l5 K- A( d! l& _  v, u. |( ]
先生过奖了。个人觉得以往文献中漏掉了“岩云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民国期间进行过多次北京寺庙的调查,都没有出现该名的庙宇。
1 {& t+ }8 A! V; t1 B! |5 P2 z* a. M3 O4 x3 x
您的话倒是提醒我,的确这次调查一丝“慈云寺”的介绍都没有似乎不太正常, 也许是把“慈云寺”误作“巖云寺”了,照片用的是“法兴寺”的。或把“慈云寺”归类到其它区域中,如果是这样,就会连带错几个。* F; z& n5 }0 Q* g9 |5 J4 k: h
/ R0 {8 k& a( k3 A5 @( ?  q) i
珍贵的资料,需倍加细心的整理编篡才是。不管怎样,对于我等老北京文化的爱好者来说,此书成了人手一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2 06:51 , Processed in 1.16401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