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75|回复: 20

真正的老炮——边作君的回忆(三)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6-1-3 18: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   造反派
0 Y/ P( B4 f" |% O$ q" R5 C3.1& u8 j8 _* c. `- r* X! \
一天上午,我们四人和老于大哥练习完武术,老于大哥和哥哥、徐才他们都去工作了,我们四人坐在宿舍门口聊天。就听场部的大喇叭里发出通知,要游斗一批右派反革命份子。我听后对他三人说:“走,看看去。”于是我们四人来到了场部门口。6 L- g5 g, b3 R1 u
到那里看到二十多个造反派,押着八九个人站了一排,每人头上都带着纸糊的高帽子,脖子上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反革命份子XXX”,“右派份子XX”,“坏份子XXX”,“走资派XX”等字样。被批斗的人,都被造反派们压低了头,弯腰撅在那里。一个女红色造反者庄严地说:“人民大众开心之日,就是反革命份子难受之时!今天是十月一日,是我们人民得解放的开心之日,也就是这些反革命份子们的难受之时。”接着高呼口号,“打倒XXX,XXX,XX”等等。随着口号的喊起,红色造反者的皮带,重重地落在了那些被撅着的人头上,身上。全场的口号声、皮带抽打声、抽打人的辱骂声、被抽打人痛苦的哀叫声,响成了一片。8 @% E; H6 a  w; y, w6 n
十分钟后,口号声停止了,皮带声顿时也没了,只有被打者倒在地上的呻吟声还在。这时就听到那个女造反者怒声吼道:“把他们都揪起来!别躺在地上装死,装死不交待问题,就是顽抗,顽抗到底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这些被打的人咬着牙,身体哆嗦着站了起来。只有有一个头发花白的人,从头发里流出了血,血流到脸上,依然躺在地上没有起来。两个造反者上去揪起他,刚放开手,这位老人就咕咚一声又躺在了地上。就听那个女造反者对一男造反者说:“过去看看,他是真死了还是在装死。”男造反者过去摸了摸倒在地上的人说:“没死,装的,没死。”女造反者说:“装死好。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说完,她走到那个老人身旁,狠狠地踢了他一脚,说:“装死,那就拉出去活埋!”
6 {  P' H" }! f# O2 a4 w' ^% G$ F3.2
8 ~, @7 J8 @; |8 M& ?: |, c当看到这里,大力拉拉我,小声说:“别看了,咱们回去吧。”我说:“怕什么,不就是死人的事吗?我都己经见过了,看看她们能有多狠,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咱们也长长见识,以后遇到这种事,落到咱们头上,咱们不至于犯怂尿裤子。”& L% q5 I4 G* J+ W) u. N
两个造反者架着那位老人,一群造反者押着其他的被批斗者向苹果园走去,我们四人也跟了过去。到了苹果园里,果园里有挖现成的果树坑。两个造反者架着老人到了坑跟前,一下就把那老人推进了坑里。说来也怪,也不知是坑小还是怎么的,不容那人躺着的份,被推下去后就自己站了起来,身前还挂着那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右派份子江XX”。这个坑没多深,人站在里面,地面跟江某的腰一边平,江某站在坑里,后背靠着坑边,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时有两个造反者,扛了四把铁锹来,分给了架人的每人一把。四个人连石子带土,哗哗地向坑里扔去。当土埋到坑平时,土再也堆不上去了,他们才住手。
! \; n/ ?+ f/ D3 Z, r# G十月份的天气已不算热,但四个埋人的已都冒出了满头大汗,他们喘着粗气,手里杵着锹把站在一边,看着被活埋的人。而这时被埋的人却抬起了头,轻蔑地看着他们,脸上还挂着嘲讽的笑容。这下可把一旁站着的造反派女头头气坏了,她大声吼道:“把他拉出来狠狠地打!”于是江某就被拉了出来,也不知是他被埋得腿软了,还是故意耍那些造反派,出了坑就自动趴在地上,任造反派的皮带在自已的身上胡乱抽打,而他却一声不吭。我扭过头对我的伙伴们说:“看看,这才是老爷们儿。誓死如归,我真想跪地上给他磕几个头,叫声大爷真英雄!”这时口号声,皮带的抽打声又响成了一片,但没有听到一声呻吟。) \0 v2 }+ s5 ~6 X
3.32 G3 K. L* C+ a8 x5 ^
十分钟后,他们这些人喊累了,打累了。女头头发了话:“回马棚!”于是这些人架着那位大爷,带着被批斗的人离开果园,一路还唱着当时流行的革命造反歌,“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谁要敢说党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我想,她们胜利了吗?谁是英雄好汉?这两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旋转着。我们无助地看着那位被打的大爷,被那些可恶的人们拖走,他们走过的路上留下了一滴滴的血迹。) i; K" b) {" \; X( f
回到宿舍,看到了徐才哥,问他怎么没去。他说:“通知我了,我要求留马棚看守,因为那里还有十多个反革命份子押着呢。就是没事我也会找个碴躲开的,我才不跟他们一块瞎干那些缺德事呢。谁家没有父母呀!”哥哥知道我去看了批斗,臭骂了我一顿,说:“他们三人是你带出去的吧?你小子就是不知死,什么事你都敢去看。”我说:“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想看看她们有多狠,看看他们敢不敢玩真的!”说后两句话时,我是带着愤怒,悲伤,咬着后槽牙说的。+ T6 o/ x( ^3 P- s0 r
老于大哥走过来拍着我的脑袋说:“好小子,有种,是个汉子样!”徐哥说:“行了,行了,看看也好,让他们知道知道,坏人得道时有多么猖狂,多么可恶。不说了,拿着你们的褡裢,跟我长本事去吧。”到了操场,我偷偷跟徐哥说:“我真佩服那位江大爷。视死如归,那个劲真让我佩服,让我羡慕!”徐哥说:“有这样的人。日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有这样的英雄,但要是我,才不老老实实让他们打呢,宁死也得掐死他们两个做垫背的。”
( }, w7 F$ `( S3.4
4 V% [7 H7 a: R$ q- M#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来南口两个月了。我们四人在哥哥、徐哥、老于哥的训练下,还真练出点艺和胆量。一天,我们四人到果园里去捉鸟、抓青蛙。由于我们经常锻炼,身体比过去灵活多了,反应比以前快多了,这天的战利品也就比过去多多了,特别让人高兴的是,抓住了一只大刺猬!我们把战利品交给徐哥。烧鸟和青蛙就不用说了,徐哥烧刺猬可真有一套。他先用黄土和了点泥巴,然后用棍敲打剌猬,使刺猬缩成一团。他用棍子一拨把刺猬拨进泥里,让刺猬来回滚着,滚成一个泥球,然后拿用铲子铲着泥球放进火里,在火里扒拉了有半个小时,从火里铲出了泥球,放在地上放凉。让我们搬来了小桌子,徐哥弄了一碗盐、蒜汁、酱油调成的佐料,还买了四两一毛一两的老白干,两升散啤酒,我们四人每人就许喝半升。1 V3 t6 o! C; A6 e2 x
徐哥看我们都准备好了,就把泥团一扒。喝!嗬!真棒!泥巴裹着刺猬的皮一块掉了下来,露出白白的蒜瓣肉。把肉放在盘子里,徐哥用刀一片一片地割下来给我们四人分享。嘿!真香,真嫩。我们咝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肉吃得正香,哥哥和于大哥回来了,哥哥说:“你们够会享受的,还真香。”哥哥一看桌上是刺猬肉就对徐哥说:“你领他们吃刺猬肉就不怕走背字(倒霉,不走运),让刺猬找上你们?”于大哥回答道:“老边别听那些,信则有不信则无,喝丫挺的吃丫挺的。我不信那些,就信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是与非。”徐哥和我们四个异口同声地说:“对!不管明日是与非!”( R' W1 Z- o3 p- H; s( _3 T
可是谁想到,没到第二天,当晚我们四个就出事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6-1-3 1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两天按照您给的链接,看了一会儿,越看越感觉有点像抗战神据,经常是小混蛋带着几个弟兄以少胜多,重创老兵,还每次都有战利品。现在开始质疑边作军写的是纪实回忆录还是加工后的文学作品了。
发表于 2016-1-3 2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才?练跤的那个?在电子管厂,癌症去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3 21: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6-1-3 19:46" s1 D6 |" k0 \$ `. X- F0 x# x
我前两天按照您给的链接,看了一会儿,越看越感觉有点像抗战神据,经常是小混蛋带着几个弟兄以少胜多,重创 ...
& @+ ~" m; e0 n# q
可信度环视比较高的
发表于 2016-1-3 21: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刘001 发表于 2016-1-3 21:48
4 ?6 @6 ]8 r1 p5 ?4 }6 V& g' n可信度环视比较高的
" `) a- d( x8 H) X$ ~
您不是三里河那边大院出身吗?里边提到了几次茬架是在计委大院,百万庄,甘家口。当年听到过这些吗?
发表于 2016-1-4 13: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有帮子骑锰钢车、穿军装、轮着钢丝锁的(大概200人)冲击我们院,被打的落荒而逃还丢下2、30多个被逮住暴揍。都是些16、7的半大孩子,挨揍的时候哭声一片。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13: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6-1-3 21:55
. F4 K0 t- W/ m6 b6 _6 g您不是三里河那边大院出身吗?里边提到了几次茬架是在计委大院,百万庄,甘家口。当年听到过这些吗?
1 m8 k; |; P7 |0 A
是的,当年听说过,不过,那时我 岁数比较小,没有参与!
发表于 2016-1-4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16-1-4 13:08
4 S$ f2 B! E$ ]当年有帮子骑锰钢车、穿军装、轮着钢丝锁的(大概200人)冲击我们院,被打的落荒而逃还丢下2、30多个被逮住 ...
! N$ l& \& S+ H  N2 u% I9 a5 b
您见着真的老炮啦?
发表于 2016-1-4 16: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6-1-4 15:48( Y8 Q8 [3 \' b! O! A% V' H" H" }
您见着真的老炮啦?
$ m& |. L5 K- S) _
就是帮“联动",偷东西被堵在二楼保卫处,凭两只气枪据守(但不敢开枪,怕外边用小口径步枪还击)。保卫处用灭火器进攻。几个小时后“联动”来了200来人。
9 R" \& w0 T- H7 N当时院里”红旗“'东方红”暂时放下矛盾一致对外,打开普体器材室抱出成捆的标枪、棍棒...,很快就武装了几百人。冲突开始前院里早有人从附小等旁门出去埋伏在三环路堵住对方逃路。冲突开始5分钟左右“联动”被击溃,逃跑时又被截住,在三环路上200来米的一段打成一片。差不多平均3、4个20来岁的大学生用棍棒标枪对1个拿钢丝锁的16、7岁的中学生。结果可想而知,到处是抱头跪地哭嚎求饶的,血流满地。& t- ?$ V1 o5 K: D
最后那帮人被逮住不少,早先被堵住那几个也被泡沫灭火器喷成雪人了。1 _2 C* J. `1 f3 R7 J
传出话他们要报复,要血洗,等了2年多也没来,再后我们搬张家口了。
发表于 2016-1-4 17: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16-1-4 16:42
) _7 H' c& g% U' P4 R- F; g+ h就是帮“联动",偷东西被堵在二楼保卫处,凭两只气枪据守(但不敢开枪,怕外边用小口径步枪还击)。保卫处 ...
  u" w% k0 P7 Y2 y
真弄不明白,谁和谁是一头儿的?穿军装抡钢丝锁的是什么背景,联动是原来那赫赫有名的西城联动吗?因为当下老炮是热门儿,只知道军干子弟和社会贫民子弟两边对阵这一点儿。
发表于 2016-1-4 17: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钩鱼 于 2016-1-4 19:42 编辑
% K" D& R; m9 O# R2 F! S( _, j5 M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6-1-4 17:02" z/ t6 f( H$ N: w
真弄不明白,谁和谁是一头儿的?穿军装抡钢丝锁的是什么背景,联动是原来那赫赫有名的西城联动吗?因为 ...

! X0 ]6 K2 e- T- O穿军装骑锰钢抡钢丝锁的就是“联动”,是东纠、西纠、海纠为主的,大多是军干子弟。
. J4 f+ M) y5 R) o" r! c. G9 T  f“联动”都是中学生,那时文革已经转由大学生为主,“联动”只剩下打打砸砸,没3、2月就被取缔了。联动对阵的是中央文革,怎么和贫民子弟开打了?按联动的章程工农子弟是他们的三梯队呀。
0 [, o8 d. \' C3 a- R2 w( m7 y  P4 V我是没听说“社会贫民子弟”有过什么组织,下乡劳动时听说过“小西天”“九龙一凤”流氓故事。
  b5 |* M& s8 \: M1 S
" ^6 b. F0 ^  c; O# o( j

点评

谢谢您:基本上明白了。  发表于 2016-1-4 20:17
发表于 2016-1-4 18: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16-1-4 16:42
7 w' k* q# l6 |9 k% _就是帮“联动",偷东西被堵在二楼保卫处,凭两只气枪据守(但不敢开枪,怕外边用小口径步枪还击)。保卫处 ...
9 w, R1 R/ i& H6 w
三环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16-1-4 18: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题:《老炮儿》别拿茬架当文化
3 K: e4 P/ {9 o/ d0 \$ ]0 H& N/ r7 }+ f; o
4 y5 X; T) |* ~! A' u+ m1 M- `$ ]) g8 F3 l' z
    “茬架”并非北京特产,说白了就是打群架,整个80年代就是青少年打群架的年代,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并不算什么光彩的回忆。只有北京因“二代”云集,有些混混后来成了大腕,于是血色阳光也变得灿烂,不堪回首的青春也被美化,打群架竟然也成了一种文化。
  `: q, s# s+ k
/ v& A2 A4 u% i, t# d2 B3 p( w# W    于是《老炮儿》应运而生,把一帮四五十岁的老男孩看得热血沸腾,有俩中年哥们甚至电影没散场就在影厅里干了一架,起因是前排站起来太早挡了丫感动的视线(亲眼所见)。
2 y; J" w  k) Q# q5 e
7 @; J3 F  o: b! x1 h5 R* M! m* P    这股小戾气的污染可见一斑。' ?9 Y1 @" X  @  V, w( j9 t
+ M. o6 i" ~$ q
    即便在板儿砖横飞的80年代,热衷于茬架的也并非同龄人主流,基本上都是些混混,已经辍学的社会青年,和即将辍学的差等生,在旺盛荷尔蒙的推动下胡作非为,混到30岁前后基本也就偃旗息鼓,该干嘛干嘛去了,极少数坚持往下混的,最后基本混进牢房。3 e9 e, R' f% T' Y
8 q% V" B  C: w8 n6 Z% A( A$ K. Q
    很多茬架的理由都是小事引起,譬如谁看了谁一眼之类,当场撕逼各有胜负,然后一方不服,或是两方都不服,于是事态升级,互道“草你妈你等着”,一场扩大规模的茬架就此约起。
: `6 t; [2 S, k& Y2 G
! C5 e% I/ `) F    茬架说白了就是自己打不过,找朋友收拾你,或者老子吃了亏,找哥们出气,最后真茬起来的时候,拼的就是人多、拳头狠、武器凶猛,偶尔就会闹出人命。大家别太想象一字排开、有序出招、老大单挑之类情节,现实中连黑帮片都不如,就是一通乱打,最后招来公安一哄而散。
- Z( R& R4 a, W$ w0 z3 `$ A' j) j0 N. r' S; u0 L
    当然会涌现出少数的大哥级人物,首先是要善打,身上有疤,还要重哥们义气能罩小弟,如果还能懂点原则,偶尔不战屈人之兵,就属于电影中的“老炮儿”级人物了。除此之外,则基本都为乌合之众,在大哥身边嚣张不已,一旦落单挨收拾哭爹喊娘叫爷爷的都有。; H& s* \+ i. z" i9 U+ U( X

  T* ]: V3 P# }9 t    老炮儿风光的年代,身边当然不缺女人,也怪那时候都穷,女孩除了崇拜暴力之外还没太多机会拜金,老炮儿的时代过去之后,也大都作鸟兽散,像大妞许晴这样坚守到今天的,也跟老炮儿一样成为历史遗产,电影里看上去熟女风韵,现实中其实都大妈级的了。
6 }; \: u4 }) ?5 H& ]
( u$ f5 L2 A5 O8 k/ K4 ^5 F    这些人的故事不属于禁区,对电影来说,无论反映大众生活还是小众命运都算是艺术,但是如果混淆了二者界限,则成为误导。《老炮儿》如果走类型电影的路子就没问题,如果卡位大众怀旧模式,随意扩大,过度美化,用非主流来总结整个时代,就偏颇了。
% m& x* V* M# y$ C- I+ _6 ]0 a! m- u/ S8 g* H
    尤其最后那段挥着日本刀向敌人冲锋,给了一个巨长的长镜头,还配着宏大交响乐,按抗战英雄的规格渲染一个混混,有点过了。短暂的泪点之后回味起来,这不傻逼么,他要不死在半道儿还麻烦了,真要冲到对岸把人给劈了?鬼子刀快着呢,脑袋咕噜咕噜?' @+ |& G# |% M$ j4 Z' H/ p! f
* }' F9 t4 I( @  q% A) }
    成年人晓得聊作一笑,当然也不缺没改揍性的,譬如剧场里干起来那两位爷,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片子误导性明显,该划为少儿不宜的。% q( _" M( t3 f4 a, }: m/ _

# q: c* v% U2 Q6 f    茬架不是文化,过去不是,现在更不是。自“阳光灿烂”以来,有一系列电影试图截取片段进行美化,令人费解。0 f; z# c. h# `$ P7 d
3 h. Z, i7 Q  h! J8 P. K
    至于影片立足的各种“规矩”,譬如长幼有序、问路尊称、酒杯低半沿儿等等,其实不是老炮儿的规矩,普通老百姓都讲究,而且规矩更多,相反老炮儿当年才是目无长幼颠覆规矩的一群,可别瞎移植,把这点优良传承给记在老炮儿身上。* g2 _) c4 X5 F" h. l: z. {: r
& J* w( h% T2 A. p( L" a" d
    除了要求小偷寄还身份证,算是当年控制黑道遗留下来的行规,至于儿子被绑票死活不报警,则已经成为要命的奇葩,别的胡说八道也就算了,这个可万万不能学。
! I+ A  D* q) e: y, Y: Z4 t; @8 L( R' b
    纸上建筑 出品
# p/ [6 c) s  g3 c/ I/ H; P4 \8 Q% I( s! G" \  o) v
    2016年1月4日' [, Z4 z: p# h" l, U
发表于 2016-1-4 18: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6-1-4 20:16 编辑 ( ]  E: I) M! _% q# O
+ d5 V9 t, f$ Q2 J' i& v
  @ 钓鱼微友 :谢谢!基本上可以捋顺了
发表于 2016-1-4 18: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6-1-4 18:09
9 X3 Z8 h0 H+ @# I7 C三环是怎么回事?
1 V9 F. N7 K& y  p1 W% \
那场打斗的地点在三环路上。我在黑星处(当时是4层楼)楼顶观战。' f9 b( ~" A: Q8 j2 T8 R
VH9OWL3LAJN4)EHUB1sJU.jpg 8 Z# u5 z4 I6 D$ o" M7 x
发表于 2016-1-4 19:0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16-1-4 18:26
7 f7 T, N' t# R! }0 Z那场打斗的地点在三环路上。我在黑星处(当时是4层楼)楼顶观战。
2 |# X3 r. z+ ?5 M& a
北京吗?那会儿没三环路啊

点评

有了,1961年就修这一段了。  发表于 2016-1-4 19:21
发表于 2016-1-4 19: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胡同 发表于 2016-1-4 19:01' O- W4 [. k5 m
北京吗?那会儿没三环路啊
4 G" ?" y# w) k3 s: Z$ e
61年这段路铺柏油,其实更早就有“三环路”了,我们院57年从市中心搬到这儿时就有,是砂石路。是“三段环路”没围成圈。大家把“三段环路”叫“三环路”,不是第三圈环路的意思。拆城墙修的那圈跟着“三环路”叫“二环路”,一环还没人敢拆呢?
发表于 2016-1-4 19:5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16-1-4 19:345 y( p: |! j3 ?5 N+ v" x- L
61年这段路铺柏油,其实更早就有“三环路”了,我们院57年从市中心搬到这儿时就有,是砂石路。是“三段环 ...

1 N9 c3 g' v& x; C  w( t- z哦哦哦
发表于 2016-1-4 21: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6-1-4 18:10" `! i* ^2 l. E
原题:《老炮儿》别拿茬架当文化
- h4 j3 t) w8 U4 I
没人说茬架是北京特产,也没人说茬架是文化,这位写这东西出于几个原因,一个是看不得北京人舒坦,你们高兴我就难受。第二是骨子里的自卑,总觉得里边是在编排王德彪,客观的说这个电影也确实隐喻了一些东西。第三用现在网络语言讲就是要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 Q2 h" h8 U6 `4 Y& ~! c
3 n: E' E+ {/ {$ n, P就好像去听完人家墙根儿,然后跑革委会去举报说人家耍流氓。
/ Z! v7 Y' R(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31 03:42 , Processed in 1.19171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