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0660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7-18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眼袋斜街 于 2016-2-9 19:13 编辑 ( Q! R; j5 o, g" \
/ Y" V$ `# U3 ~9 r1 p
大年初一,累了打个盹,醒来,电视机还开着。电视里,姜昆和他的搭档在说关于上网的相声。相声里,姜昆把英文download(下载)念成“裆漏”,把“下载”念成“下崽儿”,赚些廉价笑声。
& h, i6 R3 Z. i. }6 d! \1 ?; N5 y9 q- }$ u* b. f, e. _; [' t$ X
我和姜昆有过两次交流,第一次交流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温哥华一中餐馆的饭桌上。姜昆访问加拿大,温哥华有人宴请姜昆,我是受邀客人之一,另一客人是会打快板北京话说得比我好的原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一等秘书Jan Wall,汉名“王健”。记不得我为何受邀。那次交流,姜昆与我只是握握手,寒暄一下。第二次与姜昆交流是在1998年,是间接的。那一年,姜昆刚开了相声网,我在海外刚巧看到,就进入了网站,听了几段相声。网站可留言,我就随便写了一段话,大意是说,大陆相声段子多是无聊,这与相声作者和演员无关,而与当局的审查有关。姜昆相声网立即予以礼貌的答复,大意是说谢谢来自加拿大朋友的意见,但没发出我写的那段话。那时中国网民不是很多,网络信息虽有过滤,但漏洞较多,网民上网时无意中会获得一些漏网之鱼。那时网络过滤主要依赖网站管理者的自我审查。5 c0 i, D9 p! @( s ?
$ m! ?" W& K' B, u' s自那以后,大陆一直在不断筑信息过滤墙,这工程的工头曾是我的同事,去年进了班房。在我的同事的监工下,网络过滤墙慢慢建了起来,网民活动和视线被逐渐限制在墙内。这工程官称“金盾工程”,英译名Great Fire Wall,简称GFW。中国万里长城英译名是Great Wall,中间加了个“火”字,就变成了“金盾工程”。网民称“防火长城” 或“防火墙”。
6 x" n6 @! L! C* N" \% l( {6 }+ r& S' p( V% j; ?
中国古时筑墙是为了抵御外敌,现在筑网络墙是为了抵御外部信息。城内的信息流通被审被滤。若在大陆上网看不到国外的一些信息,可以说那是GFW 的功劳。) q1 n/ w$ ]% ]+ l/ {+ c5 G! R7 @
! d+ W) b& C: a7 n4 k1 d, N Q
“墙”一词原是名词,现可作动词用。IP被封、博客账户被删可以说是“被墙了”,被捕、被禁止出境,也可说“被墙了”。中国何以强(墙)?缘有GCD。; J7 u6 M* b/ L: Z( v* m
/ y4 l( r1 c, x- F有些网民看不惯,自制了各种翻墙和挖墙的工具,然后免费在网上发送。人们用这些工具翻墙凿洞窥视墙那边。墙的维护者不断加高和加固墙体,给网民留下的缝隙越来越少。不过会打渔的,如有耐心,仍可捞到些不常见的鱼。
# L/ r" w# q2 r2 l" j# F# ~! b% i9 ~: }. _& s
目前,大多数大陆网民不会翻墙凿洞,他们知道墙内不太自由,但还能忍受,因有微信玩,可抢红包,可斗地主,可订餐买菜,可锁定小三的位置,可逛网络红灯区。: p6 H0 s, u4 k
g4 J9 o* p5 k' T5 h5 J/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