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38|回复: 28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6-6-12 18: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Didrik 拍摄的时间比较准确,为我们了解当时老北京的风貌有很真实的参考意义。
/ |7 h* k, L& w: R照片拍摄于1902年10月-11月。原注:美观实用的畜拉轿车。. T; d- t& y+ y2 J! [  M- x
图中可比较清晰的分辨出“育甯堂”,由此推断该图可能是“前门大街”。
# b/ v# g) Z% I2 j* s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c7 A5 I0 Q0 O' F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6-6-12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珍贵!
发表于 2016-6-16 09: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的确是前门大街。找到一张远景照片,不过也可以看到育宁堂的招幌。# C! g4 k* M( ]8 Q- y' K3 @
  g' S9 V3 w8 _& }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r- X2 I2 S4 Y: s

2 W& P/ z6 v4 w: k3 X0 D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8: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气定神闲 发表于 2016-6-16 09:22
7 v5 z0 S6 ?/ E4 g9 M的确是前门大街。找到一张远景照片,不过也可以看到育宁堂的招幌。

+ |: \+ W! H! X/ k& M+ F谢谢先生提供的实图佐证。' {- `- V, n  V( ~5 c" _* Q
您提供的图很有意思:
3 `' f3 k' }  U" {3 F5 X+ K1. 与一楼Didrik 的照片进行细部比较,可以推断这张明信片拍摄的店铺街景都是庚子之乱时前门大街大火后重建的“商业街”。但比Didrik 拍摄时间晚:肯定是在1902年11月之后。
9 q7 g) U& ~1 E, q1 c; ?% b2. 明信片中出现正阳门的前楼,而前门箭楼修复落架是1906年。, E6 E3 \9 I% a  s3 [7 u
3. 明信片上贴有“大清国邮政”的邮票,尽管没有实寄邮戳,但并不能否定明信片拍摄的时间在1911年大清垮台之前。
! z" ^% N6 G" P4. 庚子赔款后,北京的主要商业街进行了整顿,街面相对整洁,主要街道有巡警管查。而明信片中店铺前的“人行道”已被“私搭乱建”占据,而且使用的材料极为简陋,搭建者知道这是“零时性”的。连摊贩的遮阳棚也上了正阳桥上的“御道”。说明拍明信片照片时正是大清国正在灭亡,新政权尚未“新政”的“无政府真空时期”。7 ]7 K* |$ Y) I4 X& r# u7 o6 Y! o7 s
1 `$ @9 J- L2 i' f; E: P7 p% s, R% F" e2 y

. ~- d* N/ G! ~, P4 ^, P附一张Didrik 拍摄的一张标注为“日本军队”的照片。可以断定也是1902年10月-11月之间的前门大街。- L% U" k7 L& j! H+ B

Didrik - 日本军队 1902年10月-11月 (前门大街)

Didrik - 日本军队 1902年10月-11月 (前门大街)
( @0 a2 ~- n( u3 |
发表于 2016-6-16 23: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6-6-16 23:44 编辑
; ^4 T, _# {6 W9 Q3 y7 p$ @
5 t3 A, _0 I& @/ {% |. u  y9 V) F【商榷】$ X9 v  w! T" f+ Z' E
我个人以为  气定神闲  先生3楼(板凳)帖原图里,箭楼是老的。! S7 y# S) S" O, X
3楼帖原图拍摄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十六日大火以前。
# J  k4 O$ W3 s7 E9 V* T6 {% z' Z& \6 W
大火前的箭楼" j, [: [. ^" M! Y/ ^4 U
正阳门-箭楼          (18--年), d7 e' B8 F% u8 W% G; I7 d" l$ N, v
186.正阳门-箭楼          (18--年).jpg 0 W, D0 [6 L) p# d8 R

3 m/ S- T& I7 K三楼(板凳)帖原图--截图
; I+ ^$ A+ {2 C9 D8 @  b 186.三楼(板凳)帖原图_2.jpg ) v% q; P/ a2 z

) {0 A( s: X; _/ t7 @1906年重建的箭楼有所改变:: ]9 I% x# Q! v0 T0 W  l& A  K
一层与二层箭窗间墙,二层与三层箭窗间墙明显加厚;. U3 K3 }( y+ N  g. c
箭楼下檐以上,两侧的收分明显变小。
+ P9 Q0 f7 }' P. E正阳门-箭楼        (190-年)
. h4 p. L% {) A/ g; c; I% j 186.正阳门-箭楼        (190-年).jpg + v4 c1 p0 w6 U/ i! M: B; i
7 p/ N) b/ R0 J3 x9 M) A
  e9 e5 b* i# Z; I9 C5 u
- B" m5 ]6 B8 k8 }0 p+ W
) z8 g8 o% f' A
2 O; w( d& I2 C- i+ @% d# \; N
4 z) q" ]4 W7 u# l7 Q# f; I& D

) u3 ^( \: ]- F* i
, O/ N4 {0 y' M
/ _0 [4 o, B' y0 v) c$ o% D# a, Y( R2 e! N8 [5 H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09: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zhaohq 发表于 2016-6-16 23:15  s7 d7 B0 ^+ j( s; z) X
【商榷】
+ _) `; I+ ~9 M) ^我个人以为  气定神闲  先生3楼(板凳)帖原图里,箭楼是老的。  \$ F# a9 O# V8 t2 L; ^
3楼帖原图拍摄于光绪二十六年( ...

; M8 a/ ?& o  s# C7 r谢谢先生提出的质疑。
0 l. J0 |7 t5 A3 J: ^先生说:1906年重建的箭楼有所改变:一层与二层箭窗间墙,二层与三层箭窗间墙明显加厚,箭楼下檐以上,两侧的收分明显变小。
% b. K, M0 E" Z4 Y1 z不知这的判断是否是定论?改变处是否有更有说服力的参数?+ Q* ~8 C- e- R: h# P: z
先生跟帖中的第三张图“正阳门-箭楼 (190-年)” 图片中的实物比例已出现变形:所有的物品都显得廋而高。如将该图做 100 X 80 的高宽比例调整(箭楼1),然后再和你提供的第一张图进行叠加淡化对比(箭楼 2),排除因机位的角度和高低出现的显现差别外,很难找到明显的差异。我并不否定你提出的观点,只是缺乏说服力。

6 d0 [. q! u7 o: i7 h. i不过,第一张图中让我看到了久久寻找的一道“门”,在多位洋人写的回忆录中提到“乞丐桥中间御道上有一道门,平日禁止车马人员出入”。我疑图中的显示的可能就是那道“门”(箭楼 3)% T# a3 {+ F8 K; e. `6 ^/ G
* ^1 O& W9 N0 q" n  S
; K2 Y$ {) M. S: {1 `
箭楼 1 : 在原图基础上做了 100 X80 的处理。
4 E+ N$ X0 U; S3 ]8 I% y- D5 m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9 J; y  W" `( w0 D3 z& Q0 o( M箭楼 2  两图叠加处理图
3 ~: |+ U. Z% l. I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 i$ b& v( p; u& Z箭楼 3 zhaohq 提供第一图中局部:正阳桥中路桥头的“门”
: \0 _$ J( E2 a* b, f% W7 U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h, F  {8 j# M

' Z. `7 Q% N+ C. g, g7 ~* h8 e, x) J
发表于 2016-6-17 10: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6-6-17 10:26 编辑
( T0 _2 N% F  y: c8 |& u: E; `9 T& @# O7 i
再贴两图做比对:2 g  M% ~  g+ ?2 K" K% j+ j

- B  ~! h) i( w6 }% J133.正阳桥-01           (1880年)
, c; z. Y, S$ k9 [7 B) q1 T 133.正阳桥-01           (1880年).jpg
! \' i2 y5 p- c, w
* S  s$ g2 q  T, _2 @( Y: N4 S2 ~137.正阳桥-05           (1915年) 137.正阳桥-05           (1915年).jpg + O' p2 V* l2 n2 o4 {1 A* ]7 s( e  Q

) i- C: A( D( @  ^3 I1 M: y: Z# Q. n% Q  }0 r  d2 M# {

' O+ r$ U# V0 A( M
发表于 2016-6-17 11: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6-6-17 11:54 编辑 ' o  X- j$ V6 ]0 v' V$ y/ E) Q3 z

4 n  s+ f0 F. G. \) o" X【继续探讨】7 c  \4 M) H" L; i' [
在  气定神闲  先生3楼(板凳)帖原图里,可以看到一处临街店铺前牌楼的一组冲天柱(红圈位置)。* a+ i  G5 o0 j# V
% t) J& W- H5 H
186.三楼(板凳)帖原图_3
7 G5 k1 d6 W, @2 o; ]! m* V- q6 B 186.三楼(板凳)帖原图_3.jpg
5 e2 F. a) G+ _7 v& B. ?7 P
5 z! T: L8 X+ l. ?) I) q& e
; M# }7 @" ^2 @( O“一处临街店铺前牌楼”的位置在五牌楼东端,东北方向。
: v. ?5 S/ [: q, W% d店铺即瑞增祥改建前的早期建筑。
, o: b7 i8 O+ ]# U0 T4 W2 v
9 I4 n3 `; |# m这一组冲天柱的最后影像见于1903年的老照片。  o1 m9 x9 l. p3 N- S
1908年瑞增祥在该店铺基址处建了前门大街东侧的新店,该区域再没有见到相类似的冲天柱(组)。/ I- k$ C% `. _" Z

: ]7 N. t7 K5 t* U- I/ v7 M113.正阳桥牌楼-05     (1903—05年)
' c2 B7 z/ O4 Z: v  U 113.正阳桥牌楼-05     (1903—05年).jpg + ~( {  B1 u8 ]* Z! o

) ^8 `. D; z8 h9 ?7 K7 E: o1 @' [3 d. {
! ~& }' @5 t6 U: j! e  `! v
$ n$ P+ ^2 P2 S9 P
北向南拍摄的:
/ m% u# ?2 ]( [3 k% u% z, [; W1 b+ l" K/ O1 s2 j9 `) c
125.正阳桥牌楼-17     (1901年议和后)
: u6 H/ y- V5 f' b 125.正阳桥牌楼-17     (1901年议和后).jpg
$ e. m1 O/ |& n; L( B
! _) n$ ?8 M$ o' ~! q126.正阳桥牌楼-18     (1900年议和后)
. k" U" Q' q* L5 E- b/ g- F8 s 126.正阳桥牌楼-18     (1900年议和后).jpg * P1 r- ~' c! ]$ h0 D: {% D

) Y9 t( {2 k% I127.正阳桥牌楼-19     (1903年)
3 P4 K0 ?  F5 H: b9 q0 t' | 127.正阳桥牌楼-19     (1903年).jpg ! D6 p0 z: r" ]9 U# y2 D

& @+ S- L3 A4 ~; g- x# f2 l128.正阳桥牌楼-20     (1907年?)
! N) z  T( {6 f 128.正阳桥牌楼-20     (1907年?).jpg
. ^9 a: L0 k% z: C7 M+ u- ~, @$ b9 N5 X2 i& P

2 b' g3 z# C% F2 l$ z2 ]* E) E9 y1 @9 N7 Q1 N4 G- X% S

* s, d, M' `0 `5 [" w) S7 {, H参阅:2 d, w2 Y: D5 M& y6 F. u5 K$ ^/ _

' r2 U+ c3 r: \$ E5 K, l《老北京“八大祥”中的“瑞增祥”》   作者:   枫影斜渡( V* T, E9 U6 m) C1 R7 D
, D' E3 t. Q% X% |8 `. u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5b4f80101959v.html# M; F$ c8 |+ Z* m3 B7 ?0 u
  m4 E% l! O2 G# M2 a
5 V  h) l" B, n/ g6 M( [

7 V8 b: e6 L- Y2 Z7 j( Q
8 B/ t* R2 t, m' w$ Q( I& w6 I' _5 E9 F/ A( n5 r
1 m' w6 P  o1 @* U& P& u9 K

# u# K; _' Y/ Z$ p6 G8 E" F. Z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15: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zhaohq 发表于 2016-6-17 11:283 U- O' ?$ H4 Q! Y7 e( V" n
【继续探讨】5 I2 i1 @( Y: J+ n0 ?" |
在  气定神闲  先生3楼(板凳)帖原图里,可以看到一处临街店铺前牌楼的一组冲天柱(红圈位 ...
/ \; A6 h5 f8 _8 ~! i. S( R
谢谢ZHAOHQ先生提供了大量的照片论证庚子之乱前后正阳门箭楼的变化。
我们还是回到讨论这个问题的原点:
“气定神闲”先生在三楼提供了一张明信片来证明一楼照片中的“育甯堂中药店”。
我回帖说:比较明信片和一楼照片中的“育甯堂”和周边建筑(的“檐簾”,“阳棚”,“灯笼风火墙”等)有很多相似点,提出“明信片拍摄的店铺街景都是庚子之乱时前门大街大火后重建的商业街”,比较的重点是和“育甯堂”有关的符号。由于1900年前门大街遭遇大火,“育甯堂”难逃此厄运。重建后的“育甯堂”很难保持原样。如果要想证明明信片中的“育甯堂”是大火前的,需要有另一张可确定为大火前拍摄的,并能确认是“育甯堂”的老照片才有说服力。至于“冲天柱”或其它门脸的变化在1900年至1911年之间的前门大街有太多的变数,不能作为主要依据。

! R: ]8 H" ^7 \6 b+ k$ p
发表于 2016-6-17 17: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6-6-17 17:56 编辑 ( m: M- a5 v: D  ]
1 W; `2 {* O) ~2 e- q7 l
【探讨】
- s/ Y; T" p. E" W* H
/ i' K$ B& C! {8 P, A6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
( t" \: z! {- T& D) @. q2 G$ o% C$ ^
6 R' t( ^/ m% c/ f$ N7 \假定三楼帖明信片里的箭楼是老的(大火前的),那么明信片中的“育甯堂”就是大火前的。7 ?' H0 ?/ }. ~9 u0 w% k% c2 c
我想,证明 “三楼帖明信片里的箭楼是老的(大火前的)” 应该稍容易一些。
; [- l6 P" ^3 r0 A( h# a! o% M6 _
0 P2 h4 k6 P# [6 j0 d% \* S; \' E: Q& Y- }( G
【另】
. y' U, g9 x; ^8 B据说当年大火的重灾区是路西,居于路东的“育甯堂”也许损毁不大,或者侥幸逃过一劫。
- {! w" n! W1 Y; A: v我对前门大街老照片搜集很少,附一张疑似“两宫回銮”时期的照片。
  v" V2 U- b! r5 ~% d$ G% P- P5 b( Z/ b& ~( s0 {3 I7 ?) U
004.前门大街            《两宫回銮的照片》. P& T3 {! }& B% y9 G$ F  P1 V7 z
004.前门大街            《两宫回銮的照片》.jpg
6 u+ |# {2 a0 N& G5 G0 o1 b# ~7 N7 E/ {9 ?# u

2 N# U* d" i) i4 h, X4 @/ n& Q
发表于 2016-6-17 23: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请允许学生插一句嘴。根据以往看到的一些史料和粗浅研究,本人判断庚子之乱大火主要是在前门大街路西,而路东的店铺(包括育宁堂)基本上没有受到火灾的影响。但路东的一些店铺也在恢复时期做了局部修正甚至重建。比如说,位于育宁堂身后的肉市胡同的全聚德就是在此时建成了二层小楼。
发表于 2016-6-18 05: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6-6-18 05:35 编辑
' Y1 X+ f1 g6 x* ?/ p; D8 x8 Y% ^. Q" V4 b/ K6 H$ P
【还是探讨】1 K" G* I" z' ^4 ?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
- p: e4 T  [9 Y( ^9 [: q
, d: e4 H# E1 C9 D假定三楼帖明信片里的箭楼是老的(大火前的),那么明信片中的“育甯堂”就是大火前的。
* P  f' g$ u9 m! S6 p: D我想,证明 “三楼帖明信片里的箭楼是老的(大火前的)” 应该稍容易一些。
& [3 E  K/ G0 u3 G3 C7 L$ e* c8 a% R( k- F

5 C$ N( @# u" Y' q我在5楼回帖里谈到8 n! v9 ]/ k6 X; h# ~. a
1906年重建的箭楼有所改变:1 O* [# b+ w. H) F
一层与二层箭窗间墙,二层与三层箭窗间墙明显加厚;
8 O% G! t5 m# A6 ^# w; X箭楼下檐以上,两侧的收分明显变小。; r6 W/ p/ \+ t4 B5 N5 {. b
6 m; A) u5 T$ j9 U
也许用语不专业,我画图示意一下。
6 Z- J" j! N2 @2 Z. y2 g这是在建中的箭楼(1903—1906年)6 I8 i4 {* C  ~+ ~6 k
绿色区域是箭窗层间的间墙;
/ p- j+ x* |5 U, U$ M  z蓝色区域是箭楼下檐以上,两侧向内的收分。7 I$ c4 u3 I+ u% C# R, C8 ?2 U
( `' }' q& M. h  R) B
182.正阳门-箭楼        (190-年)_2.jpg 5 i# k8 l* C" b( m3 ]& u

* j5 S; ?7 j) ~& ?* _: M9 n2 @5 g( \& {5 O5 A  A, H) R  k
, O; f3 {3 o$ e% V' h
【图片比对】
- Q" O: v. f& s+ Q6 A将三楼帖原图里的箭楼进行比对
4 y6 Z8 a8 y$ u( G' Q
8 ]+ l! f6 R4 ]6 R大火前的. P9 S) w7 I6 \% w. }# a* K: F
正阳门-箭楼          (18--年)
" s& J6 w7 W4 t/ ` 181.正阳门-箭楼          (18--年).jpg ' B4 O/ y. A" M/ i* k; r" b
三楼帖原图里的箭楼; @4 |: {8 s' J6 ^
183.三楼帖里的箭楼.jpg ' A0 a0 z+ g8 ?* @

, b3 U$ E1 G% Q( T  G重建中的
0 H1 N- i4 w2 g# ^1 Z4 K正阳门-箭楼        (190-年)
4 {5 `' t  X8 ~2 E; z 182.正阳门-箭楼        (190-年).jpg   M/ |2 G$ ~% d1 M9 A: I* F

% k5 `$ {( _+ w0 W4 e8 L+ e3 O9 J5 }. {3 x1 {

. q0 b. ?$ B4 h3 C/ B- c  `- Z【附】
0 M# T* o0 [, Z$ {5 o又找到一张不清晰的前门大街照,只看箭楼应该是大火前的。- f/ G: R+ i; S
165.正阳门-箭楼          (1900年)# X! l+ k- V6 w, m9 V! ]' F
165.正阳门-箭楼          (1900年).jpg
$ Q0 }9 m4 p# H9 T" m1 m1 {" J) ~
9 R+ @- z" ^* N, c  H  n- S
; t5 w; a  a" {1 u8 G' W# q
/ J* S& z5 J' e1 Y) W$ G! }
& a4 Q: r* J- i& G# O( R% x1 b+ h/ V- [
0 c8 C% y* w0 O
发表于 2016-6-18 05: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6-6-18 07:20 编辑
! C- l2 V4 y% ]
8 ~8 p" n1 L2 S5 d, n- ~7 Y; R【另】
* F/ T# Q9 z  R据说当年大火的重灾区是路西,居于路东的“育甯堂”也许损毁不大,或者侥幸逃过一劫。
- `, y5 h" D4 p6 O: U# Y
) a  n+ u# d, m- L1 y3 k 001wSoZ7zy6HQ6XO2yC4a&690.jpg ; P7 X) g) J$ `: N
) _" q7 G) m8 I6 }% A
1.jpg 4 A( c' U5 `# H0 C, o, S( F$ A; t) m6 }
* W# ~8 M9 ]3 s8 O. e; C0 |

4 h& G/ j% C& Z0 o/ }7 v! ]# z; e$ _- i  b  d7 O, G; Z% `/ r
发表于 2016-6-18 17: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回看【板凳】楼“气定神闲”老师贴出的明信片照片,与我最初判断一样,拍摄时间应该是庚子事变大火前。理由是道路两旁摊棚私搭乱建严重、未见人力车。1902年前门大街“日本军队”照片右侧正好可以看出清理私搭乱建的摊棚后“拓宽”的前门大街。
发表于 2016-6-18 18: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本帖最后由 气定神闲 于 2016-6-18 18:21 编辑 3 Q3 H1 r4 w) C. h* k& Z6 ?7 o
zhaohq 发表于 2016-6-18 05:54
7 X3 E5 x' x$ R( ~【另】
- v7 D% P8 z6 ?. v据说当年大火的重灾区是路西,居于路东的“育甯堂”也许损毁不大,或者侥幸逃过一劫。
9 A% }' z$ E. q" w' M
我个人认为我三楼帖的图,是庚子年前的前门大街。1 u$ s; ]% L2 U0 i6 D  m  }

* t+ ~0 s" Z( A山本讃七郎的《北京名胜》是1906年整理出版的明信片式画册。前四张图都是与正阳门有关的图:前门大街,正阳桥,正阳门城楼,前门东车站。后三张根据场景判断,毫无疑问是庚子年后(在此就不贴出了),而且图册中几乎都是庚子年后拍摄的场景。所以我当时个人第一判定就是第一张前门大街也是庚子年后大约1905年左右拍摄的。见下图:7 K/ v% ~" _  P7 X, U  D
8 b3 o- ?+ Z/ ?: p1 M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q. }9 g9 |! |) x. ?4 F% v- H8 l7 f/ N) x
此图的场景与三楼场景比较接近,为此我曾经与“陶然野佬”先生商榷,因为他判定山本讃七郎这张图是庚子年前,1890年代拍摄的。; x. |; r2 u9 C/ r" a" `

( u- ~  r, r* E9 d理由是“山本的《北京名胜》是1906年出版的,照片应是1906之前的。前门箭楼1900年烧毁,1906年才重建完成,街西门面自大栅栏以北全毀,恢复后与庚子前的风格已有变。图中街景明显是庚子前的旧样,山本是1890年代就来北京拍照。故此判断此幅拍摄于1890年代”
5 M; H. H( z0 C) \( C0 {4 Q
, G( h" v/ n9 i; t1 O这个理由我认为有道理但并不充分,因此回复:“虽说正阳门是1906年竣工,但1905年前箭楼就已基本完工。您收录的另一张“1904,正陽橋牌樓和箭樓,前門大街”说明这点。且山本的《北京名胜》前四张都是正阳门周边图,第一张是此图,其它都是庚子后的场景,此图他用以前拍摄的老图的可能性较小,还是高度怀疑此图也是庚子后的,大概是1905年左右拍摄。”
2 \8 O( [; B% d9 U9 S# r' b& _  p
) F% K6 Y  V5 K! K0 L' v但是后来,经过反复对比庚子年前后的正阳门箭楼的图片,认为:判定正阳门箭楼或正阳门大街(出现正阳门箭楼的)的年代标准,在诸多因素中,还是依据正阳门箭楼上“箭窗的高度”与“箭窗间距”的关系最为客观! ,# w. ^* F- @% D6 i/ \
$ @' X# o9 ?/ y8 R
如下两图分别是庚子年前后的正阳门箭楼的放大图。十分明显的看到庚子年前“箭窗的高度”与“箭窗间距”基本一致,而庚子年后“箭窗的高度”远小于“箭窗间距”。! m. v; \3 |: l5 t( m1 B2 r

7 H1 {# y: H' V! ~0 q" u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b7 x: W7 ^9 L! H) ?
  E# g' p. l& l( G( n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d% ?2 x2 C4 e: j' o# ^6 }
0 Y% [5 Y- t# p$ S' J我三楼帖的图和是山本讃七郎的《北京名胜》第一张前门大街,如下:
0 e( K3 p8 _7 [$ b, X/ E6 {+ Y! n, q+ S* t; K5 S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g$ [! z: y# Y; P  ?
8 M3 Z, X$ `* i' ^4 i3 `+ Z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K- G" L$ L' J3 s& N* X7 N
  Q; l' y0 h# i  B因此,我三楼帖的图和是山本讃七郎的《北京名胜》第一张前门大街都应该是庚子年前的。; u, w. W5 ]( J% m. I4 u
# Z; ]8 i: i8 V. ^
发表于 2016-6-18 22: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想请教各位老师:1906年竣工后的正阳门箭楼总高度比原箭楼增高了,还是基本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23: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zhaohq 发表于 2016-6-18 05:54
1 G+ M! j% H3 q6 b& }【另】
) v  a5 E7 J% _7 h& @" y据说当年大火的重灾区是路西,居于路东的“育甯堂”也许损毁不大,或者侥幸逃过一劫。

" U" \5 n) j: ^
非常感谢先生提供实照证据。
先生在10楼,12楼和13楼的照片证明庚子之乱时前门大街东侧铺面劫火余生。
13楼拍摄前门大街焚烧后的西区,拍摄机位在东区某建筑的屋顶。
10楼图“两宫回銮的前门大街”,可见路西有正在新建的“建筑”和“脚手架”,13楼照片中图右的店幌,在10楼和12楼图中可找到对应的建筑。可惜这两张图中都没有把“育宁堂”纳入图中(“育宁堂”的位置在图中更靠南一些的位置)
到目前为止,在提供的照片中只有“气定神闲”先生提到的”山本讃七郎的《北京名胜》前门一图中可见到图右红框内“育宁堂”的店幌子。这张图更具有庚子之乱后前门大街的特点。注意图左上方方框内建筑:可能是正在新建“西洋建筑”。和不远处立放的搭建架手架的“毛竹”。
三楼带有中文毛笔字那种风格的明信片多为庚子之乱前,并有多张同类明信片佐证。
近年来我一直关注老北京店铺的变化,其中“中药店”是我重点关注的内容。
早年去江西婺源查访到昔日收集制作“墨”原材料“松烟”的“熏房”和制墨老技工,从那里得知他们生产的上等“烟粉”是生产“药墨”的材料。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药墨”。(以前只知道写字的墨可以治病)。后经查阅得知:药墨和云南白药,片仔癀称为中华三大奇药之首。主治消炎解毒,活血止痛,凉血止血,消肿软坚,防腐收敛。民间曾有“黄金易得,药墨难求之说。
前些日,我无意中看到一则拍卖广告:“育宁堂”光绪丁酉年生产的“八宝五胆药墨”。
光绪丁酉年为1897年,从宣统年京师药行商会一览表得知育宁堂位于前门大街,到底位于街东还是街西不得而知,加之1900年庚子之乱时前门大街的路西区域焚毁,路东虽未烧毁,但是也被洗劫,但“宣统年”时,育宁堂仍在前门大街。我相信在老照片中一定能找到“育宁堂”的身影。Didrik 的照片不仅显示了“育宁堂”,而且显示了位置。说明1902年育宁堂在前门大街的东侧,处在未被焚毁的区域。1900年前育宁堂应该还在那里,我需要寻找照片证据。
三楼”气定神闲”提供的明信片让我眼前一亮:莫非就是我苦苦寻找的1900年前的“育宁堂”,育宁堂劫火余生,那幅简约的铺幌“育宁堂遵古炮制诸门, 育宁堂发兑川广云贵”,却生产如此名贵的“药墨”。由于该图是明信片,清晰度差一点,我期待在讨论中能出现“新发现”,希望能找到1900年前清楚表现“育宁堂”的老照片。
再次感谢各位积极参与讨论。

% x. n0 G  T- j8 x$ E- }
附拍卖“育宁堂生产药墨”的实物照片: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U& F- b) }' M; f; P# F
发表于 2016-6-19 0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凑个热闹,发一张1930年代“北平育宁堂”药罐。

点评

谢谢先生提供的这个信息。 先生上传的“药罐”很有意思。它是装“膏”的罐。这种膏是治疗毒疮烂痈的外敷药,和上面提到的“药墨”都是治疗同类的疾患,它可能在说明“育宁堂”的药铺的特点。  发表于 2016-6-19 13:17
谢谢先生提供的这个信息。 先生上传的“药罐”很有意思。它是装“膏”的罐。这种膏是治疗毒疮烂痈的外敷药,和上面提到的“药墨”都是治疗同类的疾患,它可能在说明“育宁堂”的药铺的特点。  发表于 2016-6-19 13:16
谢谢先生提供的这个信息。 先生上传的“药罐”很有意思。它是装“膏”的罐。这种膏是治疗毒疮烂痈的外敷药,和上面提到的“药墨”都是治疗同类的疾患,它可能在说明“育宁堂”的药铺的特点。  发表于 2016-6-19 13:16
发表于 2016-6-19 13: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燕山畅情 发表于 2016-6-19 09:09$ q& s! j& }# o9 a' f
我也来凑个热闹,发一张1930年代“北平育宁堂”药罐。

* E! t+ @! s4 H) e/ c3 R0 I/ N谢谢您指教!
发表于 2016-6-20 04: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6-6-20 05:16 编辑 5 B7 g% l9 \5 m6 e( u  u
$ t; C/ ?- v6 V( k
枫影斜渡  先生在17楼回帖里谈到:
! p- W) Y' F. U/ Q4 v2 `" D  B  o1 q7 X  i/ b& e  w/ X7 V
......13楼照片中图右的店幌,在10楼和12楼图中可找到对应的建筑。可惜这两张图中都没有把“育宁堂”纳入图中(“育宁堂”的位置在图中更靠南一些的位置)......
( L* a; T+ F8 f' \! i7 s% r6 z) A- j; G$ Q+ M: ]: M, J# S
' m1 j* c1 q  `' J, Z6 o6 ~
【回复】$ b2 {9 S! K) o  U

% Q3 [5 r2 g" K/ r" r+ S我又找到一张稍清晰的,前门箭楼上还搭着彩牌楼。9 u3 |, i/ @; f
仔细比对,10楼和12楼图里,“育宁堂”均在镜内。
2 b$ o8 Y5 H& {# r0 S6 ^- z! p, Z6 c
7 D& k. c2 S+ B7 e8 o
  F2 m3 v9 Z$ ~7 N- t回銮?祭天归来?  (190-年)/ H0 }; ^- Z) r9 S
004.回銮?祭天归来?  (190-年).jpg % u! [9 P. R. z( `8 Q# D
& u. ]' Y3 d5 }3 V" l
10楼图            前门大街            《两宫回銮的照片》9 T6 S- V' {$ q- V
004.前门大街            《两宫回銮的照片》.jpg
8 O' r  ^8 G2 j# E6 o; R7 L2 _8 M+ q0 c4 `
12楼第5图     正阳门-箭楼          (1900年)
" o$ Y6 F6 W+ ^; Q/ T$ K 165.正阳门-箭楼          (1900年).jpg ' k, A+ z- L* S- v
) h2 C  Q6 N' X9 ^
' s. @1 S4 I7 e$ C! \

3 Z+ T' O6 l3 [% ^, F【求教】
8 Y. S) u6 b* O" l: p7 H) t8 k“育宁堂”在鲜鱼口北侧?* |+ A2 @/ q: ~* a. a

2 J! }% E; B* r$ y% D7 o: u  ?3 p) `# `" Q- \. G! r0 p
- ^0 U% T. Q- N! ?3 m: I

. c9 _: r: [; M6 K; r+ B
发表于 2016-6-20 14: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老师:本人根据老照片目测(用人的高度为以一单位距离,来估测五牌楼到育宁堂的距离)及现在从五牌楼到鲜鱼口的距离,可以断定育宁堂在鲜鱼口北侧(而且还有一小段距离)。
发表于 2016-6-20 15: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老师:因为一楼原图可见“泰昌号”,所以我贴出几年前我在一次展览中翻拍的此图。右侧可见“育宁堂”南临的“泰昌号”(绸缎洋货庄),看不到鲜鱼口胡同口。因此也可断定:育宁堂在鲜鱼口迤北。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9: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谢谢先生再次提出证据。
我们首先看一张前门大街庚子之乱街西焚烧后的照片(图1),照片是在路东某建筑屋顶上拍摄。照片的右侧可见三个重要标识:1. 店铺幌子(勉强可辨认出:号本客自);2. 满墙十字空花的风火墙(其它墙有十字空花呈菱形),3出檐成排龙头。(图2
图1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图2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在先生提供的图3 中可以找到图1中几处,我怀疑图1的照片可能就是在“育宁堂”屋顶阳台向北(或育宁堂稍北一点的建筑屋顶)拍摄。图3中图右的店幌可辨认出“徽州乾盛号本客自置各省……”(可能有误)(图4)。由于幌子下面的文字无显,无法断定是卖什么的,但可以肯定不是“中药铺”,这段文字可推想是卖绸缎布匹的,而图左可辨认出“XX 号本客自置各……”,从文字看这两个幌子是两家(“绸布店”)。
图3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4 J1 |- j8 f/ K1 R
图4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由于一楼和明信片显示“育宁堂”的店幌不完整,只能辨认出“育宁堂遵古炮制诸门
育宁堂发兑川广云贵”,从文字看显然不完整;加之“两宫回銮”照片显示不清,幌子上的文字多,所以否定“育宁堂”在图中(图05)。
图5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先生在20楼提供的照片(图6),让我们读到育宁堂“店幌”上尚未辨认出的文字(图7):
图6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图7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在一楼和明信片中我们只能辨认出:
育宁堂遵古炮制诸门
育宁堂发兑川广云贵
现在可以补充上,
育宁堂发兑川广云贵地道生熟(药材)(括弧内是按通常习惯作的推想补充,符合中药铺幌子的习惯用语)。
前联只露出半个字,疑是“应”(應)
这幅药铺幌子写得并不工整,更谈不上“合仄押韵”,所以推想起来比较困难,暂且作如下“乱填”。(准备挨砖劈)
育宁堂遵古炮制诸门应症丸散膏丹
育宁堂发兑川广云贵地道生熟药材
店幌的文字数量发生的变化,再依据其它特征。“两宫回銮”照片中红框处应该就是“育宁堂”(图5
那么本楼图3中是否有“育宁堂”,我认为此药铺不在图内,尽管有“大酒缸”一类的标识物,我经比较在育宁堂稍北和南邻都有那样的店铺。(图89
图8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图9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至于“育宁堂”是不是在鲜鱼口的西北角,我觉鲜鱼口可能还要在育宁堂靠南一些,其间还隔有多家店铺。
和先生探讨是件非常愉快的享受,再次感谢。
8 X  K& t# V2 ]( l3 J5 f2 q
发表于 2016-6-21 02: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6-6-21 03:07 编辑
! T/ F0 Q1 q" |! l
+ _/ x; ~2 n$ H( Y4 h借用  枫影斜渡  先生23楼帖图4,我们来看12楼帖第5图里疑似“育宁堂”的风火墙。
5 l$ y+ F, s5 P7 C风火墙有十字空花呈菱形,自上而下每排是5——6——7——6——5' \. M: R7 Y' F+ P' L

/ x/ J5 L9 z/ Y/ z  f* V$ s4 w23楼帖图4/ ^. F* G, L  a! `$ j# [2 k
23楼图4.png
  m3 ^- W+ e' e$ v; @
9 s. d; G& `0 D* ]& R/ R
0 g% J- v2 s7 l3 x; n' m9 z已经众人讨论可以确认的2张“育宁堂”,- D5 h6 m1 e* A
风火墙有十字空花呈菱形,自上而下每排是6——7——8——7——6
, @+ m4 [! }1 k. s/ J7 m) `% y/ A, H) x6 \
回銮?祭天归来?  (190-年), ~4 N, [" y( v% D
084.回銮?祭天归来?  (190-年)_2.jpg
6 |2 J+ {4 P- a7 j10楼帖图3 N# ?1 M& M* N, u
085._2.jpg
0 M  ~6 i( x: V/ \3 e8 U5 q+ V8 q9 U. S/ M- _3 Z' \: E) ^. K
$ N# O7 @* t, T  o4 {% V
1 A' O8 l: ?+ `9 G8 R4 H
【结果】; O' I5 J. n+ b  l2 ^& r. n, }
( f, l! E3 [1 Z5 n
12楼帖第5图内,看不到位置更南一些的“育宁堂”: o$ q4 g" n; q+ I* r7 ~' c6 `1 P

( w! R$ V8 t2 `: q, e/ K12楼帖第5图             正阳门-箭楼          (1900年)% |. {7 \/ c9 S- n
165.正阳门-箭楼          (1900年).jpg
) f* @: @, B; S) N. \
, H9 n' S( z8 c' Z
3 q# c5 y- O7 E9 P$ I# z
: o5 ~  N/ v% W5 o8 e6 B. s' i" N7 n6 s; o) h

: g! `# t" s* z5 x) g
6 ]2 s+ {5 j% P. [$ H" V2 w  S谢谢各位指教!!
2 J; C/ u6 q, R! ?+ H; t" E# E+ j! x5 l; @% U0 \2 u
! K' d. N3 F8 ^, G
- [1 S: i- P( l" e- j3 h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08: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zhaohq 发表于 2016-6-21 02:56
) t( C! T4 x$ v5 ~3 ]6 W借用  枫影斜渡  先生23楼帖图4,我们来看12楼帖第5图里疑似“育宁堂”的风火墙。
# \& z/ e4 M; C+ L风火墙有十字空花呈菱形 ...
& l5 J  H& G/ e1 d: @7 G$ \
在起初寻找前门大街街东“育宁堂中药铺”的店铺特征时,房顶的十字镂空菱形风火墙是特征之一。随着对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观察,我注意到,在1900年大火中幸免于难的大街东边的老店铺的屋顶上只要有与街平行的木花栏杆,且向大街方向突出邻居山墙的地方都有这种“镂空风火墙”,我认为这种“风火墙”在屋平台起栏杆作用,同时用来固定靠街一边的“木栏杆”。“风火墙”的作用是“隔火”。镂空就不能防火。镂空为了通风,那么屋顶的平台平日作为“晾台”。那么所谓的“镂空风火墙”其实就是晾台的砖砌镂空围栏,十字镂空墙花有菱形和长方形两种,从固定木栏的角度考虑,“菱形”因有更多的实体砌墙而更牢固。由于那里的店铺沿街铺面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凹凸进缩很突出,拍摄角度不同,有的建筑是拍摄不到的。在前门大街东边店铺中有多家店铺的屋顶都有“晾台”,不止一家晾台的两侧砖砌围栏是“菱形镂空图案”。
! {9 {6 a3 `# n+ ?我还注意到1900年修复后前门大街西边的店铺已经没有那种砖砌十字镂空围栏。
7 H* w% p" J9 r% {# I0 ?9 q$ Y& d! y下面图中的红标头是店铺屋顶有沿街木栏杆的地方,也是可能有镂空砖围墙的地方
# l1 S+ h3 e7 z; y我特地选择两个都是“菱形花围墙”的图,店铺前的店幌内容完全不同:一是“丝绸布店”,一是“育宁堂”中药店。(可参考我前面的讨论帖)。- L) }( E' N2 e: t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 x! s- ^; H5 {$ O  J) J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08: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探讨】Didrik 老北京照片系列(04):前门大街育宁堂中药店

zhaohq 发表于 2016-6-21 02:56
( v, h# F2 }9 P借用  枫影斜渡  先生23楼帖图4,我们来看12楼帖第5图里疑似“育宁堂”的风火墙。
% F1 X' u! `4 \+ T6 G风火墙有十字空花呈菱形 ...
, j0 h, P3 B% q% X( W, R8 W. {6 E
补充说明:( x# h1 D. ~+ O" ?+ T
中国传统建筑的开间进深的梁柱都是按“制式“作为建筑材料,与之配套的砖瓦都是”型砖“”型瓦“,符合配套使用。如果选择”五排花“,每排”十字花“的数量为”6 - 7- 8- 7 - 6“. 如果把第一排定位五个镂空,为保持”菱形“,要么”5-6-7-6-5“(可能围墙的长度过短);要么”5-6-7-8-7-6-5“ (可能围墙的高度过高,不像菱形,而更接近”方形“)。因此作为大清时的市井店铺,建筑要符合"营造法式",如果在那个地方建那样的菱形镂空围墙,可能会都是”6-7-8-7-6-“的排列。# I( g9 [% o" l" f# K4 ?  W6 B
: ?) p: f: @. G$ `" o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3 00:44 , Processed in 1.23184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