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384|回复: 605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9-24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前几天谈到锁贴后再续建新楼的题目时,同影曾经建议“建议以后的《航空工业学校》锁帖后再建的楼,就以我们学校的各座楼名命名,例如:航空工业学校-俄校楼、18#楼、游泳池......等等。”得到了赞同。其实细想起来,用不着等锁贴的时刻建,现在就可以建各个楼。在同影的启发下,我建起了图书阅览室。过去很爱读书,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不爱读大块头的书了,特别是小说,有了比较有名的小说,总想看改编后的电视剧,一是省得读书用时间,二是消遣娱乐都有了。但是感觉还是不一样,比如电视剧“血色浪漫”我是先看电视剧,后感觉不过瘾,又去找原著看,结果还是觉得小说好。电视剧没有把小说里的一些东西表现出来。对作者都梁也喜欢了,跟着就读他的另一部小说“亮剑”,觉得棒极了。心里想这要是拍成电视剧一定看起来过瘾。没想到还真拍成了电视剧,但是仅拍了半部,后半部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拍。

* P, O/ z8 s9 q+ a$ P

在学校读书期间,时间很紧,但是我还是到图书室读了一些闲书。主要是小说。苏联小说比较多,四卷“静静的顿河”、三卷“苦难的历程”、“恰巴耶夫”、“彼得大帝”都是那时读完的,还有“牛虻”、“铁流”、“探索者”等。特别是学校图书室的老师鄂娜佳和郑振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对我非常好,不知为什么。当鄂娜佳老师看到我要借阅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时,非常高兴地去取书,取来书后,还对旁边的同学说,读书就应该读这样的世界名著。搞得我很不自在。

5 j3 N9 V0 m- e

愿意与读书共鸣的同学在这里交流。

回复 论坛版权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出发到本溪,上网找学校网站,竟然找到这里,也是与西水的缘分,先坐坐沙发。

, ^9 e A4 m; N) Y; ~

  这个题目很好,学校图书馆是能勾起许多回忆的地方,西水喜欢的书也是我喜欢的书,我读书分阶段,一阵子喜欢世界名著,象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法国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当时想看法国大仲马、小仲马的作品,图书馆老师很为难,不想让我看,给我推荐其它书。后来工作后才陆续看到《基度山恩仇记》、《红与黑》、《三个火枪手》等。后来喜欢唐诗、宋词、元曲及元代戏曲。先是《唐诗三百首》,我在图书馆里抄录,当时能背颂100多首,抄录了200多首,后是《宋词选》,也是背颂100多首,抄录了200多首。抄录了两大本子,可惜在那场浩劫中被当作罪证给抄走了,而且读这些书也是罪责之一。哎!那个年代,无语------。

! k7 N9 m. q+ Q& h2 f, J2 J$ o

 

6 L. s* e6 z5 @" j! B

    西水的记性很好,他记住了学校图书室的老师鄂娜佳和郑振勇,其实,我早已忘了他们的姓名,我只记得他们对我的帮助,他们特别喜欢有同学去看书,而且帮助你选书,《宋词选》就是女老师鄂娜佳帮我选的,孔尚任的《桃花扇》、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教语文的李老师推荐,女老师鄂娜佳帮我选的。至今感谢他们。(要工作去了,有时间续写)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9-25 10:31:00的发言:
, V$ x, r+ x2 I, \. q

   昨天出发到本溪,上网找学校网站,竟然找到这里,也是与西水的缘分,先坐坐沙发。

/ _; u3 t+ X c& j( E5 {

沙发竟是瑜伽,哈哈,还是有缘。一个学校毕业,一同被发配到山东,41年后网上相识、济钢宾馆相见、潍坊相聚。在虚拟的图书阅览室里又投合,缘分大了。我要登机了,以后再谈。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转贴几张郎世宁的画“十俊犬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7 15:17 编辑 0 ]" R& G/ o' s

8 S- p/ S: V' A7 o. i6 u<p>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br/>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br/>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br/>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br/><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font></p>+ G0 E0 V  V8 \9 R- Z0 ^+ ^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font color="#000000" size="3" face="Verdana"> ye6BlRcC.jpg </font><br/>郎世宁于公元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7月19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米兰,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时期受到过系统良好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公元1714(清·康熙五十三年)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经过一年的海上颠簸,于次年低达澳门(此时已为葡萄牙占据),起郎世宁作为汉名,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公元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八岁。<br/><br/>  郎世宁所画的动物,和传统中国绘画中的动物有很大的差别,他从来不用连绵富有弹性的线条来描绘物象的轮廓,而是以细碎的小笔触来表达动物皮毛的质感;郎世宁还深谙动物的解剖结构,所以描绘的动物形象非常准确,而且富于立体感,和中国画家笔下的动物形象大相径庭,别有一番味道,很得乾隆皇帝的青睐。<br/><br/>  郎世宁在宫廷内创作的《十骏犬图》轴十幅,画了十条品种高贵的名犬,分别命为:“双花鹞”、“睒星狼”、“金翅猃”、“苍水虬”、“墨玉璃”、“茹黄豹”、“雪爪卢”、“蓦空鹊”、“斑锦彪”和“苍猊”。<br/><br/>  这中间的前九条狗都属小头长吻、腰腹收缩、四肢细劲那类品种,均为出色的擅长奔跑的猎手,敏捷强壮,速度耐力惊人,成为皇帝一行围猎时的好帮手;最后那条威猛的大狗,应当是藏獒。从画面上所题写的字句来看,这些名犬,大都是周遍各个部落的首领或地方官进献给皇帝的。<br/><br/>  从画面上看,图中的犬,无疑是由画家郎世宁所绘,因为欧洲风味很足;而再看背景部分的花草坡石,讲究皴法、勾勒,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与动物的画法相比较,二者有很大的差异。这应当是由供奉宫廷的中国画家补画的,但是署名只有郎世宁一人。</font></p>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发表于 2010-9-26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都梁》的四部小说:《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荣宝斋》。

5 Q" g$ ?4 P% ?, f, E6 K- ?- ]

 

* \0 X6 m& } }# j' X

  《都梁》是我喜欢的当代作家之一,《亮剑》和《血色浪漫》都是先看电视剧后看小说,两部电视剧情况一样,都没有小说写得好。《亮剑》小说里的李云龙形象更饱满,电视剧限于篇幅,丢了很多细节,亏了李幼斌演的好,否则人物就会失于偏颇。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更好,我是眼含热泪看完后半部的,李、趙的悲剧揭露了那个时代,导演敢拍吗?即使敢拍,能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吗?《血色浪漫》里刘晔饰演的钟跃民只表现出了他的玩世不恭,却对他深层次的社会责任感表现的不够,电视剧及小说里的《小坏蛋》是个败笔,这个人物有失于对平民阶层的评价。(对比军干子弟的张扬)。《狼烟北平》里对人力车夫丁三儿的描写有些底气不足,对另一条线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写的有些敷衍,总之这部小说显出作者对描写这类题材的功力不足。《荣宝斋》这部小说还没看过,据说已拍成电视剧,由刘佩奇和姚晨主演,年底北京台将播出,让我们等待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9-26 10:17:00的发言:
, `% c- ]) ]4 L% \: f; a# s

     《都梁》的四部小说:《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荣宝斋》。

+ C7 r/ x3 q0 v; v" [

现在正在工作,抽空看了一眼,等晚上好好聊。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9-26 10:17:00的发言:
; e7 W, s" {" |- ?

都梁是我喜欢的当代作家之一,《亮剑》和《血色浪漫》都是先看电视剧后看小说,两部电视剧情况一样,都没有小说写得好。《亮剑》小说里的李云龙形象更饱满,电视剧限于篇幅,丢了很多细节,亏了李幼斌演的好,否则人物就会失于偏颇。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更好,我是眼含热泪看完后半部的,李、趙的悲剧揭露了那个时代,导演敢拍吗?即使敢拍,能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吗?《血色浪漫》里刘晔饰演的钟跃民只表现出了他的玩世不恭,却对他深层次的社会责任感表现的不够,电视剧及小说里的《小坏蛋》是个败笔,这个人物有失于对平民阶层的评价。(对比军干子弟的张扬)。

+ c% |. N: x" q+ m1 m% Q) i% m

作家都梁的一部《血色浪漫》写出了当年老三届初中生(50后)军干子弟文革岁月的生活和以后的结局。但是没有表现出他们当年对文革的认识和体会,而不像我们是抱着“跟着毛主席闹革命”的态度参加文革,他们只是卷入了文革,没有亲自参加文革。“小混蛋”不是他们一类人,而奎勇这个人物倒是活灵活现,比较客观。平民出身,不卑不亢,有对朋友的义气,也有对是非的正确判断。都梁的出身是知识分子家庭或者是干部家庭,能写出这样还是成功的。

% S! z2 N* C4 p

《亮剑》的写作完全是出于与朋友的调侃而出,他还是积累了李云龙等老军人的生活素材,听来还是读历史书得来都有可能。写出了几个活生生的老军人形象,包括李云龙的政委赵刚。人物真实可信,特别是后半部他们在文革中的结局,我也被感动的流泪了。

6 `) n3 J( I' K6 W/ i- ^, A: \; _

这种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以后越来越难演了,因为演员没有那时的生活体会,只能靠看资料或者访问老人来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刘烨能演成这样也算可以了,要说问题,还是在导演。

发表于 2010-9-26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26 21:56:00的发言:
+ y+ `+ _, u: G* [; M

刘烨能演成这样也算可以了,要说问题,还是在导演。

A5 u6 T' i: s+ a

     同意你的分析,导演对小说的整体把握不够,“浪漫”多矣,“血色”不够。

" d: p5 L6 V4 N, W, i# v( l

     把这个“图书阅览室”宣传一下,这个题材很好,同学们参与进来会有更多的话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9-26 10:17:00的发言:
- ?" c0 ~% R9 i/ O; U I) j+ f

《狼烟北平》里对人力车夫丁三儿的描写有些底气不足,对另一条线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写的有些敷衍,总之这部小说显出作者对描写这类题材的功力不足。《荣宝斋》这部小说还没看过,据说已拍成电视剧,由刘佩奇和姚晨主演,年底北京台将播出,让我们等待吧。 

0 p. S9 D9 R, k( c- d' e

《狼烟北平》我勉强看完了电视连续剧,和你有同感。这可能和作者没有当时的生活有关。虽然掌握了一些当年军统在北京抗日的素材,但是还是没有放开写。

0 A5 g/ @) ~# y; q4 h( j( J

《荣宝斋》我似乎听说过,但详情一点也不知。可能刘佩琦会爆冷门。姚晨的可爱大嘴也可能像“潜伏”一样,一炮打响。

; l" O) G& r" ~

对于诗词,我是一窍不通也没有兴趣。你可是发烧友了,如果非让我谈,我只能附庸风雅,装模作样了,还是不谈了。但是我不会反感,一定拜读你的作品,我还会给你贴出一些你想要的东东。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9-26 22:12:00的发言:
2 ]- }2 S5 Y- P9 Q: w6 _9 _

把这个“图书阅览室”宣传一下,这个题材很好,同学们参与进来会有更多的话题。

& v/ j& P; ~+ G0 ~- I

不用宣传,要来早来了。咱俩这不挺投机嘛!想起来就说两句,不想了,就歇两天。

发表于 2010-9-26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26 22:34:00的发言:
7 C6 q% Q* D% c" F, F& n

《狼烟北平》我勉强看完了电视连续剧,和你有同感。这可能和作者没有当时的生活有关。虽然掌握了一些当年军统在北京抗日的素材,但是还是没有放开写。

2 v1 ]" }4 ?) E! x) J) Q

《荣宝斋》我似乎听说过,但详情一点也不知。可能刘佩琦会爆冷门。姚晨的可爱大嘴也可能像“潜伏”一样,一炮打响。

* m v9 H- g5 u7 s2 l1 f

对于诗词,我是一窍不通也没有兴趣。你可是发烧友了,如果非让我谈,我只能附庸风雅,装模作样了,还是不谈了。但是我不会反感,一定拜读你的作品,我还会给你贴出一些你想要的东东。

+ ^ i" y$ g* S" @

    谢谢你的鼓励,但我没有什么作品,只是写着玩儿,我没有《马尾沟》勤奋,我生性懒惰,即兴写写,动真格的就不行了。我已在#2航站楼做了一个简单的宣传,邀请同学们到这里来,喜欢读书的同学很多,而且在我们的同学中很多都很有才分,但我建议来这里专题谈读书,如要发表更广泛的话题还是在#2航站楼,那里是一个综合网站。不知我的意见对否?请同学们审议。也请西水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9-26 22:57:00的发言:
' ~# X2 I: k$ Z* @1 _/ @# r

我建议来这里专题谈读书,如要发表更广泛的话题还是在#2航站楼,那里是一个综合网站。不知我的意见对否?请同学们审议。也请西水点评。

( M, T/ x: _; V ^9 A

是的,我就是这样想的。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发表于 2010-9-27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27 6:50:00的发言:
/ I. L2 K' C8 t- G- W. e1 }- ^# J

是的,我就是这样想的。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 w, u2 C6 S9 {* L$ h6 D

    看了531129的帖子,经他介绍到这里来了,这个阵地非常好!谢谢你又为大家开辟了这块学习交流的场所。有几天没在原坛见到你了,还真有点惦记。願有更多的人到这里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0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9-27 7:20:00的发言:
* p0 |* ]5 e, E9 K) o6 |

    看了531129的帖子,经他介绍到这里来了,这个阵地非常好!谢谢你又为大家开辟了这块学习交流的场所。有几天没在原坛见到你了,还真有点惦记。願有更多的人到这里来。

9 R0 O- J6 u! t3 F1 R! q

欢迎你的到来,在圆潭有些疲劳。在这里读书聊天。多么惬意。

发表于 2010-9-27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9-27 7:20:00的发言:
4 x9 D2 \7 n/ |! g1 I. K

    看了531129的帖子,经他介绍到这里来了,这个阵地非常好!谢谢你又为大家开辟了这块学习交流的场所。有几天没在原坛见到你了,还真有点惦记。願有更多的人到这里来。

5 P$ Y8 ~* r$ T9 T9 x

    修班长:你好!欢迎你的到来,也希望你带动更多的同学来这里读书、聊天,你的号召力还是很大的,10月份有望去京,期盼再有一次田径队的聚会。

发表于 2010-9-27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9-26 10:17:00的发言:
7 q) p+ ^" U6 t" L- a! ]

     读《都梁》的四部小说:《亮剑》.........

' |$ @- C3 k; Q0 h: ]5 B

<亮剑>这部电视剧我是百看不厌的,听你和西水说,这部小说比电视剧更好看,我一定淘到后好好看看。

1 o! a, C" B9 t( A! D1 W' W) {

是十月份来京吗?别又忽悠我们。

8 f q- n& q$ a+ N: }! Z

 

! J% i- ^$ {2 v- r$ y, @% I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0-9-27 9:12:00的发言:
( E" S$ I* Y, C7 ~( W

<亮剑>这部电视剧我是百看不厌的,听你和西水说,这部小说比电视剧更好看,我一定淘到后好好看看。 

9 C6 Q0 t5 c. K7 F

我这里有现成的电子书,发给你要吗?

发表于 2010-9-27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27 9:56:00的发言:
: s ~ m% O5 @

我这里有现成的电子书,发给你要吗?

2 X7 r2 \' ^3 Z; Y( |1 x; n

      能够发给我吗?(脸皮是不是有点厚,未曾谋面先要东西,不好意思啦)我国庆节回北京,怎么样可以能够聚一聚吗?我是通过WZY来和你们联系,行吗?

发表于 2010-9-27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0-9-27 9:12:00的发言:
/ E; [: G8 i4 \- M& r

<亮剑>这部电视剧我是百看不厌的,听你和西水说,这部小说比电视剧更好看,我一定淘到后好好看看。 

7 A: X$ ]5 p6 \0 `0 n3 f# @% P

老同学:你好。

$ v5 V B7 K( Z O' C/ U4 m7 ]$ x: _

           柱子给我发来个邮件,是Ntelog,我是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对它的程序和操作方法搞不清,也上不去,不知道应该怎么整,等回北京时当面讨教,先行谢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10-9-27 10:59:00的发言:
7 L% T& i* u- U) L1 Y- j. z5 F! U6 b

      能够发给我吗?(脸皮是不是有点厚,未曾谋面先要东西,不好意思啦)我国庆节回北京,怎么样可以能够聚一聚吗?我是通过WZY来和你们联系,行吗?

. b3 D- ~/ ~9 k t5 r

我已经分别给二位发了亮剑的电子书,请查收。很高兴以书会友,愿意国庆节见面,但是那一天还定不下来。再联系,今后多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发表于 2010-9-27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31129laowu在2010-9-27 8:19:00的发言:
% H3 C* T6 m9 N+ L9 G; T

    修班长:你好!欢迎你的到来,也希望你带动更多的同学来这里读书、聊天,你的号召力还是很大的,10月份有望去京,期盼再有一次田径队的聚会。

; H' Q2 o! ^* g8 r

    好啊,我也期待着,咱们上次聚会完之后,又有人关注咱们的聚会了,有的人说:我也是田径队的,怎么没通知我呀!有机会再聚时,多联系些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读书的地方,怎么成了大家聚会的联络站了?哈哈!我得把它纠正过来,先发一张比较有名的插图,是韦列伊斯基为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创作的插图(1951—1952),当时我读该书时,就是这张插图,印象很深。电影中也有这个画面,直到现在出版的书依然是它。

$ F& L9 \" n+ U* ~) w

tqIlwCSi.jpg

1 r; o4 }) A/ H( k

图中人物是谁?感兴趣者能答得出吗?

发表于 2010-9-28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28 0:27:00的发言:
$ K7 x/ M. Q' M& b$ C5 V. k' }

《静静的顿河》创作的插图(1951—1952)

2 ?/ g" k | n7 T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xinsrc_582080325102176525569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中人物是谁?感兴趣者答得出吗?

0 T# y! b! _& K- F4 N+ Y ?2 F/ ]! N

马背上英俊的青年自然是该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

% T( S( W m0 i# l3 E3 y, p( a/ ]

担桶在马前跑的是他一生钟爱的女人——阿克西妮娅。

2 h7 _6 G8 v2 {9 C

这幅图画十分经典、唯美,难怪多次再版也没有更好的插图能够取代她。

发表于 2010-9-28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27 11:12:00的发言:
/ u; B; m* ?% i# t

我已经分别给二位发了亮剑的电子书,请查收。很高兴以书会友,愿意国庆节见面,但是那一天还定不下来。再联系,今后多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 o8 t. N2 a4 y$ v4 ^# \( }% ~& F2 }

西水兄:你是把《亮剑》发给我了吗?我论坛的邮箱总打不开,您最好发到我学校的邮箱或 新浪的邮箱里,谢谢了拜托了。

/ Q' q/ [& b8 [3 U

另外说到前苏联的小说,文革后期国内曾内部出版发行了《多雪的冬天》、《现代人》、《角落》及《特别小分队》等反映及揭露前苏联内部斗争的小说,不知几位读过没有?

发表于 2010-9-28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春江花月夜在2010-9-28 8:59:00的发言:
( A b9 _% I0 n- m9 |5 i* u0 R; d

马背上英俊的青年自然是该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

w& R( n( q- Q

担桶在马前跑的是他一生钟爱的女人——阿克西妮娅。

3 \9 ^9 X4 [6 n& E' P

说的非常对,一个是葛力高立,一个是阿克茜尼娅。《静静的顿河》里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喜欢这部书和她的插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9-28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0-9-28 9:12:00的发言:
6 n. G& K& O! g' T

西水兄:你是把《亮剑》发给我了吗?新浪的邮箱里,谢谢了拜托了。

+ x1 z# V5 L; a) M; D$ A4 C

另外说到前苏联的小说,文革后期国内曾内部出版发行了《多雪的冬天》、《现代人》、《角落》及《特别小分队》等反映及揭露前苏联内部斗争的小说,不知几位读过没有?

7 @$ F4 {+ m5 M( R3 x

我就是发到你的新浪邮箱了。

3 F0 B9 h7 n1 {* @& N

文革后期,我读过《多雪的冬天》、《你到底要什么》等书。都是反映当年苏联人民的生活以及退休老干部的事情。还读过《落角》是反映十月革命后,苏联内战的事情,反革命的反扑十分猖狂,暗杀行动十分残酷,竟然把红军军官活活冻死在床上。该书的作者是柯切托夫,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并且喜爱的作家,50年代他的小说“茹尔滨一家”曾经拍成电影“大家庭”,在中国放映,很受欢迎。后来中苏交恶时期,国内翻译他的小说“叶尔邵夫兄弟”、“州委书记”都很受欢迎,并且认为他的小说是反修的作品。我是在航校读的这两本书,今天看来,也谈不上什么反修,首先什么是“修正主义”都不清楚。谈什么反修。时过境迁,现在我们成熟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春江花月夜在2010-9-28 8:59:00的发言:
. U( p3 b4 X) p: H0 A1 |

马背上英俊的青年自然是该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

. R( K- E* e# x% E) X7 t. ?0 T7 ^

担桶在马前跑的是他一生钟爱的女人——阿克西妮娅。

# ?' ]" z- L& M* q9 u4 g" ~7 w4 F

这幅图画十分经典、唯美,难怪多次再版也没有更好的插图能够取代她。

% l" ?1 X9 V) \* I) D q |8 t$ D

看得出你也爱读“静静的顿河”,同样还有很多人都爱读,王大可也是其中之一。还读过有关“哥萨克”的书吗?我还读过“上尉的女儿”、“斯捷潘 拉辛”。苏联电影“上尉的女儿”也看过,后来又看过俄罗斯新拍的“上尉的女儿”,与苏联的完全不一样了。你们看过吗?哪一个好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出一部中国小说的插图,会引起大家共鸣吧?同样的青春岁月,我们在干什么,在无谓地“革命”。也锻炼了我们,使得我们今天成熟了,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J9HGIMtf.jpg
naaxfLDH.jpg

7 X4 @( `% a) Q8 ~: ^9 m$ @8 K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岁月,是不能选择的。但是独立思考是可以选择的,但是会付出代价,甚至是沉重的代价。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18:18 , Processed in 1.22425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