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8153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3-14
最后登录1970-1-1
|
大1路:公主坟——八王坟
: m) |' l; }; |: n/ y1 X0 v ~; l. }
公主坟-军事博物馆-木樨地-礼士路-西单-中山公园-王府井-东单-北京站口-日坛路-永安里-大北窑-郎家园-八王坟
, S- u" S6 h5 I* I' r 当然先从大1路开始。好像北京人只管大1路和大4路这么叫,也是,人家车大站大路号也是老大,大4路没了之后公交最好最新的车也全是先给大1路。. m) d/ P. W' r7 D+ V, c' h
现在的大1路是1961年开线,当年是北京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全程统一票价的线路,从这头坐到内头都是1毛。大1路原来的八王坟总站离二锅头酒厂不远,在大1路总站能闻见酒香。哈哈,当年大1路司机老这么被熏陶着是不是也得算酒驾?% e1 D V% e8 ~5 ~$ c
照片上是永安里。大4路没有了,背后的老楼拆没了,大1路的车换了不知几代了。这照片上所有东西已经全都消失了……
F/ S8 j! l! j/ U( m l4 f* Z1 I
* p6 {% P2 T0 `) X- b" B, E9 t0 G/ y" A
4 e( R9 M6 k+ t. q+ t5 ?: `
! c& s: W V; G! j/ A0 w
- _* l) v% C" |0 E- T
, x7 X4 `. w" r3 v; e7 r$ A. _2路:蒋宅口——广安门# s& c2 ^: ^- a, T# I
$ W; c2 G: R3 {" U蒋宅口-地坛-安定门-方家胡同-交道口-兵马司-宽街-大佛寺-美术馆-沙滩-妇产医院-东华门-南河沿-天安门-前门-大栅栏-珠市口-板章路-虎坊桥-果子巷-菜市口-教子胡同-牛街-白广路北口-广安门# }" n$ q t1 ~
5 K- J6 Z y- k
5 P2 ?- q# ~0 o# B: @
/ T/ v. F$ O& _) j& L
% O( t0 M1 N7 A
* l: [& M# ?2 ^' f( E2 J( V8 B$ G2 m7 `4 U# g! D/ I, k
五几年的2路是东华门到十里堡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撤消了。现在的2路可以追溯到1974年,当时为整顿市容,把前门的电车线拆除,于是广安门到和平里的4路电车由2路汽车代替,4路电车改到北京站也就成了104。2路最早和4路电车路线一样,但是因为王府井秩序太乱就改走南河沿。1983年,2路南段分出前门到菜户营的53路,同时南延到木樨园商场,并且改为了大站快车。再后来2路因为安定门修路缩短到宽街,也就是现在的2路了。) _- E( R1 c! J3 j* L2 U( X$ J: B
2路虽然从我们胡同口过,但是对2路印象实在是不深。照片都是南河沿口,第二张上三辆等待左转的BK661就是2路( i$ ]; Q- L2 k9 p9 X
) C. f' Q |/ P6 ^) F! k" j* e) m2 {
% q, |0 W6 Q- l+ @2 Z; I0 a- o
, u" g w# P3 v) Q4 m" g 3路:地安门——广渠门: f; a; I: j+ f
- H/ Z" t+ [/ u( U; r地安门-景山东街-北池子-骑河楼-东华门-南池子-王府井-东单-崇文门-花市-羊市口-小市口-铁辘轳把-斜街-广渠门4 w5 n X6 O7 v! i+ S% ?5 ^# j. h# q+ O
/ I2 `" d) g3 o+ [
: @$ J& T) J4 k8 L+ K
% F% c. q5 j g+ L5 R1979年的崇文门路口,在3路的BK640后面是39路的BK661+ g- a' Y) c# \: k9 V; G
4 @$ \2 O, J! [) l% J$ y
8 E* `* C7 O% w1 M5 b2 I6 N3 p0 T+ Q% y
1981年的崇文门大街,3路的BK640B7 r. c; j; G0 y3 z) r* v
! G7 U6 M6 j2 L' A+ c; F1 y3 w% J4 Y( b, Y; @* S' {: Y& T
$ X3 Y+ d* e! u; t# e Z
4 p! b; _" c; S# b& d4 B1983年的崇文门大街,3路BK661。这是东单公园门口,春明食品店就在东单公园对过儿。
{- Q2 B2 L5 x 3路这一辈子活的很憋屈,一直都在缩短,最后就没了。现在3路已经走了十年了,估计还记得3路的人会越来越少……5 f0 w, s0 z+ u- l
6 M9 S+ e3 E) V+ w# m
, ]& p' I' Z. Q+ t9 k
6 a4 a$ W( i( X$ v4 f' ~ P 4路环行:平安里——平安里(1951-1968)3 ^ Q5 O3 \4 n/ x M
' o+ K! L" C/ O z2 I0 J" T' c& A
平安里-报子胡同-西四-缸瓦市-灵境胡同-商场-西单-六部口-石碑胡同-中山公园-天安门-王府井-东单-米市大街-灯市东口-东四-钱粮胡同-魏家胡同-船板胡同-北新桥-交道口-小经厂-宝钞胡同-鼓楼-后门桥-地安门-北海后门-东官房-厂桥-平安里(4路环行走的就是北京的一环)
. L1 T2 M5 l/ Z9 _
5 Q) q. {8 _0 P% I4 ~7 P9 K9 m! l2 T0 `) o7 a: k
# C9 w" r4 \& I- E7 D% B: i
) Q7 O2 f( y* `8 ^9 q8 r) P: k
这就是4路环行,4路环行的这个车是捷克斯洛伐克产的克罗莎,当年这个车基本都在首汽,是墨绿色的,公交只有4路环行和332路有,而且都挂小拖车,这个车开起来声音非常悦耳,而且马力十足,在当年算是非常好的车了。" ?- h% H1 z7 l& F% |
1959年的东长安街,照片上第一辆就是4路环行,后面的是一辆10路的BK640。
# U$ T2 q4 w$ a( l4 l. P 1962年的西四,打头的是22路的斯柯达,后面跟着的就是4路环行拉小拖车的克罗莎。
8 C- D! f% @1 O. w 4路环行是解放后替代原来的4路环行铛铛儿车开线的。1968年,4路环行因为“绕着皇城跑,是维护封建专制集权。”、“让修正主义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车跑在天安门前”等等反革命罪名被撤销,连车带人发配338跑郊区线。1970年,原来的环行4路被打成夜班车,也就是现在的夜班车204。最早204的总站就是平安里-北京站-平安里+ i- \8 P7 a' O- ]
2 v8 ~8 Y0 b7 s8 K# c* \
6 c- r' H4 O, `4 j" \( ^# o( V9 J1 y: \& u5 H5 E- S
5路:德胜门--右安门
5 I9 I7 K0 ]; N, X% d _% A" E5 Z9 r, N, G& w: n
德胜门-果子市-甘水桥-铸钟厂-鼓楼-后门桥-地安门-地安门-景山后街-北海-西华门-南长街-中山公园-前门-大栅栏-珠市口-天桥-友谊医院-北纬路-太平街-陶然亭-自新路-半步桥-南樱桃园-右安门大街-右安门
& z: Z; S1 j" v
& q7 a5 b/ B9 O5 c5 Y
% d" C, {" t" ~7 `: |6 E) B. e5 s7 u3 L
1959年5路大栅栏车站7 K6 M. Z! I0 g) o( ~+ f) T
/ W, J! b7 U) u/ z$ S1 C
( ]' q; p/ V0 x9 |4 J
8 u- S6 A7 w' F% Z+ Q/ Q/ B1979年,5路前门车站- y c* q& v/ L+ ]0 w
2 M! m" g: W& G1 I. j7 P
5路大栅栏老站牌,大栅栏不停车这个传统后来59路也有。- }( R! I! y' _$ A
$ a# J' {8 ^( h. a- ]/ T4 r' y$ {) v
, |) q, W' L- k$ o* V! W8 [
鼓楼大街,5路的BK670
t: s6 b/ Z: M1 S/ Y$ J 诞生于1935年的5路是北京第一条公交线路,当时的5路是前门到鼓楼,线路一直保持到了今天。1955年,5路延长为右安门到德胜门。5路是当年北京最早用斯柯达的线路之一,也是换的最晚的线路之一,从1955年一直用到了1984年。当年周总理就坐过5路车,好像是从北海坐到西华门。7 U4 y9 B+ p7 g! I8 W
* D) {- g3 L9 Z6 u- h, @- W" V 1986年5路以前门为界分出了5路和59路。再后来,5路与53路合并成为了现在的5路
0 o0 N7 l9 S2 z" i* Z0 ]% d! V( V J$ O5 o: r) D. F
: S4 T4 p. Z1 L& b0 q% N& R; {2 v
6路:莲花池——北京体育馆! M, k7 g, ~" g. L- U* d4 `" N
2 u. e+ K( H* \% \莲花池-湾子-甘石桥-达官营-广外关厢-广安门-白广路北口-牛街-教子胡同-菜市口-果子巷-虎坊桥-永安路-友谊医院-天桥-金鱼池-天坛北门-红桥-法华寺-体育馆西路-北京体育馆- e( f/ p! d6 m* P9 r
" T3 X2 n& E7 s& _; t3 Q/ F
! f0 `( p V P; w2 W- ?' D
; E' ?/ @: X! R/ m( [; _
9 ?8 q) C6 ]- b/ @8 }2 H. ?5 g4 n: k( r; J8 E3 Y+ j
这是老菜市口路口,打头的是6路的斯柯达。最早的6路从地安门到大北窑,是113的前身。现在的6路是1967年从莲花池到宋家庄的17路分出来的,当年是一条贯穿南城东西的动脉线路,驰骋老两广路。6 P% P6 c. m" `( x( ]+ b4 I. |: ~% {
当年菜市口路口东北角是菜市口商场,路南是菜市口五金、菜市口文化,往东隔着丞相胡同是菜市口电影院,往西是菜市口菜市场,完了是烂漫胡同。烂漫胡同里有宣武百货公司卫生室,现在菜市口已经根本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了
$ H- ~8 ?( H) E6 Q+ x* M; s
8 v+ m# _; c$ l3 z5 E4 o8 D5 \, m6 G . s1 d" b5 v$ B6 {
& d p6 S. c) ^& T6 X
7路:动物园——和平门$ W. M# i( }! f i) Z* k
+ ^: F& m- ?, {$ a% y# M) M动物园-展览馆-西直门外-西直门内-马相胡同-新开胡同-宝产胡同-祖家街-报子胡同-白塔寺-丰盛胡同-辟才胡同-太平桥-民族文化宫-新文化街-宣内-六部口-和平门
+ U4 O) N7 ?7 j1 a0 m' } 1961年7路动物园总站
, q" g5 b Q; F4 i4 C0 Y% P# T
/ {, G3 \+ X" |: Q- | ? 7路也是一条从民国过来的老线路,民国的7路是前门到白塔寺,路线也保持到了今天。解放后延长到西直门,1954年展览馆建成之后延长到了动物园。当年的7路是从西交民巷里过去奔前门的,车就停在广场最南边楼子底下。77年给老毛修陵寝,7路改到和平门。
3 i! n9 b6 K4 ]0 Z( o) Y 7路是北京最著名的的一条胡同线路,真的是开大车进胡同,现在7路车还有一段在新文化街胡同里开呢。7路最窄的一段应该是西绒线胡同四川饭店门口。
/ }) i+ c* N- p+ k8 S- y" h 查了一下,当年7路车队车队13趟车,车号编制从4757-4774。当年7路也有快车,而且7路俨然是西城区的校车……
! d6 b2 ^. M5 S0 B
, A0 g. Z: A& f+ w
9 r! A3 x3 N% x% U; j _+ B7 z: o2 d* n3 @, F
8路:光明楼—黄寺
: M0 u" n& I) @* ^光明楼-北京体育馆-幸福大街-培新街-榄杆市-磁器口-花市-崇文门-东单-王府井-南河沿-东华门-妇产医院-沙滩-亮果厂-黄城根北口-锣鼓巷-地安门-后门桥-鼓楼-铸钟厂-鼓楼豁口-六铺炕-黄寺5 B5 @1 n2 B9 B% I% b3 p- U4 Y! ]
5 d2 @) i) ]6 L% u1 E0 `, s
: d7 G# |) ^) [4 G0 N$ v6 Q( ?; V+ P9 U) f p) e; b# f" |
1981年的鼓楼,照片上是8路的红棺材和5路的斯柯达
% `0 m+ y9 Q% J# k
; X) c' @$ w# g8 b8 O4 M1983年,由北向南拍摄的王府井路口,驶过了一辆8路的红棺材。
; \% E |- ?" \! X 1981年的王府井车站,这个BK662可能是8路也可能是3路。当年3路和8路都是一场车,有几个车3路8路都跑。后面跟着的是一辆20路的红棺材。7 c% N, u+ B* |6 K
作为3路的老发小,8路这辈子过的也不怎么样。85年愣是给拆成了58路、60路和8路三段。后来历经分分合合,最终成为了现在龙潭湖到前门的8路。据说现在8路改走花市是广渠门中学校长建议的……
: v* b& T5 c9 D* k/ b" T
5 ~2 n6 h; I: r: a, w/ X) R: g' o6 C
- O$ `7 X" q: s/ d, X5 b! E 9路:前门——金台路. f' g% W* [: S! V5 B% w
6 Y, t3 x$ G2 Q1 i
前门-正义路-台基厂-崇文门-北京站-北京站口-日坛路-永安里-第一机床厂-大北窑-光华路-呼家楼-小庄-针织路-水碓-金台路% A2 f, K+ i2 P8 B. w& d/ y' Y
1975年的北京站,9路的BK651带小拖车,这车是五场特有的。话说回来,看看当年的北京站……* U1 a( F* ]( v) c8 i/ Z$ W1 |
+ c- z2 y! i3 D/ F; B' L# u5 C
1976年9路在小庄& w6 s! ~( A9 Z) X( ~- ?6 v
9路的BK670,属于比较早的几批。当年9路也是五场的一条大线% ~6 W* @% g3 t, h- I, {' m
& u# n( T8 q3 S" F, ~' ^
: L3 o# C) U3 ^4 Y6 w1 x: A: w
4 Z9 b) ?& i {; r2 U
10路:北京站——南菜园* d* T# p5 v0 P) |6 H* |8 k9 x
. ^" f2 }0 i- |& b0 X2 V+ l# c, {北京站-北京站口-东单-王府井-南河沿-天安门-中山公园-石碑胡同-六部口-西单-民族文化宫-新文化街-长椿街-槐柏树街-下斜街-牛街-礼拜寺-牛街南口-南樱桃园-白纸坊-南菜园
0 ?0 a9 E5 k& P! M3 j6 ~/ r6 @; P. K* C$ _
1958年的10路BK640,当时长安街上还有铛铛车呢) d! c2 [, _+ N! x, ]3 N
1972年的10路北京站总站,图上是10路的BK640和20路的斯柯达。
& b0 e0 K, |8 A& Q$ ^! I- n7 m8 f* ]4 R8 v0 N+ K
1974年10路换用的红棺材
$ a6 v1 j! d4 ^1976年的10路,这个貌似是摆拍,这个大红棺材是柴油车,当年四场是汽油场。大棺材只有六十多辆,只有大1路和332有。这图后面可以看见一辆正拐弯的5路斯柯达
( t& `; Q" @3 {. j$ o5 \. [2 z5 T0 C; B, P2 H
1976年的西单,可以看见10路西单车站
4 t* \: M; k5 y) `1 H9 C0 s! L- g" D% ~
改造之前的长椿街,这时候10路或许已经分出61路了: L& k, @' @ N
找到了很珍贵的一张BK663走牛街的老照片,当年牛街就是现在礼拜寺与影壁之间这么宽,图上就是牛街礼拜寺那儿。
, b2 A+ Z* F L* t/ i" ^
% [6 A W3 L0 _7 G2 V8 ]
) ~. d. T- Y! j7 S 1981年的西长安街,10路的BK663。图上的BK663车号是4703,四场曾有过BK663样车,就是4701和4702。这俩第一批样车与普通车是不太一样的。10路分出61路以后,大号车留在10路,小号车去了61路,4701就是在61路跑的。
* N' J6 G6 y5 r+ N ] 10路最早是南菜园到东直门,58年分出了现在的10路和24路。之后一直没有大变过。10路当年是四场另一条著名的胡同线路,走牛街、下斜街、长椿街、佟麟阁路都非常考验司机的技术。当年10路的大铰接真的是要在下斜街胡同里绕的。0 [( A5 L. m4 `0 P8 p9 u
, R7 m; d/ ^ C4 W- s 3 U+ i2 X) I6 J4 X% @ c" G
/ X- J& \" R$ L! Y8 |, D
11路:大北窑——大郊亭" Z' y4 L5 N! s, Y, o- t
* k9 V2 O5 p+ t8 f6 M0 t
大北窑-郎家园-八王坟-火车站-九龙山-化工路西口-化工厂-大郊亭北站-大郊亭
; d4 W) t& g. |. n# ?12路:广渠门——铁匠营1 ~. L9 |8 I1 Y( y
广渠门-夕照寺-五里坨-龙潭湖-火桥-游泳池-左安门-左外关厢-八里河-方家庄-铁匠营: B1 o) { P4 u2 P2 l6 D D+ B
很遗憾,这两条线路没有找到老照片……0 _2 Y( q. O7 X/ N2 F
- h* T% s% k7 e% Q$ y6 n- a3 G0 ]
4 K% l$ ^ p" U5 D4 v! h8 c! n7 o3 `7 G* ]7 x6 c2 t0 X
13路:三里河——和平街北口
" V+ h! J3 U- Z- f
* K* v/ T+ N5 J. N8 s三里河-三里河东口-社会路-儿童医院-月坛-礼士路-阜成门-白塔寺-西四-报子胡同-平安里-厂桥-东官房-北海后门-地安门-锣鼓巷-东黄城根-宽街-十条-十二条-北新桥-国子监-雍和宫-北小街豁口-和平里南口-和平里-和平里商场-和平街北口$ u# M0 H3 b3 |
2 e, p; H( o0 b" w y1 ~1955年13路三里河总站。13路最早用的是美国卡车改的大鼻子道奇. ^3 `6 _; D2 m( z" r$ I, k. {
( {4 d. n2 c- f5 U. n& t1964年13路三里河总站,这时13路已经换上BK640了。
H) q) X- O7 y+ B' o老13路和平里商场车站。13路的BK663,1862车
0 S1 M- v# d- d2 E4 S4 B1 N: d9 @; K' D$ j
13路可以算是承载北京人回忆最多的一条线路了。13路是北京公交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从1954年12月27日开线至今线路从未变化,虽然中间因为修路、交通管制等等短暂改动过,但现在的13路依然是开线时的走向,而且今年13路已经整整六十岁了。
" E& `! I2 o# ?# K7 E! p; }/ d2 ? | 13路被誉为是北京最美的公交线路,沿途经过文物古迹无数。13路也是1958年全国第一条工人先锋线路,现在13路的报站还依然是“车辆进站,请注意安全。乘客您好,13路工人先锋车队准无人售票车,开往西城三里河。”
4 Y2 A$ Y0 c0 c不能不说,13路真的是北京公交一个闪耀着光辉的奇迹。
/ t$ y/ n ]5 J f! |. `# O
! J, A0 _: O! Z- A, \) Z 5 T" i" G' p8 c# F0 i) ]
( c# @5 O* h1 u) `. M/ a9 i 14路:永定门火车站——马甸
* M( ~& X. Q+ f2 a" s' o
. b( S, c6 p8 I永定门火车站-游泳池-太平街-虎坊路-虎坊桥-琉璃厂-和平门-六部口-力学胡同-灵境胡同-府右街-西安门-后库-厂桥-刘海胡同-蒋养房-德胜门-安德路-德外关厢-北郊市场-马甸 这是老14路末班车,车型是BK661。大家注意了么,这车上写着“招手上车,就近下车”其实这是当年报纸上的一张照片,报道14路车队开创的这个举措。过去这种人性化的服务有很多,比如过去末班车售票员会在每一站下车把站牌上“末班车已过”的小牌拉上。所以过去管末班车也叫“拉钩车”。原来夜班车的站牌也和普通线路不一样,为的就是乘客能在夜里看清楚。现在还上哪儿找这种服务去呢。
5 Q# V0 w' M9 u/ T4 u- h& r5 a' R% T( [- F
这是琉璃厂,开过去了一辆14路的BK661.
* I0 b9 r" y! Q }5 C4 @ 早年的德外大街。这站应该是14路德外关厢,旁边还有个站牌是305的。
' ^6 d6 C0 \; a' g- e" H 14路在1985年分出了现在的44路和55路。这是当年55路的BK662, a t3 }0 w; _% H6 g: p* u
德外大街的55路$ ?+ v. P' Q! Q1 K5 D+ z2 ]
+ N% K, E2 m, B% Q5 F 当年14路最难走的一段就是北段55路内段,北新华街六部口那儿窄,德内德外小窄马路难走,而厂桥北大医院那儿路窄还是上下坡,而且又是急转弯。当年14路开的很慢,从永定门火车站到马甸得俩钟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