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55|回复: 5

[临时公告]5月18日(周五)拍记队活动预告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5-17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最近东四二条到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边缘有一些动向,故增加安排这次临时拍记活动,有兴趣的朋友,可来参加。活动时间为上午,中午结束。

本次拍记活动负责人:砖缝里的虫子  电话:13522460315

集合时间:5月18日 周五 上午  8点30分

集合地点:东四北大街与平安大街十字路口东南角

请各位新朋友加入请先仔细阅读一下:http://bbs.oldbeijing.net/dispbbs.asp?boardID=30&ID=4428&page=1

活动相关问题咨询,和其他相关事宜等,请联系虫子:13522460315

第一、鼓励大家在活动中,按拍摄习惯和行进速度自由分组。尽量避免大队行进。我会在开始之前,告诉大家大致路线,当然大家如果熟悉的话,可以自选其他路线。

第二、鼓励大家以论坛为平台,自己相约去拍,可在平时,当然也可在周末。每位网友都可以发拍记公告,大家跟贴报名。我会给公告在“记录-文化研究版(文字为主的拍记,提倡图文并茂)”中置顶,在活动当天解除。这样将我们的胡同影像记录活动化整为零,以增加我们的效率。

第三、老北京网以及胡同拍记组并非任何实体组织,而是网友借助网络平台,自发组成的胡同影像记录活动。旨在弘扬老北京传统文化,宣传和普及文物保护意识,并真实记录老北京的胡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迁。

k1 p- e+ M3 ~5 J'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7 1:44:33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0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07-5-18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将有数十家博物馆免费开放,要去参观,所以不去了.
发表于 2007-5-18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建筑,关乎传统更关乎未来

   被北京市政府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东四八条胡同如今面临拆迁,文物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呼吁,“保护区不能再动了”。北京市政协委员刘绮菲此前就曾上书北京市政府,称拆除事件“是一起严重破坏北京历史文化风貌及社会和谐的事件”。日前,市文物局致函相关开发商要求保护平房四合院。(《新京报》5月14日) 

  每一个城市都由不同历史背景下建造起来的建筑形成的,同时也正是这些建筑形成了不同区域的建筑文化风格,甚至影响到该区域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然而在目前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昔日代表城市风貌的旧建筑很多都被拆除或是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建筑形成的旧有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增进中国建筑文化的根本之途,必须是突出民族个性。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保留历史文化遗产,这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振兴。然而,重经济、轻文化的城市化进程,非但使应保护的文物和建筑受到破坏,由于建筑文化的缺位,也使城市失去了特色。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惋惜地叹道,北京古城举世闻名,但很多美的东西现在看不到了,被大量丑陋的新建筑遮挡和破坏了。首都北京尚且如此,国内其他大中小城市的境况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就事论事,拆除现存已经很少的北京胡同,不管打着怎样的“危改”旗号也掩盖不了破坏的实质。题中的应有之义是,必须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有关规定,按房屋保护修缮措施,采用微循环的方式对现状的平房四合院予以保护。尴尬的现实是,破坏正在肆虐,面对这样的事情,文物局也有很多的无奈,胡同保护目前并没有明确哪个部门主管,文保区管理、危改涉及多个部门,不是文物主管部门一家单位说了算。这就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健全机构,落实资金,完善机制,使保护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并建立起对地方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保护传统建筑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当然,不排除建筑过程中开发商的效益,需要指出的是,赚钱是无可厚非的,追求经济利益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应具备起码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心。正所谓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传承中国建筑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城市,建筑文化一定是多元的,既要借鉴吸收外来建筑文化,也要继承保护中国建筑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民族特征的形式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只有站在传统哲学思想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把握与创新传统。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态度,那就是既要强调和做好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也要强调保证生存、尊重市场规律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态度。在传承的问题上,更多的和重要的是研究和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中思想精髓的部分,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同时还要处理好改革开放过程中,向各国学习好的经验和先进技术与如何立足本土从国情及从实际出发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尊重历史,也要传承历史,将历史的风格附于新的建筑物中,将城市的文脉一贯相承下去。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历史建筑,不是说不能进行改造和更新,其外观要按历史面貌保护整修,内部可以进行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更新改造,改善使用条件。需要强调的是,改造需要有合理的限度,要采用逐步整治的做法,尤其切忌大拆大建,不把仿古造假当成保护手段。 

  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是历史磨砺下的文化积淀,既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也展示着民族的文化底蕴。古城是逝去年代的历史见证,它最重要的价值还不一定是经济价值,是一种历史文化价值、是情感价值,是能够引起中国人自豪感的价值符号。保护古建筑,刻不容缓,除了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加强中国建筑文化保护工作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当务之急是要唤起全社会的关注,把保护和利用、保护和开发、保护和经营结合起来,将古建筑保护规范起来,纳入法制化轨道,对积极参与中国建筑文化保护工作并做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支持和鼓励。

发表于 2007-5-18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上班,去不了,网上分享你们的收获吧。

发表于 2007-5-18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照片似的名片谁做的,提点个人意见,低色太深了,看不清楚,给人特乱的感觉,修改一下,把低色放的淡一点会好很多,这样看上去黑乎乎的一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1 19:24 , Processed in 1.12204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