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57|回复: 8

东安福胡同的石拱门[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25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

9 E/ H: q# S7 P. v

前些天大伙儿来,只能看到一条缝

! Q3 e$ R* @8 }4 v2 g7 o) m

今天居然就开了大豁口

% g0 w5 ~+ v0 L: W0 f

 

. J: m& M! y0 I4 F3 U5 ~

 

, F& s U& P, v/ h- |

 

0 ~$ c$ f5 V. c

 

: a% N5 I' g# T% |

 

( {* E2 F% ^7 R+ `6 F/ H, y

 

东安福胡同的石拱门

东安福胡同的石拱门

东安福胡同的石拱门

东安福胡同的石拱门

东安福胡同的石拱门

东安福胡同的石拱门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过两天就全露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9块石头,能看到7块

' d; B* k: b9 v2 Z8 ?% h

 

1 R- J% L% i3 U7 a

 

& {5 ? ^5 F7 Y. p- q$ W

 

" d7 F* ]4 J, M0 {

 

# _8 u* y z* ~& M9 i$ Z

 

8 r# E: ^; R6 M

 

4 v# e: b8 m% M9 C" H7 @$ R* Y) f0 T

 








发表于 2009-3-25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联系了西城文委,他们说这几天将搭围挡,要走手续拆迁,肯定还是拆,这属于西城文物普查登记在册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迁到北京石刻博物馆去吧

* E8 {3 y% S5 s

 

* A- }4 A% x, L0 r/ G

至少以后还可以去看

发表于 2009-3-29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就是当年新华门对面回回营清真寺的大门遗存,可以看这张照片:

4 z- t( f) o' A+ V5 B8 L3 g


发表于 2009-3-29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市西城区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

! K5 |" J0 u# h) h4 x

     

% f; S* a( ?# i ^1 [

25

% ?6 L x/ n2 k( @9 y' b% _% r

    由:保护好西城区文物瑰宝——回回营清真寺

: }1 D- b+ F& I1 y1 J* @

审查意见:文委、民宗侨

2 V0 X* X8 q( T0 B' z

    容:回回营清真寺座落在西城区东安福胡同2号甲2号、3456号及78号,面积3859.9㎡。原寺门坐南朝北,其方向正对着中南海南门即:新华门。

2 Q0 }0 E$ l* q: q- W4 \ x

回回营清真寺是乾隆皇帝于1760年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为安抚新疆官民及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同时又为香妃解消思念家乡之苦闷而建的清真寺。此寺于1763年正式建成,并命名清真普宁礼拜寺,又称“香妃寺”。

. |$ }9 R6 D1 q" c, [" r

清真普宁清真寺建成后,乾隆皇帝于二十九年岁次甲申(公元1764年)仲夏月为该寺立碑写文,皇帝亲手撰写碑稿。此碑文全称是《敕建回人礼拜寺碑记》,据今已有239年的历史。

]: V9 U( \7 Y6 I! d& Q

建造香妃寺,是乾隆皇帝动用国库内帑,派专人督工,将这座清真寺建设得宏伟豪华。其建筑形式:主建礼拜大殿,坐西朝东,明九暗七,四围走廊,殿内宽敞豁朗,可同时容纳800人作礼拜。大殿外形主顶,中部有高耸的亭顶,殿的四角各有亭顶,远方望去五亭屹立,碧色琉璃瓦,红柱棂窗,造型绚丽美观。在邻街正门上方有两层方亭的望月楼,景观别致颖异。寺内松柏国槐花木蓊郁。

: U8 d6 |0 D: u. [1 H* o9 ?0 f

据史料记载:乾隆为了讨好香妃的喜悦,将宫苑(现中南海)南墙西侧土山上建一楼阁,起名“宝月楼”,在楼南面隔西长安街正对回回营清真寺。乾隆命所有随香妃来的一些新疆人都集中在清真寺附近居住,这里建了许多新疆式的房屋,让这些新疆人穿上新疆服饰,弹上新疆乐器,卖新疆哈密瓜、烤全羊等食品,还让这些新疆人每天到清真寺礼拜高声念经。当香妃登上宝月楼,眺望南边的回回营,观看着浓厚的家乡风情,有如回到家乡一样。有关回回营清真寺的史料记载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 {: H# w% C5 [% ~4 n7 Q) n [8 g

文革期间,该寺被西城区房管局经租,后被中南海警卫师占用至今,在军队占用期间,虽对部分房屋进行了改建,但该寺大殿及大理石山门仍保存完好。

- |4 B' c* c% Q1 [# T5 V& y: x0 j# |

综上所述,回回营清真寺可谓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原市委书记贾庆林明确指出:“北京在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让我们的现代城市生活充满历史信息和文化韵味。”在贾庆林书记的指示下,一批长期被不合理占用的文物保护单位被逐步腾退出来,随着一个个修缮工程的完成,北京出现了一大批文化旅游新景观,另人欣慰。目前,各区也在挖掘历史文物,如:东城区开发皇城墙。宣武区将虎坊桥十字路口的中华书局方块楼和陕西巷南口的德寿堂药铺都作为文物保留下来。今后为使更多的历史文物景观展现在京城,我们建议:要以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把祖先的财富保存好,把回回营清真寺保护下来,让她也成为北京“人文奥运”的一个亮点,经过修缮、整治而为世人观赏。

: z) N, T- ]) o- f/ }

征求意见方式:党派提案需与党派见面答复(伊协)

; @' Y. G! n2 A+ C! a" F8 I

委员及联系方式:马长志、哈志敏 锦什坊街63号(10003466036165

发表于 2009-3-29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石拱门应该就是乾隆敕建回回营清真寺(也叫安福胡同清真寺)的大门遗存,这是李兴华先生对这座清真寺的记录:

清时有一座寺同时具有全国唯一敕建、唯一皇上亲撰碑记、主要族属为维吾尔族穆斯林、直接使中国内地与中国新疆地区两大部分伊斯兰教相关联这“四大特征”。此寺即竣工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的西长安街回回营清真寺。俗称“和香妃有历史关系的礼拜寺”。寺门内立有乾隆御制并书的《御制敕建礼拜寺碑记》。民国初年,寺被袁世凯强行拆除。
发表于 2009-3-29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应该是长安街上那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4 16:12 , Processed in 1.14322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