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建筑系的大三学生,最近,学校里布置下来一个题目,叫做“类型北京”,专门是针对2008后,北京的种种变化,给出自己的一种思考,创作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起初拿到这个题目,有种老虎吞天无从下手之感。静下心来想了一下,我将目光基本锁定在了“北京”这两个字上,就是说,咱要的建筑类型得是从咱北京的文化底蕴里根植并生长出来的,我的脑子里涌现出了胡同和四合院的形象。。。。我觉得这些应该是我要的建筑类型的母本原型。接下来,我回顾了一下北京近些年来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外面的新的文化和生活模式正在悄悄地进入我们的视野,比如快餐文化,酒吧,咖啡厅等等,原本的传统老北京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我觉得这种情况将会在奥运会后更加急遽的发展。或许,北京奥运会将带来更大程度的开放,那么老北京文化应该采取一种怎样的姿态呢? 对于年轻人而言,新的文化或许更加符合生活节奏,以及心理状态等等,而一些老北京,比如一些老年人,或许更加怀念着当年的生活模式,那种比如胡同的种种生活场景,小吃,手工艺文化等等,难道两者真的是不会存在相互融合的希望吗?我觉得不一定。。。 于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想提出一种建筑的模式,在一种老北京特定的城市肌理或是说文化氛围中,插入一些新的文化以及外来的生活模式,来为两者相互融合与交流提供一种空间的发生器。当然,两者是有主有次的,我的最根本的目标是为已经快日薄西山的老北京文化注入一些活力,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使得老北京的文化传统能够更旺盛的存活下来。面对外来的新事物,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迎接的态度,前提是我们的主导地位要保证,于是一种根植于北京,根植于北京人内心深处的建筑文化就成为这种保证的基础。 我想到了胡同,四合院,两种形式。他们形成了北京城特有的城市肌理,代表了一种历史特色的文化传统,他们应该是很合适的素材——它们框定了外来文化的形状,无疑是一种主导力,一种代表传统的主导力量。接下来就是如何去赋予新的功能在里面。 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诸如走街串巷的卖小吃,小玩意儿的商贩儿,诸如茶馆儿,戏院儿等等,它们的活动往往发生在白天,而且是人们闲暇之余,正好会和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相挂钩,比如一些老北京们,他们或许已经离开了自己熟悉的胡同,住进了高楼,但是他们真正怀念的应该还是一种老的生活模式,生活场景。于是我设想,在我的建筑类型中,会存在一个主体部分,白天将接待闲暇的老年人,或是放假休息的人,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老北极的文化魅力。而对于所谓的新的文化,比如洋文化,我分析,他们更多的发生在晚上,诸如白领们所倾心的咖啡馆,酒吧等等。相对来说,我觉得外来的一些文化形式或许更加适合夜生活模式,符合年轻人的作息时间,因为很多年轻人的生物钟往往要到后半夜。那么,我就想在设计中,放入一些功能的盒子,夜间开始兴盛,为年轻人或是老外提供一个场所,实际上,北京现在的夜生活已经初具端倪,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模式。这样一来,基于上述两种可能,我觉得这次设计的建筑类型,将具有双重的面貌,是一种结合了时间概念的建筑模式。想象一下,白天,老北京文化,叫卖声,唱戏声成为建筑的主要代名词,而到了夜间,又会有一些盒子灯火通明,为胡同的夜晚带来了活力与气息,我觉得还是比较令人期待的。 当然,这是个设想,所谓的概念。我想它会有比较多的问题。比如,我在胡同的选址上,可能就得避开还是生活区生有不少人居住的那些胡同,而是选择可能即将被拆毁的破败的胡同,通过整修和加建使它们重新焕发活力。这种模式或许会更加得到开发商的青睐,因为引入了新的商业模式,对他们而言或许更加有利可图。 总的来讲,真的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我们北京的胡同,北京的文化做出点东西,尽管就是一个概念而已。珍惜的希望大家能够为我提供宝贵意见,来促进我的设计的概念的发展,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家园的宝贵历史来规划和努力。不胜感激!! 最后,希望大家给出自己根据我上面的赘述的概念,提出你们希望看到或是希望参加的一些“白天”或是“夜间”的活动类型,帮助我开阔设计的思路,为我提供充足的设计源泉! 再一次对您的热情参与表示由衷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