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58|回复: 23

写在5周年到来之际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10-29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站5年了,感谢广大网友对网站的支持,没有广大网友的支持也就没有老北京网的今天。回想5年来我们所做的工作并不是为自己生存之所必须,所做的是为了保留一个3000年古都的历史原真性而不是现代华的高楼与大厦,我们在讨论老北京作为世界文明的古城的存废问题。存在有其历史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所有者,我们只是看护者,所有者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忘记胡同,忘记曾经在胡同和四合院中发生的一幕幕改变历史的事件,也不希望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好了,我们只谈学术,我们没有任何政治倾向,我们只希望让我们的观点能够影响一些喜欢北京,喜欢北京历史原貌的人,由我们大家帮助有关部门把北京城市历史风貌充分的保留下来,这样做对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对旅游业,对相关服务行业都会体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我们也能从中汲取到巨大的文化内涵,对子孙也有个交代不是?( ?# H- u# Q2 }+ j" w9 N 我们在拍摄胡同,记录胡同,向人们展示北京最美的也是最市井风情的原汁原味的北京,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觉得才能对的起北京3000年的历史,也不至于让后人遗忘北京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我们身边发生过的生活变迁。我们在工作中有快乐,有一种被文化熏陶,被淳朴的老北京人感染的快乐;也遇到过一些工作中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因为我们的行为挡他们的财路了。没办法,为了我们共同的爱好,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我们的快乐,我们还要做下去。- M2 k4 W% c; k8 x7 _! v1 r 我们是老百姓,平头老百姓,我们只有用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感染那些曾在北京市井中生存过的人,告诉他们美的观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美的内涵,尽量多的帮助我们留下美的永恒。 8 f- _8 g: c/ h5 q" a我们是生活在棺材里看未来的一些人,也许目光短浅,也许没有那些所谓的搞经济的人有那么多的经济头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去满足其最大的贪婪欲望。我们只知道我们生活在北京,我们爱这个城市,我们爱这里的人民,我们爱北京的一草一木,因为我们永远都是老北京!我们反对一切破坏北京历史风貌的行为!因为北京是属于所有北京人的,是属于全国人民的,世界在看着北京! 7 a& l8 S: ? c& [3 Q' W我爱我的老北京! " C* X8 u$ k0 W$ T! I写到此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想法,我们是做学术的,莫谈国事!!!因为我们不是政客!

) K+ z9 I+ K5 |3 o4 N$ C" `0 `, T

掌柜的写与5周年前夕8 f* x- M# p( d% a) l, W2 d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 老朽 老前辈

北向 北上 北(背)沧桑

京戏 京腔 京华萃

网事 网昔 网(望)兴邦

发表于 2005-10-31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采!
发表于 2005-10-31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献给老北京网,献给掌柜的!
发表于 2005-10-31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5-10-31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五周年到来之际,祝我们的老北京永远年轻!

祝保卫北京的战士们事业有成!

发表于 2005-10-31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老北京网越办越好;祝队伍越来越大;祝通过我们保护的地方越来越多。
发表于 2005-11-1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  同  行

一纵街,一横巷,踏寻一条胡同,感受一股宁静。

一推门,一扇屏,倾身一进院落,讲述一段真情。

一陇瓦,一架梁,承载一生雨雪,经历一世辉宏。

一排窗,一圈廊,展现一家风采,围系一院温情。

一拱手,一抱拳,低头一点意思,昂首一礼互行。

一叩首,一鞠躬,堂下一心敬重,座上一龛神明。

一炉火,一灯笼,煮沸一池清净,映照一顶苍穹。

一袋烟,一杯酒,吹散一头迷雾,饮进一帘幽梦。

一片叶,一葩藤,书写一年四季,衬托一面花红。

一盏缸,一座棚,相伴一年寒暑,相识一家鱼虫。

一群人,一路行,走过一个年代,传承一种文明。

一腔血,一颗心,追溯一段历史,纪念一座古城。



既然咱们老北京网是11月1日成立的,就以“一”串个小东西,大家见笑!祝咱们的老北京网,五周年生辰快乐,祝咱们的老北京,再次焕发青春! ( B. _$ i |3 p4 H4 B4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17:27: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1-1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子,这么精彩的贺礼,看得我老泪纵横……
发表于 2005-11-1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子写得精彩!!!

我想起我书中有一部分写咱网站的,被师兄给删了,就贴在这儿吧,祝老北京网5岁生日快乐!!!

总有一些人,想要留住一些东西——胡同保卫战士记

2005年6月26日,大吉片拆迁区里出现了几个手拿相机的人,他们不是旅游者,也不政府调研人员,他们是在“老北京网”上结识的战友。他们大都是北京人,有的人从小就在胡同里长大,对老北京的胡同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的人虽然没有在胡同里生活过,但是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已经深深的影响着他们的性格。他们喜欢北京的胡同,他们觉得胡同更有平民化的气息。然而面对北京的胡同正在一点点的消失,他们非常的痛心。他们把老北京就当成自己的家一样,试问如果有人把你的家给毁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对于参加这样的活动,网友们都认为,是参加了就不会后悔的活动。“至少,东西没了,神还在。留下些资料总是好的。”他们抱着记录北京现存的胡同,考察胡同的现状和发掘里面的故事,并进行胡同文化的宣传的目的,走进一条条古老的胡同之中。现在除了每周的胡同考察以外,为了加强网站对胡同文化的宣传力,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近期网站还要筹备举办一次照片展。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关注胡同文化和老北京文化。

此外,他们还特别关注老北京胡同的拆迁情况。他们通过对胡同里的老住户的访谈,了解到了许多会馆、名人故居的第一手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及时地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希望能为保护老北京的胡同和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还有从事法律工作的网友还会为拆迁户提供一些免费的法律援助,以维护他们应有的权利。以后的工作计划还有很多,但暂时还不确定,主要是还是缺少资金的问题。不过现在已经有热心的网友为网站捐助资金了,许多非北京人但在北京居住的朋友,甚至是居住外地的朋友也逐渐加入了保卫古老的北京的文化的队伍中来了。相信这样的朋友一定会越来越多,毕竟北京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北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古老而可爱的一代名城——北京离我们远去的!

[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5-11-1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书中会用。
发表于 2005-11-2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最近忙什么呢,好几周没见您了。
发表于 2005-11-2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老师,我周五晚上的飞机就回去了:)

最近总也不见您身影,想是有什么事情让您忙了。

发表于 2005-11-2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砖缝里的虫子在2005-11-1 1:26:34的发言: ; A" U! S6 b6 _; S* j # i0 u' I3 A6 ?7 O; e6 a

胡 同 行

( ?4 A; ~' e9 q/ D& o# y! ?/ G

一纵街,一横巷,踏寻一条胡同,感受一股宁静。

' j. O" `1 M' j4 U0 [

一推门,一扇屏,倾身一进院落,讲述一段真情。

9 w4 t5 k- k; O( }

一陇瓦,一架梁,承载一生雨雪,经历一世辉宏。

3 Y* h3 \. E' N8 R% \

一排窗,一圈廊,展现一家风采,围系一院温情。

7 K4 k8 ?1 B' `" |# }, h" R

一拱手,一抱拳,低头一点意思,昂首一礼互行。

; P% Q0 R- M) b+ X2 ]

一叩首,一鞠躬,堂下一心敬重,座上一龛神明。

6 S4 p7 F: D9 X$ R' u7 t

一炉火,一灯笼,煮沸一池清净,映照一顶苍穹。

. o6 Y: n5 r6 p0 M2 o

一袋烟,一杯酒,吹散一头迷雾,饮进一帘幽梦。

5 {3 O! v8 [ \# b& P

一片叶,一葩藤,书写一年四季,衬托一面花红。

I7 K. i6 w: F4 z. F2 J8 Q4 [' _( q

一盏缸,一座棚,相伴一年寒暑,相识一家鱼虫。

% P7 f A: Q2 y: s; H

一群人,一路行,走过一个年代,传承一种文明。

+ E7 Y. V. H3 ]2 k! P) b/ F I

一腔血,一颗心,追溯一段历史,纪念一座古城。

; q$ v, m; Z( b8 ~5 q 既然咱们老北京网是11月1日成立的,就以“一”串个小东西,大家见笑!祝咱们的老北京网,五周年生辰快乐,祝咱们的老北京,再次焕发青春! & i+ `& Y, Y) y* ~ m% y! z
/ _8 _5 q/ B, Y; E

1 g& T6 ^7 e& ?+ ^" C

一群人,一路行,走过一个年代,传承一种文明。

. v! |% M. L& D1 i9 D! R' p

一腔血,一颗心,追溯一段历史,纪念一座古城。

) a! n, [6 m- b7 ^4 U6 q: m1 f

虫子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05-11-2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静如水在2005-11-2 12:52:33的发言: 8 O0 x" I9 P5 N5 {1 M/ E2 @* F+ ~2 s; F# G3 T8 [

曾老师,我周五晚上的飞机就回去了:)

% z: x! f7 v( q* B) @' y% x2 R

最近总也不见您身影,想是有什么事情让您忙了。

* G7 _$ M/ Q! r2 R / r9 P/ V: d8 C+ C: D6 I8 ^9 S欢迎你回来!我们这里拆得一塌糊涂。北大的俞孔坚老师刚转给我一封信,哈军工里面原定保护的红楼群正在拆除。已经无法挽救了。
发表于 2005-11-2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个“揉碎桃花红满地”啊!历史痕迹的页码又撕掉了若干。

我默哀...

发表于 2005-11-3 0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igolyf在2005-11-2 8:35:38的发言: + y }$ z5 U3 n* X9 K张老师最近忙什么呢,好几周没见您了。

发表于 2005-11-3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我家就在军工附近!我同学家就住在那里!!!

拆到我家门口了不象话!!!!

虽然只回去一个多礼拜,我要跟老师一起战斗!

发表于 2005-11-4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子,写的太漂亮了。随着我们队伍的壮大,影响也会扩大。相信代表老北京神韵的胡同,宅院不会被钢筋丛林所淹没。会流传下去的。
发表于 2005-11-5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周年的感想。

我实际上认识老北京网与众网友还不到一年,之前我是与几个朋友无组织的拍一些胡同与老宅。在写给有关部门的报告中我也写过我与我的一些朋友们的共同感受。我一直就想有组织的“拍遍北京老城”(实际上不可能)是老北京网与众网友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平台。我没有想到我们的网友有这么高的素质与工作能力,我没有想到我们的网友在这方面实际上要比我做的更好。我真切地感到了这种力量。这使我在今后更不敢稍有懈殆,不敢有半点三心二意,不敢有一分私心。 + Q Z0 F& t! [, r: Q 目前老北京网已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拆迁之前所谓有的规模,虽然这看起来有点残忍,但是你不觉得是拆迁让老百姓更关心老北京城的命运了吗?第二是我们有了一批骨干成员,没有人才十年不成,有了人才一年就成。有了这样一个基干队伍,我们想问题的角度就可以多层面的,多角度的了;第三从现在起一年内我们策划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第四我们的拍记队伍。正日益壮大。从本周始我们要与兄弟论坛与其它朋友有更多的合作拍摄。并不是人越多越好,与他们合作有几个好处,一来我们毕竟只看到了森林中的几棵树,我们不知道其它的更多的网友们的行为与想法,二来我们在技术与认知上也可达到交流之功。三来呢?我想我们原有组织一个北城拍记队的想法今年就要筹备,这也是其中的一步。

对老北京城区的拍摄是这样一个工程,它很大,大到一人穷尽终生认不清,走不完。它很深,深到你只是看到了大海表面的浪,而很难看到浪下之潜流,而真正的东西又是在潜流之中。“老北京拍记工程”明年会有大发现,这一点不用怀疑。

回答一个问题:“你们只是拍啊,记的,为什么不保”我说:“保”要有几个条件,一是对要保的东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什么都要保。我们要保的是:老北京城区中成片的古老的社区与有人文意义的地方与建筑。我们要保的是不该拆而拆的东西。二是要对保的对象有完备的考察,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这项工作。之后我们要主动地向有关决策人与部门提供这些材料。也就是做到将“保”放在前置的位置。而不是跟在“拆”字之后。现在跟着“拆”走是没办法的办法。半年之后要改被动为主动。

我们还要与各地的抗拆同志,加强联系,支持他们,慰问他们,像后细瓦厂实际上比我们做的更好。

团结起来!为了老北京!谢谢同志们。“同志”这个年代很少用,但在这儿用起来又很亲切的一个字眼。2 w3 C3 l5 k( X7 ^: j , s: m2 y. F6 `4 I$ G

发表于 2005-11-5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柜的写与5周年前夕

有错别字,应该是

掌柜的写5周年前夕

发表于 2005-11-5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咱们的网友真是细心啊!
发表于 2005-11-6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给偶升为贵宾。

[em05]
发表于 2005-11-6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ie在2005-11-6 17:37:23的发言:$ f" H7 C( T( G% s4 k

快快给偶升为贵宾。

[em05]
5 r1 b' a) Z( W6 K O$ o# a

怎么想当贵宾啊!再贵也是宾,可是从来没把您当成外人啊!呵呵

& _% \3 j$ n Q \9 {/ z8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6 22:10:0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6 12:35 , Processed in 1.18393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