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菜里没鸡蛋,不是说炒菜不用鸡蛋这原料,而是说,在老北京的饭馆里,菜谱上绝没有鸡蛋这两个字。说准确一点,这叫菜名里头没鸡蛋。像木樨肉,它的主料是鸡蛋和猪肉,菜名里的木樨,指的就是打碎了鸡蛋;过去的摊鸡蛋叫摊黄菜;鸡蛋汤,过去的名叫甩果汤,还有荷包蛋,在老北京的话里叫卧鸡子儿。这么多带鸡蛋的菜,这菜名里却没有涉及鸡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老北京的饭馆,都有一大忌讳,就是怕得罪了宫里的太监。 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城,是太监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些公公们,在宫里给人当奴才,可在这市面上,却是人五人六,有权有势,招不得也惹不得。 平日里公公们最忌讳最窝心的字眼儿,您这菜里还老捎上这些个字眼儿,您这饭馆还想不想开了。所以得千方百计地回避。于是乎,就出现了这些既能让吃饭的人听懂,又不至于招惹是非的菜名。这也是在封建社会里,老北京这种特殊的宦官文化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
. ]6 x8 ]3 F' a& L. C9 n社会发展到今天,太监这个概念,早已经永远地成为了历史,而受宦官文化而出现的这些老北京菜名,现如今知道的人也不多了。然而,就是在今儿个,这些带有皇城烙印的东西,在咱北京城里仍然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啊,可以说,每一处都代表着一段历史,每一处都有它的掌故,就看您用心不用心了。
~+ x8 z" M# D3 N
# m9 L* S" u+ ~; L6 n [ 7 K ~$ R" E1 ~* i
/ j5 H7 ~ ?( R# U- P
9 Q6 H, |0 H( `" h. X$ W
% B$ x' B1 M3 m C$ @6 @! o
6 D2 w9 |' k: ^3 K 5 [% u l' d z! Z" J) a+ C
) Y j; N; E4 Y1 G) s- D+ t
+ Y v l8 ~# w% A4 z" i# w- U5 s7 G/ h# `' t
! }! d1 }* F4 F5 h* v
7 Z2 h* s! r/ K! R 5 G5 w' y- ~/ L& W
: @3 Q5 s9 F& t%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9 13:04: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