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来源:《大众摄影》2006年08期 作者:华
% p T! R0 e& t1 p8 O# c: C# r 威
4 ^/ \4 Z0 m7 ] (图片编号根据HK兄的顺序有所改动) . T5 @9 G$ i% n* Z: o+ d
于勒·埃及尔在中法《黄埔条约》谈判期间在澳门认识了广州富商潘仕成(海山仙馆主人)。在中国期间,于勒·埃及尔曾应邀到潘仕成的别墅“海山仙馆”作客,3 g5 a# @. Q/ c" q
为这座名园留下了三幅珍贵照片,同时还为潘仕成、潘仕成的母亲、潘仕成的姐姐,以及他的孩子和其他家人拍摄了数张珍贵的照片。
q& ?0 j5 |, S3 n/ q 根据于勒·埃及尔日记《中国之旅》(Voyage En Chine,1843--1846)的摘录资料,图3是签订《黄埔条约》前拍摄的,人物是Ho-Pu(又作Hoppo,应指粤海关监督;根据法文资料,人
) n' _& s5 u( O) k+ N k) i0 w1 x 物可能是hoppi)、一位“满人将军”、和于勒·埃及尔的朋友赵长麟
) q3 S4 T& D( x2 `$ a2 ^( W$ y, u(Tchao-Tchun-Lin,候选主事,亦为耆英谈判代表)。他在日记中写到:“我满口答应三个人的要求,决定给他们拍一张合照,他们似乎都很满
% H5 P' ^, Y9 H 意......”这张照片的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照片中间为“广州将军奕湘,左为广东巡抚程采,右为广州知府刘开域”。
: U5 p; _0 y- O # t, }! c# s1 |
图1是签署《黄埔条约》后中法两国代表的合影。根据埃及尔的日记,“回到桥上,我们重聚在一起,用这一机会拍摄由Ky-ing(耆英)、法国大使、海军上
2 m9 o) r5 _+ i% f 将、大使一等秘书和翻译组成的合照……”。这张“在火轮船“亚基米德号”上签署中法条约的两国代表”的照片,中间坐者为法国特使兼全权公使拉萼尼和清朝两. g0 _/ e2 A: }/ b' T
广总督兼钦差大臣耆英,两旁和后排站者为使团头等参赞斐列勒(拉萼尼的首席谈判代表)侯爵、翻译加略利(Joseph Marie Callery,又称范尚人,兼拉萼尼的谈判代表)和一名法国海军将领。其间的海军将领是先于使团来华的舰长士思利(Jean
- z& g: y$ ]: i) v8 h8 ^Themas Medee Cecile),还是“亚基米德号”舰长帕里斯(Paris),有待考证。
0 }0 }' Y2 n, h. ]2 c , A1 a5 s, o2 t/ }* [/ p! y
图2这张照片中,人物应该是奶妈或女仆与潘仕成的三个儿子的合影。一方面这两位妇女衣着普通,也就是于勒·埃及尔日记中所述的“保姆”,另一方面,当天埃; z, v( k9 H7 m( v* g1 j9 d" q) [' F
及尔拜访的时候,首先拍摄了潘仕成的母亲,其后主人的太太婉言谢绝了拍照。所以照片中的两个大人应该是奶妈或女仆。于勒·埃及尔的日记(11月21日)印3 y0 E/ p) s9 L E
证了这一点,“我去潘仕成(Paw-sse-tchen)家作了一天客,我带去的照相机,使他们全家兴奋不已……我再为他两个大儿子、保姆拍照,穿裤叉的( ~$ @6 w0 t+ m2 V: g
孩子也在我面前摆好姿势,个个都照得很有型。” " I# J$ Q, {2 A
图8是另一张有关潘仕成家庭的照片,法国摄影博物馆网站的图片标题是《潘仕成(潘庭官Pon Tin Quoi)的家庭》,如果是全家照片,那么这张照片中一共应该有6个人,其中包括照片中在潘仕成妻子(据埃及尔的日记,潘仕成的妻子一开始拒绝拍照,是否+ V! p' ^5 A" ?6 ~ m# h% }, x
后来被说服?)与“保姆”之间的二儿子(银版照片可能因为曝光不足,所以看不出来),和在襁褓之中的三儿子。2 |6 _5 |9 r. R. `7 O: e8 I
9 k+ Q2 X7 D$ ]8 ]+ }
T$ t a) r9 w" L4 P% H , U8 D9 Q8 U5 r, u: ~. O( G, I0 d: y7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