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公使馆区这一段玉河的历史:
2 Q; I) O1 W) ` ! p, A/ q% C* K, x+ A
[转帖]: . ~. K, R5 @2 _" c
% r4 F) ]8 h2 V# I: s; _% G& l旧影志·百年正义路 作者:JNXU
' e2 S0 ^7 g6 Z / C5 T9 K9 F8 j
正义路是曾经的御河(也写作玉河)河道。菖蒲河,也就是外金水河在皇城东南角折向南,称御河,然后向南经内城水关流向外城。御河上曾经有三座桥,从南至北分别是北御河桥、中御河桥和南御河桥。其中北御河桥在今正义路北口东长安街上,中御河桥在今正义路和东交民巷的交汇处,南御河桥在今正义路南口。清代,御河西侧从北至南分别是翰林院、淳郡王府和会同馆,东侧是肃王府、詹事府和太仆寺。1860年,淳王府被改为英国驻大清国使馆,1886年日本使馆在御河东岸、中御河桥以南落成。 / l- U; ]* t( H) M8 {& O
1900年,在京各国使馆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围攻,法、意、俄、德等国的使馆人员和侨民避难英使馆,在御河中修筑了工事,有一条“战壕”通到御河对岸的日使馆。就在被围困的外国人还沉浸在西摩尔的远征军受阻返回天津的绝望之中时,新来的救兵中有一支印度小队发现御河穿出内城城墙的水关无人把守,且水位很低,他们从这里爬过泥泞,进入城内,并直奔英使馆,解救了被围困一个多月的“同胞”。 ) s$ A3 V+ Q& u2 w+ @; g+ V. A
义和团运动结束后,各国开始在东交民巷附近圈地建设,英国使馆占用了原址北面的翰林院,日本使馆占用了部分肃王府和柴火栏,中御河桥东南还修建了六国饭店。最初这座饭店只是一幢两层的小楼,1909年在原址扩建为一座三层砖石结构的法国古典式建筑,成为当时北京最好的饭店。1910年秋,在六国饭店的北侧修建了横滨正金银行。1931-1933年,御河被掩盖填平,河道上成为花园.
& V% Z! O; ` P/ s# S! x" r......(略)。
2 U& g" e$ b1 f0 y: u 8 f, ~7 b7 o! ^" E5 @ \, Y; U
: {1 Y r! @- a, M, n) Y; p
! }/ t+ x! v( h$ E
( I6 w7 } W3 {- ^2 ]( [在 《乾隆京城全图》里,北御河桥是一座三孔石拱桥。 $ A$ a" [; w% g* Q/ `
5 Q/ y8 f: u- t4 }/ _
[讨论}:寻觅北玉河桥
1 o: G: t" r- i 7 Z* ] ] W1 \
$ q& x9 @6 L, X9 s- P, z3 m + A* d* s* Y1 P% G
以下二张老照片摄于庚子之变以前。 - \* K" y' d6 g4 H
- N* W9 x) ?4 G: R" K图(中玉河桥·北玉河桥)里,左下角可见南玉河桥北面挡墙; n/ `; _$ T4 O0 r; s
图(中玉河桥·北玉河桥)里,中景是中玉河桥; 0 h, \3 v. L) O9 D
图(中玉河桥·北玉河桥)里,远景是朦胧的北玉河桥。
) S! W( \$ C( B: h图(北玉河桥 )系佚名于1890年代在中御河桥上向北拍摄的御河,左边的坡顶建筑即英国使馆。 * ]: s+ N8 |0 s( g
二张老照片里,靠近北御河桥南侧的河道已收窄,只看清一个桥孔。 : M$ c' h' `- f( B5 N# n
r: v; h0 w2 {% ?# l* f
[讨论}:寻觅北玉河桥
' n/ P& @& |- Z: i/ m. P . M9 P- O, {8 C: b
% w+ v* w4 \; F7 e% }贴一张未经确认的北玉河桥照片。 图(未经确认的北玉河桥)里,图左侧疑似是翰林院的东墙; " X9 Z- j5 ~: E6 r- a5 u" K
图(未经确认的北玉河桥)里,图正面背景疑似是皇城墙。 3 {( l9 z, {+ S9 s* V
请留意图里,左面桥头后面的那棵树。
% x2 l; h% |" S l! v
8 t9 K* `7 ^- K+ n, V1 R) w! w9 u ( q! g5 g* _, O" K) A
4 B, ]. Z6 H& _5 g9 l# b5 _* n[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6 6:27: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