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4|回复: 5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5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10-01.

3 L" R% @& U5 Y! W# K$ ?7 m

 

- y4 T6 P7 h9 @' B. X+ F

09:30.我来到了清西陵境内的怀亲王园寝。

0 F" H& J, l) F% u7 }) U

 

& y: _5 n: ^. O: Z* E

 

3 i/ `" ]3 v# h- p( c* v# ^

[转贴]

* o3 {. S$ ~3 S* s& Z. Q3 W. a

 

2 V |5 m( K, c

清西陵:

l: j! j* ?( ]0 g2 e* c

 

! a5 K7 u( J- r

怀亲王园寝

! m T9 U$ R* H; X- M3 L \8 S4 h) z( u

   
在清西陵境内,有怀亲王园寝。

7 C% t5 p: y' \: v" f

怀亲王名福惠,雍正第八子,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初九日生,其母是侧妃年氏敦肃皇贵妃,终年八岁。

$ g ]% c$ g9 e# `- \. J3 L

高宗乾隆皇帝将二个皇兄皇弟同时追封为亲王。 

' s" h6 G* P4 W# b

怀亲王园寝坐落在太平峪境内的王各庄。

, S3 g# L6 ^# z7 B0 @- p

怀亲王于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初七安葬。

& A& o) X; y2 ^. V" I

怀亲王珠园寝建筑有:琉璃花门一座,正中享殿一座,前有大门,门外设守护班房和东西厢房各三间。围墙周长 169.6米,高3.3米。

! ?4 q" z+ B5 J( O2 W5 S. M0 m

据《易州志》载,怀亲王园寝大门外还有下马桩、平桥、营房等建筑。

: {$ P/ U3 c+ D( v/ m

怀亲王为火葬,即火化后将骨灰装于瓷罐埋之,地面不建宝顶。

& H3 P6 d b) _3 c

虽然这座王爷园寝历经二百六十余年的风雨剥蚀,但从现状来看,仍保存了昔日的风貌。

/ ~7 ^. b* k. K' b# ]2 c

 

+ o0 V% O$ S0 b) E- J* P

 

" |# }- W; h' ~7 _, O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 N% B& u9 [. g$ J$ o: l& `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O0 b' H# B5 e% m ?

 

) ` ?4 q9 J! ^/ d

最先看到的一路三孔石平桥:

! Y; Q+ l$ e, |) n8 S$ N

 

) E1 Z& q1 F& ?, Y3 b; [3 t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7 E. _$ v' V, e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7 H3 L" a! ~" R

 

( _# y4 T0 x! I }4 }

桥的北面是西厢房和东厢房的遗址:

. F8 F1 z0 Y5 K) w5 P

 

, F( ^5 k- r/ x* ~9 `' ~: R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 P" [( {0 l+ q; X V3 F0 q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再游清西陵(6)——怀亲王园寝

% b4 l2 ^0 r1 w5 M% _& [

 

, d0 E) v0 q7 l

过石平桥后向北望是怀亲王园寝的面阔三间绿琉璃的宫门:

+ M: q" }, ]: ?$ @

 

: X+ x9 j( o2 S7 H" \


( F' L1 W# J; K) D

 

) U1 C- D/ c# _# P

园寝的围墙覆着布瓦顶。

n$ D5 F: E4 q$ R& |& k( n

 

7 ?2 O6 ~. P6 m" J) q! d

围墙的下部残存着文革时期的标语,做为文物留下来了。

" a) [1 n* S( d

 

1 L" t5 Q2 J1 o- [1 p

宫门半掩着,走近前看看:

' Y9 h# A; h7 x) j8 T3 U" p

 

, x* x" ]3 B) L

' U+ k1 \. Y4 |% ~

 

* N0 b0 i- J: n; N& t- M5 U" a

侧门门扇上镶着49颗门钉:

_( O7 V, d3 @0 ^8 u# J* @' N

 

- O" x" I: |) O

# g$ j' O7 Y1 P2 `2 R& o1 d

 

4 ` t8 w: e! f) M+ F8 O/ G# G

进入半掩的宫门,迎面是面阔三间覆着绿琉璃瓦顶的享殿:

' g9 x3 F8 U/ ?* i4 m. C

 

0 X' \3 Q/ _4 h% C6 d# @


9 F7 r- J( j; w5 x9 y p7 |8 U J

 

, }: V( E0 t9 _$ {. y: r$ A

 

5 _7 v9 w$ Q9 `' R2 @( I: g$ Z

墓主人生平:

' _) Q' i, `, K: n

 

: m" U" V) q v' }

[转贴]

/ u( s! O6 K2 M# n5 F# T& n4 i; Q, l

 

- a# x' q- s7 s0 |3 ?& e. u

年妃于雍正三年死后,只留下福惠一人。所以雍正对福惠格外呵护,只可惜福惠还是没长大,在雍正六年也死了。

3 i9 c& P* _- C# _- f/ q

雍正十三年,乾隆上谕内阁:“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当曰曾以亲王殡葬。今朕眷念手足之谊,着追封亲王。

. j+ y0 S5 }" m

后福惠被追封为亲王,谥为怀亲王。

2 X7 T' z! q4 o F8 r4 R

这里要说明一下,由于福惠死时只有8岁,按规定皇子一般要在15到20之间,才能请求封爵。所以他去世时,是无爵的皇子。

1 l9 D+ w8 B" g1 B5 K1 k8 x# i4 K

 

; T' _( h- G$ X+ {# ?

 

/ h/ T9 O d1 |3 z

看陵人是一位和善的中年农妇。

- f! u; H4 z8 Y6 O, u+ P

 

. R* J# w' @7 I9 J

征得看陵人的同意,我进入园寝拍了一些片片:

: _* v3 ^5 e; g; c" E* E$ N4 n


( P3 I; k9 |; H4 N# ] \



A( ?1 `8 M* E2 N

 

x: q1 [1 B+ R6 e8 p _- c

 

6 x# V; Z6 m. Y v

 

2 c* \ G, X- K& u

后寝院的隔墙上覆的是绿色的琉璃瓦:

' I6 o( z, t3 _6 \ F* N1 s

 

1 b' i+ J x7 r



/ ^& S/ }$ F$ W* j# x! S/ F

 

3 ]. H; w/ t0 s, u: @- i0 E+ \) V9 V

 

4 A6 X q; E% ~

 

9 m) ^/ [# u- b; t1 n& Q& \7 C

[转贴]:

2 y0 R1 N3 T4 f- p

 

0 s: B. t0 ~" h2 X& ~: Y. ]

 

- W q7 J8 |9 N/ Y' A8 o

关于端、怀二王园寝的特殊性分析

/ s q0 n8 g2 R+ e( a

 

7 g8 t7 G/ i- b- U6 N% a2 i

1、规制不伦不类。按《大清会典》,和硕亲王远亲,享堂五间,建碑亭一座。而端、怀二王园寝却未享堂三间、无碑亭之设。笔者认为,《大清会典》所载亲王园寝规制是那些成年亲王的园寝,非早殇幼子。在康熙年间,清廷曾规定:凡皇子初殇,皆备小式朱棺,袝葬于黄花山园寝,唯开墓穴平葬,不封不树。康熙皇帝的35位皇子,有15位早殇,均未追赠爵号,也未给他们建坟立碑修园寝。他的皇十八子8岁殇,葬入景陵妃园寝内第三排东数第一位,地面上无任何痕迹,1978年挖苹果树时无意发现这个秘密,墓穴为砖池,内有一小型朱棺,池上用条石绷盖。弘晖、福惠虽然也是幼年夭亡,但毕竟已封为亲王,加之时代已到了乾隆年间,满族汉化程度更深,如果仍不封不树,也有损亲王体面,有伤国体;如果将幼儿追风的亲王按成年亲王一样对待,似乎也有些不妥。所以才出现了低于标准规制的端、怀亲王园寝。

4 \. D7 O7 ?7 b; A n' a5 B

 

! O, P% j) h& j' G; {9 n

2、丧制的不伦不类。火化本是满洲风俗,顺治末年仍沿用火化。由于受汉族文化习俗的影响,到康熙初年就有所改变。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孝诚皇后就未采用火化,开始使用棺椁入葬,以后沿袭不替。就连早殇皇子也用小式朱棺殓葬,为什么死于康熙四十三年的弘晖仍用火化?笔者认为弘昐、弘时、福宜、福惠很可能也是火化。这于康熙十三年以后所推行的采用土葬的方法矛盾,为什么出现这种矛盾,真值得我们研究。

0 K% Z" n& Z- J/ l; M ^0 E

 

$ {/ Y1 F3 g) H

3、端亲王园寝、阿哥园寝、怀亲王园寝是同时营建的,他们都是雍正皇帝的皇子,然而墓穴上的地面处理却是三样。端亲王园寝皆为微微隆起的土包,怀亲王园寝没有隆起封土,而阿哥园寝确实等级较高的月台、宝顶。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这与墓主是早殇还是成人有关。死于顺治十五年的荣亲王是清代幼子追赠亲王的首例,葬于黄花山下,营建了园寝,但墓穴之上却未建月台、宝顶,只是一个土堆。建于乾隆八年的端惠太子园寝内葬乾隆七个早殇皇子和一个早殇皇女,七个皇子开了在三个墓穴,地面上也未建月台、宝顶,只堆了三个相连的土堆,形如笔架,这于弘晖、红粉、福宜的三个低矮土丘,都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土丘下面埋的都是早上的孩提。而那些成年的亲、郡王园寝,甚至贝勒、贝子、公的园寝内无不建有月台、宝顶。西陵的阿哥园寝虽然与端、怀两位亲王园寝同时营建,而且是受过世宗严惩的没有爵位的弘时的园寝,却修建了宝顶、月台,恰恰弘时是成年而死,这绝非是巧合和偶然。

9 [ {8 b5 k/ G; K

 

$ z. m$ J8 `/ m2 n4 q: U/ V7 a

之于端亲王园寝为什么又微微隆起的封土,而怀亲王园寝无封土,首先应该认识到这不是本质的区别。其次,这两座园寝从那个见到现在260多年了,怀亲王园寝的低矮封土经理风吹雨冲,有可能也有封土的流逝而夷为平地。如今地面上仍有夯土遗存。端亲王园寝是今年全面维修过的,是将流逝的土又堆积起来。

8 E4 ^4 j! }9 V/ v

 

8 n' r0 A# `' X9 s

PS:弘晖和弘时、福宜等人之前都葬黄花山,福惠葬在东直门。

3 z1 W5 G# N, y% g2 P- j2 O

 

T5 y k% y5 g2 p/ _9 }

 

; B, _; H/ H, a+ t( t' T; ^3 g

 

4 o+ o6 B# h. x/ e

雍正六年九月十四,礼部议照亲王例殡葬之八阿哥,请给与羊、酒、纸张,遣大臣致祭二次,其碑亭交与工部建造,谥号交与宗人府议奏一疏,大学士马尔赛、张廷玉奉旨:该部所请俱不必行。
 

+ f, j6 j. I( [$ F! g* }& V3 t


该文章转自☆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www.ourjg.com
原文地址: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45&Id=2648

6 b: [8 J8 _0 O7 B; m% O

 

0 t. C% @6 j9 Y# V( [

 

9 r4 L& M; b7 \& `( @' s- l( [

我一直对怀亲王的葬制不是很清楚。

# D3 S1 p+ y6 E% r8 K8 k

 

3 ~1 E" Y, p! Z. {! K- z+ M

进入后寝院,我看到墓穴周围有方型的砖池。

7 P3 t4 K% [$ }1 n/ ]

 

, _8 s$ o# }2 Z {- D( K- A

砖池内有近40公分厚的封土堆。

& o- | |9 E6 x" v

 

$ {& G' k5 A% ?

但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初始入葬的状态:

0 e- E( n9 F3 j8 Z" U" f& d6 y

 

3 M! x+ {5 f4 b; m

 

& L: E2 m6 a. n/ \% ~8 L

 

( m& v& M* h! V9 U

 

7 Q" s( J2 P9 S


: a# P' ~' Q! P; J6 r) c- i6 s3 n

 

) B9 N2 R3 k d) K

 

/ c) b: S0 k0 E e

与看陵人致谢道别后,我离开了怀亲王园寝。

: }* }1 |8 z+ r7 s0 q" ?

 

9 g7 o* |1 n, d' O

沿着来的路,我返回到三岔峪。

# z; n7 q( N8 Q+ G z) U

 

+ |: l- `+ q0 | ^: G/ ~- m& w

现在的时间是:

# a6 b: D7 c( m6 {+ e0 Y

 

# @! J, O, M7 A" h" G! [3 a, g

2009-10-01.上午10:00.村庄已是空巷。

! M. F; Q3 ~$ A9 L

 

9 H9 E1 Y# g8 i0 ~2 n4 Y

大家都在收看阅兵式的直播。

1 x3 ?6 R2 u y

 

0 C5 |8 r! N+ \6 s

我这头老驴沿着环陵公路继续西行,到3.5公里外的慕陵和慕东陵去看看。

0 |& v5 u& l5 f1 W# n, h

 

1 R. _- `" o+ s) G: t

 

4 W1 W" j% N3 F

待续。

; k* f. q; q2 y, Q

 

* {) ], ~* b" e! b( P- B0 R

 

2 Q6 C+ D% c6 \4 ]4 v8 N9 Q" D

 

- L: o+ Q0 ?/ `6 |3 F

 

) C5 s2 F3 _4 Z: S: Z

 

8 L2 B ~6 \$ U! q" A; {

 

% I# I9 e7 e' y& T1 ~+ M8 X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0-5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0、还是西陵好、

" L* L% t6 z% C. \: }

 

+ ]# I& `* z9 n1 p; _( }

- -东陵烂的都不能看了、

发表于 2009-10-5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啊
发表于 2009-10-5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端王园寝

+ `1 a+ B5 B% H: {+ H

 

, P0 O) @" e; e N- u; g' Y: K

1 k$ @; u$ i5 h


! t9 }0 z$ U* E+ t; z


/ b1 M8 y5 \, q



发表于 2009-10-5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哥园寝

$ o4 P. t# E* f R& w" I/ Q' f

 

& E6 f6 }8 o8 h7 J

) w! G7 E: Z2 M7 [# l7 n



发表于 2009-10-5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贝勒那张全景照片好,多谢了.也多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6 02:43 , Processed in 1.1290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