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一段文字:
2 r- @* M1 l& N7 O 2005年10月7曰上午,我们跟着华新民去转胡同。霞公府胡同是华新民今天的目的地。这里闹中取静: 窄窄的巷子里,很少有人走过,只有路边的爬藤在微微颤动。窄窄的巷子两边,绝大部分都是青砖灰瓦的老房子,院中探出葱茏的树冠。但在每一个院子的围墙上,都用红漆写着一个大而刺眼的"拆"字。 华新民在一幢方形的红砖小楼前驻足,盯着它已经发黄的白色栏杆和精美的雕花,徘徊了很久。这座小楼建于清末,曾经是葡萄牙大使馆,解放后北京旅游局在这里办公,前不久刚刚搬走。华新民很惋惜地叹气:"多好的小楼啊,100多年了呢,说不定我祖父他们还在这住过呢……唉,明天就拆了……"
- {/ @, ~- ~4 g; G7 \ 华新民找朋友为小楼拍过照。但在她看来,要阻止小楼的拆除是不可能的。"立此存照"只有一个简单的目的:"就让大家看看,还有这么漂亮的一座小楼。"红楼静静地立在婆娑的树影中,像一位没落的王族,高贵而落寞。
' N; {/ C2 f1 A: j2 ~ 2 g( C9 ]0 s& G5 X3 ~- z/ c: ~8 S9 G
------------《挡住那些碾碎记忆的推土机》 0 V2 s) ^) G( M* H5 J
/ T$ `" w$ m4 E, U 葡萄牙大使馆旧址,霞公府13号院,据说原为袁世凯的一处行宫,后为段祺瑞邮政署办公地,蒲萄牙使馆、邮政总署及3个官员的宅邸,解放后为老挝大使馆、北京旅游集团驻地。
5 H5 _ e5 g( j a3 k
2 `2 e/ o' T J, g 为一个商业项目而拆掉精美的历史古建,声称异地迁建,如今杳无音信。这座建筑,99.999999%地消失了。 ) z9 G3 q: o j! |0 b, ~
) A" U! t1 x- c, H$ p$ ~
下面是我2005年10月5日拍摄的照片,10月8日,此楼被拆除。
( H7 Q* u( b4 f$ A5 j & O+ j6 m1 W. g$ H
霞公府 葡萄牙老使馆临拆旧照 2005年
, C5 e3 F! H Y% V
霞公府 葡萄牙老使馆临拆旧照 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