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24|回复: 20

[原创]我们重新组织一次调查吧.......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8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常在坛子里看到大家商榷各种有关陵寝的问题,无论是老前辈考察过的,还是大家都公认的,抑或是其它情形的.......有些问题大家好象又有不一样的看法,我想可能还是缺乏一个全面而且能让大家都亲自在现场质证或交流的机会吧?不如开春后,咱们全面组织一次对所有现存已知王爷或类似陵寝的考察,大家每周约好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一起去,找几个车,我想有一年也够了,而且能整理出一份比较完整全面的报告,我们不一定要出版,那怕是我们自己内部人手一册就行啊.这也是一笔财富啊.只要有车,时间和其它的都是可以挤出来的,那样效率会比较高.我冒昧提议,有兴趣的一块行动吧.就当是科考学习加结伴采风了.一个人或几个人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家既然都是同好,那就准备集结出发吧......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找那些未研究过的.从碑帖记录入手,搞过的那些大陆货不建议再反复翻炒,没有意义.
发表于 2009-1-19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北老梁在2009-1-19 11:02:00的发言:
, W+ ~9 p$ D% {7 S; r+ ]- B

 

2 n% C- ]5 n* F$ t5 n

支持东东的建议。我每次出去,多是一个人,很不方便,又要找目标,又得担心车。此事还要趁早,眼下正值冬春季,是找墓的好时候。同时建议此事应与坟协的朋友协调一下。

& v4 U3 `6 Q/ h; _* s

事不宜迟,不知坟协的人愿不愿意去,他们这些坟都去了无数次了.

发表于 2009-1-19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没来刚看见,东东的提议是不错。但有很多问题不好解决,主要是时间。很多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能碰到一起出去的机会并不多。再者,对于这些项目,只是简单的去一次,看看碑、遗迹、遗存,是远远不够的。要深入的挖掘墓葬的建制沿革,挖掘周围老百姓的口碑资料(这些往往书上的记录是不够详尽,甚至有误的),要真的都走一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家一起走走挺好的,但要深入工作不是很容易。

, }& |! `; m8 e1 V; G7 `

有机会同行,欢迎新伙伴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老大(斑竹)表示了谨慎的乐观和理解,确实也是.但我们只要想认真的做这件事,那大家就尽力努力吧,总要从头做起,看大家的协助和付出了,轻描淡写或走马观花的肯定就没太大的意义了.欢迎一起去开拓,如果有兴趣和毅力啊.哈哈.
发表于 2009-1-19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9-1-20 0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09-1-19 22:15:00的发言:
支持
% i4 D. [/ D% G" n; q% d

发表于 2009-1-18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有这个必要,但还要加上北京周边的王坟,如天津蓟县,东陵周边,西陵周边,河北涞水,河北易县.但是这类陵及坟已经有人调查了,不知道他们还有无兴趣.
发表于 2009-1-18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是,文物都能几次普查,我们还真应该组织一个正规军,对北京已知的陵寝进行再防,对未知的进行探寻,最后集结出版一册《帝京陵寝调查札记》,纯民间的,把调查组每个人都登在上面,这辈子也算燕过留声了。:)

3 _+ v& f8 N2 d3 U# R/ \

 

* l x8 q, ?8 c

要真有这么一天,我先报个名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理说,我乃无名小辈,坛子里熟谙此业的前辈比比皆是英雄辈出,因为我也觉得还有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过去无暇或没有完全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期待有此愿望和可以拿出时间等的朋友一起探讨和实践.同时渴望先师及前辈不吝赐教为盼.为祖国的一些文物遗产的保护和延留,做一点点非常微薄的事情吧.
发表于 2009-1-19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想法很好,但太轮廓了,

6 S$ x8 \$ r% f0 n) c! _, U0 ]

 

# m4 Q4 a9 v1 J

个人建议最好有些细节的准备;

5 z; }2 a5 T n I/ d2 q

 

6 I( ? Q: N+ m- D; x, ] u

比如:要看什么时代的,明代之前,明代,清代,有遗迹留存,没有留存,地表建筑,地下建筑,

1 V$ @" n7 C! H: X4 @

 

5 ^" N6 S9 X$ j

确定之后还要按相应的目标查证整理资料;知道到底哪里有古墓;

; k8 A7 ]* A0 @9 V3 h# ~

 

- Z" s5 c2 H# x2 W, A

知道地点,但书面地名会非常笼统的,还要研究实际地点和具体走法,(书面记载和实际有时又差距)

# z6 K2 C' U! T

 

2 ?+ Q, A( s7 x I! R* D0 W% N

找到目标之后要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测什么,记录什么,

% Z2 u+ n8 i( }/ Q' n9 F A4 e. Q

 

* R! u; L, z5 i0 @

知道这些会更有效率,事半功倍。

& O) I4 R; ^5 \* {8 X3 L9 I

 

) f. @" n% a! X( Z9 U5 Q

另外,此类书出书不易有市场,慎重考虑出书。

- H6 f9 ]' A3 }* L

 

4 W$ _6 d% [3 p: j1 s) n

坟协主要成员一直在做这些工作,有些灵魂人物似乎普通典籍记载的多走过了。

! p9 P& [7 f8 D$ o. Y. k

 

( x, h- X7 u9 L9 `! [

 

! z9 }$ E M( [2 p4 }

入门资料推荐,北京名胜古迹词典,清代王爷坟。

, I* b K4 J: D& q+ @

 

, M% w" X' i% N+ N3 c$ |

 

: m4 W6 o L7 N

 

- {0 R6 J) B- p: B

 

/ z0 D( a+ e3 J* l% Z: C# t% K5 d

 

发表于 2009-1-19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1-19 0:12:00的发言:
) |: a4 z3 a, c c$ ]0 e0 t

楼主的想法很好,但太轮廓了,

+ i4 D( }9 S7 U, U

 

, t0 f4 |) V/ s: Z: a

个人建议最好有些细节的准备;

1 Z, f. W) d+ b/ T; }% I

 

9 H0 i- }4 r" Q; \# W

比如:要看什么时代的,明代之前,明代,清代,有遗迹留存,没有留存,地表建筑,地下建筑,

& T8 g3 C9 S0 ^$ g

 

6 |( |3 ?. B( M/ y& s0 Q, R

确定之后还要按相应的目标查证整理资料;知道到底哪里有古墓;

6 S2 r' i1 F& }

 

5 a9 _3 x: l7 J

知道地点,但书面地名会非常笼统的,还要研究实际地点和具体走法,(书面记载和实际有时又差距)

1 \) T: M# y" V C9 t- N' M$ P& p9 @

 

8 }1 c. j4 e9 u% A B. J

找到目标之后要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测什么,记录什么,

/ x2 _/ w2 g: _" R" U

 

' k8 J% Y/ e$ K. T! Q

知道这些会更有效率,事半功倍。

& ^. T) ~6 l# _( f5 k6 t5 V

 

( G- F3 l; F5 X

另外,此类书出书不易有市场,慎重考虑出书。

3 i% a( w8 _# h( M+ h; h

 

+ F! W6 N! z$ A- F

坟协主要成员一直在做这些工作,有些灵魂人物似乎普通典籍记载的多走过了。

0 f I* p+ T! d9 u; @

 

2 f# N. @; I/ E, X9 E" u' n

 

. P: G+ O6 W- ], w0 a% [- p: a; V: E

入门资料推荐,北京名胜古迹词典,清代王爷坟。

; D9 h1 c6 U4 C/ E4 r3 O3 O

 

* A: R! _5 b( R# x8 s

 

# E+ K7 x) C- o9 n2 Y8 h. P

 

% V& A: U* i! A. t: [

 

) @) g4 v E/ ~* Q# N' m

 

5 [6 i/ v) U, w1 ?/ k6 D9 A6 \9 B

黑龙说的言之有理.

发表于 2009-1-19 0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书这事儿,可不是为了稿费,只当人生印记,无所谓市场。

发表于 2009-1-19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7 ?9 `# _$ |$ [4 X5 R( d) r9 X) u

支持东东的建议。我每次出去,多是一个人,很不方便,又要找目标,又得担心车。此事还要趁早,眼下正值冬春季,是找墓的好时候。同时建议此事应与坟协的朋友协调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个意思,只是一时在文字上没有做逻辑和详尽的表述,是确实要这样合理统筹的安排才是。。。。。。。肯定要这样,只要想做好的话。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嗨,有出版界的得力朋友,但我的意思也不是非要出正式出版物,确实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面对,我最想的是内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权威性强的这样的资料就很不错了。这个东西也不是非要怎么样,我们自己从专业一些的角度觉得比较好就行了。
发表于 2009-1-21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能都聚在一起的机会太少了,所以要珍惜每一次聚在一起的机会
发表于 2009-1-29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五在此在2009-1-24 14:20:00的发言:
支持找那些未研究过的.从碑帖记录入手,搞过的那些大陆货不建议再反复翻炒,没有意义.
3 u0 f8 l' E3 Q% e5 T5 X, s8 |

同意

发表于 2009-2-14 0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支持!

n! G( |8 U! F: R4 _' ^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吧....哈哈.....开始......
发表于 2009-2-17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打算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6 03:35 , Processed in 1.15250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