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宗乘之庙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山坡上,南面狮子沟。 $ g' s3 e, o( H7 k7 H* a! [
普陀宗乘之庙前有山泉溪水,背依秀岭群峰,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
( H( o* z/ F0 j- W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l/ z+ P0 ]. b" v! E4 {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六十大寿之年,次年是皇太后钮钴禄氏八十寿辰。
" k+ ]7 S( Z4 G+ ]西藏、青海、新疆、蒙石等地各族王公首领都要求赴承德贺寿。
8 i& d# S, c9 X$ Q) d9 i乾隆异常重视这两次盛大集会,特令内务府仿前藏政教领袖达赖驻地拉萨布达拉宫,在承德修建此庙。
4 Q" y* h7 r; B% _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开工,原计划三年竣工,因施工后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占地21.6公顷。 & t- }2 p0 d+ r2 F0 G9 E
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故此庙亦称“布达拉”,因规模比西藏布达拉小,俗称“小布达拉宫”。
8 Q. f2 S" k" s& ~7 _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S4 W+ g8 b9 o. C, m0 u+ \9 ~ % l) J' ^/ O# Y- a3 Z8 t8 K" A6 X
普陀宗乘之庙总体布局与西藏布达拉宫相似,无明显中轴线。 & i$ ~# ^' u m' Z0 \ a
普陀宗乘之庙气势虽逊於西藏布达拉宫,但其占地之广、体量之大却为内地寺庙所仅有。
3 q) j" d; ^* D- Y U, S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k( Z/ y) q7 T, t* x) V# w7 p
全寺平面布局分前、後两部分: 0 a! Q7 s, ]! x d) ~% `% } l
前部位於山坡,由山门、白台、碑亭等建筑组成; . v. J0 X* B2 m+ U6 |! E
後部位於山巅,布置大红台和房堡。
" l4 O8 e$ P' k W3 b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x, d* l+ @% K4 u5 f8 \. Q0 }按特徵分,可分三部分:
4 Q# V* J- Y" Q& J, I8 \ {8 C* k第一部分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组成;
1 t4 n6 b+ x0 D. I q& u第二部分是白台群,由若干大小白台组成; 1 J9 g- C7 p' N
第三部分为大红台。
1 M, v, _1 I9 [白台群成“x”形,上拱大红台,下围山门、碑亭、五塔门和牌坊,这种建筑布局为外八庙也是中国寺庙建筑所独有。 9 C4 |! y9 i3 ?% V" o) {+ G4 k
由殊像寺步行回到普陀宗乘之庙,现在的时间是: 10:00 .
2 `4 q1 y2 }% Y; N7 f5 p/ O到票务处购门票。票价40元。 , O3 X0 Q8 P( u$ {0 l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8 x$ h# t" ~9 @6 V6 d
不急于进庙,先去看看庙前广场。
) Y0 O' K6 I, A8 I0 h t - o, r/ \5 c3 f3 G9 ?2 T6 b
山门的正南有一座五孔石桥: % t! S5 j$ ]4 F! ?3 D8 N( U8 m0 g$ ?' S,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 Z% a7 `( w9 Q岁月的积淀,只能看到一孔了。 / J4 I0 r& q, I. U! P
其实,狮子沟北的五座寺庙前都建有石桥。
1 f6 q) Y. d7 \( @: {* D4 a/ z当年那是非常地壮观!
' B1 [$ Z( `: |+ t 第一部分,山门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
) T7 I8 z$ q& X+ }8 ~1 I# Y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8 K- P0 }- R# Z$ B6 S3 U城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横排盲窗,上砌雉堞。
9 K5 C3 H, H/ p& c0 x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m+ s9 R, b! `; T1 [+ L) Y/ d" O ( F' o- ^# m ^3 `5 E
请注意;山门上匾额的四体书写顺序为藏文,满文,汉文,蒙文。
9 U1 T" ?5 `2 o. b# @1 h 由四体匾额文字的排序可见藏传黄教在清帝乾隆心中的重要!
1 X$ s v- v: L# H/ J+ h4 ]% {% A城台上起庑殿,前後设廊,廊内槛窗,两侧封实壁,面阔五楹,进深二间,单檐黄琉璃瓦顶,边沿施绿琉璃瓦边。
/ |" c, ]4 {8 O) [% [- A城台上庑殿中供护法神,从左至右依次为四面护法神、章古鲁蓬护法神、大黑天玛哈戛拉护法神。
% R E. u* ]6 F- P& E" \: b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8 B- z3 K1 T4 W3 e8 ~$ g
关于“寺”和“庙”。
2 A: x" E) n' J) F3 C寺是“释”教供养佛之地,主尊应是佛祖:释加牟尼佛。
: j# ?+ i+ ~* m庙是供养逝去的人,主尊应是逝去的人(如历代帝王庙祭祀的的历朝有为的皇帝,明.清皇陵中各庙堂祭祀的明.清两朝的列祖列宗.....)或被神化了的逝去的人(如:文庙的文圣孔丘,武庙的武圣关羽......) v% B7 W& `0 b: ^7 @( h8 e
关于外八庙各寺庙的称谓,我看了许久,未得其解。 k( }" y; r* R: f8 ^
...... 0 r, A/ ?( [9 A& t! ^# [
下面当然就是刷票,验票,进入小布达拉宫。 5 l1 ]0 |- d! r* _
进入山门,迎面是巨大的碑亭: 6 ^' `3 m) c2 k4 C0 S2 I- ~
. _: o) {( G% J2 ~+ _$ @1 H + o/ J: E8 S, u/ Y( {6 F' w* t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F& D B( u/ J* z0 n
' O C, k; A2 M' Z1 w- ~) C. E山门北为碑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砖拱结构,封实壁,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
8 p7 q0 n& I6 U! G |; c 碑亭南面墙上悬挂的是???:
- e' K5 E! S7 {/ d8 i
, v U: u, s- g7 l# h3 z*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G8 b: k! c% X1 L- R
% \) T$ K5 e2 N* P# K6 j& _+ a
时间还早,我决定先走马观花搂一圈,看个大概。 + {8 s. `! n- P" k; w
正好过来一个近三十人的旅游团,导游是个年轻小伙子,说话很风趣,讲解很到位。
0 l+ k0 k/ T" q' B! L: [/ h走!随团听听。 ! E8 q' I* N5 J R4 l# r- @
.....
: n3 k; j9 [3 o4 g! E这伙年轻人行动就是快,仅用了20分钟,就来到西五塔白台:
6 n$ x% t* H6 p7 A2 V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 E" } y; f9 e% z% l
5 A8 r' s2 f- _
导游指着大红台说: 6 d$ ~8 H0 o: d, M. M
“今天是九月初一。各位来巧了。普陀宗乘之庙每月逢初一和十五才会晒大佛。......”
: n9 [9 D2 O4 T* d$ ` M( c 从西五塔白台下来,仅过了5分钟,佛像已收起来了: 0 U, o, ?8 j e2 u# d) r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二)
8 u; n$ r- p5 `: B+ A& Z" Q 大红台留到午后再上去,留一点悬念给自己。
! R- i8 Z8 m7 u7 m6 [; `我漫步而行,走下山去。 0 w* I9 X& |, H
在碑亭北面的长椅上坐下休息。
% h' G6 `5 p2 h- \
* ?# v6 R* x+ x* S.........
& X( H# S7 U: g9 ` P& R3 g
4 L: M4 n7 ]3 g& @
# z$ R/ x. L& i$ w8 l' C
0 y! m% G! s" k
4 J6 V+ D n# t: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