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36|回复: 19

楼市回暖-------扯淡、忽悠还是拿老百姓打牙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11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醺,见开发商说楼市回暖的报道,哂然无奈之余又有几许愤怒。不多说了,如题~~~~~~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14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说的有道理。

9 I7 a5 \; \" ^" ^1 _9 ~7 `9 J; @5 }

 

) Z7 r7 t0 R2 j# p# X% z

 

) P5 {: M2 l# O

拆迁,一步登天,要看到底谁一步登天了哦。

发表于 2009-3-13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吧! 

& C7 Z! k9 ^9 g4 w1 u% a: F

听的规划测量的人说:要和西绒线拓齐,百饺园也是违章建筑。可也奇怪了,老八号大院和小胡同底的几家又都在旧房翻盖了,要知道,去年奥运前他们的院门和有些房才翻修过。就甩下我们几家了,不知道未来。管它呢,有钱就拆吧,盖吧,拆吧,用之于民嘛。看东口,新剪彩的华电集团大楼,这不是我们住的地方。但可惜了住了六十年的房子和院子。

发表于 2009-3-13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原来住广渠门内大街,后来拆迁了,靠亲戚帮助,才在远郊买了个乡产的房,住久了,一打听,原来90%都是从各处拆迁 来的城里人.

' H- X5 u; O/ \6 L& Z% q

   咋办??凑和着住.还是烧煤气罐的!!!就这点还和城里时一样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俩枣树在2009-3-13 20:48:00的发言:
/ a" c$ g' Q% y5 ]; q) C

   我家原来住广渠门内大街,后来拆迁了,靠亲戚帮助,才在远郊买了个乡产的房,住久了,一打听,原来90%都是从各处拆迁 来的城里人.

. M2 n, E' y! I$ ^+ Z2 f

   咋办??凑和着住.还是烧煤气罐的!!!就这点还和城里时一样啊!!

. w ~. S B9 W O# d

朋友好-----------

: l- r8 |$ W l

新型的城市大移民运动,也算是初级阶段的特色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中国的银行圈养“房奴”也不过是近五六年的事情,而银行与开发商结伴同行应该说是自房地产开发商呱呱坠地就已经开始了。几乎所有开发商的原始积累都是在银行的扶助下完成的。

1 n7 @& H: q4 o; p5 f

许多人也许还能记得1993年的经济宏观调控,那次经济上的大调控就是国家指令银行掐断了对开发商的资金供应渠道,而北京的商品房价格也因之在每平方米4000元的水平线上摇摆了将近十年。

0 x8 ~8 |+ [" ?0 t+ ]" a3 D

然而尽管如此,当时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仍然是最炙手可热的行业,各地也将其视为政府的“小金库”,业内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口号“房地产业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房地产是唐僧肉,谁都想来咬一口”。

! P( G! p( f& X1 L8 e& B5 `' H& A1 N

在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创业奋斗史中,都会记载着,创业之初,几个人,二间办公室,几辆自行车,开始了艰难的挖掘财富之路,而改革之初开始创业的这些开发公司也大都取得了成功。

$ F( m9 s9 o* M) l1 t8 |* h8 i$ r

房地产开发公司与生俱来就被打上了公有或国有的烙印,只是在其后所进行的股份制改造等转化中才有了变化,包括一些其他行业转移过来的,私有制的,综合经营的,纯股份制的。

% K! C! X1 L/ b8 m5 Y5 f+ J4 W

北京市的几大开发公司更是如此,都有着厚重的政府背景。

2 L! ]% n# {; ^( @* m

既然如此,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密切合作也就无可厚非了,当然,随着改革的发展,随着这两大行业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利益的战略转移,它们相互依存的基础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h$ O3 F' U" R( _5 } [

啰里啰索地说得有些无聊,就此打住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窝窝头子屋在2009-3-13 12:44:00的发言:
现在仍然是拆迁拆迁一步登天!!
. N8 { Z% W' _7 \. D N

七十年代实行的是老的拆迁管理条例,到1991年修订过,到2001年又再次修订了。现在是以货币拆迁为主。

% v4 d* _+ c% {8 e

好像它们之间有了许多变化-------我是乱说了,仅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路丁在2009-3-13 20:28:00的发言:
4 K. W2 o, X- K( v

拆吧! 

8 k8 ]6 T- a$ [6 [

听的规划测量的人说:要和西绒线拓齐,百饺园也是违章建筑。可也奇怪了,老八号大院和小胡同底的几家又都在旧房翻盖了,要知道,去年奥运前他们的院门和有些房才翻修过。就甩下我们几家了,不知道未来。管它呢,有钱就拆吧,盖吧,拆吧,用之于民嘛。看东口,新剪彩的华北电力大楼,这不是我们住的地方。但可惜了住了六十年的房子和院子。

6 I8 p7 j$ W/ Z, C2 R

其实住楼房也有楼房的好处,只是恐怕要回迁就难上加难了,在那个位置要回来大概得搭上毕生积蓄了。

5 n5 v+ A- {9 u2 @3 G7 R% ?9 @

 

9 h. s! E: M8 j% o7 _# H

 

+ z" T1 N9 [/ d2 a4 T

 

' C; p: i& N/ M( f6 H4 A5 ~

 

/ x9 c6 D5 q0 G/ w, ~. n

 

! G/ Q$ x- U: k& y5 [" W

 

" L) k0 }, Y8 ~: T: F+ `

 

# H; G' M( b, L) x

 

+ p% {( b3 Q6 v- U

 

% J: D0 ]: {& E/ S% B8 Y& Z

 

" Z3 N# G. S" i J3 U7 ]8 E

 

1 e' q: c4 }( @' y& v* t

 

$ o5 _' V6 w7 F O

 

" A6 i- e0 f4 v% e+ H- }7 h( C+ @

 

; n8 R, R; l- H+ U- x% w9 {9 X' Q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窝窝头子屋在2009-3-14 15:10:00的发言:
3 u2 K* P% O' J

嗯 ,说的有道理。

4 U% H* a( R3 D9 C {7 o

 

& j# _. j4 Y% p. p/ }, d1 F/ k

 

$ K; _- D- g: A& G3 N" n: Y

拆迁,一步登天,要看到底谁一步登天了哦。

; L' [. f: ]' _( |" f

您的话很得辩证唯物主义的真谛,着实要敬佩一下:)如有酒则当浮一大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鸟语小姐更是瞎忽悠呢-------要是商铺也许可能:)

& `$ r% v5 U# W1 |

我觉得石驸马没有多少拓宽的余地了,只是一拆迁,就要成可怜天涯沦落人了。

" P" g8 H' q. u$ N5 o7 j! N r

11楼的问题,路兄不方便回答,我也就删去了,望谅:)

发表于 2009-3-14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西绒线天安国汇之地原是一发小儿的家,原电影放映公司的宿舍,早被拆迁了,他去了外地。上次他来我家,我给他在那里拍了一张照,上边写道:这是我的家?发给了他。两年前,按电话给西绒线6号售楼打了个电话,小姐鸟语告诉我:每平米6万。我算了一下,一个卫生间就算10平米吧,那60万只能是洗澡上厕所。

2 o+ `. s0 w6 v' M( G& n; T

 

/ |' Q" N1 Y* o5 Q* f( K

破旧老平房是艰难重重,但住进了楼房却断不了那一腔心事。

发表于 2009-3-13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仍然是拆迁拆迁一步登天!!
发表于 2009-3-12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罢,微醺还没晕。

8 D/ ]8 { E6 h! j3 P1 y

现在腰板还能挺吗,上哪儿拍胸脯去呢?行,能不吃的咱不吃,能不买的咱不买,可敢说咱就不住吗?这边儿都开拆了,紧着忙着找地方去吧。

7 L2 } Q; }& \5 M' g

再敬您一杯。

4 o' ^- L% h' d

唉,怎就想起那三棒鼓来了-------。

3 u" y/ {5 A s4 H' Z

冷。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吧---------拆吧------------拆光了算,唉---回暖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七十年代说:拆迁拆迁,一步登天。

& Y( U+ j5 ?" ?0 h. o9 y% \( O

九十年代说:想拆迁,盼拆迁,拆迁来了怕拆迁。

5 D; ]4 d3 H3 ]. m6 M

不知路兄时下的心态,真的要拆迁了吗?

发表于 2009-3-12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楼上的先生,攒粮食吧,多咱两袋白面能在城里换个院子了,咱就不愁楼市的问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好意思~~~~~~有些失态了。

2 }/ D" T! C6 ~, f) `

不过,既然命了题,也总得多说点儿了。

+ N9 J ^( M) E

栏目是《我和我的北京,我写我的北京》,每个北京人都得住房,房价这么复杂敏感的问题,就算说得不对,大家也应该能够谅解。

! U; c. }# x) C0 N7 V3 p

北京的房价贵不贵?贵;北京人买得起买不起?买不起。

. E5 ?6 d0 n9 G0 u# l

话虽这么说,可咋就还那么多人拼了命的要买房呢?

- L! y e6 T9 h

有银行呀,银行给你做房贷,你还犹豫啥?

# ^1 _9 {$ I! `0 j! H% H6 d; @

可房贷是借钱,举债消费,总是要还的,而且你还得保证按月能还得了。

2 N; g. R) I4 V! @

北京房地产热的初期,开发商有个最忽悠人的寓言,那就是后来弄得家喻户晓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在天堂的对话。乍听起来,它实在的在理儿,可细想想,不过是个故事而已。

4 K" q( i1 R) _1 J7 @

中国女人的传统美德是能持家,过去讲究的是艰苦朴素,量入为出,当然这都是老皇历了,如今不兴这个了,可太过份了倒霉的也是自己。

`. ~% n7 U w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眼下美国的次贷危机,几乎动摇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如果那个贷款住房的老太太没在天堂,恐怕只有露宿街头,哭的份儿了。

* c: _) U6 J5 j4 U A: F7 E

话说回来,银行只是代替大多数老百姓存钱的地方,大多数人存了钱,拿着有限的低利息,再从银行高息贷款买房,算明白了可是里外不合适。如果一旦月供还不上,或者丢了工作,银行可是不会客气的,不单要上黑名单,房子也会送到拍卖行去。三十年前,老北京人还能挺着腰板,拍着胸口说:你总不能让我上大马路上睡去吧?时下可没人再买你的账了。

; _" Z0 ?) K' s ^) J6 \

如果你不是大款,你不是“无法说明财产来源”的人,再不靠银行贷款,你会不在意房价再涨么?当然除了你说,不管怎么着,我就是不买房。

# D. x- r4 {2 U

楼市回暖,回的是什么?销售量、房价。暖的又是什么?开发商的黑心吧?

: y5 K+ G- z3 k" A" P6 R# \) l

 

; T0 X; L. c5 m8 x4 `( v2 ~) V

欢迎朋友们发表意见,也希望别吝惜您的板砖。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头,对头~~~~~~

+ g$ G. [4 M8 k. c7 Q9 ]$ ~

宋丹丹讲话了:那怎么叫对呢?那可不是一般的对,那是相当相当的对了---------:)

发表于 2009-3-16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言重 了。

" C: \: i! g5 _4 _! l, O

 

}! I6 q1 n8 f1 u- b. @9 j/ P

 

1 I+ z4 M( ~ b+ o4 K& @% i

对于迁的人而言,只有尽可能多的要补偿而已。今年的春晚,赵本山的《不差钱》就已经教给大家办法了,要想达到目的就得认“姥爷”,有权势的“姥爷" 认一堆,只要能压住拆的人,价码您说了算!!对不?

发表于 2009-3-17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老百姓而言,这天可不是那么好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 14:08 , Processed in 1.16241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