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90|回复: 11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含1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8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光临我的影像部落:   http://blog.sina.com.cn/qncat

7 u/ Y0 I, b/ n% A! h2 _1 V

 

6 m4 h! ]7 e9 u, Y% Q

     上周五行走关沟,对比收集的关沟古道7张老照片,经过仔细寻找和反复对比,逐一找到了原作者拍摄地点的准确或相近地点,在这里进行了复拍。新旧对比,时光荏苒、百年沧桑之感顿涌心头。

0 y6 |6 k" m$ i, Q R

    关沟曾作为古代既是蒙古等西北民族与关内通商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拱卫京畿的最后门户,两侧山势雄奇,翠嶂如屏,林木繁茂,景色幽美,故有“居庸叠翠”之名,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为了建设更加便捷的交通,筑造起京张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为此关沟内大量的小山和峡谷被削为平地,开山凿洞的泥沙石块,填平了一段段沟谷,地形地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6 f8 y' l* ]! W

    伫立和穿越于关沟之中,沿途的石壁题字虽斑驳依存,匆匆呼啸而过的车流代替了往日悠闲的车马驼队,打破了宁静与幽远的气质;凄凄荒草湮没了那些蕴含历史的遗迹,而那段曾以溪水淌流淙淙有声、两岸的石壁为之共鸣而故名的“弹琴峡”,早已听不到旋荡于峡谷间如弹琴般悠扬婉转、清脆悦耳的优美旋律。
    或许,元朝诗人留恋弹琴峡的诗句“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其场景和意境,今天的我们仅仅只能面对老照片来想像了。

8 _# w" R3 V$ v- \

 

8 A: r' F' A1 \8 U* i

第一组: 关沟水关长城段老照片对比1

3 s/ a9 ?4 Y u1 H8 R1 l" p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 a) d8 b4 ] ^, n* ?1 |

说明:

# a- p) F/ }0 Q% [7 x$ k

    这组照片是前几日的复拍,那天天气原因,能见度很不好,今天天气绝佳,在上次找到的老照片拍摄地点重新进行拍摄,从山形、地势与原照基本吻合,原照中右侧那个石头山在修路时已经被凿平,不复存在。另外原照拍摄机位地势比较高,判断应是在一个较高的坡上拍摄,但今天已经找不到这样的地势了。从右侧山势显现完整性看,第二张复拍照片更接近原拍机位,但那个电线杆太影响美观了。

/ O4 m r; U9 Z; Q

   原照拍摄于1907年,摄影师是来自英国的赫伯特.庞定。

- p+ t! C( Q; a4 p

 

0 i2 O3 ?" s8 [

第二组: 关沟水关长城段老照片对比2

9 p8 k: e D. ^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 ~& }" u3 S1 R' O, Z# Q' T! l, m& ~9 [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t7 C6 Z, I, h0 [" Z" X

说明:

, D0 i+ R! o, \% ^' b

    这幅构图十分精美的水关老照片出自1870年前后来自英国的摄影师约翰·汤姆森之手。在去八达岭的路上,他还是不辞辛苦,游览了几条南口谷地附近的山谷。在这老幅照片的中部,我们看到长城在山上时上时下,在西面的远处突然跌落,转向水关门。

' w! @$ o5 i1 |! J% L# ~6 k

    找寻这张照片的原拍摄地并不十分困难,找准“山上时上时下、突然跌落”这个水关长城的特点,经过确认方位即可。

' n" I: `8 i# W L5 I: V

    经过几次测位试拍,确定在八大岭高速“水关出口”收费站附近,是相对接近原拍摄机位的地点。但今天的地势仍然比原拍摄机位高,判断是由于建设了高速公路而将地势抬高,但也不排除右侧敌楼所在小山发生过变化(塌陷、人工开凿、战争等)而高度降低,后来水关长城重修时,敌楼所处地势随之降低等因素。对比照片右侧的那个敌楼背景,可以看到地势上产生的误差。

# |% O' X, U$ _7 E/ X/ Z) d

 

+ I9 B1 N$ e* g/ V/ Y \

第三组: 关沟水关长城段老照片对比3

3 o' x1 H- k; l0 m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 j D2 r3 B: l6 N

说明:

9 m* r. g, a% |. v8 ~0 h! E5 n

    这幅老照片拍摄于1870年前后,拍摄师也是来自英国的约翰.汤姆逊。原照的山谷背景同样是那段“山上时上时下、突然跌落”的水关长城。原拍摄机位确定在今天的八大岭高速“水关出口”收费站南侧,高速主路与出口匝道汇接点附近附近。原照右侧的巨石体可能由于修路的原因已经不复存在。左侧山体中已经开凿了高速公路的“石佛寺”隧道口。

0 T5 S; B: S9 L: n* f/ T

 

; y) a% L( S. Q

第四组: 关沟“弹琴峡”老照片对比1

/ c o. z6 g9 f k) R" S& G! l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说明:

q' g$ t1 k' }

    弹琴峡位于关沟中段,历史记载:这里是一处山水明珠,此处峰回路转,山青水秀。两山相峙,一水中流。溪水从缓坡泻下,淌流在石罅之间,淙淙有声,两岸的石壁为之共鸣,悠扬婉转,如弹琴声清脆悦耳,故名“弹琴峡”,元朝诗人陈孚到此,曾写诗“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清代诗人魏源描写这一胜景是:“无复战场悲,但寻响琴峡。” 故此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些中外摄影师被弹琴峡的俊美打动,留下若干倩影。

, e q+ q( t" X5 t

    原照为日本人山本赞七郎拍摄于1906年, 照片左侧巨石阴刻“居庸关关帝庙创建”碑,上方为关帝庙山门。右侧东山上显示一座带拱门的建筑物基座,上层建筑为魁星阁,当时已被毁掉。

% I- q" y1 ]& u2 ]6 z0 j0 X% ~

    对比原照,在原机位地点仅能看到被荒芜的树从遮挡的石碑,被石板路掩盖的土路。山上左侧的关帝庙、右侧的魁星阁基座已不复存在,被凄凄荒草和黄土深深掩盖,显得分外凄凉。

" W; [( ]6 B, v! b2 h+ k1 i

 

- @6 y2 X I- t- I& J

第五组: 关沟“弹琴峡”老照片对比2

" Y" |$ k9 y7 T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2 x5 |$ k* L. c5 }7 w4 G, `4 M

说明:

' |5 P% ]) F3 V2 b5 w* t' e

    原照为约翰·汤姆森1870年拍摄的“弹琴峡”,照片历史久远,质量上乘,非常清晰地显现了“居庸关关帝庙创建”碑、关帝庙和右侧山上的魁星阁的雄姿。从1870年至今,一百多年过去,弹琴峡的石碑依旧在,但关帝庙和山门空余洞穴,右侧巨石山体被凿掉,让位于京张铁路的路基。只有约翰·汤姆森的完美取景给后世留下弹琴峡两侧精美古建的唯一完整身影,成为了今天历史文化研究及其珍贵的重要历史文献。

0 [4 x3 v9 E, d, f8 C' D

 

8 f' p' U8 |" w' N. S

第六组: 关沟“弹琴峡”老照片对比3

+ L6 \0 v! b! S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 E' Z) V( p# E6 K

说明:

) Q# V% i( F/ p S5 f. d

    原照同样是约翰·汤姆森1870年拍摄的“弹琴峡”,照片拍摄方向与第五组的照片呈相反方向,依旧可清晰地显现两侧山体上的关帝庙和魁星阁的雄姿。今天,京张铁路的轨枕替代了峡谷间的碎石路,左侧曾承载魁星楼的巨石山体已经消失。

! A. `1 x7 v% i7 u; {3 H, `5 t* ^

 

' |3 D: v* V% F+ V c8 [; |

第七组: 关沟“弹琴峡”老照片对比4

4 p# b6 V" f% p: _! W/ R$ P! N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原创]寻找老照片的记忆:关沟百年老照片的确认

7 A* l. E1 B9 S; R/ d- _ x

说明:

4 C0 n! B! g8 T+ F5 K6 l) L8 }0 i; m

    原照记录了上世纪20年代的“弹琴峡”,同样比较清晰地展现了关帝庙、山门及山门后的石阶护板建筑。今天,较为宽阔的石板路替代了原来巨石间狭窄的碎石路,但仅仅那块石碑犹在,只是不知道,再过百年,它的命运又该如何?

7 x3 v1 w5 {# J; n2 X" R6 c

 

' v, ^/ W) |- E* Z3 r

    驻足关沟,青山依旧,溪水不在,琴声无寻。面对那些已经或即将永远永远逝去的东西,面对我们的后代子孙只能在照片中欣赏这一幅幅佳境的事实,今天在不断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成果和愉悦的同时,不知道是我们的一种悲哀,亦或是一份无奈......

* M! s, }+ J' C7 T8 y7 M




 

9.29作业——仰拍和躺拍

9.29作业——仰拍和躺拍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对比很有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啊,现在正着手做一些老照片的新旧对比工作,希望大家多指点!
发表于 2009-3-8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多好
发表于 2009-3-8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义。

发表于 2009-3-8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发表于 2009-3-8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易啊!有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确认第二组的对比照片

上次编辑时产生了疏漏,下面附上正确图片予以更正:

6 f) j: p* ?5 R, g

 



发表于 2009-3-10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发表于 2009-3-13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下了不少功夫。
发表于 2009-3-13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一百年中国变化太大
发表于 2009-3-31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的真仔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7 22:46 , Processed in 1.15321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