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91|回复: 33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6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张苍水墓的神道上除了石马,石羊石虎等,

- w% }- K/ f+ i% w8 a

还有一个十分少见的怪兽,大伙给看看是什么?

( }- y# }& i6 _- ^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4 T' }9 K) C2 U3 }7 U6 }0 S) w

张苍水墓的牌楼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 b/ Q# q: U. y, `% ~; u/ F( i& V

神道,石马旁边的就是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7 w5 l. \9 s2 y4 Q0 ^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 p+ z" V5 j3 D( ~) r v8 e6 ^

这是闭嘴的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 b" m* j3 c3 s! i

对面是张嘴的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还真少见.
发表于 2009-1-17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fang916)杭州张苍水墓的怪兽,金毛犼

那个怪兽,后背有鞍子,项下有铃当,莫非是金毛犼?观音也骑这个。
发表于 2009-1-17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狗!

4 J4 W: g* {+ c( z1 q( s- m; j# @

这四种石像代表:忠(马)孝(羊)节(虎)义(狗)。这怪兽正是义犬啊。杭州人通常叫张煌言墓。

发表于 2009-1-17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呼雷豹~~~哈哈,胡说的
发表于 2009-1-17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石像生有一大溜呢。楼主有石羊的图没有,看看带不带鞍子。

/ Q- y* I* h; E# d; L" W- ^, V

另外为什么怪兽一个是闭嘴一个是张嘴的,难道是两边对称放的怪兽样子有差别吗?

发表于 2009-1-21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怪异喔.没见过呢
发表于 2009-1-21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20 14:35:00的发言:
" Q+ N: j# G: Z; k+ j

杭州地方志明文说那是狗,哪些人参加归葬、是谁主持,都清楚的。

& d; N' W" l ?1 ~# t0 D

杭州地方志就不会错?

发表于 2009-1-21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喜欢钻牛角尖抬杠就闹腾吧
发表于 2009-1-20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认识一个事物的思路错了,“特例”就会不断出现。

' N3 G- m J4 o! x( J3 c; a

 

) l9 i. R7 l7 s2 p( _2 a4 B

我前面都说了,石像生有其特有的形制规范,用途也是有固定意义的,无论这个墓的是骆驼是狗,一定会遵循这个原则。为什么除了皇陵,其他墓地见不到骆驼?--这不是特例,是因为骆驼石像生是高规格的石像生。

! m; ~9 }8 E7 l+ o+ Q. [$ y" `

 

0 F4 V! f1 `5 R k2 I

但张墓地的石像生是后搬过来的,所以就乱套了。

! P, u! C- C5 n3 K1 x

 

* q) l6 `. P2 o5 y& Y

另外,好像记得有本书说过,当初铁帽子王郑王就是因为墓地的石像生逾制,遭到了皇室的惩罚。

" i& S5 K9 ]/ i7 n. ~& q/ v

 

/ p" c& _2 ]: s6 E% c2 n* s

对文物和其他古代文化现象的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按照今人的想法妄解。比如觉得南方用不到骆驼运输所以石像生就不用骆驼,比如某个人生前很忠勇,所以他的墓地里就会给放一些纪念他忠勇的物品。

; R" E, C$ H' U( a

 

3 _' ]$ n7 H, N- |, r

这个帖子就是探讨,不是抬杠也不是斗气。也许这石像生是狗吧,但现在证据还不充分。

发表于 2009-1-20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地方志明文说那是狗,哪些人参加归葬、是谁主持,都清楚的。

发表于 2009-1-17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别的墓有这样的怪兽吗?
发表于 2009-1-18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1-17 1:29:00的发言:
8 u4 J( q( L" Y2 F

是狗!

5 h( D3 }* {0 J7 Y$ ~

这四种石像代表:忠(马)孝(羊)节(虎)义(狗)。这怪兽正是义犬啊。杭州人通常叫张煌言墓。

, L) W' P/ R% n6 u

虫大人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09-1-18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根人生在2009-1-18 16:00:00的发言:
/ Y# V' _* i" v* [4 k$ ^2 z

虫大人太厉害了

3 c, k# u) e' a# B. M) s4 m

 

T3 p4 V. W( `& v

我老家在杭州!高中在杭州上学没少看这些电视节目。张煌言、方孝儒这些人有关的古迹电视上反复做节目,浙江人喜欢倔人。

发表于 2009-1-18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墓道两侧的石人,石马,骆驼,卧羊、蹲狮等,

(杭州)张煌言墓·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张煌言墓(1961年4月15日公布)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举人。弘光元年(1644年),与钱肃乐等    起兵抗清,奉鲁王监国,据守浙东山地和沿海一带。官至兵部尚书。永历十一年( 1657年 ),率军自吴淞入江; 逼镇海,登金山,望祭明太祖。永   历十三年(1659年),自台州领兵北上,与郑成功会师入长江,破瓜洲,攻南京,分兵进入芜湖,攻下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后来遭到清军    重兵   攻击,部队散失,只得由皖南间道返回浙东,招集散士,垦田南田岛(象山县南)以自给兵粮,继续展开抗清斗争。顺治十八年,永历政权     覆灭,    张煌言又派人与荆襄十三家联系抗清。康熙三年(1664年),因见大势巳去,只得解散余部,隐居南田的悬岙岛(今浙江象山南)。七月十    七日被捕,押送杭州,坚贞不屈,九月初七杀害于杭州弼教坊。临刑时赋诗云;“大厦已不支,成仁事始。”乾隆四十一军(1776年)赐谥忠烈。   张煌言被     害后,纪 五昌捐金购赎遗体,张文嘉,方斯大等收瘗于南屏山荔子峰下。一九六六年底墓被毁。 一九八三年修建。砖砌,圆形,      直径5.20米,   高2.45米。墓前立碑,上镌:“故明鄞苍水张公墓”。西侧为罗子木墓,东侧为杨冠玉及舟子墓。 罗子木、名纶,以字行,溧      阳人。杨冠 玉,       鄞县人。三人与张煌言同时被捕殉难。墓道两侧的石人,石马,骆驼,卧羊、蹲狮等,系从东侧明墓中迁来。墓左前方有 “张苍水先生祠”。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17 23:36:00的发言:
还有别的墓有这样的怪兽吗?
( [# U1 z0 E7 s( G; v2 M

我觉得我去过的墓地不少了,从没在别的地方见过这玩意。

发表于 2009-1-18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09-1-18 16:27:00的发言:
(杭州)张煌言墓·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道两侧的石人,石马,骆驼,卧羊、蹲狮等,系从东侧明墓中迁来。墓左前方有 “张苍水先生祠”。
; Q& i) N5 [! O1 H# \7 H( W0 n

您这个转文一下子就把问题弄得清楚多了。

. ?: s& x' h; d$ Y K2 P8 V# {5 @

第一这东西很可能是骆驼(无峰的),因为它身上有鞍子,说明可以当坐骑。第二以张的职位和张的身份都不可能在墓地中设石像生。第三,石像生种类和摆放顺序混乱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

% c0 T, t1 `% n6 u

 

2 }/ D' }8 t2 _6 [5 \$ T7 t0 L

其实这种把文物搬来搬去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发表于 2009-1-18 1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h# u2 m: y4 h! t3 q/ j

! D1 t0 Z3 P Y5 `6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9 ?' h1 @/ x; ~0 K' _


 

/ f3 ]# r3 I: v" b& g

6 z3 N% u4 p1 m: o

4 h2 U1 g2 R' H+ _0 {- U

和唐三彩骆驼对比一下

发表于 2009-1-18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靠谱

8 }- `2 v7 c3 _" F/ z

哪来的骆驼?骆驼石像生北方独有。

5 [ K- X8 D/ {" g6 t

这个墓就是狗虎马羊,那石狗别看有鞍,依旧是狗爪子不是蹄子,这个我确知。

发表于 2009-1-18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 j4 ^+ x% H


 

9 y6 y. Q7 V4 I2 {, j' u; m

# [7 H+ z* |: @9 b$ ~0 w: E

和唐三彩的对比

8 ?1 R3 d. n. j* b

1 \% k' m; P) A6 U% C

 

6 k, `7 Z) H; P0 ]8 C( X

 

# I! E* q2 G' |. H

和真骆驼对比

3 ?! v6 o4 D r/ Q/ W) y1 E2 s+ G


发表于 2009-1-19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骆驼单说,但说是狗确实太勉强了。还真没见过带鞍子的狗,狗要能带鞍子,那也能带嚼子了……

# h5 C) I o$ ^! Q& f3 n

就算非给狗加上鞍子,那羊身上为什么没有?

: e% T( J. a: L9 J

所谓“马羊虎犬”对应“忠孝节义”完全是导游级的解释,就是给老百姓一个一听就能明白的说法而已,至于是不是牵强附会谁也不深究了。就像把四大天王说成代表“风调雨顺”一样,一般人也就不关心“毗琉璃天王、毗沙门天王……”这些真正含义了。

7 l9 X" T% P- F) _% w% U0 k- d

 

6 |2 P- p o( i

古人有“事死如生”的传统,墓地石像生的根本用途,一在于震恶辟邪,二在于让死者在阴间有同阳世一样的排场和仪仗,并不在于旌表。所以石像生像门墩一样不是随意设立的,是根据死者生前的地位官爵设定的。故此把石像生理解成“石头大奖状”肯定是不对的。

$ t- k1 _, V8 a- p

 

5 ?# T; L/ P& X8 B k- k" ^

再说从第三张图片上能看出石像生不只四对儿,那其他的石兽又怎么解释?难道用“仁义礼智信”等等好词一个个往上对付?而且这狗的体形比羊大得也太多了。

: O: W" ^1 L4 Y( }) f

 

& G- y/ e8 v5 M- @1 i; M1 ~

再提供一个思路:

; h; ?8 n" S2 A2 }

墓地石俑最常见的说不上名字的怪兽是“天禄”或“辟邪”,因其形状似狮似狗,所以民间会也把它说成是狗。可以考虑从这方面考证。

发表于 2009-1-19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热闹得嘛,我也掺和掺和

! |$ S; v8 z5 j ~( m( b1 S

呵呵,讨论得挺热闹得嘛,俺也“掺和掺和”,发表一下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主要是开拓一下思路。

4 F! Q( [4 \. `$ K6 M& E" }

俺觉得“骆驼”或“狗”多有牵强之嫌,请看清楚一下PP上的尾巴细节,就很清楚了,我的意思是,仔细端详后发现,此兽头上有角,多半是“麒麟”,你们有什么高见,……

发表于 2009-1-19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陵是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

1 V j9 L o5 Z6 m& [; l+ Z6 a

陵前的神道两侧排列着石像生十二对,有石狮子、石獬豸、石骆驼、石麒麟、石向和石马各两对,相立对峙,造型生动。。。。。。。。。。。。。。。。。。。。。

# ]( k' Z' u" y$ f, g+ [( k6 x

 

$ M A# J0 \: {7 K4 b

---以上信息来自网上

发表于 2009-1-19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孝陵神道的石骆驼。

" _, T% P/ E) Z6 U5 h$ }( Q6 e

 

5 S! S& ]4 F" }) L, I3 O4 x

当然非要说是奶牛的乳房长后背上了也行。。。。。。。。。。。。。。。。。。。。。。。。。。

$ `- h. n5 j9 F" f, ?; a

 

发表于 2009-1-19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文秀武兵在2009-1-19 12:01:00的发言:
8 A( z, G" N; U7 L/ z- h

 

6 h- C( M4 U8 N/ L% ]

呵呵,讨论得挺热闹得嘛,俺也“掺和掺和”,发表一下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主要是开拓一下思路。

' F" H. _9 ~& u, Z( t: T) m

俺觉得“骆驼”或“狗”多有牵强之嫌,请看清楚一下PP上的尾巴细节,就很清楚了,我的意思是,仔细端详后发现,此兽头上有角,多半是“麒麟”,你们有什么高见,……

% l3 h+ M7 B2 F6 w. c, |: ]/ m

 

, l6 k% y: E+ }$ A

麒麟是有蹄的,这个石雕是狗,虽然形态少见,但是爪子并没有过分改变雕琢,还是狗的爪子。

, n0 u! i1 ^: j$ G9 Z

至于为什么有鞍:没有鞍则是守墓狗;有鞍就是褒奖精神。这是当时宿儒与地方按察使讨论设立的石雕像。地方志和笔记有很多著录。

发表于 2009-1-19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江南存在骆驼石雕的人还要说“这是导游级的解释”..........咳咳

' u& X0 f2 V, s

 

- v- B% }! h, j9 n" `) M

这确实是狗,确凿无误。

发表于 2009-1-19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抬杠...

- A H4 `( I+ m0 l6 J, {! I3 I! l

孝陵是帝陵。江南确实没有石雕骆驼,衢州似乎有座文官墓葬前也有只石骆驼,来历也很特殊;不过从地方本身来说,江南石像生很不同于北方。文化上不包含跟压根没有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特殊的事例有时候是存在的。石狗跟江南崇尚气节的思想传统有关,浙江、江西几处墓葬都有,形制相差不多。您仔细看这个石雕不同于神兽,只是现实中的动物经过加工而已。它没有骆驼那样修长的脖子,也没有怡然的神态;它的神态一只很桀骜很顽强一只很温顺,代表忠诚的含义。尤其是爪子,如果仔细看就知道那与真实的狗爪子无异。石狗在江南出现很晚,而且清中期以前就消失了,存在的时间也不长,于是石雕艺术方面就会出现如上的面貌,总结说:吸取很多以前神兽的艺术特征,但是细部的处理,如爪子、铃铛、体形、神态几个方面,应该认为是很大程度趋同于狗的真实特征。

发表于 2009-1-24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国神话里找答案,也是一种结局

我知道的不多 ,不过我在《西游记》里到是见到过 。孙猴子问老龙王的时候老龙王告诉他:舍妹有有九个龙子。那八个都是好的,地一个小龙王,现居淮;第二个小骊望王,现居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宫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抵拒泰岳。此乃地九个鼍龙。

* P3 w% k& k. q O# E7 ~* r1 l

此神兽是其中的哪一位,也未必可知呢。

; z1 A$ |: F( F; }4 R# E


龙的九子叫椒图,它喜欢给人当警卫。民间不论谁家出了事,它整天整夜在人家大门口站岗放哨。后来民间就把它派用在大门的龙头“门环”。
从设置的功能讲,椒图的可能性最大。

发表于 2009-1-24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谁的说法基本难“自圆其说”,我看是否再换个思路

以上大家说法不一,多是”见仁见智“,但谁的说法基本难“自圆其说”,我看是否再换个思路,常规的动物谁也说不通,不如从中国的神话和传说中去找一下答案: 

- l# ?" _8 \9 K* R

 

* K$ ~! u2 F" |7 b% }. o5 d

我以为在《大千传统图案网》中,对龙生九子就解释得比较详尽:

  龙生九子之一·囚牛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龙生九子之二·睚眦

  睚眦,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龙生九子之三·嘲风

  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龙生九子之四·蒲牢

  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龙生九子之五·狻猊

  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龙生九子之六·霸下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龙生九子之七·狴犴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龙生九子之八·负屃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灸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龙生九子之九·螭吻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 O1 N; ?: ?) U& o- ~

   

; l* l! x3 o; ?4 D

     我认为:以上资料从头部特征分析,可能至少有二~三位“疑似",至于说此神兽,它的脚是狗爪?还是蹄子?从照片中显示得不是很清晰,所以不能明确举证,…… ,各位高见如何?

发表于 2009-2-3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上有犄角~~ 背后有尾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8 11:55 , Processed in 1.19644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