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正好有一些了解,看过一个资料,是说明朝士大夫阶层对酒文化和对饮规范的游戏规则。归纳为:吏、徒、容、宜、遇、候、战、祭、刑典、掌故、刑书、品、杯杓、饮储、饮饰、欢具十六条。反映了老北京酒文化内涵之高深。 - x! W- w- p: ^( K: y
: s4 ]0 S% X7 Y0 C( p4 w
吏:引酒行令要设“令官”即是古人设“酒监”之意。 ) H2 ~# Z4 e* N) P W5 V( S: n" a# \6 ~
徒:参加游戏者必须要有酒量,有酒兴,能吟诗,通酒令,善言辞,有酒德等十二项要求。 9 s! |8 t4 u% V2 _ r. w
容:饮酒时要有仪表,有风度。
% s/ s+ a0 L0 Q' t4 Q宜:饮酒时要选取想适宜的周边环境。
7 U9 S% u% [8 U' M( I遇:行酒令有凉风好月、快雨时雪、花开熟酿、偶尔欲饮等五佳遇。还有小饮成狂、初郁后狂、谈机诈利、心情恶劣、主客不和、准备草率等十恶遇。
4 g8 X1 p) ]# f$ Z1 L5 P8 \候:既主客久别,酒令严格。妓解人意等十三种情况下为最佳气候,主人吝啬,宾客轻主,味低级等十六种情况为不良气候。 & N- b& k1 _1 R& d4 H; i( I: ~
战:饮酒时要挂赌博,较诗词,赛歌曲等各种战法才有意思。
( _/ z9 V( V* X1 r2 q+ H5 ^5 B祭:凡饮酒要从祭祀酒祖孔子“无量不及乱”阮籍等七贤,李白等酒中八仙开始。
) R }2 @) L% [ M: L刑典:指各具特点,能为今日酒友所效仿的古代著名酒徒为师。如嗜酒成隐的大儒张闲,寄酒于道的张志和,饮酒求闲适的白居易。借酒指点江山社稷的苏舜钦。 , e% ]1 k2 l2 e G$ d
掌故:参加饮酒者必须通晓《四书》、《五经》,熟知《酒经》、《酒律》。能侃老庄,诵《离骚》通史之士。否则,不能不配为酒友。 - _% @+ j7 Q. K& d W6 X
行书:指饮酒参加者的惩罚条例。- 4 U8 t. U* ^8 A1 h$ R* `) R
品:指酒的质量要上呈,色清味冽者为圣、色如金而味纯苦为贤、烧酒醉人者为下。
1 g; I) f* f, e0 z4 o' v, e9 X杯杓:饮酒要有好的器皿,古玉、古窑瓷为上品,犀角、玛瑙次之,金银器为下。
' x: n% `& ?. C3 s! O饮储:即下酒之菜要求精美,有五品,清品如鲜蛤,槽钳,酒蟹之类。异品如熊掌,驼峰。腻品如羔羊、炙子鹅。蔬品如鲜笋、早韭。果品如松子、杏仁儿等 8 h* A3 D8 w8 ?8 l: w- S/ k
饮饰:即饮酒行令时室内布要高雅。要做到,时花嘉木,冬幕夏荫、秀裙藤席。
9 t0 l' C3 C; h% ~欢具:要准备宴饮助兴的物品。如围棋、高低壶觥、昆山纸牌、羯鼓、茶具、吴笺、宋砚、佳墨、鹧鸪沉(一种香料)、女侍史(女艺人)、冶童(男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