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R, i% s, C) Q- u5 C
近日,天涯上一篇《北京钟鼓楼不容强暴》引起网上热议,也成为朋友圈子里广泛讨论的话题。(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39/1/866772.shtml)。我心情激愤难平,无比沉重。
9 B* S* }( A' s' S( A0 j# f4 b : b! G! ~/ D" l( ~" a/ Z! k( [
有人说,天安门是北京威严神圣的面孔,钟鼓楼就是北京朴素的心脏。没错,元大都时钟楼和鼓楼是北京城的几何中心,并尊为京城营造之参考原点。直到明中期后才归隐北城,给予城市难得之宁静。
8 g# Z2 q+ }* Q! ]# @ _1 N
7 V/ @, y# @! r记得二十年前看过一部讲述钟鼓楼地区百姓三四十年前生活的老电影。钟楼和鼓楼,就像皇城身后这个城市的祖父母般和善慈祥。其周遭荫蔽的百姓朴素善良,宽容和蔼,充溢着人文关怀,让当时的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传朱儁夫曾公然叫嚣,钟鼓楼边上的房子很“低端”。即便存有少量老旧危房,那朱儁夫你有何资格谈这些?北京最为核心最可宝贵的一批建筑遗产区岂容你等侮蔑?你又将此地我们善良可亲的同胞视为何物!
U3 D: b8 E% V7 z! n+ b $ O3 s6 {$ j* j" U# R( D% |: W) a3 K# H
百余年前有诗云,“酒家亭畔唤鱼船,万倾玻璃万顷天。便须过溪东渡去,笙歌直到鼓楼前。” 钟鼓楼一带的唯美,不让江南胜景,你可曾知道?
- F; j! s7 q! c9 ~0 z e2 {; j8 h * I2 C. N1 c1 H. i5 B# F, k
鼓声雄浑,钟音清越。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百零八。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暮鼓晨钟,你又可曾探寻? . R l, H" F- U) O. N- x" x
. T8 W4 l8 m0 J1 ~& y0 n# G
鼓楼火红屹立,钟楼白玉翩然。那凭什么我们的钟鼓楼偏要被你等设计改造为外国名表专卖店的门楼?
0 j7 b. ]3 u' ^. K; Z K' H$ Y 5 X1 W2 A( x6 W+ Z8 G+ z. j0 _
据我朋友所知,朱儁夫的方案美其名曰“北京时间”。朱儁夫曾方言,“单纯的历史建筑保护、记忆历史并不会给城市带来新生,只有传承并注入新生活方式,才能提升其价值。”不能说这句话一点道理没有,但过于牵强。历史难道只有过度商业化才是有价值的?更何况,其如果是为了特定的利益集团服务。
+ ~8 j& W3 C0 t! k: c+ s9 S7 G
4 a6 L' ^4 A) w1 `2 U, o这些年朱儁夫承包的一些古建项目是得到了国际资本集团和国内领导们的齐声叫好。但让我们仔细审视他给宁波和杭州做过的项目,不免心存疑惑。如果这样改下去,钟鼓楼以至我们其他的文化遗迹将异变为何种模样。然而,彼等飘飘乎不知其所无知,得意忘形,溢于言表。 1 l& ~8 S2 V5 O
" N1 v" w. r- c H z感觉朱儁夫之流就像是新时期的“两个凡是”:凡是国际资本集团喜欢的,彼等必始终不渝的遵循;凡是国内领导们趋之若鹜的,彼等必坚定不移的奉承。我自清华大学毕业多年,为有他这样的校友感到由衷的羞耻。
, B) A6 }5 I% v5 E $ F( Z9 Q- A [" Z3 h Z
罢!纵然可以撕裂北京连绵不绝的百里城垣。罢!纵然可以铲平一片片城市精神得以延续的角落。但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再放任这城市朴素的心脏沦丧!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不留,何能再留?要知道,在这变幻万千的时代里,呵护自己的文化是尊严,是使命,是责无旁贷。 8 k3 Q& B% ?" u3 V
, G: k# M: R M
钟鼓楼不可侮,中华文化不可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