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17505|回复: 34

[原创]叠个宝塔玩:)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3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 D& u* W J1 J1 q% s

 

" N3 f9 e0 M* a4 @

& B6 }! r' U& ]+ p* ]

                          雨

0 T0 m! F/ M& k$ e+ r2 b. @

               缠绵

5 k6 n& p4 E' h4 K7 i9 h

              缀清泉

; O5 g" h' _7 U& h

             湍急入涧

+ q5 j/ {3 v n: C! k

            好去到人寰

5 y- O+ J: f8 g

           莫似离人泪涟

" A# b. m9 l/ G7 x, k' h9 N

          清闺婵娟长夜闲

* o/ e* x. g% o2 C p0 U

         烛底衩凤欲整犹残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叠着玩,试一下,请指正:

0 x; n3 n0 A' C0 w

          

& z7 v9 r4 v, j

              雪

# T8 M& x8 H0 Q4 Y$ t

          飘洒

7 i( [* [' G$ d/ H, t; j; y2 s7 w

        落河坝

' |, j. R# ^7 n; H8 Q

      抱住枝杈

* [6 s g* u6 n6 |& I! Q* D

     梅花俏争佳

: r% f6 @# B0 [( Y$ c

    白皑皑分外姹

$ J; K- _$ ]# I& k# e' c

   冰雕艺术展奇葩

发表于 2009-7-6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还真是人才济济!
发表于 2009-7-4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首:

7 ? p5 t+ V2 K! |# L/ }! o

 

4 i: ^- J( H+ Y" R- F4 |% a

                           宝塔茶  元稹fficeffice" />

$ `) R( v8 |/ q1 h) X! J

 

2 |2 v- [* t. y e- Z

茶, 

$ p- \# }8 `) m3 T/ ~

香叶,嫩芽。 

+ k p5 k E8 @7 j" s# k6 k

慕诗客,爱僧家。

! [+ v5 T3 B6 @" N, h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8 O: H. `4 _, r/ b& l! }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 P7 _! ]) b3 ^0 i: i; x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 D- }# n' \( ^/ Z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发表于 2009-7-4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贴一首:

! h- r7 I5 E4 t" L/ G

 

5 @0 E1 W% [3 E, a

                                                                            茶
                                                  香叶,嫩芽。
                                              温火焙,娇手扒。
                                          待客之品,莫过于她。
                                      吸天地之精,揽日月之华。
                                  引文人骚客赋,爱雅土道僧家。
                              清泉银壶腾腾烹,隹茗瓷杯纤纤发。
                          梧桐听雨伴君静悟,明月悬空飘绪天涯。
                      洗尽凡尘名利与俗欲,品人生风雨终见彩霞。

发表于 2009-7-4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看到的宝塔诗还尽是与”茶“有关,再欣赏一首吧:

" b: f0 d7 A& V/ h- \( @# m" `

 

5 x5 t, G# f) e6 U. T

 

; N8 {" ~0 G% B* V: I) B

                                                         茶
                    茶,茶。
                       绿叶,金芽。
                        凌露采,迎风华。
                 香浮雪乳,爱煞僧家。
                邀友陪明月,琢韵吟朝霞。
               洗尽幽芳无悔,碾末成泥护花。
              争新斗品嫌瓯浅。闲背茶经弄丹砂。

发表于 2009-7-4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给大家增加点乐趣,俺从网上下载了点知识性的资料给大家看,对大家了解“宝塔诗”会有一定帮助的。

: w2 B9 [$ k. S% Y) O

 

; t5 P1 j" r* M$ S% F; z5 W

以下是一些关于宝塔诗的资料

宝 塔 对


在诗体中,有一种奇特的宝塔诗;在联苑中,也有一种奇特的宝塔联,这种对联首句为一字,以后每句递增一句,因形状象一座宝塔,所以得宝塔联的雅称。如苏轼的一联:
 
请 坐
请 上 坐


 
敬 茶
敬 香 茶
 

2 {) E2 ^7 e* U6 [

   据说这是最早的宝塔联。关于此联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宋神宗熙宁初年,苏轼曾任杭州通判,有一天,便服出城,来到一座寺庙游览。寺中老僧见他穿着平常,又不认识,只冷冷地哼了一声“坐”,然后又向小和尚说了声“茶”,态度冷淡怠慢。老僧与苏轼交谈一番之后,见他谈吐不凡,并非俗客,于是,又招呼到:“请坐”,并吩咐小和尚:“敬茶”。老僧待知道来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顿时满面笑容施礼不迭,恭敬地招呼:“请上坐”,还传呼小和尚:“敬香茶”。后来,苏轼告辞时,老僧急忙拿出纸笔,乞求墨宝,苏轼对这种看人行事的势利小人十分鄙视,即兴挥笔写下了这幅宝塔联讽刺老僧,老僧见后羞得满面通红。


藏头诗


看《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在“吴用智赚玉麒麟”一回中,由吴用口述,卢俊义曾在墙上写下这样一首诗:

5 k7 e' h& U0 b1 |7 v

卢花滩上一扁舟,俊杰黄错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2 ^/ r7 z6 T' J4 H! r7 i* ~5 f* n( R

乍一看这首诗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诗的真意即暗藏于诗句之首为:“卢俊义反”四个字,这种诗叫“藏头诗”,又称“藏头格”,它是杂体诗的一种,一般讲究韵律、对仗,但字句不拘。这种诗的特点是:将不便明言的本义逐字分藏于诗句之首。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道《减字木兰花》

郑庄好客
容我尊前先堕帻。
落笔生风,
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老,
莹骨冰肌那堪老,
从此南徐,
良夜清风月满湖。

+ G ~" b) M! f2 n* d. ^2 L" s

这首诗,每句句首藏一个字,合起来便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个字。据说苏轼自杭州召回朝廷,过京口、润州太守林子中设宴款待,座中营妓郑容、高莹出牒,林子中命呈牒于苏轼,苏轼见牒上是二妓女求落籍、从良,即不当妓女而嫁人。那时有规定,营妓要求从良,须得本郡府长官批准。苏轼时在作客,不便作主,便索笔题了这首词于牒后,批准她俩落籍从良。


藏头诗(二)


 
相传宋代时,蜀郡才女苏小妹曾三难新郎,开始她写有四句诗要秦少游猜,诗云:“钢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秦少游一看,这四句诗正是嘲笑他的,因为他曾假扮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苏小妹。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云:

1 R- _# k$ N5 y& n8 f

化工何意把春催?
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
人人不敢上花台。

: U+ E. r/ T9 l! T) f" {( \

苏小妹一看,原来是一首藏头诗,每句顶头一字,合之乃“化缘道人”四字,正合她的诗谜。

' K3 p6 X+ C( y

清朝乾隆年间,李调元上京赴试。在书院遇见一批文人在谈论诗文,大家问他姓名,李调元即作诗一首:

) {; X2 {( M$ K/ L* \: a, e) \2 W+ J

李白诗名传千古,
调奇律雅格尤高。
元明多少风骚客,
也为斯人尽折腰。

6 ?' R4 ] o- j6 u

他作的是一首藏头诗,将每字连起来,便是“李调元也”四字,恰是答了众人所问。形式特别,与众不同,颇显才华。


复 字 对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 t; J: s! ]! {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秋菊飘香。几个秀才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趁着酒兴,吟出一上联,让众友对,结果谁也没有对上来,除夕之夜,几个秀才又坐在一起,吃酒守岁。在这一夜交替之际,出上联那位秀才灵机一动,对成了这副巧联。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都有其特殊规律。此联正是悟出了其中之奥妙,中秋之夜出句,除夕之夜对成。对仗工整,令人玩味无穷。


回 文 谐 音 对


在有些回文联中,顺读和倒读、谐音相同,意思明确,称为回文谐音对,读读这副对联:

& G7 R$ f8 W2 O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 B+ u7 T$ _& r/ X

细细品之,此联无论顺读倒读,读音不变,平仄谐调,或音同字异,或义异字同,变化有致,回文谐音兼备,较之一般回文联难度更大。说起此联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相传一位翰林到寺庙游玩,见庙里挂着一幅荷花,墨色淋漓,笔法挺健,特别是那亭亭玉立的荷杆一笔画就,尤见功力。翰林连声叫绝,问老僧是何人所作,意欲求之。老僧说:“乃贫僧所画,我出一上联,大人若能对得,当以此画相赠”老僧的上联是:

3 j M) W% e& r8 L9 @9 V9 m

画上荷花和尚画;

7 G! B/ K; y( w3 d

翰林一时未对上,只得悻悻而归,回到府内,仍在苦思。忽然看见每日临摹的字帖,心中亮,便做出了下联:

! u6 N! [2 |# j3 n

书临汉贴翰林书。


回文诗


唐宋以来,以回文体入诗之风很盛。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织锦图回文》诗云:

0 u. [; M/ W9 s; g+ Q( E) {3 r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4 e/ m$ `! [- |4 Q- X! Y; d. o3 f

此诗不见回复文字,回文尚待读者倒读而成,这种回文诗属待回型。倒读则诗曰:

) H9 M2 i# z5 O: p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 P: n/ n- H' h( M% i/ l3 {

这同样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回文诗是中国文化中心一个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苏轼还有一首《题金山寺回文本》诗:

" @* N3 g, @% z; |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经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晚,霭霭红霞晓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雪峰千点数鸥轻。

7 a" g7 T& H1 v- T: a

反读则又为诗:

9 o& ]# ?# W6 C

轻鸥数点千峰雪,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曰晓霞红霭霭,晚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 U7 L: R% V% ]) `4 `

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四时山水诗》也很奇物,诗云:

, A% V3 {2 d X0 k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 @3 f5 t$ k- o7 D3 o# p5 P

这首十字回文诗,每句来回复读,可成一首七言绝句。四首绝句,也描写四时景色。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8 P; r0 B. J0 T( ?5 D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 d0 m* [, z- [' Y8 R K' q" i5 V: m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1 C& X- ^* d. q1 p( J: o R' r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 O" w `! Q' z8 n! H) R

这组回文诗,很有韵味,意境极佳,细细品味的确妙趣无穷。



回文诗(二)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 r% g+ C4 [6 v: S. C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 ^0 [* I9 `. j& O/ r/ w, ^6 S

正读些诗清新流畅,充满诗情画意,已算是诗中佳作;但倒读也同样顺理成章,意境幽远,则是更为难得。倒读诗如下:

; @4 h: i/ {7 M& z: @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 ~/ D$ p7 ]( d+ ?; I* T: w

回文诗中还有两种不同于以上回文诗的形式,即双篇回复式和本篇回复式。双篇回复式即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如宋代李禺有《两相思》回文诗云:

7 o+ @* n$ P; t: A& Y7 U

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4 Z/ z2 f( i$ R7 r! Y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5 j3 H: w) }, N

这种回文形式顺读表达一个主题,逆读又另表达一个主题,而且写得顺畅洒脱,不见半点牵强,足见作者对语言运用之功力。
本篇回复式,即后两句为前两句语的倒读文。

@7 `8 ]# f. O# B5 y

 

- h# \0 ]! ?! n) [7 f; h, F

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万柳堤即景》回文诗云:

/ R& M) w+ W$ H6 l; c1 h3 W% D

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 I' ?7 M2 x; f) k j, j& z0 S! `

津人曹鸿年也有一首回文诗:

# h; b5 j) J' ^ E9 q) @1 I

寒风晓日映沙滩,日映沙滩竹报安。
安报竹滩沙映日,滩沙映日晓风寒。

: E5 D' `4 x4 b; ^' I

本篇回复式回文诗中又有一种特殊形式,即本句回复式回文诗,就是后半句即为前半句的倒读回文。

" ~# E% X( p: S- n7 y- [

 

* `, V* W8 i C& ^0 ^: r

清代诗人李《春闺》诗云:

, U; Z2 S, e+ z( h+ h' P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夜永,
期归梦还梦归期。

: F2 l4 ]* |, @* C0 V

回文诗虽是中国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并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也不失为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花。

拼 字 对


相传古代有位相国小姐,选择女婿的条件很特别,不论贫富,只要对出她出的对联便可以。她出的上联是:

- P! z+ c% ~6 D: _! H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 d9 E K4 s* q, c

上联贴出以后,一直过了三年,也无人对得上。这联为何如此难对呢?原来是副拼字联,"寺"和"诗"分别由"寸"和"土"、"言"和"寺"拼合而成,"月""乃""明"字拆开的,而且每句首字均与上句末字相同,这是顶针格,还有引号内又是一句唐诗,这称做转引格,末字"寺"又是第一个组合的字。条件之多,属对确实很困难。
一天, 有位林秀才上京应试过此,得知此联,思索片刻,即对出下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秀才从自己的姓上做文章,虽然个别平仄不合,但是拼字、拆字、转引诸条皆合要求,能对出这样的下联,确实不易了。

6 k# l; H6 ?9 k) Q. t- J- ]- q

又如,下面这副拼字对:

- k2 Q3 H$ R4 n6 h. f

长巾帐内少女妙,立女为妾;
寸土寺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 K: f1 v% G3 B

这副对联还有段故事。传说有位和尚不守本分,借出对调戏民女,联中全用拆字手法,"长"、"巾"乃"帐","少"、"女"为"妙","立"、"女"是"妾",心怀鬼胎,有意侮辱民女。一位樵夫仗义执言,对下联嘲讽和尚,也用拆字手法,"寺"可拆成"寸"、"土"、"枯"则拆作"古"、"木","柴"即拆作"此"、"木",把和尚骂作朽木,只配作烧柴,真是骂得痛快淋漓。



双 关 对


有人把双关的修辞方法运用到对联中,能使语联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相传明代宰相李贤,看中了青年人士程敏政,打算招他为婿,于是设宴款待他。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果品出对道:

8 ?2 k! q1 h1 ?% D6 J

因荷而得藕;

+ o" ] _, ~$ P5 N* W: h* J, s8 |' y

程敏政猜到李贤用意,随口应道:

" `/ G) I" Q9 [" x0 ~8 s

有杏不须梅。

- r. M: \' C" c2 m0 v

李贤见他果然才思敏捷,即把女儿许配给他了。
表面上李贤似乎在说盘中的莲菜,其实,他是借用双关的修辞格:荷,何也;藕,偶也。问程敏政凭什么得配偶。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程敏政才思过人,大着胆子说:我三生有幸,何用人作媒。一问一答,但不说破,一个心照不宣,一个正中下怀。一联赚得佳偶,实乃千秋佳话。

$ J- D. x" Q) M7 @9 j+ B

陕西咸阳市有家烧鸡店贴有一副对联:

% A8 \3 U: C0 {% p- f: E8 [

司马懿闻香回马;
诸葛亮见机出山。

, @/ p3 @1 c \& b

此联未直接炫耀该店的烧鸡如何好,生意如何兴旺,而是通过“司马懿闻香回马”来暗示烧鸡的风味独特,引来了见“机”出山的诸葛亮。下联的“机”和“鸡”谐音,一字双联,言此而意彼,饶有风趣。
一日,姓石的乡绅有意借对对子,显露一下腹内文墨,同时,也想当众戏弄一下蒲松龄。出乎意料,蒲松龄下联不仅对得工整无隙,而且戏弄了“石先生”。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笑可笑!对联是:

2 b0 a' j+ L( n9 g9 i! A; }5 _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4 V( q2 J: ?7 m- O* c+ r

“石先生”即是对“砖后死”的字,同时又暗含了姓石的乡绅姓氏,一语双联,石乡绅便成了“粗毛野兽”。妙!


谐 音 对


一担重泥逢子路;
两岸夫子笑颜回。

3 L A. F6 ]* R+ o% H$ [+ G

一天,一位秀才在田梗上遇到一农夫,挑着一担河泥,二人谁也不肯让路。农夫要与秀才对对子,秀才自恃才高,满口应允,并说对不上情愿让路。农夫指着泥担子出了上联:

1 I; Y7 o, r$ a% |% i

一担重泥逢子路;

$ I+ v* F) K! w9 ]! J6 b

秀才一时不解其意,红着脸下田为农夫让了路,惹得众农夫失声大笑。这一笑,却正好笑醒了秀才,秀才对出了下联;

9 A6 ]: D) u# j, E

两岸夫子笑颜回。

1 ]) ?5 P4 l! X; t4 J+ ?+ k) d

“重泥”一语双关,实指泥挑子,虚指谐音“仲尼”(孔子,字仲尼)。“子路”是孔子徒弟。下联也含此趣:“夫子”既指众农夫,又指孔夫子。“颜回”是孔门弟子,此处秀才是用来自比。
参考资料:http://bbs.yxun.net/Archiver.asp?ThreadID=38533

发表于 2009-7-4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一段曾经看过宝塔诗,做了点修改,贴出来和一首,请楼主帮助改一下。

; o( \+ i; W: X) H5 i: E

 

v0 b+ O) b+ Z3 E. j5 g

                          风

, O* Z, r6 d* a: f0 M* h

                        拂面

% O2 X1 T4 R7 s

                       扫浊烟

: B5 y& }, W \0 b: \

                     疾驰出渊

9 p( H# e. R' Z+ |

                    当过在天边

, _ ^* j# @ K. X2 e+ j9 y9 r

                   岂如故友重见

) k x2 O) k% n. d- S6 m

                  书斋李杜叙酒篇

, g) q% S, H- Y y* C

                 案头雕龙欲飞犹静

发表于 2009-7-10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

4 b* Q: N( b4 F8 }( A

     耸立

5 ~) |$ g# _: | \

    松林密

4 R) z4 r& [9 Y* ?9 C! Y; z

   风光旖旎

0 d9 i1 V! R1 N1 f- S3 B( l

  候鸟忘迁徙

5 |) G6 k! s7 L

 游人叹为福地

! f4 Y8 D) w, O# n$ a, H$ Y) M" ~

祖国名胜多奇迹

发表于 2009-7-10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2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老弟: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您的诗,真的是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09-7-26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4 Z) ~8 U. q5 O$ t: C

寂寞

" S* q; r6 f6 k" A

倚危栏

$ E! ~; c$ f! p& z5 ]# }' l# _. V

对空长叹

. o8 k) L3 j8 h* l- h. D

高楼遮望眼

! P k: m9 d5 E" W/ |" k h

独自饮醉无眠

/ {0 z$ V$ E, L' ~% r

花容失色谁能怜

D+ O: y6 o& a; D& Z8 T' j

春梦残晓寒月瘦还

发表于 2009-7-26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 M) h. _: p7 G; f1 T

嵯峨

! U' }% K' M1 B( q: v- w! k

云弥漫

2 {/ K* r2 O! K

矗立日观

, \( U- E3 g6 P* t1 T

远峰云烟霭

8 Q/ a6 c! g o6 A, s

疑是东海帆船

( h( h+ I( `$ o

游进梦中天外天

+ o3 Z3 g, X0 v' e% z6 x

高岭逸川涌入眼帘

发表于 2009-7-26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欣赏:

7 |" q$ v1 X8 l9 E

 

' n$ Z5 a1 G. s1 P

$ ]* f9 _2 _$ Y. H0 n' S

箫,
音厚,如涛。
惊飞鸟,透云霄。
幽思轻诉,豪情漫描。
凄凉神鬼怨,浩荡比天高。
骚客梦回唐宋,侠士挥洒逍遥。
半曲高歌凝日月,一寸忧愁落大雕。

发表于 2009-7-25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欣赏:                                   山

d( u! o& V8 e9 L) V# l

似火,如丹。
霜凋美,露侵妍。

: T3 z$ O3 e6 L. f6 j3 P

轻风舞叶,柔雨敲岩。

0 q' j; Q+ g' N9 {

谷壑披锦被,峻岭挂红帘。

% `# s) W, _) S' X( W$ b+ X$ O

沐旭日霞光绚,浴夕阳彩辉鲜。
   涧水潺潺飘赤叶,篱菊淡淡度金颜

发表于 2009-7-23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2 x0 n% b8 V, {/ q3 I4 u) s

四方

, x1 }: d" f' v1 O" \

六面光

! F1 d3 K' n7 S% M) |: |/ t' Q* R- ?

七三砌墙

( s1 \0 B5 v( `. c

八角四合厢

1 D. j1 x6 v9 u6 p( P. o% }+ I

九九天井花廊

& s: C3 N* Z+ t+ x$ C; I

重建老北京正房

发表于 2009-7-21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4 `" v3 E8 [$ q. y

高耸

% E* W; x6 j8 u& p/ n' L& n

一栋栋

7 m) A& Q" k; W0 B& B

气势恢弘

7 L3 P' E$ _6 Q" D- Y: F

似跃虎腾龙

* Q5 A" Y0 s& S

又若明珠玲珑

1 \4 y3 S& J, W- g, T

城市美景入画中

发表于 2009-7-19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x# D9 O. L4 V" S. I

道观

7 S o0 P4 @. B- d, j0 l2 S+ k

不化缘

' K! [' G" X- ]7 V( G

道德经卷

0 c# x5 w. z/ }2 j" S

清水拂尘烟

. h h4 {0 Z" k6 E& \

竹林习武当拳

! ^7 U4 P( p5 }4 T* F4 g! H7 c

溪边弹琴赋诗篇

发表于 2009-7-19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Z, P. L1 u; j. z

睡泉

! M7 J$ ~4 m0 B) k

绿丝绵

, F1 Z% E9 p0 [, X: y

粉黛花绢

: N1 G" S1 A' ~9 u+ A D$ k# h5 e. _

芳菲露塘间

2 r; L% K6 _$ L

风吹雾散如烟

9 i" |, W- J3 u3 o

出水芙蓉赛天仙

, F1 E1 q! f7 C

 

发表于 2009-7-26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26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够有才的学习了。

发表于 2009-7-26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不知对否?                                 

" e+ H3 @5 B8 B q; o4 [. ~) \

 

4 R' J0 [9 ?- S; b& s

 

. i' W, t" ?$ g4 H6 S5 D

                       脚

1 p0 ]/ M! ?- V# a

                      不小

( o! B$ O( O* t$ X- z {" N# m. F5 A

                     穿鞋跑

% `: }5 H% E* W! e- E+ V# w' G. q

                    不顾年老

; b& v$ @# R$ X( W" G, Q+ Y2 _

                   众笑惹人恼

+ Y$ [0 u6 c+ S" c

                  虽然名次不好

, k, i' ?# p- x2 F

                 跑完全程赞不少

发表于 2009-7-26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 c7 W5 \& @% j

                雨

2 K; x2 \! [/ K, K& H

               缠绵

, ]0 n! n& U' i/ N! y- _) S" f

              缀清泉

0 [2 e' S2 I: D3 H8 j* y+ ]

             湍急入涧

- ^! b; b' ]/ g$ v% ?2 R

            好去到人寰

$ r- y5 }! G+ e

           莫似离人泪涟

+ w$ H) `' e2 W2 A- T' e& s2 ^3 K

          清闺婵娟长夜闲

+ O, d$ O% v, s% z' |* x& v. e

         烛底衩凤欲整犹残

# _8 M; v( k( s% N7 O. S9 i

       

0 D# g# [( k9 r! U& h% N/ ^* n- G0 h

         忆竹坞梅溪笑语稠

* b- v' j, T, C' ]

          曲径池润泛轻舟

/ Q: l2 M3 b4 y

           茶浅酒深残漏

5 X' J% m* ~6 T

            罗衫雨初透

- S$ ]5 ?3 H( G! U- O

             月上西楼

- r8 p4 W5 |& c: u& h$ K) C

              碧云收

8 E( |5 R3 r3 V$ O" [

               思旧

+ x0 {8 m: H, H/ Z

                瘦

( R: A( u0 ^4 L! D, H; k

                !!

发表于 2009-7-28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  

4 c. f* R! D& h. ~$ S5 o( N

                                                            柔软

9 [8 E# d! J5 C& {9 m9 K0 _, D

                                                           洗凝脂

" T N0 X, h4 n

                                                          遍吻玉颜

* K! j7 d- R9 }4 v

                                                         美人娇媚掩

& s9 Z2 l& E$ ?$ a

                                                        好似清华池边

+ F* V$ g! x! \7 X

                                                       浴出芙蓉罗衣添

# v/ |3 }* E( E+ Y

                                                      闭月羞花沉鱼落燕

% h8 `& Y* F' f6 i" B9 B1 I

 

! y& X5 T2 a( z+ m: e% D

 

0 k8 S: @4 M$ f u

                                                      抚孤琴窗前秋月残

( J: M2 t" B2 S' ]; E( l6 M7 g

                                                       曲中有意谁人传

& z' s' z) ?6 D. J

                                                        相思豆何时圆

~: ~+ r- u; V0 [/ m) H5 `

                                                          满怀思绪乱

9 o% _/ M5 G& q# j3 E

                                                            晓风更寒

* s2 D0 ^/ c. C( e# d/ _, t

                                                              夜难眠

) {/ D: o4 \9 ?5 Y* N: W

                                                                斜绮

/ l5 Q. C( [: e$ X) H" M" V- q

                                      栏                                         

发表于 2009-8-1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f! r* @' }5 d. L

起点

/ H! h" M" @2 H: z. ?/ l. g- |

开头难

( b2 ]9 e/ L1 U7 w0 u

流过山涧

) O+ V' H% X3 u& }6 r$ y; F4 a

入河流绵连

4 H w! N" m F4 n. Y

后人享受甘甜

) d i6 H7 m) R% R$ q! t7 N! ^

不忘先人创世乾

发表于 2009-8-8 0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烟濛濛在2009-8-6 17:48:00的发言:
) T! [0 f4 z1 E+ D/ K4 x! w

9 V. d9 e" C* e& p

灵动

" V! _, b+ T i2 r$ x6 T# B6 r

之跳跃

& G; ]0 y S0 j; Q( l

花飞凤舞

/ P$ J. W4 M, s, }4 E, k4 I

开到蔷薇紫

2 n2 H* E% H/ i3 B$ f8 y

遍山杜鹃啼红

% t/ L* h; Q! h2 O: N1 J

大江泛舟碧波倾

- L# |# ^% S* C3 N! b* R+ A

地久天长香曲动听

& w* {" e6 n8 n1 R' W/ Y7 Y) t

 

% f% r+ ^1 U+ C$ f* s' _$ x* i

宝塔诗也要有一定的韵味,尤其每句最后一个字。

发表于 2009-8-8 0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f# d$ x% p5 ~. T- q! R2 x1 I# N

炉间

6 p0 F3 P: y3 o% k

升青烟

0 J8 j& U. U4 P7 T" T' a

盘梁绕圈

# e8 n) i, { H: \

闻味令情癫

0 t5 \/ J5 Z, C

落案疾书画卷

3 p x/ p, V' ^! B

梦园品茗赛神仙

发表于 2009-8-6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f0 w, Z2 ]) U! a6 N

灵动

0 H1 z d, E- Y) A+ l% Q

之跳跃

% K! \# V7 s+ I! q5 h

花飞凤舞

1 E C' P$ R/ q; P q H

开到蔷薇紫

5 Z+ Y& T7 A0 d2 s8 P8 u: _4 T' E

遍山杜鹃啼红

; P, M! G9 [: C+ g0 o: C

大江泛舟碧波倾

6 z; }8 y7 J" i4 X

地久天长香曲动听

8 h' m% W. k M9 T4 ~

 

发表于 2009-8-14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J! ?- w7 f/ o# I) \; e7 U

色彩   鲜艳

" |: n5 Q3 m. f1 t" j

连衣裙   花丝边

" d4 N% f! d- Q& {, Q

穿在身上   美丽无限

$ p$ v6 S. O& Z& I' o9 K

纤盈回头看    注目礼一片

) h' R( T s* M, S

含羞掩住粉脸   迷着帅哥双眼

6 p; `9 L3 F7 L9 P, B

新时代女孩风情    领健康潮流向前  

" Q i# l( J( Z1 n# A

纯结向上风貌美好   欢笑比阳光更灿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9017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1 02:00 , Processed in 1.26137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