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39|回复: 3

新人拜山~天安门T字型广场源流探讨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1-30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里潜水了很久,收获极多。作为个年轻人,对北京的历史其实算不上很了解,发个拜山贴,请方家指教。
" ?4 [4 c2 O! T/ F# F- W. [, N2 C  }3 N6 y

  w. H8 p( ]8 l8 \; a% [. o 天安门T字型广场源流探讨; N  K7 X3 n3 t: G. r

; n0 g, G: R+ ]2 u/ w传统上将中国古代都城简单看作是以宫城为核心的等级分明的环绕式结构,而对明清皇城与京城之间的特殊区域较少关注,建国后的大幅拆除与对天安门强化进一步淡化了原有T形广场空间的形态。最近写关于皇城的论文,对明清北京皇城模糊含混的功能及边界感到很困扰,特别是t形广场这部分。所以想结合唐宋宫廷与皇城的入口谈一下这个区域的形态和功能。; l( \- S# P1 A1 f+ n3 A

. h5 z% z9 I6 w+ K4 `7 h5 P& i3 z# h1 O3 d天安门前t形广场主要包括御街和千步廊。
2 T1 z- C) Y/ y# L% f1 r& E9 a1 _建筑史学界将千步廊归结为北宋的首创:宋东京是以唐宣武军节度使衙署为基础改扩建而成的,原有很多局限,为完整街道轮廓,在宣德门外建御街,向南直达州桥,左右有千步廊,供民众行走经营。千步廊由南至北约600米,并在宣德门前向东西折去,这个转折的完整的长廊界面,仅仅是为了城楼看风景时的美观么?; _! k3 Z2 J2 Q4 n% T) E

) n1 K3 y# ~! K! T) w9 C$ |, Z《新唐书》仪卫里有这样的内容:承天门内外有左右廊,内有戍守的“挟门队”,门内为左右卫,门外为左右晓骑卫。凡帝驾出城,挟门队都要随从护驾。——这个左右廊,是为了满足驻军和仪卫的需求。宋宫室大幅承袭唐代制度,这种实用的设置体现在宣德门前的千步廊里,就是驻卫的功能。
% A9 ]! r8 L) k( `6 k0 M/ ?4 m* ^! h$ C6 b
唐代城市干道极宽,宫门承天门前大道宽约150米,东西向道路宽约100米,形成的这个过万平米的广场一向是大朝及重要仪式所在地。唐诗人张祜《退宫人》一诗有“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僚楼下拾金钱。"说的就是这种热闹奢靡的场面。中期执政宫殿转移到东北的大明宫,仍然以宫门广场为主要仪式场地,宣赦、献俘都在这里,宫门及面前的广场,是国家大型仪式活动的重心,也是国民瞻仰天姿,君主展示权威的舞台。——这个舞台,沿袭到北宋,被宣德门和御街千步廊所继承。北宋的宣德门也是国家大型活动的要地,元宵节庆,宣德楼前广布花灯,还有大型的“灯山”及宫廷表演。而千步廊就成为市民的观众席(《东京梦华录》); V8 n$ z0 G- L+ T- `( u1 v
+ g& h  d$ Q4 b, u0 v
(待续,争取今晚写完)2 y7 x6 T- K/ n/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30 16:28:13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长安城地域宽广,大明宫位于城北高台,层级而上、如登天梯,威严自生。北宋汴京地狭势平,要衬托皇宫的雄伟,只能缩窄宫前横向视野、最大限度拉长纵向视野,于是千步廊、T字形广场被适时设计出来。以后金、元、明的皇宫前广场都沿用了这种设计,成为中古以来中国皇宫广场的主流。
发表于 2011-11-30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历来喜欢用狭长的围墙,较低矮的辅助建筑来衬托出主要建筑的高大,功能是用以增加气势的。

' h) v1 }; a. k

 

* O# f% b. T! i0 A

偶尔会有些礼仪用途,和后世的广场概念区别很大。

5 c5 D- n8 y+ x9 m

 

* g3 p% y% u8 c

其实,明清皇城,自大清门到承天门,T字结构有利于视野更加开阔,继续过端门到午门,进一步开阔

# g0 t4 \& ~2 X' Q* P, r

 

! J7 @6 A m6 {8 C7 N% X9 e. D

最后到太和殿前才是真正的广场。

# Z7 _! G5 ~+ b m0 W" o6 |# d

 

/ X. A# H4 c# j: e3 a0 p' |- @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不能分段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5 23:59 , Processed in 1.11793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