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66|回复: 19

一张地安门清晰老照片(少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1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该不多见。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
发表于 2009-12-1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少见,请文拍摄年代及拍摄者?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 1917-1919

3 b5 X! S a* Q$ ~- ~' H/ Z

 

9 }! M: X6 G. L! M0 i% d% x# X, d

点击这个链接,相关照片都在

发表于 2009-12-1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浏览完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 中有关北京的千余张照片,感觉有关孙中山葬礼的一组照片十分珍贵。人物表情、街景、祭品等等太清晰了。高分辨率的大图,并且未加水印(不像多数国内网站那样小家子气),好得让人看了激动不已。

+ @4 b- h6 ?3 `

感谢楼主提供的链接。

发表于 2009-12-1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了一座宝藏。芝麻开门!

发表于 2009-12-1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难得,谢谢!
发表于 2009-12-1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From 1908 to 1932, Sidney Gamble (1890-1968) visited China four times, traveling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collect data for social-economic surveys and to photograph urban and rural life, public events, architecture, religious statuary, and the countryside.  --引自杜克大学图书馆网站

, b! Z! V: P3 \6 a O

 

发表于 2009-12-1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到了此基金会,现在网络上见到的只是九牛一毛,数量太巨大了!还有大量早期老北京摄影作品呢。

发表于 2009-12-2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楼主这样发外国网站链接不好,只是这样很容易在网络传遍,特别是老北京网这样不设访问限制的,

+ {& J: R: F8 M7 z5 c+ @

 

# @6 P) |/ Q" ^- n5 R

因为见到很多国外网站因为被过度公开化,造成访问量剧增。网站不得不依据来源做了限制,大部分是直接限制了国内的访问。

& b) e4 F# [3 M3 S- W1 X( G4 }

 

3 R+ H! W( D! |) Q

特别是某些国外网站还包含有些杂七杂八的,国内的某些机构也会针对流量较大的网站监督查看。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东西,会直接在国内做限制。因为之前楼主发了几个链接,都是我看了觉得不适合公开的。有一个国内已经做了限制了。

" q+ H8 v4 z7 B) Q5 f2 ~

 

7 F5 s7 a& D3 m! W/ N& P% y% g H

我那做网站维护的,会对网站流量实时监控的,一旦流量激增,会立即采取限制措施的。这样更多的是防止外部攻击。

2 a. i5 S! m2 n( z F

中国人人多可是出了名的,奥运会网站购票就是一例。

发表于 2009-12-2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楼主!

2 h( F& q, @6 P* ^; s8 m! W

看到一幅避暑山庄永佑寺破败、但还未被拆毁时的照片。如此近距离的拍摄永佑寺,还是头一次见到。太珍贵了!

/ W3 g& a( v( d! L5 j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道理,谢谢提醒,希望您能分享更多好资源。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一下,这个图应该不是地安门,而是西安门,不知确否?

发表于 2009-12-5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兀的那照片深处不是鼓楼吗?您最初的判断是对的,就是地安门。

发表于 2009-12-5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对阳光,肯定是地安门。
发表于 2009-12-6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山深处在2009-12-2 15:48:00的发言:
* ~+ D$ {. k8 `. l" F2 e; v, |

十分感谢楼主!

! Z4 `! e! A0 U* h |+ ]! l

看到一幅避暑山庄永佑寺破败、但还未被拆毁时的照片。如此近距离的拍摄永佑寺,还是头一次见到。太珍贵了!

# j& a' S8 i: c2 n

 

& Z; n) O" y$ Q4 `

好像没有避暑山庄永佑寺, 找不到

发表于 2009-12-7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 好人啊
发表于 2009-12-7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09-12-5 19:45:00的发言:
Q+ ?" T$ R6 l* C W

更正一下,这个图应该不是地安门,而是西安门,不知确否?

' o6 ~2 s( i, G+ s* e6 j$ g8 S

我觉得原图是西安门。

) l) R/ j5 S& ~* ?9 N0 g/ _2 B

 

* ^; |9 y! _% ]7 r" r

 

# m% U' ^. h9 ?, x: C0 }: \

 

$ f, v! F' N* u5 k- q+ @


( p1 Q5 ` u! t- y/ F9 t( J, c

 

$ R7 y! j3 j ^- ?. y- e

 

$ W" M6 z0 Q# F! A! D

仔细看,远处不是鼓楼。

7 t0 q U4 j) [0 z4 F' j- ?

 

5 t9 [ ?: }1 I, \

 

& @& t2 e9 T" Z

 

% c" C% N' m) a: D0 t y/ U( W: N

 

1 d! e' ^( _) f0 w) q% R; S) [7 i

以下两张疑似地安门图片:

, Y$ o3 O( l* y' o4 A" e* k" l& b

 

: n% H5 S+ s$ r7 n


 

& E5 e# t* W" a5 B1 W& f% Y6 ~" r


; ~) S8 T/ d$ M; I; m4 R2 u

 

: u4 r, B* d8 N3 R3 x* n5 {

假定原图不是地安门,那只能是东安门或西安门了。

4 m e2 A f( B. u0 K+ p, j+ ^

 

: h0 Y M/ f* H

 

* i# G8 D; o4 G& g

 

6 B0 `8 i6 m# a1 G8 D0 R4 L2 Z

 

% k/ N. A/ a" _* H1 t

[转贴]

6 a) X, p- N; X9 B1 ?

 

. {; Q2 Z( k+ M$ h8 {

 

4 x6 i8 ^# i9 V s0 j& f


东安门,清朝北京皇城的东门,皇城四个大门之一。

7 T1 V- f( F2 c% [5 X. F. J k

其他三个大门为天安门(皇城南门)、地安门(皇城北门)及西安门(皇城西门)。

- z! r$ |6 g9 T& a) V0 S

 

: p; T1 b, M. A: H) }

 

: G% i0 I" X1 `


  
东安门位于今南、北河沿大街东侧,与东华门大街交汇处。

5 o& v! m1 _$ D; n5 A$ L6 K6 ]

东皇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墙外。

% H0 Z" S' h' C1 S

宣德七年(1432年)东移,将玉河包入墙内。

4 R- v: L) j% z" `; V

墙为南北走向,正对紫禁城东华门设东安门,为七间三门黄琉璃单檐歇山顶。

4 o# v3 S1 x) O# E: w- ]! I5 F, X- d

门内(西)为跨玉河之石拱桥,因官员们上朝陛见,皆由东安门进宫,所以俗称此桥为望恩桥或皇恩桥。

5 v, Z$ b8 p9 T4 L9 p

桥西原为永乐时之东安门,宣德时改为三座门式,通称东安里门。

$ t/ A/ X- s5 q" d8 z! x; c

望恩桥上砌有障墙,将两门连为一体。

: W' o( u# u' W1 C( K0 u; r& ]

东安门在1912年袁世凯为抵制南下就任总统,操纵北洋军兵变时烧毁。

: G% [! |9 u, \7 ?' S1 f

1926-192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拆皇城墙变卖,东安里门同时被拆。

" V) J: [8 m/ G( m A

据记载,桥上原有一座真武庙,拆墙后迁建于桥之西北。

( G5 m7 G' V) I$ R) k' h' N& `5 a( u

东皇城拆除后,玉河也陆续填平成为道路,即南、北河沿大街。

$ q% b4 L5 } z8 s4 |

 

: j+ k2 \4 w$ W/ Q! @

 

% j$ E3 ~ W9 }# ~5 [0 T

 

! J/ [1 j! _1 H2 U; ]: A

这是东安里门:

/ s, q4 q6 H0 V2 T ^2 f" \

7 S% T# ~8 M* d& U2 I3 d' H" p" A

 

# Z0 M& W5 H1 Y

将原图对镜化:

1 v2 [6 o6 Q- i8 V3 S

 

' Q/ ]1 k7 s) p# k) ?0 \4 _# d: w

 

3 h% M! J" r. m, y

光影是对了,门内不见皇恩桥桥面条石。

: n: c% j- T5 N" J5 [

 

% q7 h- m! d, p! l. z

原图是东安门的可能应排除了。

% j7 |3 V, |% c, p: u

 

# l5 q. h7 i+ E

 

0 g) ?8 Q$ G9 ^

 

6 W' r. `; z3 Q

原图极有可能是西安门。

8 l* H* v6 _- B4 } U" e1 n

 

% f5 \: }9 t# e8 `+ t3 U3 W# e9 }

门内的远景是西四南大街丁字路口处街西的建筑物吧........

发表于 2009-12-8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aishuda在2009-12-6 19:43:00的发言:
3 U+ r5 R: E( V

好像没有避暑山庄永佑寺, 找不到

+ T, h' l% P; p8 @% G/ L0 h$ h

就是这幅,很难得呀。多谢楼主!

: f% i2 ?* U! L' |4 @2 Q5 _

 


发表于 2009-12-8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看阳光的走向,行人穿的都是厚衣服,冬天太阳不可能把阳光从西向东把人影晒成那样,且照片中门洞后方的建筑就是鼓楼,大家现在站在地安门十字路口,一样可以拍出鼓楼的同样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21 02:22 , Processed in 1.14980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