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5 B- x: D6 ~1 F0 Y5 |. |* K
偶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也算令人唏嘘不已…… - f. V* i% w- R) Q9 X# M0 x! w6 x
3 x, h. W3 c8 B' N6 K# C
* \% ?# W3 ?0 `, M6 \
关于拆毁东直门城楼问题。 8 {0 i" n6 ]. F x1 m
梁思成说:“听说有关方面在修筑道路中要拆东直门城楼,我看要好好 考虑,这个城楼是现在北京明朝留下来唯一的楠木建筑物。一九三四年, 袁良作北京市长的时候,有一个日本木匠见到是古代楠木建筑物,愿意 补贴两万元进行维修。人们不要把这些古东西只当作古董看待,它们在 城市中起著装饰的作用。外国有许多城市的马路上,很讲究装饰,看来 不单调,我们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当然不必花钱去兴建,原有的建筑要 好好利用它为城市服务。”
% X- x2 N, Q( X5 {* M* W! V9 ^3 J+ `梁思成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但他没有留住双塔庆寿寺和东直门城楼,它 们还是消失了,双塔庆寿寺的拆毁一是因为庆寿寺是为纪念明初僧人海 云和他的弟子可安而建的,这两个人对蒙古入侵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是汉*;二是因为这两个塔是清代建筑,没有什么价值。东直门城楼拆 毁,是为了东郊飞机场建成后的交通便利,如果不拆这个城楼,改建道 路时要多花几万元钱。听起来都很在理,但不能细想。
$ J6 w5 y% M( z/ }2 W* C( o北京城市建筑决策者的思路是:一切以人民的名义。梁思成要保留古建 筑,他们就说那些东西不方便于人民生活;据说还要梁思成林徽因和拉 黄包车的工人座谈,让他们说这些建筑如何碍事。说保留古建筑要花钱, 当时国家没有那么大财力,这也很奇怪,保留怎么会比建设要多花钱呢? 再说,为飞机场的交通方便,五十年代,有多少人民天天坐飞机呢?说 决策的人短视,没有文化,好象也不合情理,梁思成这样周游过世界的 建筑学家,都嫌西长安街过于宽,而刚进城市的干部就会想到后来的发 展?五十年代,谁天天坐轿车呢?人民,人民……我想起了罗兰夫人的 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 w* G+ M# M' O! j, C
错批一人,多生几亿,这是说马寅初的。 ; C& } z7 v+ X% t V
错批一人,少了名城,这是说梁思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