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d7 V+ E0 x, C' k
若干年前,一幅描绘老北京“龙脉”的长卷《老北京中轴风物图》问世。全画南起外城永定门外,进瓮城,终于内城北城墙。其间,天桥梨园、前门闹市、正阳午门、故宫三殿、钟楼鼓楼等最能反映老北京人文景观和商业文化的老字号招牌,连同杂耍贩卖、市井过客、红白喜事种种,都在画家充满感情的笔下复活,构成一段完整而真实的社会生活,被史学界称为是可以卷成历史的老北京。
& C* s* t9 K3 |8 f$ S# w5 U6 k
长卷的笔触时而恢弘,时而细腻。故宫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玉柱盘龙,金檐耀日,巍峨壮观的皇家建筑气派令观者惊叹不已。而那个正沿中和殿小心下台阶儿的过客,一撩长袍,半腿轻抬,亦如走在生活之中。再看房挨房、院套院的民宅商号,开门做买卖的,院里纳凉的,更是真实、细致到每一扇门似乎都可以撩帘而入、拂凳而坐,端起壶能倒水,隔着柜台能谈生意。
; h. i6 n# ^" c4 v' ]2 q
如今已经被许多北京人淡忘的那原本竖立在烟袋斜街上长达两米的特大烟袋、一上坡就得靠人推的烧炭的公共汽车、成群结队运送货物的双峰驼、皇帝下台所走的地安门和景山明思宗崇祯自缢处铁链锁身的“罪槐”种种,惟此长卷可睹。恍惚间又见“三座门”前蒙着蓝布车棚的驴车,驾辕的小毛驴还一直守候在历史的原位上,等待中习惯地活动着右后蹄,一神一态,动静自如,是画又不是画。
3 e3 ~0 I6 Z' ~1 u 长卷的作者刘洪宽说,他的目的是要画出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老北京,让今天的北京人知道他们脚下曾经是什么样子,曾经多么美好,多么神秘。
6 e# v- p3 y3 ^" g3 y( V* R3 b

- y, g J, z8 M行进中的骆驼
4 ]; ~1 Y1 S2 b1 s$ ?5 Q( O
3 h1 z4 t7 X4 |1 _' s+ C6 i: T永定门外护城河上的石桥
2 O4 E- b P3 y. D+ G
2 S) U/ P' Y X, e
永定门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
" e% W$ ]5 s2 e$ x
. k1 [: |2 B4 o
永 永定门城楼,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是北京的南大门
3 ]# c$ ?) |6 d3 T8 Q( U
$ E! e3 m/ [7 G& `
' K1 ~5 f6 H7 l& s- v, v( t/ @
% q9 ?6 b# \8 v) |+ z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
4 H0 _9 r p' }! a
" M" P, y. c! r2 s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有东西配庑各5间。其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人们在墙的不同位置面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能十分清晰地听到,此为回音壁。
; m7 Y D3 p G/ W% x

# e2 f( M! q0 ` `; o3 U丹 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长 360米,宽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至3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丹陛桥中间是神道,左边是御道,右边是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
0 _$ E/ f1 X) z% B9 G
+ z4 I- T2 D# Y& d/ y祈 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祈年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 U Q9 L# t6 Z# C3 g

+ a0 ^$ v0 Q; w6 A% i祈 谷坛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璃门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右侧是北天门。
8 q+ `2 P$ B/ k. o# [, m

1 T/ u2 u/ a' M
& B7 @+ ]$ j9 Q L. B5 r/ y/ {5 o

8 U6 \5 U# E/ ?
7 R* [5 ^ F- ~
# U: N: r! I# Z- S. z3 s6 _% `7 R

& B1 m; k! S; s# i
s( `+ F3 A* G1 q& z- C. J
4 I- s. A4 @& o, n) @8 X$ ?6 y

$ j, Q2 y' o, g% f! s% v' K
8 R; l$ [( u6 o- m" l" \

% M# |% Y8 C; c1 A! M
; X8 s4 v( T0 _$ |! k
9 b9 @# L, b$ {7 v+ w, k
9 C6 c7 O4 f5 b9 `4 e
( k# V8 F4 D9 m3 k
+ ?# J" i1 @6 h3 y, \
前门五牌楼,历史上是北京最大的街中牌楼。始建于清代,1958年被拆除。2007年重建。
* H$ y! E* L5 ?+ I: }
8 D0 T; t1 \# B# A0 d \前门外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