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43|回复: 22

朋友们侃侃老豆汁店的故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8-18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老豆汁店不知搬了几回啦!想想还是满有感情的……我说的是蒜市口路南那一家。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8-18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常去!

发表于 2007-8-19 0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去瓷器口了 现在不知道怎么搞的  上周还是1.1带1毛钱咸菜  今天改成1.1不带咸菜  要吃单买1毛钱  

肯定谁都不在乎1毛钱 但是没这个道理  哪有买豆汁不给咸菜的  1块也好 5块也罢 ......[em18][em18] 现在还是不是北京人开的阿!这点儿道理都不懂   [em16]

挺别扭的  一赌气喝了两大碗[em08]

发表于 2007-8-19 0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牛街住那么久,居然没去豆汁店喝过豆汁, 一直喝的都是我老爹打回来的凉豆汁,去年跟朋友去了趟6路总站,那边一个豆汁店里第一次喝了稠忽忽的热豆汁 ,  真是美味啊。
发表于 2007-8-19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是片子在2007-8-19 1:24:05的发言:

今天去瓷器口了 现在不知道怎么搞的  上周还是1.1带1毛钱咸菜  今天改成1.1不带咸菜  要吃单买1毛钱  

肯定谁都不在乎1毛钱 但是没这个道理  哪有买豆汁不给咸菜的  1块也好 5块也罢 ......[em18][em18] 现在还是不是北京人开的阿!这点儿道理都不懂   [em16]

挺别扭的  一赌气喝了两大碗[em08]

其实就是涨了一毛钱

偶也经常去天坛北门

豆汁还是不错滴

态度很一般般啦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豆汁儿"情节……!!

QUOTE:
以下是引用蔴刀胡同在2007-8-19 3:36:49的发言:
在牛街住那么久,居然没去豆汁店喝过豆汁, 一直喝的都是我老爹打回来的凉豆汁,去年跟朋友去了趟6路总站,那边一个豆汁店里第一次喝了稠忽忽的热豆汁 ,  真是美味啊。

豆汁儿就得喝烫嘴的!有时候一些小吃店糊弄人,“温不拉几”的端上来,真是糟践东西,让头回喝的一准儿“歇菜”--大失所望!

打回家慢慢享受最好,路上一逛荡准“懈”,勾一点点儿芡立马复原!

发表于 2007-9-28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在一个豆腐房的家庭里,从小就好这一口儿。特别是夏天中午放学回来,来上一口生的,没治了!现在的豆汁儿很难再有儿时的味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虎背口!!!

总想寻找一点儿“虎背口”的旧貌痕迹,开车转过几回,怎么也对不上号儿!望老邻居给点儿指引。
发表于 2008-12-10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豆汁儿就得喝烫嘴的!
发表于 2009-2-9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照片太美了,小时候是跟这块儿长大的。

# l" r5 E9 ?$ ]; ~

特怀念那时侯的豆汁豆浆,还有现炸现卖的焦圈。早上上学前一碗甜豆浆一个糖油饼,神仙啊。可不能天天吃,吃不起。。

9 x% b' [4 i; O g" N

吃的更多的是6分一个的大火烧,也是现烙的,真香,那也吃不起。。

}' M p% l& f

吃的最多的还是家里的馒头咸菜,就着在锦馨买的几分钱豆浆,这个吃的起。。

' c( }8 l. K5 Q1 d/ d$ Y7 l

 

" T7 T0 j3 _( k6 @0 M C

 

. H4 o+ g' @2 I2 [# ]: f

老帖子让我翻出来了

发表于 2009-2-9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锦馨没什么故事

/ j! |+ P! e* a2 A( w; W* L

前身是火神庙那边的豆汁丁,后来归国营了叫XX小吃店?

, n; Y9 A* S, H( I

再后来路口改造搬到路北(过去是粮店),前两年也拆了。

8 [* p$ L$ n$ N2 u7 G' t0 |: Y2 c |7 N

开过几个分店,天坛南门对过儿有一个,现在常去那儿。游乐园斜对过儿也有一个。

. k8 S7 V' g; ~; }4 x

现在的豆汁味儿还凑合吧,至少比大多数的山寨豆汁强,只是那咸菜丝儿不成,没香味。

发表于 2009-2-11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O |2 L/ f' }/ c/ F% a$ }% D# i

  我是个老北京,从小喜欢喝豆汁儿。喝豆汁儿就焦圈儿那叫吃早点,真正的喝豆汁儿讲究什么都不就,一碗豆汁儿只吃

) r# [8 C% X7 K. t! \) A

 

" `! c, v# f% O; \# D

  一两根儿咸菜丝儿,要一连气喝三大碗儿,喝得浑身冒汗,再看那一小碟辣咸菜丝儿基本上跟没动一样,就才叫老北京

% ~+ p% u) h/ N" u3 C! F

 

6 f# ?+ q' A5 k8 x4 N

  人儿喝豆汁儿。说个几年前的真实故事,我与1发小数年未见,在东四偶然相遇,十分高兴,携手去喝豆汁,以为庆

1 Q/ V+ P2 X A& z& ~$ U3 |' o

 

& _/ u6 g+ `) E

  贺。就近来到隆福寺街的豆汁儿店,店中清静无人,我俩只用一小碟咸菜丝儿就各痛饮数碗,拭汗相视大笑,可谓快

5 p4 E7 C% O" O/ [. \! o

 

6 `2 Z7 z9 P% {$ E1 b, Q$ A" k

  哉!看着我俩喝完满桌的空碗和店中冷清只我俩人,而隔壁麻辣串店年青人头攒动的景象,不禁叹曰:青年人不识此美

# Q4 N# T F/ n6 {1 [7 T

 

8 x2 b% m- {0 k9 v

  味矣!喝豆汁者后继无人哉!感慨未尽,高跟鞋脆响,一着装时尚的青年女郎飘然入店,“来两碗豆汁儿,要烫嘴的

2 N% U- ]+ x; l# y: [- H; j. Y

 

8 Y5 p, H! p7 V5 ]( z* ^; F$ \

  啊!”服务员用比给我俩端送豆汁快一倍的速度把冒着热汽豆汁儿送到女郎面前,并主动呈上咸菜丝儿一碟。“不

3 e/ U# G/ i$ L4 x, u

 

) t% s6 S) p+ n2 R: K' F0 b! j

  要”女郎指着小碟并不承情,哈哈,拍到马蹄上了,我俩暗笑。再看女郎,并未就坐,立于桌前,持碗轻吹后一仰而

8 O A: p6 z- ?6 C* C5 u

 

" V9 g* s( z5 I3 G0 q$ j L( G, B

  进,连饮两碗,表情甚是得意,如食琼浆玉液。我俩看得目瞪口呆........

发表于 2009-2-12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样儿的时尚青年太罕见了.

u$ j( L8 E. f

老哥哥说的北京喝豆汁的规矩受教了,以前还真没在意这个.不爱吃焦圈,一般喜欢芝麻烧饼就着豆汁,吃好些辣咸菜丝儿,呵呵

发表于 2009-2-13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

  我97年夏天的某个深夜,也开车路过虎背口那一片,那时侯已经就对不上号了,嗨!然后就又奔花市那片,看看还能对的上,可是现在也不行了.

3 L6 n* ^! |+ m6 F9 @

 都说:"物是人非",可是当时的感觉是“人是物非”。

发表于 2009-2-15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聊几句

 

4 e8 `" B$ l3 _3 Y) r

      咱们虽未谋面,但字里行间透着老街坊的亲切劲儿,得空儿就愿意进来聊聊。

# E# I8 w+ s* ]/ D$ V. e7 ^, ~" c8 h

 

4 b; \ H T) P5 s& a1 D

     虎背喇口儿(虎背口)即在现从白桥大街十字路口往西来的第一个路口处,路口有一“金xx”饭庄,向北望去,正好是东边门楼,此路即是原虎背口那条窄窄的胡同了。我有一同学就住在虎背口的这条胡同的中部,靠近下下三条东口,经常去他家玩儿,对虎背口印象很深。 

. ~+ d9 P8 Q$ j+ L! B- k1 X! y

     上、中、下、下下几条的痕迹是一点儿都找不着了,也只留有方位上的感觉。我家原住在中二条,院内有一棵几百年的老枣树,一棵一百多年的枣树,还有一棵与我同龄的枣树,迁走的那年都长的郁郁葱葱的,能接好几百斤鲜枣。每年为打枣,全院老街坊的长辈头天晚么晌开会,定好时间,指定谁上树打枣,谁上房打枣,可以踩哪几间房顶,万一踩漏了怎么修等等,可规矩了。第二天呀,天刚亮就全都起床了,年老的站在屋檐下指挥和看热闹,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满地捡枣,年轻的都上了树或上了房,昨订的规矩就全都乱了套,哈哈,每每想到这里,我还从心里想笑...... 可我几次想找找这几棵心中思念的枣树,却一棵也没找着......唉.....算了......留在心中回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片儿汤)我也是

  真是感慨!沙尘暴、老北京啦……这儿又多了几位花市的街坊。

$ {. X& K; f" R! ^6 Q# W

 上、中、下几条还有点儿痕迹吗?有日子没过去啦!

发表于 2009-7-31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虎坊桥十字路口南边路西原来有一家豆汁店(好像叫新华),几年前常去,豆汁做的地道。现在好像已经拆了,也不知搬到了哪里?
发表于 2010-2-28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豆汁店的前身是手帕胡同口的豆汁丁的买卖

3 s, L7 D; f E/ I7 j& o

当时豆汁丁做豆汁的原浆是从我爷爷的酱园子粉房打的

发表于 2010-2-26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说的不是豆汁店,跟这个帖子有些牵强。

* s" T& b1 _& _: j& U

1950年代,阜内南顺城街有一位拉着车卖豆汁儿的小贩,车有些像那时送水的车。车上是一个大木桶,桶两侧各有一条板儿,上边可放碗碟儿。一分钱就一碗豆汁儿带一小碟儿咸菜丝儿。碗口显得挺大,但是碗很浅,比盘子深不了多少。每天下午都在街上卖。豆汁儿的味儿应该是挺地道的。

发表于 2010-2-27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我在一个号称老北京风味的餐厅吃饭。一碗豆汁两块,一个焦圈一块,咸菜不要钱。
发表于 2010-2-25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豆汁,至爱,三碗起步。怀念那些老店。。。。。。

发表于 2010-11-4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喝豆汁那就早了。放学回家几个同学把钱一凑,就到厂甸豆汁张喝个痛快,一晃六十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2 21:07 , Processed in 1.16931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