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15|回复: 4

中学各科关于北京历史文化的试题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7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中学的试题越来越注重地域化,试题不再是千篇一律了。作为中学生,我在此选几道带有北京特色的试题。其中最著名当属作文《北京的符号》。

' q0 n0 K, t1 Q9 _$ \8 Q

 

- C; M& |3 `( ~5 p/ I$ q

    一、2006年高考作文《北京的符号》

- n6 Q3 j( S' k% c" ^$ E& x3 z

 

/ Z x% A# a w; |/ Y' C, ^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 B/ W7 E* N6 ~- M$ B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 T- g$ A3 V4 ~0 u) ]

 

) m2 T! T+ L3 L9 h3 U/ o

   二、综合性学习(今天老师课上提到的,大意如下:)

$ n8 q( V: \) q+ o# @' ~8 D$ U

 

" f+ X! q5 L/ t; j4 Q( U

    某学校举行“魅力北京”活动,其中的历史小组让每位组员推荐一位古今北京城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并说说为什么。假如你是组员之一,你会怎样推荐?为什么?

3 U: S: g; A5 e

    (这道题我想了想,一时也摸不着头脑,是老舍?是朱棣?或干脆是召公奭、克?在现在,对于普通中学生,这道题真够难的。)

( r7 _. Y J i

 

4 J3 {8 s7 n6 ^. r6 K2 d. R

    (还有一些,不过一时找不到了。)

5 y9 Y2 r: u& N/ a7 C) ]4 V) o2 R

 

+ m% [: k2 U$ _* O4 A3 O1 s M& J" Z8 N

 

" g# J6 H! ]3 l

    好消息!人大附中即将在下学期开设北京历史文化选修课。届时我会在本版及时发布课程信息和讲稿的主要内容。听我的历史老师说,几年前人大附中刚开北京历史文化选修课时,每节课工资才20元,但每次老师要讲一个半钟头。老师完全是出于对北京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开的这门课。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仿写

. g. k* d, X$ ~* o2 V2 q7 f! i* ~

 

4 H# R8 H+ g. x$ j9 W& j

    我深深地爱着北京,在这里我能看到:

1 C, d) E6 r. W8 w& l) A \6 E8 Q8 d

    知春亭畔东风吐出了第一缕柳烟,蝉声催醒了钓鱼台清流里的睡莲。

. @3 h3 {' Q2 F/ D" X- U

    金风飒飒染红了十八盘上下的枫叶,红梅向白塔透露早春的来临。

+ l2 Q6 t9 M" z. Q

 

* [9 U' _' I3 Q: [; l1 U

    请仿照例句续写两句。

发表于 2011-1-17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难

, `) @+ N7 ?+ {0 B# n9 {1 v8 u. w

 

发表于 2011-1-12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

. t+ ?5 X' F+ v+ i( ?

我以为,老舍先生能够保持自己的信念,人格,宁死不屈,这叫范,这种视死如归的大义凛然,才具有老舍活着的价值。这才是老舍之所以是老舍的最好诠释。

/ E# m0 j# R" }) L8 P" Y( [- D

 

) z' u- k" |7 |6 ?

1  北京现在能够让我能够为以自豪的符号,就剩下门墩了。一是本身的质地(这就是人要想打铁必须本身比铁还要硬)一是丰富多采厚重渊源的纹饰图案(这就是学问的积累,一笔一划都有出处讲究)

& |3 ` f. @' H& |+ ~3 w. ^

 

7 N' v) _$ X# _# l3 P

3 这种句子,专是一种文法。可以作为文科基本修辞的训练。但例句有语病。(对仗不准)

* _. i6 U; H/ `0 N7 c* g

  闲看银花朵朵挂染四九城马路树梢,更听热语句句吹散上下班乘客寒霜。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朱老师。现在中学试题确实不严谨,比如人大附中的一次语文考试中的阅读题说太和殿挂着“正大光明”匾。(其实它挂在乾清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21:24 , Processed in 1.13166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