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75|回复: 15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30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来这论坛,才知道原来和我一样喜欢古代陵寝的人很多,以前还以为自己是异类呢呵呵

( w% {9 \3 m, Y$ U' o, }

     虽说是说以北京为主的,但我看有很多朋友发的别的地方的陵墓,看来还是这个论坛比较旺,其实除了北京,剩下六大古都陵寝都不少.

0 K {. q) G& M. @1 B. ?7 z r

     看了一圈没有明东陵,那就发发它了

) f. B' A0 e* S. n

     其实东陵虽没孝陵名气规模大,但地位其实蛮重要的,因为它的主人的命运其实影响了后来明朝的走向,若他不死那么早,很可能"靖难之役"不会发生,毕竟朱标在朝野国民中的影响力是建文没法比的,总之,朱标这一死,让原来的布置太乱,朱标怎么也是多年的太子,朱元璋早早就培养他处理政务,有了相当的政治经验,也有威望,有他在,弟弟们绝对不敢窥视帝位.如果那样假设成功,则明朝也就不会迁都北京,也就没有北京明十三陵了!当然这是假想!

; D4 t: T# p `/ o$ Y1 t! n$ L

     孝陵时常去,每次看到孝陵的游客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去关注附近的东陵,它就那样孤零零的躺在那,如同的地宫里躺着的朱标本人一样.

) m/ {" ]0 s& d0 F; [/ s5 L

    

0 h, ~! R# g" w) @2 k

     背景:明东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距孝陵东约60米处,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的陵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长子朱标先于其父去世后,被葬于明东陵。其子建文帝当上皇帝不久,朱棣(明成祖、朱元璋第四子)便在北京发动政变夺得皇位,对朱标的子孙赶尽杀绝,并将明东陵毁坏。因此,东陵的地点、全貌以及建文帝下落,成了明史待揭之谜。    

+ @2 |+ Z2 C9 F+ r" I+ {

     众所周知,在明朝共有在位皇帝16人,除建文帝下落不明外,有15位皇帝建立了陵园,这就是南京的明孝陵、北京昌平十三陵和金山景泰陵。还有生前没做过皇帝,死后受追封并按照帝制建造的4座帝陵,即江苏盱眙的“祖陵”、安徽凤阳的“皇陵”、湖北钟祥的“显陵”,加上明“东陵”,就可合为明19陵了。由于明东陵与明孝陵置于同一陵域内,为了更好保护并供人参观,目前明东陵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开放,就在遗址公园的建设过程中,考古人员采用先进的精密磁测方法对东陵的地下宫殿做了勘探,发现了地宫还完好地保存在东陵宝顶之下,地宫南侧建有长长的墓道。

3 H! E" ]. Z+ d6 {& [( R

 

- G7 _9 }& t! d

朱标1355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

6 V% v; F" N' U4 L% y

1364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由李善长等人劝进即吴王位后,立朱标为世子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即皇帝位,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即长,温文儒雅,政见常与其父相左,因为朱标常劝谏其父对大臣与吏员的责罚过于严厉,由此导致其父子二人关系的紧张。明洪武二十五年,自秦中视察返京,患病,先于太祖去世,未即皇位,谥懿文太子。朱标嫡子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后追尊为明兴宗,陪葬于南京明孝陵

3 ~3 {9 d% N9 ]3 E6 {* ^, b( O+ S

    

" d' O2 M( A% r/ d

     他死后,太祖悲恸不已,为他举行了极隆重的葬礼,赐谥号懿文。四个月后,他的次子允炆(长子雄英此时已逝)被正式立为皇太孙。又六年,朱元璋卒,太孙允炆顺利继位,是为建文帝。他也被追尊为孝康兴宗皇帝。然而这一切,对他已无任何意义,建文帝在皇帝宝座上,屁股还没有坐热,他的四叔朱棣便兴兵发动了靖难之役,并最终夺取了皇位,同时也削除了朱标的皇帝尊号。

/ q! q! N! u$ B2 S

     当时,朱允还拟扩建东陵,并且为东陵命名了新的陵号,只可惜没有流传下来。1999年中山陵文物处在美龄宫旁发掘出了一座重达64吨的龟趺和一块20吨重的无字石碑,从龟趺的形状看年代在永乐之前,它极有可能就是当年建文帝准备为其父立《神功圣德碑》的旧物。

( D+ V" m4 W" q; Q3 a9 y

     但是这一切工程都因为朱棣的篡位战争而被迫中止了。朱棣打败侄子朱允称帝后,东陵不但扩建工程停止,而且东陵享殿中“兴宗孝康皇帝之神位”的牌位也被换成“懿文皇太子之神位”。但是,百密一疏——当年建文帝为尊崇其父的帝位,规定每年进行9次大祭,比明孝陵每年的大祭次数还多了6次。朱棣忽略了这一点,终明一代,东陵始终一年九祭。

& W! P' t0 f7 B2 e8 X9 C

     东陵在明代帝王陵寝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可抹杀的。“东陵的建造布局开创了明代帝陵规制的先河。”明代帝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共用一个主神道。学术界一直公认这项制度是由明成祖朱棣创立的。但东陵遗址的发掘证明,共用主神道是由朱元璋在建造东陵时开创的。再有,明代帝陵地宫入口是斜的,根据探查,这最早也是源于东陵。

" r4 k! ~' J( n9 M$ U/ B# G

 

' ~5 z$ [2 A I) j- p

东陵复原图   

8 S$ l# C" D" x" d/ I2 `: T

* i0 h% {. U) s& g/ o

 

% g4 z* |: w) m# r6 z

 

6 [/ i; J8 J5 n4 b8 m

 

5 s. C0 l Y; W; W* M

享殿台阶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7 o+ R' R# w. K- }

 

. b4 b' Z7 V3 m6 O% Z7 l3 A/ f& p

 

% F( z$ T1 E" d

 

! I( ~4 E+ `+ C# W

享殿

1 ~5 o5 S/ a" }" S. R8 ]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 B5 O5 Z, {1 g4 E3 ?3 q, X

 

4 \' Y7 M# H) ]+ C4 S9 m

 

: Y0 M/ ~; m9 I# E2 x2 v1 C

 

7 ]( l/ M, v: V7 q. h

享殿介绍

' p4 `5 W: i# f$ s4 U% [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 k- M; ?$ B7 u

 

" c- n7 F+ g4 o" D7 E5 @0 Z

 

2 [9 C1 C* u' s# ^* W9 V" c1 g

 

1 f- ]4 P. \; D/ c+ {6 F

享殿石柱础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w) H8 k! \& m# z! _

 

" z7 J/ X1 L- Y% i4 m- s7 I: t

 

5 E, ?4 c& y+ ]2 j& _* d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 ]: t H! ]; N: R' [

 

) g8 w0 B6 J" j/ J/ v0 ~" R

 

4 C" n% _) E* a6 e. x

后面就是东陵宝顶,现在已经被树木遮盖,朱标就躺在下面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5 I/ j$ H) {: |1 `# G

 

/ X: p: q& V+ g& E l/ o, A

 

! n5 N% v9 B* \% X- N

其实我觉得和朱标差不多的还有几个,都是如果即位很可能改变历史的长子或太子,可惜了,比如:

4 w2 l5 j e( N$ O* i: \, i

 

6 @$ E2 |( U; X W& q ?$ l

秦始皇长子 扶苏

2 n% [; l* F* X+ i7 C+ I+ v. K

汉武帝太子 刘据

7 n y1 {+ w9 y* o

吴大帝太子 孙登
晋惠帝太子 司马遹

4 `! w ~1 Z/ v9 ~5 f" p6 a

齐武帝太子 萧长懋

% E/ v: `5 ]3 H1 \/ G6 V

梁武帝太子 萧统

3 y% _6 v3 h& e

隋文帝太子 杨勇

$ W) H X) M, x" U: O

唐高宗太子 李弘 李贤

5 r. r0 a0 v% D

宋太祖长子 赵德昭

% r; v9 s$ q* b

明思宗太子 朱慈烺

, ?. @: G8 M$ _; i5 ]# O7 M0 H

 

3 x( h0 h8 v8 d0 ]. E0 ]- \& O

一时就想起这几个,大家有想到的还可以补充呵呵

* T8 {0 f1 s# J6 g

这里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让我惊喜,我是新同志,希望和各位同好交流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分享]被人淡忘的皇陵 明兴宗朱标-东陵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1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亏得朱标这厮隔儿屁的早,不然永乐爷就没办法完成靖难大业,推掉那南京的政权了。
发表于 2009-7-1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幽静啊。为什么没有宝顶照片?

- C8 }8 U% @% D( k1 u6 I

首都始终在南京就坏了,北方很多地区会被蒙古人夺回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的,

, Y1 l) t6 a9 z n3 o/ V. Y6 p% B

最后一张就是宝顶,只不过封土百年没人修缮,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再加上现在植被茂密,所以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 y S8 o/ b5 [* K% c. o* o G' P

 

; x$ {8 g+ |6 u# X+ \( b4 e l- \

其实南京有很多皇陵,只是有些不再存在像北方皇陵那么高大的封土了,因为战乱等都湮没了,甚是可惜

8 i- A: P1 }/ O7 Q4 d

还有东晋10帝陵,因为不树封土,我只知道大致位置

2 ~ Q v8 @2 }% E, _' ~6 L) s

以后会再发些片子,介绍它们

发表于 2009-6-30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欢迎新朋友!多发片子.还有康熙的太子胤(允)礽.
发表于 2011-4-17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讲如此,但秦、晋、庆等边塞诸强藩都拥兵做壁上观,建文朝廷实际上只能用京营兵和部分山东淮上兵与燕宁两藩之悍兵相争,实际优势有限。
发表于 2011-4-19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不错 !
发表于 2011-4-16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实力上占绝对的优势,开战也未必是下策,只是建文朝廷太无能。被齐泰、黄子澄几个狗头军师废掉了。
1 ?& A- A9 q6 x- n3 T*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6 10:52:4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4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建文如果不着急动手,诸王也不敢明目张胆挑战皇统,过个十年八年建文老练成熟些再着手削藩更有把握。
发表于 2011-4-13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晚照主人在2011-4-13 0:48:00的发言: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更何况胜者王侯败者贼——自古一理。仅就朱标允文父子来说,其情固然可悯,然毕竟既无太祖创业之雄才大略,又无成祖守业之文武全才,靖难之役做为历史课题依然可不断探讨.
Z7 d+ d4 |4 k7 l9 g

这个靖难啊。明明就是南京先下手开刀的。周王、湘王哪个又好下场。不反不行的。建文是玩火自焚,咎由自取

发表于 2011-4-9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石柱础中间没有固定柱子的孔?
发表于 2011-4-12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明制,亲王世子还有世子府吧,规制比郡王府都高。
发表于 2011-4-13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更何况胜者王侯败者贼——自古一理。仅就朱标允文父子来说,其情固然可悯,然毕竟既无太祖创业之雄才大略,又无成祖守业之文武全才,靖难之役做为历史课题依然可不断探讨.
发表于 2011-4-8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遇到个南京的  来支持下
发表于 2011-4-8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宗”本来就是伪建文追封的出来伪皇

" g! L, W! ]. M6 V' ^" k) Y

伪皇的坟,算不上真正的皇陵吧?

* X, m: h; C/ ] I4 q( u9 X& O' S

 

4 u; l% b2 g' W6 F* e

明代除了这个,还有好些早夭的亲王世子墓,规模也不逊于王陵。

; q5 p+ w- L+ n, f7 t3 D' z: V' p+ h9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7:20:1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7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陵享殿为何不叫棱恩殿?怎么是重檐庑殿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5 08:57 , Processed in 1.16114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