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26|回复: 18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14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9 l) m0 Z! x' ?" K* {$ c

已知明十三陵的陵区内建立过10处陪葬园寝(坟园):

; l% }% n) L# z

 

' S' W6 I J. B6 ^7 M; c7 e ]

 

8 h0 a' s) n5 M% D2 u0 [ [

1)成祖贵妃园寝(东井);

3 u4 c: l7 W6 K7 Z+ ~

 

# j, t) g( Q8 {7 ^# A! e; D

2)成祖妃园寝(西井);

* V. R1 k+ k# E7 a

 

6 ^5 M* ?) J8 z7 f9 P! y

3)宪宗皇贵妃园寝(万娘娘坟);

1 [0 ?) j' s t/ b' J

 

7 L. U: Y @, Q2 m

4)世宗皇贵妃园寝(悼陵 ·大宫);

3 O* i" a3 ` }) ~+ E

 

% w6 U8 ~4 t$ f

5)世宗皇贵妃·太子园寝(小宫);

/ c2 r z6 {3 j( R- B0 W2 A

 

& l# I5 w7 m, W5 Q1 F- X8 ]/ t

6)神宗皇贵妃园寝(孝靖后王氏墓);

9 ?& g9 \. ?( H* _' N) ^- R

 

; ?/ ^1 P, A& h

7)神宗皇贵妃园寝(郑贵妃墓);

4 m$ z3 T0 g3 x/ E7 }

 

0 u, b3 `+ r* J% M# R. ]

8)神宗妃园寝(东小宫);

5 J: d( J7 H# j( X

 

2 v8 S R* k! }& c; y) O

9)神宗皇太子妃园寝(长岭坟园);

. G8 P5 U% f' M7 D: v

 

% S/ N4 d) c- Y# w

10)崇祯帝皇贵妃园寝(思陵·田贵妃墓)。

/ c% }/ I. M" G* C& j, ?7 ?) C5 |

 

5 D4 _+ j6 k& y. C- U

 

* |# S/ m: _9 \' M

 

z# h* ? v/ d3 U) r$ a3 U# U

 

" C: B6 \9 }# P' F; g, O% ?

求教:

1 m! ]! j. s9 [# W1 u3 a+ R% F' \

 

3 ?; x* c( d q/ n) u! g

一)哪位知道其中  神宗皇贵妃园寝(孝靖后王氏墓)和 神宗皇太子妃园寝(长岭坟园)的祥细位置?

! o: u" \$ S; Z- V

 

$ M% ~! ?$ z9 ], V

二)以上两处园寝还有遗迹吗?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 }9 }# ?4 X& H1 ^/ J

 

/ @4 Z# q" P$ V$ s

孝靖皇后王氏
光宗生母。宣府都司左卫人,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王朝寀之女。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初二选入皇宫,初为慈宁宫宫人,侍奉孝定皇太后。后被神宗私幸有孕,于万历十年六月册封为恭妃,同年八月生光宗朱常洛。万历三十四年四月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病故,上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其坟园建于天寿山陵区东井左侧。光宗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即皇位,下诏追谥生母为皇太后,但其礼未行,他自己先于同年九月初一驾崩。熹宗朱由校即位,才为孝靖王氏上尊谥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并补充了一些随葬品。

4 m @0 S8 ]) }- j& q1 g" a5 x

 

7 u: @; u- `! E8 r* H

 

% f! B, Z7 S& }7 Z


 

+ C9 D! W$ \6 @

 

/ f& g9 t8 D3 @5 I2 C: M

会在德陵监及以北处吗?

j) h" F) y1 H+ V$ N9 o, i8 X

 

* t, {/ N0 k" E G d8 Q. B7 \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 P2 G. a9 d: Q" _0 A& }$ u

 

5 O6 B5 d N6 {7 i: d' N1 h

 

* W' r) f# M- J/ ~/ \! n4 t6 }

        长 岭 坟 园

2 u+ V% B- W! D4 |

 

7 `$ o+ S( d: h7 Q% m7 L0 z

葬1人:

9 |9 `2 Y e" u. l

1)神宗皇太子妃郭氏(光宗孝元皇后)

" I% a8 q! c0 h0 _5 w

 

7 @% k- r; E" y% J! R8 e


万历四十三年  六月壬午(初七),择皇太子妃郭氏(孝元皇后)坟地于天寿山泰陵园后长岭。

$ I3 ?- [; b( b- r! G7 }

万历四十三年  六月壬寅(二十七日)定。七月二十八兴工营建。 《明神宗实录》卷五三三

# d6 L1 H g4 Q! B

万历四十三年  十二月,皇太子妃郭氏(孝元皇后)葬长岭坟园。 《明神宗实录》卷五四O

( l% M$ @5 Y2 Q8 f' `

天启元年  九月壬寅(四日),光宗朱常洛、孝和后王氏葬庆陵。孝元皇后郭氏迁祔。 《明熹宗实录》卷十四

* I. y2 c5 P! M& H' L' `7 ?. V$ I

 

% l) x. H" o; E& S" e( P+ v

 

& Q' n' |8 X0 o2 G: Q2 x

 

/ B3 a# X5 R) i- ^; o* K- K

长岭坟园遗址会在黄点连线区域内吗?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偶然地看到一幅时间很久远的帖子。

! l/ ^7 c: Y# [5 G

 

7 u' b) F! X) B* w& F

 

2 m/ K) z, j6 r. V

 

* @, G9 W6 x9 U9 f Q9 @7 g

原来各位老师很早就开始拍摄十三陵,真让人羡慕!!!

$ I6 S: k1 a/ @/ G7 Z& ]

 

/ Z( Z+ z, d$ W6 o" T

拍的图片很专业;文字描述很精确。赞一个!

- k, B5 G( ~. ?, ?! k

 

. ` A1 W2 B# p5 X1 g

 

; ^ V1 f% W E

 

$ K2 Y+ u4 w' K

 

9 x% d7 W+ M/ J6 R

转贴一张某老师发的PP,纪念那悠悠岁月:

. b, W. A/ a/ D! z! K) ?

 

3 }7 z5 K6 m& T* V+ S+ C- e# O

 

! n3 |) e1 P/ j2 S

 

- u% q6 `3 p. F

“这是93年时未经修复的德陵桥,桥面是完整的,桥栏板是水泥的,当时是徒步走的,先去的长陵西侧诸陵,次日去的长陵东侧诸陵及大峪山诸陵。......  德陵的落穴不在潭峪岭山脊正向上,而是偏向东侧,这是由于山脊正向的穴位名堂狭窄,虽为正位但是修不下陵寝建筑。......”

' I* ^0 q7 W/ v+ @' _

 

) A) u% D: _8 P! p, h

 

fewrRKRd.jpg
! j p; i3 L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9 13:49: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百度百科》

8 [+ u. E% G" b5 y0 ?) e

 

) M, p3 o e* v; M/ b: v4 C

明神宗孝靖皇后王氏,宣府都司左卫人(今河北宣化),锦衣卫指挥佥事王朝窭之女,原是明神宗皇帝生母慈宁宫皇太后李氏宫中的宫女,万历十年(1582年)以身孕封为“恭妃”,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进封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九月去世。因明制非皇后不得入陵,故未葬定陵,而葬天寿山东井左侧的平岗地。

9 m# Z- w Z: ]

 

' y p4 K% {0 F/ A% W: d

 

- {$ Y! k1 m; @1 v% c- P

我顺着这条线索查卫星图,德陵村的德陵监有些疑点。

7 {% a1 y" i0 u6 ~9 e0 D

 

: q! T) A( V- |, _8 I

 

& Y$ b1 }# u4 A$ c8 m- d B

 

4 B$ t# Y; A* `% d _

 

: i1 n9 ]. g' ^6 r. s5 r

德陵村的德陵监现在叫“大明古堡”。

. e) m7 O2 }' t, _) ]

 

; [/ `6 a+ t$ e1 a8 Z0 D

我于1989年和2003年两次到过十三陵景区,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6 ~- f; b9 ?. n3 k9 P1 q0 D

 

. D0 A) [/ N) ]2 R7 y* v

我没有到过德陵和德陵监。

: L$ ~) r' P/ z' y- e% G

 

* |2 {4 S0 ]! i1 B

 

$ z. ?8 c: J/ u6 R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游记,摘录一段:

6 D- p, p/ u) m d+ N1 J2 U; I

 

& q5 R( n9 i* Z: _8 u: Z

德陵村寻宝

2 c! w/ k. v! [' n; {: C" E

起点 2009-08-17 ,09:47

) r+ J0 ?) v. B* W! w( l) n

 

: X1 w z( _8 r& Z- A7 N5 Y# s

......

" F! S& |8 a( r0 k. U

 

* ^. J J) w5 j

哈哈,马上要弥补我的第二个遗憾,上次到了德陵村,看到村里院墙、古老破旧的院门,还有村子的老人,很想了解德陵村的历史,虽然俺知道他一定和德陵的修建有关系,急着赶路,没有时间多了解,留下遗憾2。过了大牌楼,首先看到高大的德陵村城墙,这可是今天的发现的第一个宝物,到了城墙下面,感受着历史,为什么德陵村要修建如此高大的城墙?其它的村子好像没有看到过,康陵村、永陵村都没有见过。难道是明末,边关战事频繁。修建德陵的工匠们,为了防御后金的铁骑还是流匪的骚扰?带着疑问与好奇进了德陵村,在门口小卖店的刘大爷家,向刘大爷问问村子的历史,原来村子在建德陵之前就已经修好,来自各地能工巧匠入住。大爷的祖籍是山东,400年前修建德陵来到北京。

. S: Z2 V; ] c+ `$ r/ `9 e; z

 

0 d( V6 V" u/ j$ q( t4 @) w

......

4 O/ S, b" ]' a( f; |1 O

 

" ~ G: P% \5 d* P

 

* T9 d2 M$ K# ~4 k, \5 J1 B! C

 

! r3 T+ h. A" H1 Y

 

' P& s6 n; v! l4 |8 @$ p2 j

由此看来:

: }% O6 S/ P! Q

 

k; U2 s$ Q' q$ |

1)德陵监院落早于天启七年(1627年)就已经存在了。

6 h! m. k- y: l! n/ ]

 

* |9 S% P0 k: X# o+ B# q/ W

2)德陵监院落有不同于其它各陵陵监的高大的院墙。

+ b; B7 E* @ {$ R) @

 

) @- G( l9 T3 b5 W# n

 

% K* g t3 j t( c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泰昌元年  十月丙午(初三),神宗朱翊钧、孝端后王氏葬定陵,孝靖后王氏迁祔。 《明熹宗实录》卷二

K7 K2 {; m: i0 V; J9 I4 v

 

# a/ x4 l( G0 v! \3 K: P

 

. q! b' y4 c$ I( q

孝靖后王氏泰昌元年 (1620年)迁祔定陵以后,并未见到关于拆除皇贵妃园寝的地上建筑的文字记录。

. h! z* a7 Y9 O

 

1 h9 A" _7 N* H5 t' H* Q, a7 [

因而“早于天启七年(1627年)就已经存在了”的这座德陵监院落让我生疑。

3 s, o) o* |- k4 @ M# A) J, v1 G

 

p& K7 D4 u' D+ J2 `

 

7 M% z( E; z0 ?

[转帖]:

: `3 x4 q% _7 Z1 z. |9 y. p

 

U. B/ f1 U& \! c; }4 f

德陵古堡又名大明古堡,长150米,宽150米,高4米,坐南朝北。明代惯例,每建一座皇陵,就要在附近修建一座城堡,以供护陵军队驻扎。由于战乱和风雨的侵蚀,大多城堡已不复存在。此堡历时三年建成,共耗白银上万两,用各种大砖上百万块,虽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却被完整保存下来,现为村民居住所在地,也是当今十三陵辖区内唯一的一处历史古堡建筑遗产,已成为京郊一绝。

, h2 X* _! X% B) N. v* H

 

8 \7 U# M) y! X# y

......

- Y, M# `; L. j a

 

( z& x( n8 n& H2 r, p

“明代惯例,每建一座皇陵,就要在附近修建一座城堡,以供护陵军队驻扎。”一语,无据可查。

) j: V6 w" W! D1 O" p; U

 

' A4 }" b) C' c# O3 x: g) g

 

2 n# {) g- c1 R# W8 F2 j4 G6 ~ a

 

- g+ ?( r3 @2 U4 [% U

“德陵古堡又名大明古堡,长150米,宽150米,高4米,坐南朝北。”一语,倒有点意思。

3 l$ }8 ^3 L' j, [% m. w

 

: k5 Y- H( {8 p& l9 N

 

* ~8 E9 w& n8 p! S; E& u

又查得:

% ~4 [. M) O8 a" t

 

d4 Z' m: |' q: F

一)

! F5 A0 D! a( Y- C

 

7 j1 d( `5 A2 G, H9 ~7 }

万娘娘坟园寝,园寝内院南北长138.50米、东西宽106.70米。

: z: K! r+ ?! P4 I; K, M9 S

园墙以大城砖砌成,顶部平砌四层出檐,檐外挂黄琉璃瓦滴水,墙高4.30米,厚1米。

8 i( h6 n$ U" w8 B3 D" Q) ~) s( d

 

, c8 z& Y* h8 r7 m/ `

二)

2 b- Z* F" C) v" o7 z

 

) U+ Q/ ]( _/ A3 R& R0 X

郑贵妃墓园寝,园寝内院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93米。墙高4.10米、厚约1米。

6 p7 e' t* g- G5 g* |4 Y

 

# k. ?) A4 ?+ e* m; W) L9 ^

 

+ Y. V% v2 w, Q8 R

看来德陵监高4米的院墙很像妃园寝的院墙。

$ t7 ~% v. d6 N- {

 

: v# @. Q, V' T# Z- z

 

7 r. h# E; F2 B$ ?. s+ A; R6 X( b# B

 

5 z8 L, _, s0 u0 K* w* f

 

( {. I& H0 e0 `1 T$ l

我猜测,德陵古堡(德陵监)的前世也许就是孝靖后王氏墓的前面之方形院落(享殿.配殿及外围建筑)?

* z6 d3 K7 |( g' r

 

( {! W% ^# U7 Z3 U t

这些都是胡乱猜测。

1 X) B5 C- \2 C

 

. R0 l8 j ~+ K

 

0 E8 W$ u7 Y/ u

 

8 }. x7 P; T* S- I7 t T3 m

 

! H% W! v% u5 v) S

我凭空在图上用连续的绿点表注后寝院落。

! b+ B3 _0 c l, L' i3 u$ p+ _

 

! w( p. e9 w: {0 z5 W

 

! v' H4 B# {$ b9 w7 s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 b& w$ Q! n6 B" p8 N1 }# N8 |

 

0 v. U8 N/ d* `5 E5 g

 

0 P3 |/ t5 W7 [/ o0 U" J) i

 

4 U% H& x" m- k7 ]

 

) p) B& `+ e1 L, O! z

我准备有时间去查看几点:

3 j1 y: m; G' C9 L. }. |4 X( d

 

( O% a. @7 x7 }) s

1)在德陵古堡的围墙墙面下层是否曾涂过红色的涂料。

, H" \, ^! j8 w: x: ^

 

: v0 j- H; Y5 u u0 j) ^

2)在德陵古堡的西墙中部是否曾有门(我想向中的妃园寝宫门)被封堵的痕迹。

d% ~/ w1 ]0 r9 _, A3 B

 

n8 Z4 w2 {$ \/ @/ ?8 d

3)在德陵古堡的东墙外稍远处,是否会有一段圆弧墙(我想向中的妃园寝后寝院墙)的遗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开启定陵地宫时发现过孝靖后初葬时的墓志铭。

) T, t W- ^ w" Q, I6 }

 

3 A6 Q8 U( z# Q" {. ^6 X5 I

不知能否有关于妃园寝具体地点的文字记载?

; m W! y2 L. i* e

 

: B8 ?! C4 l3 w4 Z

 

$ s5 L" V+ A+ F; [6 c5 k; T

 

0 i o( ]/ ~0 q6 R& Y/ k

也许这座孝靖后初葬时的妃园寝像东井.西井那般华丽:

) T! Y5 J1 E* P& N. X

 

! Q9 T+ a5 e" E2 G& H) c

 

. M9 P! e# M% q3 E/ T' G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发表于 2011-5-17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所列的神宗皇贵妃园寝(孝靖后王氏墓)和 神宗皇太子妃园寝(长岭坟园)都是我的认知极限,有机会得深入村里去问一问。长岭坟园尚应有迹可寻。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宪宗皇贵妃园寝(万娘娘坟)神宗皇贵妃园寝(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两处较大的妃园寝。

6 r+ y5 P s o0 x& z

 

# V5 ^ ~+ e e! L

两处妃园寝建造时间都未超过一年。

* D$ }; n/ W! f# A" R$ A

 

* F( k" q: `8 g8 f

 

) |( q' v0 M/ U' J% m6 u8 f

 

% c7 L# T5 y( ?' [- ^5 p! X

 

5 Y' ^! ?0 P) g6 o4 K0 E& s

关于皇贵妃王氏(孝靖后)园寝的建造时间。

2 Q4 i+ [2 t; D; d: D. I4 A2 e* e

 

# r" H& q3 q; E2 V& H; z! ~

 

- c# l; t/ \, I, N$ ^" A

[转帖一]:

8 M5 b; g" V0 o5 O* q1 v6 O

 

" L, A& F8 g/ v# g" D+ y0 G

万历三十九年  十月,择皇贵妃王氏(孝靖后)茔地于东井附近。 《明神宗实录》卷四八八

# R3 _' O# l0 o9 Z( N

 

" u$ r3 C# b, ~- s: {. m

万历四十三年  七月戊申(初三),皇贵妃王氏(孝靖后)园寝完工。 《明神宗实录》卷五三四

# R! }; ]6 K- B0 ]

 

7 J/ l$ x7 q/ j

......

0 D `, T/ g( H$ n8 f

 

9 b7 g) n# ~' s( ?( k) R2 b

 

" m7 r0 G, y4 ]+ D) @( x, c4 q

看来这位皇贵妃(当时的皇太子朱光洛的生母)的园寝建造时间将近四年。

& C p) P: U8 g, b7 @& w) _

 

R1 t# R6 a8 {4 n- _' |

 

5 W, p' F' P: H+ p

 

: g5 G! ]4 |" y. \4 c5 F. o

[转帖二]:

! E( O: o2 P/ _& k

 

! L! I) n* q0 Q5 _0 a' {/ u+ {

 

8 M0 D- v4 J% ] k9 B2 z% `7 ~

东井附近曾建立过温肃端静纯懿皇贵妃即光宗生母孝靖皇后的墓园。

3 g* m: N0 {$ C4 Z. _; L* @

 

/ c5 E, [1 `7 D1 I

这个墓园建立时就曾拨款十五万两。

/ d6 e( N5 u2 A+ r) V: U. H

 

: N0 A: R3 w& h7 ?

神宗时有人上疏提起这一墓园时描述到,“皇上不吝数十万金钱,命官启域,金碧辉煌,堂寝鼎峙。”说明该墓的建筑还是十分华丽的。

$ C$ O5 k6 n/ U, h1 D' o

 

a* `0 t) y1 u" m( s

......

- }3 i2 }2 L" F7 q! w9 I. W

 

1 ^% m# C' m3 [! Z; T$ E

 

/ u+ e* F: y% d, B* F) D


# m! @+ j, D3 h: j& u% d

[转帖三]:

4 @. p& Y, f. M9 s& [

 

! g; s) G. i. E1 `0 l

泰昌元年  十月丙午(初三),神宗朱翊钧、孝端后王氏葬定陵,孝靖后王氏迁祔。 《明熹宗实录》卷二

# h5 H. O* w2 q+ j# f4 C( `4 U, u

 

' s. [ r/ R& P/ s- I' X4 y3 X7 q

......

3 V! o* f" C) P# i* c$ I

 

0 i) G$ J4 a& v9 k* l8 v

 

! f% x4 p+ S) P6 O# Q8 d2 A

 

4 P9 J" c8 Z" V; b

孝靖后王氏迁祔定陵。

, z* ^" [! P6 U) }; U

 

% q! g: `& y0 U

皇贵妃园寝空出来了。

) y3 g4 J) R5 j2 C" `3 ]

 

1 D8 a. L# @7 i- b0 u8 K, v

 

3 V" n2 @6 H9 ?! ~- s3 i

 

* B; E" @$ _6 Z# d8 ]

关于这座“金碧辉煌,堂寝鼎峙。”的妃园寝,我再未寻找到更多的记载。

4 N* W3 a5 l2 i/ a; ^; E: Q/ I9 E' }

 

8 ]6 H8 G D" l; \& j. X+ Z

 

; P1 h! H( D$ p$ W: y: J0 A

 

9 ]: c& x+ w9 g k, T2 Q) l

 

7 G* a' D! g3 k-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7 18:16:0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8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5-18 4:40:00的发言:
0 ~9 }0 p* U* X' v

[转帖]:

0 [% M/ k0 }! N+ t |8 X8 u' y2 {

 

( d' B2 M# D ]& ~/ L2 W

德陵古堡又名大明古堡,长150米,宽150米,高4米,坐南朝北。明代惯例,每建一座皇陵,就要在附近修建一座城堡,以供护陵军队驻扎。由于战乱和风雨的侵蚀,大多城堡已不复存在。此堡历时三年建成,共耗白银上万两,用各种大砖上百万块,虽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却被完整保存下来,现为村民居住所在地,也是当今十三陵辖区内唯一的一处历史古堡建筑遗产,已成为京郊一绝。

$ z7 u9 Q7 d7 j5 f& t; E9 [9 Q

 

+ r7 c: e( ?' y, V8 Q/ H) Y

......

+ n. b- ?; H0 x4 |2 [

 

1 R: O. p% M# c( M

“明代惯例,每建一座皇陵,就要在附近修建一座城堡,以供护陵军队驻扎。”一语,无据可查。

. C% f; l/ j- s2 r, \; x0 [8 Y

 

4 G, F) j$ B) G; @) ]! G# [2 S

 

/ K- H* O- }4 h5 H# X

 

9 R2 _3 ~ P3 L( k4 ]" b q% }

“德陵古堡又名大明古堡,长150米,宽150米,高4米,坐南朝北。”一语,倒有点意思。

- C( y/ z( d. F, L6 T3 f) u

 

' t I4 D4 \! O7 O) C. F9 \

 

; r2 l/ r1 M7 h+ E1 W

 

# r. i7 Q m, K3 S; n

把德陵监(皇陵祭祀用的神宫监)宣传成军事用途的大明古堡是十分可笑的行为;居然越演绎夸张,无语了。。。。

. \+ _ \' z7 ?& P$ ?

 

: P3 b: F: G) a8 j( Y

陵区确有护卫,还存有类似德陵卫一类的地名,但是没有任何遗迹了。怀疑当年也是帐篷或其他简易营房。

% p! o9 }% H* b0 F, U7 b

 

; O$ N2 f# M. Q1 l

按记载神宫监配置的人员非常有限,推断护卫营房也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人。每个陵都有神宫监,护卫,和果园

& f4 n) V# t3 G8 b h5 z

 

0 d; a/ h4 Q1 v9 C! t

即德陵监,德陵卫,和德陵园;而德陵村就是这些陵区工作的人员的后代逐步繁衍而成,从现在村落面积只是神宫监面积

9 B. F6 N7 Y, V1 q! m) l

 

$ R& Y/ D" J' y0 z

的一倍到两倍,耗时却用了400年左右,也可以看出当年这里人员规模有限

- Y/ }1 s, ?) }/ F, z5 F

 

% V& i- Q: J7 U% Q4 u" n

 

发表于 2011-5-18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zhaohp兄 把万娘坟和德陵监对比有点问题;

1 A" K5 b o( y+ Y$ v M

 

9 }3 b) @& p- H+ J

陪葬陵有专用的悼陵监负责;这个和德陵监是同样作用的。神宫监都是接近正方形,从现在的卫星图上还能看到,

/ f/ d, Z/ ?7 `! O8 z P

 

8 g4 r, W1 K2 u& R" l! f& c) e

几乎每一个神宫监演变来的村落中心部分还都有一个正方形的轮廓,很多侧面和背面的监墙还有遗迹,只不过德陵的保存了

& H) d# k# Z& {% w0 b

 

& s8 k h M5 R& ^# f& E5 c

完整的大门罢了。

发表于 2011-5-18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黑龙的观点。德陵监之所以看起来完好无比,那是因为其余陵监都拆除破坏的太严重了,无可比性。松爷已经将十三陵所有陵监都走访一遍,每一个其实未拆除或破坏以前都建设规模颇可观的。
发表于 2011-5-18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文献已经明确说明是东井左侧,应该是已经被村子覆盖了,得空去现场看看就知道了。

. d2 `2 y0 p& Y3 x X: h

至于各陵神宫监,在这里留些悬念,《水盘》二期会有相关总结[em73]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0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东井左坟园我有些疑问。

; f: L0 B& M: s4 {. H$ L3 [

 

# N9 d6 y) d2 z. q' j. e

 

& o% J2 Y5 G: }: n$ R% h) @

东井左坟园是神宗之皇太子生母的园寝。

/ o( O' |7 P3 I& E1 a9 b

 

- c' Y4 L, X6 J9 P2 G

东井左坟园建造时间近四年,应该规模不小。

! m( O, A% s2 e& b; f% ~% i D0 R

 

1 [" v" `" B; o3 ~$ k: A3 s

 

# |3 r5 J3 F$ V! c7 x# H

万历三十九年  十月,择皇贵妃王氏(孝靖后)茔地于东井附近。 《明神宗实录》卷四八八

3 @- n6 G1 n( S# R* a) N

万历四十三年  七月戊申(初三),皇贵妃王氏(孝靖后)园寝完工。 《明神宗实录》卷五三四

, y4 }$ q! u) ]' ^ O

泰昌元年  十月丙午(初三),神宗朱翊钧、孝端后王氏葬定陵,孝靖后王氏迁祔。 《明熹宗实录》卷二

5 n/ Q% N" O7 l; a/ {; e

 

1 s8 {, h7 S5 J1 v3 V) A

 

. h- j' n1 j. \' Y

 

8 ^2 d9 x: T X% ]0 I r- a

随着孝靖后王氏迁祔定陵,这一座应该规模不小的妃园寝竟消失得毫无踪迹,很奇怪。

" k) {# g, U! U" @

 

: y$ `& f& c" V4 \9 l/ k$ E: |

 

1 B+ k6 \5 S$ L

 

) b; i# j: I- l5 `1 c+ E" Y

松园语:

. |+ s# ?; t, Q% O$ \; y: A4 T

 

" k( V- ?# \2 b: u+ p) H0 ~ t1 r3 o

“其实文献已经明确说明是东井左侧,应该是已经被村子覆盖了,得空去现场看看就知道了。......”

& t+ a6 g$ T4 v k4 N: k& L

 

n6 V! {) E+ x# ]4 J7 r

 

1 Q/ G$ Q+ L# j7 z# w( y) ?, d

 

, Y& x; i7 w L7 d3 s; F! V

我同意松园的说法。

, }" j7 q; C/ a& {/ p

 

* ?8 H" j6 V2 D+ g; H

 

7 T7 y) [' g( s- S: @

我以为覆盖东井左坟园(前院部分)的极有可能就是德陵监。

: q, t) d( }! S3 \, v) ?

 

3 S. d/ r) Y3 o6 Y( d8 n! K7 p: q% s

 

( b4 m$ o! ?" T( c5 W* H

 

: L9 Y* e, C& b8 W' C" m( @4 \% l

疑点一:

2 H4 x: Y5 }( g: y4 T

 

9 x6 Y3 _* v8 O# ~( c7 `

德陵监是明朝天寿山陵区最后建的陵监,保存较完整(陵监院墙)可以理解。

3 {- Z$ ^7 ~. `6 Q" E

 

. {3 \" ], R _* q* p$ K6 _

只是相对于匆忙建造的德陵,德陵监院落的质量有些超常地好。

0 ?7 J7 G& l9 T% p& C* H' ?8 D1 ^

 

& \+ }6 Z" Z) O; L, n8 `

 

1 x+ _" C1 X2 E% A; }, D2 [/ k

 

# p; C3 A0 m- r h

疑点二:

0 c; M" q5 D, u# g' {* N2 X

 

^# k( U4 A# S' Y+ |

仔细看天寿山各陵陵监的卫星图,发现距各自的帝陵都很近,其间无山体遮挡。

: {( K0 @: U6 \( O

 

7 j( J8 q1 ~( e% A2 Q

德陵监距其所属的德陵较远,其间有山体遮挡。在德陵监处似乎已看不到德陵院落。

7 O2 _6 S3 A/ Z* N' l

 

! R0 @- K' G6 z. _0 X. C7 T

 

9 e$ N+ V+ j+ j. Y$ x5 I6 ]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 B# P2 h8 t$ n! N* W" v) f5 Z' B

 

) S7 w0 B: t4 H& v* Z1 t

 

4 }$ [4 K7 A& P0 {

 

0 x& z# E4 `3 A

 

: l- @0 T4 c5 b8 b- T# G L$ T9 C

我很怀疑德陵监院落是利用已经弃用的东井左坟园(前院部分)的院墙建造的。

5 t0 S1 n% I2 w5 q7 k7 B p3 o* V

 

% N5 s' O) f5 {8 I9 F/ i' [

解除这些怀疑当然需要更多实地察勘的证据。

) h* E/ c% G2 [8 _; `

 

7 D S {5 H8 U* _

 

& A) }! q( f& E8 L" a

 

" r8 e7 D5 n) {( g# l U

 

" C g0 c% l, B# Y+ |7 G

如果德陵监真的是东井左坟园(前院部分),就形成了神宗夫妻两陵寝的相互守望之势:

6 j% N, ?: @/ H7 C: b4 b6 Q, D

 

# t4 _1 D, S" T

 

9 m, y' L; o6 |! a6 ]( s# d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5 [) P; J% M% x,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9 6:53:21编辑过]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求教]:两处坟园的遗址地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0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三位老师指教。

: O1 |2 j2 N' U% s/ I/ |, K2 h

 

7 J- T2 n" F% Y2 H

 

5 W6 O+ Y0 R h" S

 

, z: X# h: u( ?

 

4 G0 W# P4 S$ A& r" n5 I, j- P; Y

在天寿山有四处和万历帝相关的妃园寝:

+ R# h3 D/ ]/ P3 b

 

9 E5 }8 _# F- c0 z, f

1)东井左坟园(神宗之皇太子生母的园寝

! ^6 j2 B* A& @* A/ r

 

- K( V T# c/ c1 [

2)郑贵妃墓

6 l" z! z: P# {5 Z& q; |

 

3 F' v# F( s3 ^/ r9 B3 b

3)神宗四妃墓

8 {# ^% m5 F3 J1 V0 _+ b+ L

 

0 h0 V$ V% r: ]1 k& h

4)长岭坟园(神宗之皇太子妃的园寝)。

- q9 B) R, s$ i/ ]: I' _& W3 A

 

" x8 L3 q( B7 q {3 ]) r6 K

 

8 d$ t6 [& p2 W8 l: Q' D

 

5 A- C d0 E' H X

其中 1)东井左坟园 和 4)长岭坟园 的两位墓主人比较特殊:

0 d+ d8 |: U- Y+ \( o

 

' W5 A' Z7 m# [8 a3 W. S7 \1 [" ^

皇太子生母和皇太子妃。

} ^/ w4 @- n$ V

 

$ i5 A! c4 M" }7 B

 

3 P5 V) n1 d2 ?, A+ X# R8 u& M* ~

 

) T% h0 N9 L' b' D S

这两座坟园后来分别因墓主人迁葬它处而废弃了。

3 y8 I8 N6 R" q. [- j z

 

8 C R: i$ c- y+ H2 U0 E: r

 

# Z. X/ |" J7 e5 O8 C

 

" ^- l" a2 ]2 E, z+ H* L' p

长岭坟园是神宗之皇太子妃的园寝。

1 @/ b' U& @1 d! `8 g" v/ M

 

& U7 U5 C, E t4 O" N- Y2 `- f5 Q

万历四十三年  六月壬午(初七),择皇太子妃郭氏(孝元皇后)坟地于天寿山泰陵园后长岭。

/ ?: g5 P9 }" \8 F( Q

万历四十三年  六月壬寅(二十七日)定。七月二十八兴工营建。 《明神宗实录》卷五三三

: t/ ]9 ]& V I6 m

万历四十三年  十二月,皇太子妃郭氏(孝元皇后)葬长岭坟园。 《明神宗实录》卷五四O

z$ N0 s' c9 Q) E. y$ m7 C

天启元年  九月壬寅(四日),光宗朱常洛、孝和后王氏葬庆陵。孝元皇后郭氏迁祔。 《明熹宗实录》卷十四

: {) `5 p) u6 \# b# ?

 

3 u- K# L3 b. T# K. R) a* X

 

7 J# N& B' F2 y b8 I

松园语:

1 e) ^& n4 {( Q, p6 n

 

5 k9 p7 j7 b8 q# [9 X

“昌平地名志记载,泰陵园村原在郭皇后墓墙内,娘娘坟迁出后留有占地150平米的大坑。......”

! w) u! d+ B! }$ e; w/ }; m3 J

 

+ s# I0 S! H; V) I

 

- O; e2 j* c9 a) U

 

" l3 U' }; `( `- @- b- M; \

看来长岭坟园遗址地点基本可以确定,可能还有些遗迹存留。

发表于 2011-5-23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提醒,引起对这两处墓园的重视,今日寻访收获颇丰,详细情况已发帖

- ?* ~0 d/ S9 r9 O- C! @. v. L; G

 

6 b8 c. L, O- Z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63_75114.html

6 Q$ c' ~( P& R l. p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几位回帖!

- F' u8 t# e' Y: ~4 A& s$ ^

 

1 V. s7 T, S. N8 o4 w& z4 T

 

' H T$ `7 N0 R2 B3 z( H- y7 N1 G

坟协各位老师的敬业精神令我很感动!

发表于 2011-5-23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5-19 13:43:00的发言:
2 E' i1 A+ K5 m+ O

我很偶然地看到一幅时间很久远的帖子。

' E; f- u+ [/ c" f( O8 w) M) U3 ~

 

3 z# o# k9 n: ~: Z) `" B3 {

 

3 ?% `7 k$ g$ W" _* B( l; A9 `2 m- f

 

2 O. L" d% C; E$ g0 C0 _" p) h

原来各位老师很早就开始拍摄十三陵,真让人羡慕!!!

, i- c& L. `3 N3 n) n5 x

 

4 E# {: W1 h9 L8 R" i8 Y8 {+ e

拍的图片很专业;文字描述很精确。赞一个!

+ b( |- ^4 o% m( l6 c9 S

 

' f: _5 V0 g4 @+ |3 U/ }2 r

 

+ y+ B$ `; S( u( w- x0 H" m3 X2 |% }

 

- l9 O2 p$ c3 e( e9 x

 

1 {: A9 l! Q5 E% I( p3 v

转贴一张某老师发的PP,纪念那悠悠岁月:

/ b, `: C) Y7 V8 W0 D5 {/ x& z6 S

 

* v0 I7 {4 m3 j, {- U

 

7 J4 ]( A2 `7 ]2 a/ y

 

- f W0 v0 u- A% C$ ^8 u

“这是93年时未经修复的德陵桥,桥面是完整的,桥栏板是水泥的,当时是徒步走的,先去的长陵西侧诸陵,次日去的长陵东侧诸陵及大峪山诸陵。......  德陵的落穴不在潭峪岭山脊正向上,而是偏向东侧,这是由于山脊正向的穴位名堂狭窄,虽为正位但是修不下陵寝建筑。......”

; o+ e( o2 h1 m. j! }

 

- B$ E W9 s# n) |! s- ^!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4 U# N" E9 W0 ?8 L- U: O'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9 13:49:15编辑过]
* }6 k- R/ S$ s* T1 ?" m* C

 

8 H5 ~( }0 @( @ E7 {6 k$ ?9 M

在色影无忌上专门有一个帖子叫“十三陵今夕”,帖子的发起人tantan老师20年前就开始拍摄十三陵,而且器材与技术绝佳。跟帖的朋友照片也非常出色,很多照片的景象已经绝版了。

( q( T: `8 L$ }

 

' _( W- O+ K5 q, M( A2 M. B

您看的是这个帖子吧呵呵。上面那张德陵是我拍的,时间很早但技术和设备都很差,权当记录了,跟其他朋友拍的没法比。记录十三陵,话题永远需要继续。

发表于 2011-5-23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松园传来最新消息,关于未知的两处坟园:

1 C) a$ [& P* e0 Y

1)东井左坟园(神宗之皇太子生母的园寝)。
2)长岭坟园(神宗之皇太子妃的园寝)。

, d v0 J" _' o9 H0 ]

两处的确切位置均已经找到,到时请关注他的最新报道,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15:30 , Processed in 1.18452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