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25|回复: 1

[转帖]总体规划——伟大中轴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31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体规划——伟大中轴线

1 \1 C3 q; z3 V( U4 s4 m

 

7 d6 [( O( a$ s

  梁思成,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当年保护北京古城、古城墙的热心倡导者,戊戌变法重要领导人梁启超之子,从小生长在北京。

  1925年前后,他与林徽因一起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1931年,学成归国的梁思成,参加了朱启钤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并担任法式部主任。由此,开始了他研究中国古典建筑史的历程,他的第一个重点研究对象,首先锁定在北京建筑上。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在贫病交加的困境之中,身在四川的梁思成,终于在1943年完成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建筑史专著《中国建筑史》。其显著特点之一,正是从世界历史和总体规划高度,评价了北京城市文化的历史地位:

  “明之北京,在基本原则上实遵循隋唐长安之规划,清代因之,以至于今,为世界现存中古时代都市之最伟大者。”

  1951年4月,时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梁思成,在《新观察》上发表论文《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他进而提出,北京城市规划的核心与精髓,首先在于有一条一以贯之的伟大中轴线:

  “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侯仁之:中轴线建设三大里程碑论

  侯仁之,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不仅是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而且是北京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他的突出学术贡献,是继承发展了梁思成的中轴线理论,提出北京中轴线建设的三大里程碑理论。

  第一个里程碑是历史上北京城的中心建筑紫禁城。它的建成至今已有570余年,代表的是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到今天它依然屹立在全城空间结构的中心,但已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艺术财富,而且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享誉全球。

  第二个里程碑就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在北京城的空间结构上、突出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的天安门广场。它赋予具有悠久传统的全城中轴线以崭新的意义,显示出在城市建设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传统上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含义。

  第三个里程碑,是中轴线上出现了北延长线:从亚运村到奥运村。这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这中轴北延长线的东西两侧,正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正在兴建的中华民族园所在之地。至于其“北端”,也就是要作为城市轴线的“高潮”和“终结”的所在处,还要建成“突出体现21世纪首都新风貌”的公共建筑群。因此,这一公共建筑群的按计划完成,就真正可以看作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第三个里程碑了。

  侯仁之这一观点,直接继承发展了梁思成的中轴线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不仅有重大学术价值,而且有重大实践意义,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长期规划、城市风貌。

  二

  北京文化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种种说法,其中较为流行也较有代表性的是六种说法:

  (1)古都说: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也有相当多的根据。许多讲北京文化的论著,也多是从这个视角来谈的。较有影响者,如,阎崇年著的《古都北京》;侯仁之、金涛所著的《古都北京》,各种论文、著作、丛书,几乎不可尽数。

  把北京文化定义为“古都文化”,是有相当根据的,也抓住了它的主要历史特点。然而,问题在于,这个说法尚不足以充分说明北京特色。国际上有许多古都,如两河流域之巴比伦,古埃及之开罗,古希腊之雅典,古罗马之罗马城,等等。中国则有七大古都,北京只是其中之一。据说作过古都的城市,仅在中国就有270个之多。所以,古都只是北京特色之一,究竟如何完整把握,尚须进一步发掘。

  (2)皇城说:皇城就是紫禁城,就是古代皇宫,今天所谓故宫,它堪称是北京古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有许多文化瑰宝,实有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

  然而,皇城文化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紫禁城方圆不过0.7平方公里,不到整个北京面积的两万分之一;皇城实际上主要是明清两代皇宫,总共仅有500年历史,不到北京历史的十分之一;北京文化不仅有皇家文化,而且有平民文化,鲁迅、老舍、林语堂等学者一再指出,北京平民文化比皇家文化更富于精华一面。

  (3)中轴说:中轴线是北京城市格局与总体规划上的显著特征。对此,梁思成、侯仁之、李建平等学者从诸多方面做出了研究。

  中轴线理论能集中反映近500年间北京城市总体格局的历史变迁,但许多更深更广的问题则难以由此得到说明。

  (4)四合院说:四合院是北京民居上的一大特色。坐北朝南的正房,加上东西两侧的厢房,再加上较为次要的南房,围成相对独立、四面封闭的院落,聚族而居。甚至可以说,四合院是北京城的细胞,北京城是放大了的四合院。但仅仅就讲四合院,却很难完全把握北京文化特色。从今天的实际情况看,四合院越来越少了。

  (5)胡同说:胡同多如牛毛,的确是老北京街巷,乃至城市结构上的一大历史特色。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就是通过形形色色的胡同,联系起来的。然而,只讲胡同文化,很难窥见北京文化的全貌。况且,北京胡同时至今日已越来越少,只讲这一点,会越来越难反映北京文化的本质特征。

  (6)京剧说:京剧融合了许多地方剧特色,而又创造出自成一家的京腔京韵,形成近二三百年北京文化的一大特点。然而,只讲京剧这一点,同样很难充分反映北京文化全貌。

  那么,北京文化的特点究竟该如何概括呢?

  在李大钊、朱自清等十大名家谈论北京特色的过程中,已包含着初步综合的尝试:李大钊讲的北京特色,是新旧综合;周作人讲北京特色,强调气候好、人情好这两个方面的综合;林语堂讲北京文化,强调自然、艺术、生活三要素的综合;朱自清讲北京文化三特色:大、深、闲……

  在此,我们着眼于总体把握,力图作出“北京文化十大特色”的崭新综合一)风水宝地,生态多样——北京风水龙脉:多元文化的自然前提;(二)人类文明,东方源头——北京文化起源的独特世界历史地位;(三)城市文化,源远流长——自“黄帝邑于涿鹿”以来北京起源发展六部曲;(四)六朝古都,皇家气派——独一无二的皇家文化体系:皇城、皇宫、皇陵、皇苑、皇龙;(五)长城运河,双龙交汇——北京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六)祭坛寺庙,东方神韵——北京宗教文化的独特历史底蕴;
(七)四季美景,古树繁多——北京的五大美景:春花、夏荷、秋叶、冬雪、古树;(八)纵横中轴,胡同小院——北京城市格局的历史特征;(九)政治文化,交往中心——北京在近现代中国的独特历史地位;(十)古今中外,文化熔炉——北京城市功能独特之处。

  北京文化的这十大特色,或许可进一步上升为北京文化三个层面上的三大特点:第一层,是历史渊源特别长;第二层,是文化内涵特别多;第三层,是精神底蕴特别深。

  北京的文化特色,是个大题目,很值得深入讨论。本文只是抛砖引玉。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5-31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以后,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从建筑美学角度讲完全是失败的,空旷的广场改变了原有“T”字型广场的格局,天安门城楼失去了雄伟的气势,且后来增建的一些建筑在样式及功能上更是胡来,此文颇有五毛之风,不敢苟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21 20:48 , Processed in 1.11314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