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伊什特万大教堂位于布达佩斯的日林斯大街,建于1851年至1905年。由建筑师希尔德约瑟夫、伊布尔米克洛什、考乌谢尔约瑟夫共同设计,建在国王伊什特万的王宫地基之上。建筑工程浩大,面积达4147平方米。教堂内辉煌富丽,大厅同时可容纳8500多人。教堂上有一圆形顶大厅和两座尖塔,圆顶毁于战时,1949年重建,高96米,是布达佩斯最高的圆顶建筑。站在盖勒特山或渔人堡上眺望,圣伊什特万大教堂确实是羊群中的骆驼。
; r& x, w4 q" _ 如今,这座教堂是布达佩斯人日常礼拜、举行婚礼的地方,每到礼拜天都有大量的基督徒到此参加活动,平日也接待游客参观。
; K, l, G2 u" Z/ Y6 b 这座教堂里有一个镇堂国宝--“圣右手”,一只已经风干成木乃伊了的残肢,也是匈牙利国宝级的圣物,据说是开国君主伊什特万国王的右手,可惜我在教堂中没有看到,也许只有在盛大的仪式上才会请出。
4 r. ^- Q4 U7 e9 I 说起这只“圣右手”,还有一段风风雨雨的传奇故事(以下传说摘自余泽民)。
" G d D' F; ]: V 公元896年,匈牙利民族的游牧先民从亚洲草原迁徙到此,并于1000年建国,伊什特万是开国君主。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民族在欧洲生存下去,伊什特万决定接受天主教洗礼,将天主教定为国教,放弃了本民族的萨满教。因此,在伊什特万驾崩47年后即1083年,罗马教廷将他册封为“圣”。时任国王的拉斯洛决定于当年8月20日将埋在白城王族墓地教堂内的圣君“请”出,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 " L* \$ c. u3 D4 Z
这天,经过神甫们长长的祷告,精雕细刻的大理石棺里从地下掘出,民众们期待已久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将目睹圣君的真容。这时,拉斯洛国王令所有人退下,说“别玷污了圣人的灵光”,由他自己打开石棺。石棺打开时,拉斯洛惊住了:石棺内遗体虽在,但是肢体残缺,伊什特万的整条右臂、连同右手指上的国王宝戒不翼而飞! + p/ m$ P. ^* T' }9 F/ S5 \, k
为了不引起民众的恐慌,主教在拉斯洛国王的授意下用激动的声音向围在教堂外的人群大声宣布:“圣伊什特万国王升天前不仅为我们安排好了国家的命运,并将自己的手和眼睛变成天上的星星,献给了圣母!”。虔诚的民众感激地高呼:“圣伊什特万国王与主同在!”。但是拉斯洛心里清楚:天上的星星没多一颗,伊什特万的右胳膊被人偷走了。虽然他日后派人明察暗访,但都无结果。
. `( B( K- Y5 |: C 无巧不成书。一年后,拉斯洛国王到外地巡察,偶然走进一座乡村小教堂。在那里保存的许多名人骨植中,竟意外发现了丢失的圣肢。原来,当年将伊什特万遗体下葬时,一位僧侣乘机盗走了国王的右臂,并把胳膊与手割开,作为宝物分别珍藏在自己家族的小教堂内。由于这个家族是国王的亲族,偷割圣体出于对国王的崇敬,因而得到了拉斯洛国王的宽恕。他下令就地建一座以“圣右手”命名的教堂,并让工匠制作了一个保存圣物的精美金匣,封匣盖章,供民众瞻礼。直到现在,那座教堂所在的城市就叫圣右手市。
. x9 K3 ~& O8 O. e8 o& T 十五世纪,“圣右手”被请回白城,但不久白城陷入土耳其人之手,“圣右手”被秘密转移,将近八十年不明去向,1590年被重新发现,1771年运到布达佩斯的马加什教堂,保存在一个镶金嵌玉的哥特式银匣里。从那时开始,1891年,8月20日“封圣日”被定为国庆节,尊拜“圣右手”成了国庆庆典的核心内容。 p t2 b' R' n& l4 e1 z
二战期间,“圣右手”再次被盗,几经周折才从维也纳找回。战后第一个国庆节,匈牙利人怀着民族复兴的愿望抬着“圣右手”在废墟的硝烟中举行隆重的尊拜游行,并将其移置圣伊什特万大教堂。两年后,由于政治风向的转变,“圣右手”在教堂的地下室里蒙尘四十年。后来匈牙利实行改革,尊拜“圣右手”的传统才得以继续。九百多年过去,这段没有生命的风干残肢,始终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物。
( \# ?9 K' L$ l- w
% Y' ~' l; `/ @$ D: ~- u. y - q. d& e& L! q/ Q% d
圣-伊什特万教堂与“圣右手”的木乃伊
圣-伊什特万教堂与“圣右手”的木乃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