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1-10-27 17:02:00的发言:原来是柳桥,后来改为界湖桥。
9 ~7 q7 u3 |" b/ F, z远处是半壁桥。
4 D+ W: r" m3 m' c[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7 17:06:44编辑过] 7 A# t, k: U7 n/ Y, j' W6 v( i
吴老是颐和园专家,佩服; / r! u0 {3 K$ Y5 v
" f+ Z+ z9 A& c9 m9 z2 W7 B
不过看这照片这桥民国时桥面居然是空的,估计清代是搭木板的平桥,便于车量通过,因为旁边的桥桥拱太大了,不利于通行。 $ y9 J5 K4 C4 u2 [7 ]. H1 |
( a# `$ m) r, V4 Z2 L4 ^; v而桥下是为了龙舟经过,所有木板必是活动的,有船通过可以移开木桥板。
4 g$ `; Y4 h6 J
. R! t4 `# D$ b U" [( A到民国是无人管理,桥板也丢失了。空留断桥在此。 9 ?7 [ _' q: B* f: m
- r; e$ z# [5 _# Q9 O" c
按此逻辑这桥不会有桥亭的。有资料说怀疑原来建有桥亭似乎不靠谱。 |